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议辛亥革命的成败
1
作者 姜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2,共6页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瓦解,袁氏集团拥护"共和"迫使清廷退位,革命阵营扩大恰与胜利同行。辛亥革命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主体预设"和"后人规定"等多层任务,要求彻底完成后人规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违背了历史主义原则,据此不足以证明其失败。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主体预设的三民主义,也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表明了胜利。辛亥革命付出代价决定于专制的顽固与满汉之间的对峙,革命后的割据根源在于封建经济与列强干预,代价与混战也不能证明失败。革命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的进步,受益大于成本,再次印证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革命成败 革命主体 革命目标 革命代价
下载PDF
对“辛亥革命的成败”的分析
2
作者 旷鹰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4-45,共2页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能力要求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概括历史进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能力,还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中学教育 “辛亥革命成败 分析 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3周年
3
作者 杨超 《中华文化论坛》 2001年第1期6-13,共8页
本文从《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欧洲、美洲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席卷全世界,在它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反复地证明了《宣言》中提出的一条真理、一个基本原则,即是否善于把马克思主... 本文从《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欧洲、美洲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席卷全世界,在它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反复地证明了《宣言》中提出的一条真理、一个基本原则,即是否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影响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着重就共产主义运动在前苏联和中国发展的情况作一简要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原理 具体实践 革命建设成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