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蚜蝇科昆虫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兰飞 李虎 霍科科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2-78,共7页
了解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昆虫物种多样性,对保护区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网捕法,2016年6—8月对保护区内芍药沟、巴栗坪等地的各种生境进行系统调查,采集的标本经过整理和鉴定,记录结果并进行讨论分析。本次调... 了解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昆虫物种多样性,对保护区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网捕法,2016年6—8月对保护区内芍药沟、巴栗坪等地的各种生境进行系统调查,采集的标本经过整理和鉴定,记录结果并进行讨论分析。本次调查采集蚜蝇科昆虫标本1144号,经鉴定分属3亚科37属67种,包括中国新记录1种,四川省新记录20种,发现巴山垂边蚜蝇(Epistrophe bashanensis Huo,Ren et Zheng,2007)雌性和双线垂边蚜蝇(Epistrophe bicostata Huo,Ren et Zheng,2007)雄性。给出了种类名录和中国新记录种、2种补充性别种的描述和特征图,讨论了该地区蚜蝇科昆虫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 蚜蝇科 调查 种类名录 新纪录 描述
下载PDF
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2
作者 谭廷鸿 王卓 +4 位作者 肖洋 张宁 杨传东 吴瑶 康公平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为了解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麻阳河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踏查法对麻阳河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评价。麻阳河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7种,隶属于59科121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多孔菌科、小菇科... 为了解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麻阳河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踏查法对麻阳河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评价。麻阳河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7种,隶属于59科121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多孔菌科、小菇科、鹅膏科、牛肝菌科;优势属有红菇属、乳菇属、鹅膏属、小菇属、栓孔菌属、粉褶菌属、枝瑚菌属、灵芝属、小皮伞属。大型真菌中食用菌68种,药用菌23种,食(药)用菌18种,毒菌41种。调查研究表明,麻阳河保护区有丰富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麻阳国家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下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研究
3
作者 陈典 李云 +2 位作者 曹光宏 刘智杰 余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了更好地摸清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状况,2022年在纳板河保护区按照公里网格法布设40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采用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旗舰物种印度野牛的活动规律。结果显示:(1)纳板河保护区通... 为了更好地摸清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状况,2022年在纳板河保护区按照公里网格法布设40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采用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旗舰物种印度野牛的活动规律。结果显示:(1)纳板河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9科1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印度野牛和豚尾猴)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6种兽类评为易危(VU),3种评为近危(NT)。(2)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赤麂的RAI最高,其次为水鹿和野猪。(3)40个监测网格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分别监测到16和17种兽类,其中旗舰物种印度野牛多数活动在区内西北部且向北迁移。结果表明:纳板河保护区内濒危兽类物种种类丰富、种群数量可观且分布面积大,证实保护区多年来针对珍稀濒危物种及旗舰物种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板流域国家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多样性 旗舰物种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鹿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调查
4
作者 王劭文 王东亮 +3 位作者 凌成星 张军 金跃 刘曙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6-493,共8页
2022年3月下旬,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Alces alces)进行航拍调查,估算及分析保护区内驼鹿的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取无人机影像17818张,无人机样带拼接面积为206.9 km2。结合... 2022年3月下旬,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Alces alces)进行航拍调查,估算及分析保护区内驼鹿的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取无人机影像17818张,无人机样带拼接面积为206.9 km2。结合目视解译方式识别驼鹿并据此建立驼鹿无人机影像解译标志库。根据无人机样带解译结果,得到驼鹿的种群密度为(0.174±0.038)只/km2,估算出保护区驼鹿的种群数量为310~484只。驼鹿的分布及生境选择中生态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驼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500 m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偏好选择坡度为0°~6°的平缓区域,以及距水源1~3 km和远离公路5 km外的区域。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调查大面积区域内大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无人机平台获取野生动物影像并估算得到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野生动物调查相结合,为野生动物动态监测及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数据,可为准确获取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和栖息地环境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鹿 种群数量 空间分布 无人机遥感 数字正射影像 南瓮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野外投食群动态观察
5
作者 张鹏 颜修刚 +10 位作者 石运 杨德 王彬 李伟 杨远露 杨朝辉 吴光阳 蔡鸷 李思尧 邹浩 张璠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3-759,共7页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全球范围内分布很窄,仅分布于中国的贵州、重庆、广西以及越南、老挝的部分地区,分布范围窄与其生活的石山环境和物种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Nadlerand Br...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全球范围内分布很窄,仅分布于中国的贵州、重庆、广西以及越南、老挝的部分地区,分布范围窄与其生活的石山环境和物种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Nadlerand Brockman, 2014),目前全球黑叶猴数量接近2 500~3 000只(黄乘明等,20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中黑叶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2)为濒危(EN),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9)Ⅱ物种。随着栖息地质量改善,人为猎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阳国家自然保护区 黑叶猴 野外投食群 动态观察
下载PDF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研究
6
作者 莫忠妹 杨传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7-591,共5页
目的:调查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为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记录物种信息及编目分类等方法,分析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类群、物种构成、生活... 目的:调查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为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记录物种信息及编目分类等方法,分析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类群、物种构成、生活型等信息。结果: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药用植物资源1151种(含变种),隶属于184科584属,其中,菌类植物9科19种,苔藓类植物8科9种,蕨类植物21科93种,裸子植物7科14种,双子叶植物120科870种,单子叶植物19科146种。菊科、蔷薇科和百合科植物较多见,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植物占优势,占物种总数的47.44%。结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建议今后应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野生物种的抚育研究,该措施将对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资源普查 麻阳国家自然保护区 资源保护
下载PDF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栖息地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7
作者 冯邦贤 韦海霞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黑叶猴主要栖息地的森林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栖息地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43科289属435种,以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2)黑叶猴主要栖息地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麻栎林...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黑叶猴主要栖息地的森林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栖息地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43科289属435种,以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2)黑叶猴主要栖息地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麻栎林、甜槠栲+冬青林、多脉青冈+云贵鹅耳枥林、小花木荷林、鹅耳枥+黄连木林、豹皮樟林;(3)不同群落类型间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但除优势树种绝对占优的麻栎林,其他群落的多样性指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森林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麻阳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鞍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超 和秋菊 +3 位作者 徐正会 郭宁妍 钱怡顺 张新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为揭示四川鞍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区系特征,2016年6—7月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该区域的蚂蚁区系。结果显示:共采集蚂蚁6亚科32属62种;在世界动物地理界中,分布于东洋界的共32属,东洋界分布种最多(62种),新热带界种最少(3... 为揭示四川鞍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区系特征,2016年6—7月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该区域的蚂蚁区系。结果显示:共采集蚂蚁6亚科32属62种;在世界动物地理界中,分布于东洋界的共32属,东洋界分布种最多(62种),新热带界种最少(3种);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西南区种最多(62种),蒙新区种最少(4种);在种的分布型中,东洋-古北界共有种最丰富(36种,58.1%),东洋-古北-新北界共有种等3个分布型物种贫乏(1种,1.6%)。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区系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同时具有西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成分汇聚特点,具有典型西南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子国家自然保护区 蚁科 昆虫区系 四川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被引量:24
9
作者 靳勇超 罗建武 +4 位作者 朱彦鹏 辛利娟 刁兆岩 陈冰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保护区 湿地 水鸟多样性 保护成效
下载PDF
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不同海拔草地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国飞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6-972,共7页
为探究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草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变化,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草地表层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海... 为探究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草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变化,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草地表层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表现有所不同,其中平均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与海拔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则与海拔存在着极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R2=0.881 7),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减小趋势。研究区不同海拔草地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不同,其中最大持水量、非毛管蓄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山地棕漠土,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涵蓄降水量与有效涵蓄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山地棕漠土>山地棕钙土>山地栗钙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海拔高度与放牧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强度是导致研究区草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显著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木尔峰国家自然保护区 台兰上游 草地土壤 持水能力 海拔高度
下载PDF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 徐德琳 +2 位作者 游广永 曹学章 欧阳琰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地面高光谱与地上生物量的对应测定,建立草原与湿地地面光谱的生物量模型,从而进行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界定。结果表明,2000-2010年辉河草原湿地保护区的年产草量变化在2.002×10~8~6.650×10~8kg,平均为4.603×10~8 kg... 利用地面高光谱与地上生物量的对应测定,建立草原与湿地地面光谱的生物量模型,从而进行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界定。结果表明,2000-2010年辉河草原湿地保护区的年产草量变化在2.002×10~8~6.650×10~8kg,平均为4.603×10~8 kg,最高年份出现在2002年,最低年份出现在2007年,最高年份是最低年份的3.3倍。饲草利用率对草原湿地保护区生态承载力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饲草利用率水平下的产草量变化特点同样也是以2002年最高,2007年最低。对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分析表明,春季4-5月的适当高温和生长旺季(6-7月)的相对低温,加之6-7月的较高降水量,对草原湿地的生态承载力有极大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生产力水平高值区明显分布在辉河河漫滩及周边地区与距离辉河较远的保护区东部。在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年份,基于初级生产力水平分级的空间异质性较高,其表现形式就是斑块密度高、占优势的级别斑块大;在干旱的年份,基于初级生产力水平分级的空间异质性降低,表现为斑块数量少、占优势级别的斑块小,呈集中连片的分布。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受到草地面积大小、饲草利用率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提高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必须针对草地面积、饲草利用率2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以促进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物量模型 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宁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15-23,共9页
基于系统的植物学和动物学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及乡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应用,对分布于保护区的哺乳动物的科和种、鸟类的分布类型和生境分布、两栖和爬行动物的区系、鱼类的类型和特点作了调查分析,讨论了分布于保护... 基于系统的植物学和动物学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及乡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应用,对分布于保护区的哺乳动物的科和种、鸟类的分布类型和生境分布、两栖和爬行动物的区系、鱼类的类型和特点作了调查分析,讨论了分布于保护区的陆生和水生动物、动物的生态系统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有98种哺乳动物分布,隶属于10个目30个科75个属,占全国哺乳动物种类数的16.14%和云南的32.23%;有145种鸟类分布,隶属于13个目36科,占全省鸟类种数的17.4%;有26种(亚种)两栖动物,有39种(亚种)爬行动物;根据不同的栖息地、水流类型、摄食习性,可将保护区的鱼类分别划分为3类、2类、3类,并介绍了该地区鱼类的特点。分析了该地区的生物地理群落多样性的特点,指出了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长期发展目标,为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多样性 南滚国家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下载PDF
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天牛科调查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华 王平 谢广林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42-45,75,共5页
首次报道了采自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科昆虫3亚科14属14种,并初步分析了该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的特点。结果表明: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天牛科的种类组成以东洋-古北界共有成份为主,东洋种次之,反映出该区位于东洋区与古北区的过渡带... 首次报道了采自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科昆虫3亚科14属14种,并初步分析了该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的特点。结果表明: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天牛科的种类组成以东洋-古北界共有成份为主,东洋种次之,反映出该区位于东洋区与古北区的过渡带上,并且有靠近东洋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科 区系 鞍子自然保护区 四川
下载PDF
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调查及保护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卫华 周守标 +1 位作者 刘坤 徐网谷 《环境科学导刊》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通过对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实地共发现13科1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数的7.1%,其中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enensis)为保护区内首次发现的新记录种。查明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区... 通过对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实地共发现13科1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数的7.1%,其中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enensis)为保护区内首次发现的新记录种。查明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区内的地理坐标、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分析了其就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威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板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野外调查 就地保护
下载PDF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天水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49-57,共9页
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空间重叠、历史遗留和现实矛盾冲突问题、生态保护空缺等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对保护区进行整合优化设计研究。整合优化后保护区总面积为50587.3282 hm^(2),比整合优化前减少300.5413 hm^(2)。调整优化... 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空间重叠、历史遗留和现实矛盾冲突问题、生态保护空缺等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对保护区进行整合优化设计研究。整合优化后保护区总面积为50587.3282 hm^(2),比整合优化前减少300.5413 hm^(2)。调整优化设计后虽仍存在9个方面的矛盾问题,但涉及的面积大量减少,只有矿权基本上未进行调整,其他8类问题几乎全部调出了保护区。调整优化后功能区从“三区变两区”,基本上保持了保护区原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各功能区内的历史遗留和现实矛盾冲突问题集中体现在矿权问题上,占矛盾问题总面积的81.43%,其他问题面积仅690 hm^(2)。经调出措施与调入地块处理,保护区基本上保持了面积无大的减少,保护性质和保护等级未发生改变,功能区划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对保护对象的保护和对整个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优化 空间重叠 矛盾冲突问题 功能分区 云南南滚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国云南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东升 施春蕾 +3 位作者 刘峰 曹同 郭水良 宋国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2-465,共14页
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中国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59科157属385种3变种3亚种,包括中国大陆新记录种3种,云南新记录属2属,新记录种和亚种12种;西双版纳地区新记录科4科,新记录属12属,新记录种140... 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中国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59科157属385种3变种3亚种,包括中国大陆新记录种3种,云南新记录属2属,新记录种和亚种12种;西双版纳地区新记录科4科,新记录属12属,新记录种140种。同时,对优势科属种组成及生境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我国热带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热带地区 云南 纳板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7
作者 任玉连 陆梅 +3 位作者 曹乾斌 李聪 冯峻 王志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15,共12页
【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 【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沿海拔形成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线性回归和RDA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储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P<0.05),即沟谷雨林(89.10 t/hm^2,11.94 t/hm^2)<半常绿季雨林(190.30 t/hm^2,25.34 t/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508.05 t/hm2,56.55 t/hm2),这种变化规律与凋落物厚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及全氮沿海拔的变化相一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而土壤全氮储量则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全氮、凋落物厚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密度、pH、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冗余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主导因子。【结论】热带地区植被类型沿海拔梯度有规律的分布,能够通过改变样地微气候(如温度、水分)、凋落物输入(凋落物厚度)及土壤理化环境(如土壤密度、C与N含量等),进而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植被类型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南滚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用地监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晓龙 徐瑞 +2 位作者 付卓 史正涛 高书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66-275,共10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及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产生威胁。以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作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代表。针对在低纬度热带地区多云雾天气对光学遥感成像产生严重干扰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构建高时间、... 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及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产生威胁。以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作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代表。针对在低纬度热带地区多云雾天气对光学遥感成像产生严重干扰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构建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复杂地形及气候环境下的热带雨林环境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进而分析保护区人类活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采用时空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2000年、2004年、2010年和2015年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人类活动用地:橡胶林、耕地、建筑用地)和自然地表(水体和自然林)分类识别,结果表明:1)时空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实现复杂地形以及多云多雾天气条件下的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实现基于该时间序列数据的人类活动用地较高精度识别(2000年、2004年、2010年、2015年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8.13%、86.88%、89.38%、90.63%,Kappa系数分别为0.834 0、0.817 6、0.853 3、0.871 1);2)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00年至2015年期间,自然林的面积持续减少,橡胶林、耕地及建筑的面积持续增加;3)保护区内人类活动随地形的变化特征是:橡胶林及耕地范围在向坡度较大的地区扩张,大部分橡胶林种植在坡度为13?~24?之间,耕地也在向坡度较大的地区逐步扩张。该研究可为自然保护区监管部门及环境保护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监测 纳板国家自然保护区 时空数据融合 时间序列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佳洁 余奇 +2 位作者 王娟 杜凡 杨宇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9,共11页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IUCN红色名录植物17种, CITES附录植物143种。(2)发现新分布种长蕊木兰、水青树和逸生种喜树。(3)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属级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热带性质;种级水平上具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征,且特有现象突出,与滇西南、滇南分布联系密切。(4)海拔510~2977 m,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南滚国家自然保护区 区系成分 垂直分布
下载PDF
辉河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20
作者 马悦 张雨晴 +5 位作者 孙雪莹 郭瑞萍 吴志坚 吕泓学 吴庆明 张剑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C值为0.970;2022年训练数据AUC值为0.974,测试数据AUC值为0.972,结果均大于0.900,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均达到优秀水平。(2)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2021年主要为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和土壤亮度,2022年主要为土壤湿度、海拔和土壤亮度。(3)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面积有差异,2021年为1679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75、16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48%),2022年适宜面积较大,为8473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56、841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辉河保护区内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面积有限,且不连续、连通度较低,人类活动对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的利用存在干扰,建议保护区在白枕鹤繁殖期限制区内人类活动,减少对白枕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栖息地适宜性 繁殖期 白枕鹤 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