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2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鞍下恶性颅咽管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周佳南 窦鑫 +3 位作者 王正阁 梁雪 张鑫 张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3,共2页
本文报道单纯位于鞍下恶性颅咽管瘤1例。患者男性,60岁,因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入院。CT表现为鞍下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颅底斜坡骨质破坏。MR表现为鞍下区不规则实性肿块,T_(1)WI呈均匀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均匀低信号,T_(... 本文报道单纯位于鞍下恶性颅咽管瘤1例。患者男性,60岁,因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入院。CT表现为鞍下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颅底斜坡骨质破坏。MR表现为鞍下区不规则实性肿块,T_(1)WI呈均匀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均匀低信号,T_(2)WI和T_(1)WI增强序列均表现为高低相间混杂信号的“椒盐征”。术后见鞍内垂体结构完整,鞍上及鞍内未侵犯。最终病理诊断为恶性颅咽管瘤(鳞形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下颅咽管瘤 鳞状细胞癌 恶性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鞍下鼻咽部颅咽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英姿 胡锦清 +2 位作者 沈建康 胡秉诚 赵卫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鞍下鼻咽部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CT和MRI显示鞍下鼻咽部巨大囊性肿瘤的病儿,行经蝶入路手术大部分切除肿瘤。结果病理诊断为颅咽管瘤,术后辅以放疗,随访2年,病儿症状消失。结论鞍下鼻咽部颅咽管瘤可采用经蝶入路... 目的探讨原发于鞍下鼻咽部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CT和MRI显示鞍下鼻咽部巨大囊性肿瘤的病儿,行经蝶入路手术大部分切除肿瘤。结果病理诊断为颅咽管瘤,术后辅以放疗,随访2年,病儿症状消失。结论鞍下鼻咽部颅咽管瘤可采用经蝶入路,术后辅以放疗有助于消除残留肿瘤及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下 鼻咽部 颅咽管瘤 影像学表现 手术治疗 放射疗法
下载PDF
普通车床床鞍下沉的修理方法
3
作者 徐荣政 曹龙斌 《装备制造技术》 2007年第5期93-95,共3页
普通车床经过较长时间使用后,常常发生床鞍下沉现象。床鞍下沉会使车床工作不正常,甚至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采用增大纵向走刀小齿轮的变位系数、增加小齿轮齿数、恢复床鞍高度等方法可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普通车床 鞍下 修理方法
下载PDF
颅咽管瘤累及鞍下影像学表现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雅静 彭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6-1376,共1页
患者男,47岁,因“右侧视力下降及面部感觉障碍7个月”来诊。查体:右侧眼裂变小,右眼内视、外展不能。垂体激素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见鞍区、蝶窦及枕骨斜坡骨质破坏,伴片团状软组织肿块,约4.7 cm×4.2 cm×3.3 cm,破坏区内见... 患者男,47岁,因“右侧视力下降及面部感觉障碍7个月”来诊。查体:右侧眼裂变小,右眼内视、外展不能。垂体激素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见鞍区、蝶窦及枕骨斜坡骨质破坏,伴片团状软组织肿块,约4.7 cm×4.2 cm×3.3 cm,破坏区内见斑片状骨化影(图1A)。MRI: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间杂斑点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示肿块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可见斑点状无强化区,垂体显示不清(图1B、1C)。影像学提示:脊索瘤。行经右鼻孔-蝶窦行蝶窦、鞍区及上斜坡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实质性肿瘤呈肉红色,血供极其丰富,其中夹杂碎骨片,蝶窦壁、斜坡骨质广泛破坏,与周围结构粘连紧密。镜下于纤维间质中见上皮岛结构,局部可见胆固醇结晶。免疫组化:CK(+),EMA(+),Ki(+),GFAP(-)。病理诊断:颅咽管瘤(图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鞍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鞍上、鞍下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垂体瘤手术前后的护理
5
作者 杨国华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关键词 巨大垂体瘤 鞍下入路 护理 手术 上入路
下载PDF
经鼻孔内镜下鞍区及鞍下手术(附26例报告)
6
作者 马进显 罗杰 +5 位作者 焦政安 宋玉 胡成旺 及时雨 靳栋梁 龚秀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经鼻孔 神经内镜 鞍下 颅脑手术
下载PDF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探讨
7
作者 唐荣娣 《机械》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37,共2页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探讨铁道部大同机车工厂(037038)唐荣娣正常情况下,普通车床每隔4~5年要进行一次大修。如遇有特殊情况(床身拉伤严重,产品达不到工艺要求),也许2~3年就要修理一次。大修时,床身和床鞍导轨...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探讨铁道部大同机车工厂(037038)唐荣娣正常情况下,普通车床每隔4~5年要进行一次大修。如遇有特殊情况(床身拉伤严重,产品达不到工艺要求),也许2~3年就要修理一次。大修时,床身和床鞍导轨面磨损都比较严重,有时会拉出深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床 鞍下沉量 测量
下载PDF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
8
作者 唐荣娣 《机械工人(冷加工)》 1997年第8期4-4,共1页
普通车床按正常情况,每隔4~5年要进行一次大修。如遇有特殊情况(床身拉伤严重,产品达不到工艺要求),也许2~3年就要修理一次。大修时,床身和床鞍导轨面磨损都比较严重,有时会拉出深达1mm左右的深沟。若不及时处理便会造成更严重的拉伤... 普通车床按正常情况,每隔4~5年要进行一次大修。如遇有特殊情况(床身拉伤严重,产品达不到工艺要求),也许2~3年就要修理一次。大修时,床身和床鞍导轨面磨损都比较严重,有时会拉出深达1mm左右的深沟。若不及时处理便会造成更严重的拉伤,甚至无法修复。如若去掉拉伤痕,将造成床身导轨等一系列的下沉。所以每大修一次,就必须解决一次床身导轨等下沉的恢复。 恢复下沉通常采用床鞍导轨面镶板来补偿。镶板常用铜板、铸铁板、夹布胶木板,也用导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 车床 鞍下 测量工艺 样板
下载PDF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
9
作者 唐荣娣 《机车车辆工艺》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26,29,共3页
以C620车床为例,介绍了用样板测量车床床鞍下沉量的方法。
关键词 车床 导轨 磨损 测量 下沉
下载PDF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
10
作者 唐荣娣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4-15,共2页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铁道部大同机车工厂设备处唐荣娣车床床鞍的下沉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通常采用床鞍导轨面镶板的办法来补偿、这就需要准确地测量出床身和床鞍的下沉量。由于过去的测量工艺主要靠经验、而且还要将床鞍和溜板... 车床床鞍下沉量测量新工艺铁道部大同机车工厂设备处唐荣娣车床床鞍的下沉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通常采用床鞍导轨面镶板的办法来补偿、这就需要准确地测量出床身和床鞍的下沉量。由于过去的测量工艺主要靠经验、而且还要将床鞍和溜板箱等反复拆装多次、劳动强度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床 下沉量 测量 工艺
下载PDF
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在垂体瘤术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鹏飞 冒平 +3 位作者 原旭 高珂 王拓 宋锦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在垂体瘤术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和观察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完成的54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鞍底重建方式... 目的探讨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在垂体瘤术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和观察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完成的54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鞍底重建方式分为硬性支撑组和软性重建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发生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性支撑组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及腰大池置管率低于软性重建组,住院时间短于软性重建组(P<0.05)。结论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能有效减少经鼻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底重建 经鼻内镜入路 脑脊液漏 硬性支撑
下载PDF
DWI联合3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李强 李晓伟 +5 位作者 韩广 李莹莹 魏本涛 刘晓朋 王富全 万振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DWI联合3D-ASL技术在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各20例的MRI资料,分析平扫、增强扫描、DWI、3D-ASL图像特点,并测量最小ADC值及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CBF... 目的:探讨DWI联合3D-ASL技术在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各20例的MRI资料,分析平扫、增强扫描、DWI、3D-ASL图像特点,并测量最小ADC值及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CBF)。结果:鞍旁脑膜瘤多呈类圆形,T_(2)WI多呈等信号,增强扫描以早期中等程度强化常见,常见瘤周水肿及脑膜尾征;DWI多呈等高信号,最小ADC值(0.67~1.12)×10^(-3)mm^(2)/s,平均(0.76±0.13)×10^(-3)mm^(2)/s;多呈中高灌注,rCBF为5.072~9.683,平均7.062±3.571。海绵状血管瘤多呈哑铃状,T_(2)WI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以充填式显著强化为主,未见瘤周水肿及脑膜尾征;DWI多呈低信号,最小ADC值(1.48~1.83)×10^(-3)mm^(2)/s,平均(1.56±0.25)×10^(-3)mm^(2)/s;多呈低灌注,rCBF为1.356~3.014,平均1.696±1.028。2组肿瘤形态、T_(2)WI信号、DWI信号、最小ADC值、强化方式、灌注信号及rCB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WI联合3D-ASL技术在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膜瘤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技术圈定沉积变质型富铁矿体: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例析
13
作者 蒙嘉琪 王志猛 +2 位作者 贾三石 付建飞 张岩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富铁矿体,长期以来对富铁矿成矿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富铁矿找矿技术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以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贫铁矿体和富铁矿...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富铁矿体,长期以来对富铁矿成矿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富铁矿找矿技术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以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贫铁矿体和富铁矿体的物性参数差异,优选地面高精度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开展齐大山铁矿内富铁矿体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地面高精度磁法可以通过16000 nT以上的高磁场强度特征圈出贫铁矿磁异常场内的富铁矿体,而高密度电阻率法则可以精细刻画高磁异常范围内的富铁矿体形态特征和规模;磁铁矿富矿电阻率小于2200Ω·m,以此为约束条件构建地面磁法的正反演模型,可实现对贫铁矿层中富铁矿体的准确识别定位;齐大山铁矿NNW走向断层与NEE横向断层交汇处更易产出厚大富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区 富铁矿 高精度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识别定位
下载PDF
基于二次型迭代逼近法的电力系统电压鞍结分岔点识别
14
作者 张俊林 倪良华 +2 位作者 孙嘉 吕干云 张金华 《电气传动》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为实现负荷增长过程中电力系统鞍结分岔点(SNB)的快速准确识别,提出一种直接计算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点的二次型迭代逼近方法,基于系统中PQ节点输出的PV曲线为近似二次型的特点,在节点功率平衡方程中引入负荷增长参数,运用复合函数求导法... 为实现负荷增长过程中电力系统鞍结分岔点(SNB)的快速准确识别,提出一种直接计算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点的二次型迭代逼近方法,基于系统中PQ节点输出的PV曲线为近似二次型的特点,在节点功率平衡方程中引入负荷增长参数,运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就功率方程进行两次求导,理论推导节点电压对负荷参数的一阶、二阶导数表达式,由此确定PV曲线二项式,依靠顶点坐标确定电力系统鞍结分岔点的初始位置,经多次迭代收敛逼近电压崩溃点。所提方法避免了连续潮流法的多次潮流计算,可显著降低计算量。以IEEE 14,IEEE 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较增补P’Q节点法及戴维南等值法,二次型迭代逼近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分岔点 负荷参数 PV曲线 迭代逼近
下载PDF
基于解剖学鞍沟区确定股骨止点进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的早期疗效分析
15
作者 张文豪 易林 +5 位作者 张思平 向文远 热米拉·艾买提 艾尔西丁·阿不来提 袁智宇 方锐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鞍沟区法确定股骨止点关节镜下进行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39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使用鞍沟区法确定股骨止点关节镜下进行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39例患者,均使用鞍沟区法确定股骨止点进行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通过股骨内上髁、股骨内收肌结节、腓肠肌内侧股骨止点三点围成的鞍沟中点确定等距点。记录患者行MRI或屈膝30°CT测量髌股适合角(PCA)、髌骨倾斜角(PTA),并通过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测量股骨隧道距离等距点(Schottle点)位置。结果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0~15个月,平均(12.21±4.55)个月。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感染、不愈合、再脱位情况。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由术前(35.84±7.17)分、(39.42±6.62)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9.63±5.49)分、(90.37±4.44)分;膝关节影像学角度PCA及PTA由术前的(22.84±5.75)°、(23.29±4.54)°减少至术后1周的(2.34±3.82)°、(10.59±2.66)°;上述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患者中,35例获得等距点,4例获得非等距点,准确率为89.74%。结论鞍沟区法确定股骨止点行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定位准确有效,可获得良好的髌股关节稳定性,在术后的早中期随访中可获得明显的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 关节镜 沟区 等距重建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鞍结节脑膜瘤的内镜经鼻及显微镜经颅入路的个体化选择及36例病例总结
16
作者 高延年 周培志 +2 位作者 吕亮 尹森林 姜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2-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肿瘤形态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为更精准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单医疗组2019年2月—2021年2月经鼻及经颅入路治疗的3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资料,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国际评分系统,...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肿瘤形态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为更精准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单医疗组2019年2月—2021年2月经鼻及经颅入路治疗的3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资料,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国际评分系统,探讨选择手术入路需要分析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神经内镜经鼻入路24例,显微镜经颅入路12例,随访时间24~48个月,结合最新的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评分系统及本组诊疗经验进行综合判定,选择不同手术入路。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术前影像学评分有助于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内镜经鼻入路及显微镜经颅入路相互补充,合理选择可全切肿瘤、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脑膜瘤 内镜经鼻蝶入路 经颅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17
作者 龚师锐 王同 +4 位作者 宋乐龄 杨扬 钟朝岳 陶宇浩 刘晓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211,共9页
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活动对鞍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海南和福建3个省份共5个代表性采集点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的遗传变异信息进行了研究。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等位基因(N... 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活动对鞍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海南和福建3个省份共5个代表性采集点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的遗传变异信息进行了研究。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等位基因(N_(a))的平均数目为7.326(6.375~8.380),观测杂合度(H_(o))平均值为0.711(0.625~0.775),期望杂合度(H_(e))平均值为0.705(0.684~0.73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59(0.633~0.693)。其中,来自福建厦门翔安区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5.3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95.45%来自所有个体间。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及遗传距离结果显示,GC(感城)和CP(长坡)群体聚为一支,再与AT(澳头)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XA(翔安)群体聚为一支,HL(湖里)群体独立为一支。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交叉在一起,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分布。总之,这三省五地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没有明显的驯化迹象。研究表明,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品种受亲本近交影响而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高,可排除因遗传因素导致的品种病害频发及养殖成活率低的原因。本研究可为鞍带石斑鱼种质评价和人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石斑鱼 繁育群体 简单重复序列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地震下三塔悬索桥主缆-鞍座摩擦滑移行为及其影响
18
作者 张毅 黄月超 +3 位作者 丁韶玥 白晓宇 石方楠 邓开来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单元重现了主缆-鞍座界面的摩擦滑移行为,揭示了地震下主缆在边塔和中塔处的不同滑移变位,分析了摩擦系数对于界面滑移、主塔内力等响应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大于0.1,在设计地震下主缆-索鞍界面无摩擦滑移,而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下,有一定的摩擦滑移,最大摩擦滑移量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主缆-索鞍界面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明显滞回现象,最大可提供约2.0%的等效阻尼比;边塔顶剪力对塔底弯矩的贡献率达到了50%~70%,而中塔由于设置阻尼器,剪力贡献率仅为20%~40%;适当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塔的响应,但摩擦系数降低至0.001时,主缆将失去对塔变形的约束能力,将显著改变塔的变形模式与动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主缆-座摩擦滑移 动力时程分析 滞回曲线 摩擦系数
下载PDF
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鞍上Rathke's囊肿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李倩 武丹洋 +5 位作者 宋东昊 杨绍成 续岭 柯代波 谢明祥 肖顺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鞍上Rathke’s囊肿(RCCs)的临床特点及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例鞍上RCCs的临床资料,均行扩大经鼻-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根据影像学特征及神经内... 目的探讨鞍上Rathke’s囊肿(RCCs)的临床特点及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例鞍上RCCs的临床资料,均行扩大经鼻-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根据影像学特征及神经内镜下探查分型:鞍上型7例,脚间池型2例,垂体柄型1例,混合型1例。入院血清泌乳素增高5例、头痛10例、视力受损5例、月经紊乱2例,术后均改善。术后随访0.5~30个月,出现迟发性脑脊液鼻漏1例、蝶窦脓肿1例,无囊肿复发。结论鞍上RCCs易出现症状,根据术前头颅MRI和术中神经内镜表现进行分型,有利于术中对囊周结构的保护,并制定有效手术方案。在掌握颅底重建技术基础上,经鼻-鞍结节扩大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鞍上RCCs是安全的、有效的,而且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Rathke’s囊肿 神经内镜手术 扩大经鼻-结节入路 疗效
下载PDF
鞍区颗粒细胞瘤的诊治分析1例
20
作者 肖耀东 苗发安 +3 位作者 陈洪福 张雅婕 杨烈驰 梁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鞍区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头痛为临床表现的鞍区G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收集到的相对完整的鞍区GCT的病例报告资料共22例,探讨鞍区GCT的影像诊断、手... 目的探讨鞍区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头痛为临床表现的鞍区G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收集到的相对完整的鞍区GCT的病例报告资料共22例,探讨鞍区GCT的影像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结果22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其中14例行开颅手术,5例患者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11例完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6例切除情况不详。术后病理均提示为鞍区颗粒细胞瘤。结论对于鞍区GCT,CT也可显示有钙化灶,MRI中T2WI显示为等或低信号或可作为GCT的重要特征。术前及时评估和恰当治疗尤为重要,手术方式可首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颗粒细胞瘤 神经内镜 钙化 治疗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