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氨醇-1磷酸盐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段海峰 王立生 吴祖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鞘氨醇 1磷酸盐 (SPP)是神经鞘磷脂代谢产生的一种有生物活性的脂类 ,在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的增殖、存活、细胞骨架改变、迁移、血管发生、创伤愈合和胚胎发育等。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盐 内皮分化基因 血管发生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盐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邓晓杨 朱晓莺 徐蕾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盐(S1P)对宫颈癌He La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S1P(实验组)和无脂肪型牛血清白蛋白(BSA)载体溶液(对照组)处理宫颈癌He La细胞,采用噻唑蓝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法细胞增殖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活...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盐(S1P)对宫颈癌He La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S1P(实验组)和无脂肪型牛血清白蛋白(BSA)载体溶液(对照组)处理宫颈癌He La细胞,采用噻唑蓝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法细胞增殖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活力和增殖变化,趋化小室和侵袭小室检测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He La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He 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 S1P可以导致宫颈癌He La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增强,提示S1P蛋白在宫颈癌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鞘氨醇-1磷酸盐 HELA细胞增殖 侵袭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单海霞(综述) 朱正秋(审校)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05-207,共3页
鞘脂代谢物神经酰胺、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Sph)、鞘氨醇-1-磷酸盐(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靠酶促反应调节,而在其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限... 鞘脂代谢物神经酰胺、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Sph)、鞘氨醇-1-磷酸盐(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靠酶促反应调节,而在其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限速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SphK1催化Sph生成S1P,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抑制凋亡.SphK1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高表达,SphK1基因具有癌基因的特性,控制细胞周期,使肿瘤细胞对放化疗产生耐药性.而SphK1抑制剂或通过SiRNA技术下调SphK1的表达,能够增强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抑制SphK1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 血管生成 -1-磷酸盐:恶性肿瘤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拮抗剂(FTY720)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肤中γδT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覃慧 郑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5-400,共6页
目的研究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拮抗剂(FTY720)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8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每只耳朵涂抹咪喹莫特10mg/d,连续涂7d。实验组3只于第2、4、6天腹腔注射FTY720,对照组5只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每天测... 目的研究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拮抗剂(FTY720)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8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每只耳朵涂抹咪喹莫特10mg/d,连续涂7d。实验组3只于第2、4、6天腹腔注射FTY720,对照组5只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每天测量小鼠耳皮肤厚度,于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耳皮肤组织学改变。取耳组织及颈部引流淋巴结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γδT细胞在两组小鼠皮肤及引流淋巴结组织中的比例变化,γδT细胞表面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KS1P1)及皮肤淋巴细胞抗原(CLA)表达情况。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咪座莫特涂抹2 d后,于第3天测量两组小鼠耳厚度,实验组小鼠耳厚度(0.217 mm ± 0.003 mm)低于对照组(0.232 μm ± 0.002 mm,t= 4.23,P < 0.01),直至用药7 d后,于第8天处死小鼠,实验组小鼠耳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1)。耳皮肤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小鼠耳组织表皮厚度(18.62 μm ±0.19 μm)低于对照组(27.79 μm± 1.58 μm,(= 4.35,P< 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小鼠耳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低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耳组织显示,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比例(1.57%±0.12%)低于对照组(3.03%±0.33%,t = 3.31,P= 0.016)。耳皮肤组织中,实验组γδT细胞、IL-17+γδT细胞比例(4.88%± 0.42%,40.53%± 1.76%)均低于对照组(9.45%± 1.22%.56.56%± 0.66%,t值分别为2.75、10.27, P < 0.05)。引流淋巴结中,实验组细胞、IL- 17γδT细胞比例亦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81、4.140,P< 0.05)。引流淋巴结中,实验组γδT细胞S1P1及CLA的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Y720可通过下调γδT细胞S1P1及CLA的表达,使引流淋巴结中细胞的比例升高而降低其在皮肤中的比例,减少皮肤组织IL-17的产生,从而缓解由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小鼠 近交C57BL 受体 抗原 T细胞 γ-δ 白细胞介素17 1-磷酸盐受体
原文传递
人源鞘氨醇-1-磷酸裂解酶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徐凯 邱军强 +2 位作者 Willemijn Passtoors 张庆华 吴方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作为疾病靶点的人源鞘氨醇-1-磷酸裂解酶(hSPL)的功能及机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表达得到具有活性的hSPL用于后续的研究。方法:首先将hSPL基因的全长(SPL-C)和跨膜区外的截短片段(SPL-T)构建到pET28b表达载体。用Western... 目的:为深入研究作为疾病靶点的人源鞘氨醇-1-磷酸裂解酶(hSPL)的功能及机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表达得到具有活性的hSPL用于后续的研究。方法:首先将hSPL基因的全长(SPL-C)和跨膜区外的截短片段(SPL-T)构建到pET28b表达载体。用Western Blot和酶活检测比较大肠杆菌JM109、DH5α、Rosetta(DE3)、BL21(DE3)4种感受态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hSPL原核表达载体,SPL-T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和BL21(DE3)高表达,并且具有很强的活力。结论:得到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和BL21(DE3)表达具有活力的hSPL-T裂解液上清,为下一步深入研究hSPL的酶学性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裂解酶 -1-磷酸盐 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 活性
原文传递
FTY720在成骨-破骨环境下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的溶骨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平 肖楸钶 +2 位作者 冉强 代震宇 张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观察FTY720在成骨-破骨环境下对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溶骨效应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和DMSO)... 目的观察FTY720在成骨-破骨环境下对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溶骨效应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和DMSO)、聚乙烯颗粒+FTY720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和FTY720)。3周后处死小鼠取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组织标本中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IL-6、TNF-α浓度,TRAP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组织标本中破骨细胞数量,电镜扫描观察各组组织标本中骨片情况,RT-PCR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RANK)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气囊中细胞聚集数量高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②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中IL-6、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③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中TRAP染色阳性区域面积大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FTY720组小于对照组,颗粒+FTY720组小于颗粒组(均P<0.05)。④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中骨片吸收面积大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FTY720组小于对照组,颗粒+FTY720组小于颗粒组(均P<0.05)。⑤RANK mRNA的表达量在FTY720组和颗粒+FTY720组,分别低于对照组和颗粒组(均P<0.05)。结论 FTY720可以通过降低RANK mRNA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颗粒 植骨气囊 -1-磷酸盐 FTY720 破骨细胞
下载PDF
FTY720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祺 李作孝 《西南军医》 2012年第1期95-96,共2页
多发性硬化(Muhip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芬戈莫德(rrY720)是一种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来的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抑制剂,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及免... 多发性硬化(Muhip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芬戈莫德(rrY720)是一种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来的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抑制剂,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及免疫耐受、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等作用,而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FTY720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复发-缓解型MS,在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多发性硬化 1-磷酸盐受体
下载PDF
Sphingosine 1-phosphate acts as an activator for the porcine Gpr3 of constitutively activ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被引量:2
8
作者 Bao-le ZHANG Ye LI +5 位作者 Jian-hua DING Fu-lu DONG Yan-jun HOU Bao-chun JIANG Fang-xiong SHI Yin-xue X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7期555-566,共12页
We cloned the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s of porcine Gpr3, Gpr6, and Gpr12 genes.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their high levels of sequence similarity, these genes are identified as a subfamil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 We cloned the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s of porcine Gpr3, Gpr6, and Gpr12 genes.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their high levels of sequence similarity, these genes are identified as a subfamil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These putative protein sequences also showed high sequence identity with other mammalian orthologs, including several highly conserved motifs. A wide expression of the Gpr3 gene in pigs was observed through tissue distribution analysis 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real-time PCR, specially in the brain, pituitary, fat, liver and oocyte, where its strong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The Gpr3 gene was found to be located on chromosome 6 and a single exon coded for the entire open reading frame. Expression of porcine Gpr3 in HEK293 cells resulted in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adenylate cyclase (AC) similar in amplitude to that produced by fully stimulated Gs coupled receptors. Moreover, sphingosine 1-phosphate (S1P) could increase AC activation via the constitutively active Gpr3 receptor. When a Gpr3-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construct was expressed in HEK293 cells, GFP-labeled Gpr3 protein was shown to be localized in the plasmalemma and subcellular membranes. After S1P treatment, agonist-mediated internalization could be visualiz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In shor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porcine Gpr3, Gpr6, and Gpr12 genes as a subfamil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porcine Gpr3 was a constitutively activ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AG and agonist-mediated internalization of Gpr3 receptor could be modulated by the S1 P, suggesting that S1P might act as an activator for porcine Gpr3 re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Constitutive activity 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internalization Porcine Gpr3 Molecular clon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