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花黄酮类化合物与黄嘌呤氧化酶的药靶结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雪岩 刘洋 +8 位作者 刘芳 陈洪娇 杨文宁 杨海洋 江晓泉 森慕黎 汪国鹏 王静 潘艳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2-1831,共10页
基于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过程。采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对照品指认方法和体外酶促动力学实验鉴定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基于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过程。采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对照品指认方法和体外酶促动力学实验鉴定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测定菊花中潜在抑制剂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参数;最后通过经验证的黄嘌呤氧化酶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抑制剂与黄嘌呤氧化酶在体内的结合动力学过程。该研究鉴定了菊花提取物中39个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测定了其中23个化合物的抑制活性,筛选潜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3个,分别为染料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3个化合物的IC50分别为1.23,1.47,1.59μmol·L^(-1),结合速率常数(Kon)分别为1.26×10^(6),5.23×10^(5),6.36×10^(5) mol·L^(-1)·s-1,解离速率常数(Koff)分别为10.93×10^(-2),1.59×10^(-2),5.3×10^(-2) s^(-1)。经不同给药方法评估后,所选化合物在联合给药情况下能对体内黄嘌呤氧化酶产生快速且持续的抑制。该研究采用UPLC-MS技术、浓度-响应方法、SPR技术和黄嘌呤氧化酶靶点占有率模型综合评估菊花中3个有效成分在体内不同给药方式的体内靶点占有率过程,可为中药有效成分活性筛选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表面等离子共振 结合动力学 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