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靶点穿刺技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志刚 王恒龙 +1 位作者 董素明 赵红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健康问题。由于国人长期以来的饮食结构特点,食物中获取的钙明显不足,骨质疏松症患病比例远超欧美国家,由此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健康问题。由于国人长期以来的饮食结构特点,食物中获取的钙明显不足,骨质疏松症患病比例远超欧美国家,由此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骨折 穿刺技术 骨质疏松症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靶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旻 黄伟杰 +4 位作者 吕强 倪纲 滕跃 孙琳 吕强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45例Kümmell病患者,均采用靶点穿刺PKP术治疗,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观察其手术疗效。结...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45例Kümmell病患者,均采用靶点穿刺PKP术治疗,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注入骨水泥(4.34±0.54)mL,手术耗时(42.49±5.29)min,住院(5.05±0.55)d,透视次数(12.51±4.21)次;术后7 d、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Cobb角高于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椎体高度低于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2例慢性腰背痛,无继发神经损伤、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靶点穿刺PKP术治疗Kümmell病能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精确的靶点穿刺有助于减少透视次数,降低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 经皮椎体后成形术 Kümmell病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技术治疗Kummell病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麦敏军 黄尚君 +4 位作者 莫龙飞 古波 叶汝忠 陈德霖 秦广业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0期94-97,共4页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技术并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进行比较,探索一种手术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Kummell病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北海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50例确诊为Kummel...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技术并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进行比较,探索一种手术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Kummell病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北海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50例确诊为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皮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技术治疗组患者28例,传统椎体成形术试验组22例。测量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治疗组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组患者术前、术后2天、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后凸Cobb角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ODI指数、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后凸Cobb角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后凸Cobb角的变化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佳。术后2天、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ODI指数、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后凸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技术并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均可取得满意效果,经皮椎体成形联合靶点定位穿刺技术在改善后凸畸形、恢复伤椎高度、避免骨水泥渗漏等方面较可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定位穿刺技术 推体成形术
下载PDF
X线及磁共振成像在不同分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后凸成形术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叶林辉 高增鑫 +4 位作者 包先国 郭长征 成昌桂 李自钢 陈优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X线及磁共振成像(MRI)在不同分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MRI矢状位异常信号和X线侧位片椎体形态特点分为Ⅰ型组、Ⅱ型组和Ⅲ型组。... 目的 探讨X线及磁共振成像(MRI)在不同分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MRI矢状位异常信号和X线侧位片椎体形态特点分为Ⅰ型组、Ⅱ型组和Ⅲ型组。3组患者均实施靶点穿刺PKP,比较3组术前和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伤椎Cobb角。结果 Ⅰ型组、Ⅱ型组、Ⅲ型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周及术后半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半年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半年时,Ⅱ型组、Ⅲ型组椎体高度大于Ⅰ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半年时,Ⅱ型组、Ⅲ型组患者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Ⅱ型组、Ⅲ型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半年的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半年的ODI指数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Ⅱ型组、Ⅲ型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半年的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X线及MRI评估不同分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病情并指导靶点穿刺PKP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Ⅱ型和Ⅲ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Ⅰ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磁共振成像 骨折分型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穿刺 经皮后成形术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靶点穿刺62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杨庆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靶点定位穿刺路径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62例(79病椎)胸腰椎骨折患者行PVP,在CT引导下,测量标定穿刺靶点及靶区,分次注射骨水泥,采用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手术时... 目的探讨靶点定位穿刺路径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62例(79病椎)胸腰椎骨折患者行PVP,在CT引导下,测量标定穿刺靶点及靶区,分次注射骨水泥,采用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28.5±5.5)min,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100%,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精准标定靶点及靶区,能避免穿刺损伤及骨水泥渗漏,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CT 穿刺路径
下载PDF
靶点穿刺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田永刚 韩立强 +2 位作者 王铜浩 刘智 郭树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18例患者为靶点穿刺组。术前确定穿刺靶点。CT检查可明确骨折线时,骨折线...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18例患者为靶点穿刺组。术前确定穿刺靶点。CT检查可明确骨折线时,骨折线即为穿刺靶点;CT检查未见明显骨折线时,以MRI抑脂像显示伤椎信号最高处为穿刺靶点。经椎弓根穿刺到达靶点位置,置入工作套管,疏通骨性通道,置入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与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7例采用常规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邻椎骨折率,以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术前、术后高度。结果靶点穿刺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常规手术组(P<0.01),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方面与常规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术后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1)。结论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是对原有PKP的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后成形术 靶点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靶点穿刺在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高峰 蔡雨辰 +1 位作者 陈福林 陈小刚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采用靶向穿刺的疗效。方法:行PVP治疗的陈旧性OVCF患者65例,根据术中穿刺是否到达靶点分为靶点组42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弥散情况,术后3 d视... 目的:探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采用靶向穿刺的疗效。方法:行PVP治疗的陈旧性OVCF患者65例,根据术中穿刺是否到达靶点分为靶点组42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弥散情况,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靶点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7.63±0.52分和76.53±5.63分,对照组分别为7.54±0.23分和74.58±4.2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靶点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2.42±0.24分和32.02±6.32分,对照组分别为2.61±0.34分和36.12±5.21分,术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降低,且靶点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弥散在骨折线内靶点组39例(92.86%),对照组15例(65.22%),靶点组骨水泥弥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点组骨水泥渗漏9例(21.43%),对照组无渗漏,靶点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PVP中靶点穿刺能提高椎体内骨水泥弥散强化程度,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脊椎功能和生活质量,但可能增加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穿刺 骨水泥
下载PDF
术前多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最佳穿刺路径设计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穿刺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晓荣 李世梁 +5 位作者 孙海东 朱小明 连育才 李向阳 李育敏 武宁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最佳穿刺路径设计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46椎)脆性压缩性骨折并行PKP微创治疗患者,随机抽签分...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最佳穿刺路径设计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46椎)脆性压缩性骨折并行PKP微创治疗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20例,25椎)与对照组(20例,21椎)。实验组术前采用MSCT设计最佳穿刺路径,对照组在C形臂透视下常规穿刺。比较两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弥散超过中线、术后患者腰背疼痛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1例,椎前渗漏1例;对照组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2例,椎前渗漏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C形臂曝光次数少于对照组,腰背疼痛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水泥弥散超中线的椎体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脆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MSCT设计最佳穿刺路径行PKP术的骨水泥弥散效果优于单纯C形臂透视穿刺法,且明显减少了穿刺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射线暴露次数。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术前多层螺旋CT 最佳路径设计 穿刺 椎体后成形术
下载PDF
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保亮 肖瑞法 +2 位作者 张勇 欧宣成 蒋朝勇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永州市中心医院采用靶点穿刺PKP技术治疗的25例OVCF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觉模...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永州市中心医院采用靶点穿刺PKP技术治疗的25例OVCF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10例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15例疼痛明显减轻;术后3 d、1个月、1年VAS评分、ODI、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片提示骨水泥填充弥散满意,椎管内无渗漏。结论靶点穿刺PKP治疗OVCF不愈合微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骨折 不愈合 椎体后成形术 穿刺 骨黏合剂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旁与经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陈喜安 刘绍灵 徐荟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至对侧旁正中线行椎体成形术(UPA-PVP)与传统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UA-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10月在岳阳市人民住院并行经...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至对侧旁正中线行椎体成形术(UPA-PVP)与传统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UA-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10月在岳阳市人民住院并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54例胸腰椎OVCF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UPA-PVP组(143例)和TUA-PVP组(111例)。均为胸腰椎(T8~L2)单个椎体骨折。UPA-PVP组根据术前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CT及MRI评估伤椎内靶向穿刺点,即穿刺椎体对侧旁正中线与椎体前中1/3交界处,根据靶向穿刺点逆向设计穿刺路径及确定体表定位点;TUA-PVP组采用传统经椎弓根投影10点或2点方法穿刺,参考术后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三维CT判断骨水泥在手术椎体内的弥散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全身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伤椎再骨折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PA-PVP组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大于TUA-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PVP组、TUA-PVP组患者左、右侧入路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总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UPA-PVP组无手术椎体对侧再骨折情况,17例患者出现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TUA-PVP组5例患者手术椎体对侧再次出现骨折,12例患者出现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再次行椎体成形术。UPA-PVP组手术椎体再骨折率低于TUA-PVP组(P<0.05)。UPA-PVP组与TUA-PVP组其他椎体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PVP与TUA-PVP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缓解OVCF患者腰背部疼痛。UPA-PVP方法治疗OVCF,以穿刺靶点为目标,逆向设计穿刺路径,简单易行,较TUA-PVP方法能达到更好的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降低椎体再骨折率,有效缓解椎体骨折后腰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 穿刺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靶向穿刺结合分阶段注射PKP治疗老年胸腰段Kümmell’s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胜军 赵丽 +1 位作者 金宝城 朴海旺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63例单节段老年胸腰段Kümmell'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靶向穿刺结合分阶段注射技...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63例单节段老年胸腰段Kümmell'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靶向穿刺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PKP,比较术前及术后1d、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椎体后凸角(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水泥渗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6例失访,随访率90.5%。57例患者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技术,成功率100%。随访12~16(平均13.68±1.30)个月,48例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9例疼痛明显减轻。术后1d、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骨水泥渗漏:C型4例,B型1例,S型1例,但无椎管内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靶点穿刺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治疗老年Kümmell's病,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局部后凸,改善生活质量,能明显降低PKP术中的骨水泥渗漏率,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s病 穿刺 分阶段注射 经皮椎体后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精准靶点经皮椎体成形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煜昊 卜献忠 +3 位作者 郭晓辉 卜保献 王奕鑫 王子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391,共7页
[目的]对比单侧入路精准靶点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 [目的]对比单侧入路精准靶点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PVP手术的72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6例采用精准靶点单侧入路PVP(精准组),36例接受常规单侧入路PVP(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精准组手术时间[(28.9±3.3)min vs(46.2±9.1)min,P<0.001]、术中透视次数[(13.2±1.0)次vs(17.1±2.6)次,P<0.001]、穿刺针调整次数[(3.3±6.5)次vs(4.8±6.5)次,P<0.001]均显著少于常规组,但前者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多于后者[(6.3±1.0)ml vs(5.6±0.9)ml,P<0.001],前者骨水泥弥散度显著优于后者[Ⅰ/Ⅱ/Ⅲ,(3/16/17)vs(8/22/6),P=0.004]。两组骨水泥渗漏率、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5.5±0.4)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靶点单侧入路PVP治疗OVCF疗效满意,且具有穿刺路径精准、术中射线暴露量低、组织损伤小、骨水泥双侧弥散充分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精准单侧穿刺
原文传递
椎体后凸成形术棘突定位穿刺点与穿刺轨道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刘小勇 杨惠林 +5 位作者 唐天驷 梁道臣 倪才方 周云 杨曙光 郭炯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穿刺轨道的三维影像学特点,探讨在影像监视下椎弓根穿刺的安全操作范围。方法过椎弓根腰部中心点做椎体前下1/3中心点连线为虚拟“标准穿刺轨道”,观察这一轨道各参照点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与椎弓根腰部投影及棘突的...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穿刺轨道的三维影像学特点,探讨在影像监视下椎弓根穿刺的安全操作范围。方法过椎弓根腰部中心点做椎体前下1/3中心点连线为虚拟“标准穿刺轨道”,观察这一轨道各参照点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与椎弓根腰部投影及棘突的位置关系,测量进针点与棘突在水平面上的距离。结果穿刺轨道各参照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椎弓根腰部投影无交叉,利于椎弓根穿刺时的安全监测;经皮穿刺点由侧位、水平位穿刺轨道与棘突的位置关系进行确定,在侧位X线片上应位于患椎的上一棘突。水平位的棘突旁开距从胸椎至腰椎逐渐递增,T4~T8经椎弓根外缘为(2.96±0.38)cm至(3.27±0.43)cm;T9~L1经椎弓根内缘为(3.04±0.37)cm至(3.85±0.48)cm,经椎弓根外缘为(3.66±0.47)cm至(4.78±0.56)cm;L2 ̄L5为(4.05±0.48)cm至(7.85±1.02)cm。(3)左右侧与男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穿刺轨道的研究便于对椎弓根穿刺的安全监视;经椎弓根“标准穿刺轨道”安全可靠;经皮椎弓根穿刺定位点可通过棘突的体表位置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穿刺 立体定位技术 椎体后成形术 经皮穿刺 棘突 椎弓根穿刺 经椎弓根 安全操作 影像监视
原文传递
CT联合C臂加手指触摸穿刺点引导下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14
作者 汪光晔 章其林 +6 位作者 艾田 郑张安 刘春红 章朋朋 孔志阳 方锐 李叶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0期6147-6150,共4页
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个微创技术,是由图像引导的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对骨折部位加强及缓解疼痛的目的。其最初被用来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后期被用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个微创技术,是由图像引导的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对骨折部位加强及缓解疼痛的目的。其最初被用来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后期被用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髓瘤以及少见的其他症状(组织细胞增多症、成骨不全)引起的疼痛的治疗。由于操作材料及图像引导技术不断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硬膜外 丙烯酸脂粘固剂 椎体后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手指 椎体成形 进针 骨质疏松 椎体肿瘤 穿刺 CT
原文传递
不同治疗方法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林子煌 肖春华 +3 位作者 陈晓玲 邱海涛 吴维圣 陈苏维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组采用靶点穿刺PV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Cobb角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点穿刺PVP治疗OVCF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缩小Cobb角,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常规穿刺PV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常规穿刺 穿刺 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裂口防止经椎体前壁骨水泥渗漏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柏涛 纳强 +4 位作者 张雄文 赵辉 梁金 董谐 王国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裂口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12诊治的29例椎体前壁骨皮质存在裂口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4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 目的探讨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裂口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12诊治的29例椎体前壁骨皮质存在裂口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4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以裂口为靶点进行穿刺,分次调配骨水泥,使用高粘状态骨水泥对裂口进行封堵,凝固后使用低粘度骨水泥灌注椎体,观察骨水泥由骨皮质裂口渗漏情况。结果 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8例骨水泥均未超出椎体范围进入其他组织,3例在椎体前壁裂口处可观察到骨水泥稍膨出,1例可见骨水泥由椎体中部上终板处向椎间隙内渗漏少许。结论采用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技术可显著降低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的概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分次调配骨水泥 封堵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成形术
原文传递
可视化环锯行关节突二次成形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经皮椎间孔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毅 张道虎 +5 位作者 鲁沂 杨剑 全忠 赵猛 雷一鸣 任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5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行关节突二次成形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骨性狭窄中的应用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8-01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5例以单侧神经根受压症状为主并骨性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行关节突二次成形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骨性狭窄中的应用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8-01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5例以单侧神经根受压症状为主并骨性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靶点穿刺摘除突出椎间盘,再于镜下用可视化环锯对关节突进行二次成形术,切除增生黄韧带,实现神经根管内环神经根周围270°减压。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复发,再次行经皮椎间孔镜翻修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2~2.3分,平均1.7分。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对关节突进行二次成形技术打破了传统TESSYS技术对椎管由外到内进行减压的顺序,而是采用由内到外对椎管进行减压,对于初学者来说,该项技术明显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缩短了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穿刺 可视化环锯 关节突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