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与“工龄”计算之间是什么关系?
1
《共产党员》 2002年第8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工龄 计算方法 “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干部考察工作 保险待遇 领导干部
下载PDF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能否受理退休干部要求更改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的复函
2
《新劳动》 2002年第1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退休干部 中国 受理范围 认定程序 “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下载PDF
共和国叙事的发端与革命风景的构建
3
作者 陈灵强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12,共5页
“十七年”文学是共和国文学叙事的发端,其风景的“单一”色调不能成为将其冷漠搁置的理由。在任何视域中,共和国文学叙事的起源性或构成性问题都值得关注,但谁也无力解决所有问题,此番探究只是试图在“革命本事”“革命时间”“革命主... “十七年”文学是共和国文学叙事的发端,其风景的“单一”色调不能成为将其冷漠搁置的理由。在任何视域中,共和国文学叙事的起源性或构成性问题都值得关注,但谁也无力解决所有问题,此番探究只是试图在“革命本事”“革命时间”“革命主体”等维度阐释共和国文学发端时期之文学风景的秘密以及对后来文学书写的影响。“革命本事”的设计决定了“革命风景”的叙事结构,“革命时间”的设置决定了“革命风景”的“时间”策略“,革命主体”的设定决定了“革命风景”的形象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叙事 十七年文学 革命风景 革命本事 革命时间 革命主体
下载PDF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中的个人公共时间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8-185,188,共8页
在现代小说的历史叙述中,人只是把个人公共时间交付给历史。人进入历史的方式是想象的,想象一个共同的前方目标而融入一部分生命时间——个人公共时间。晚清革命小说中的进步人物,他们的共同目标是革命,参与革命生活的时间是一种个人公... 在现代小说的历史叙述中,人只是把个人公共时间交付给历史。人进入历史的方式是想象的,想象一个共同的前方目标而融入一部分生命时间——个人公共时间。晚清革命小说中的进步人物,他们的共同目标是革命,参与革命生活的时间是一种个人公共时间(革命时间);辛亥革命之后的五四小说人物化身"社会活动家",想象个人进入、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也是一种个人公共时间(社会时间);工人的劳动时间也是一种个人公共时间(劳动时间)。革命时间、社会时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劳动时间却具有批判性,具有反现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转型 个人公共时间 革命时间 社会时间 劳动时间
下载PDF
时间革命:福建农村扫盲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时间政治(1949—1960)
5
作者 孟强伟 杜照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80,242,243,共19页
与资本主义时间政治不同,社会主义时间政治中国家扮演着主导性角色。考察1949—1960年的福建农村扫盲运动这一案例,能够展示社会主义时间政治的具体内涵与特征。扫盲运动中,国家通过征用和协调时间来实现作为社会资源的农民时间的公性... 与资本主义时间政治不同,社会主义时间政治中国家扮演着主导性角色。考察1949—1960年的福建农村扫盲运动这一案例,能够展示社会主义时间政治的具体内涵与特征。扫盲运动中,国家通过征用和协调时间来实现作为社会资源的农民时间的公性化和安排的优化。而引领着扫盲的国家社会性改造工程大势标示出一个个向前跃进的时间节点,由此不断跃进的运动节奏得以反复显现。逐渐内化这两个过程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新伦理,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时间观的农民在一系列国家时刻努力奋斗,表明他们获得了以国家为中心的情感和生活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国家介入时间政治的程度问题,进一步拓展了时间政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革命 社会主义时间政治 扫盲运动 农民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性的椭圆结构——“八二宪法”中的“建设者”述论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人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72,共14页
当下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与现代性始终是国家所追求的双重目标。中国的现代时间包括"革命时间"与"当下时间",而同为现代时间意识的革命与建设并非前后之决然二分。"建设者"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功能身份概念... 当下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与现代性始终是国家所追求的双重目标。中国的现代时间包括"革命时间"与"当下时间",而同为现代时间意识的革命与建设并非前后之决然二分。"建设者"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功能身份概念,它的出现与"八二宪法"的时间观、时间意识密切相关。宪法中的"建设者"作为一种时间维度的存在物,正处于这一进步主义时间坐标的"现在"位置上。工人阶级分享了执政党的阶级优势,成为其执政的"阶级基础","建设者"分享的则是在国家现代性目标中的功能特性,成为执政的"群众基础"的一部分。国家现代性既需要具有革命血统的工人阶级保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也需要"建设者"等其他社会阶层对国家现代性的实际贡献。"建设者"受制于宪法所构筑的"国体语境"(阶级性),同时又独立于这一语境,而与国家现代性联系在一起。就其来源而言,它所属的"新的社会阶层",既是国家现代性的伴生物,又是促进国家现代性实现的重要主体,其意义将由"未来"(目标)给付和规训。"建设者"的现代功能身份与政治身份的二元构造,说明了党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其理论已发生衍变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时间 革命时间 社会主义 八二宪法 建设者 椭圆结构
下载PDF
离退休工作政策问答(八)
7
《晚霞》 2004年第9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退休干部 管理体制 革命工作时间
下载PDF
孙中山究竟何时开始革命活动?
8
作者 林志强 《历史学习》 2001年第6期22-22,共1页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3页写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集华侨志士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的早期革命活动就是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的;"而第138页所引史料"总理遗嘱"中又有"...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3页写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集华侨志士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的早期革命活动就是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的;"而第138页所引史料"总理遗嘱"中又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那么,孙中山究竟何时开始投身革命的呢?按照孙中山遗嘱的说法,他投身革命的时间应从1885年开始.孙中山在其自传中说"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孙中山认为是1885年革命的而教材编者认为是1894年,这种表述上的矛盾究竟谁说的是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革命活动 反清思想 早期思想 改良主义 国民革命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