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韘到扳指的形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佳欣 《设计》 2015年第4期88-89,共2页
本文描述了韘到韘式佩再到扳指的演变历程,主要对其外表形态和用途的不同进行了探讨。这种本用于战场的器物因为历史政治军事的变革、材料工艺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变化等原因而从一个实用型产品变为了纯装饰产品,本文通过对这些因素的... 本文描述了韘到韘式佩再到扳指的演变历程,主要对其外表形态和用途的不同进行了探讨。这种本用于战场的器物因为历史政治军事的变革、材料工艺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变化等原因而从一个实用型产品变为了纯装饰产品,本文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来研究从韘到扳指的形态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佩 扳指 外部因素
下载PDF
浅论“韘”及“韘形佩”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曲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62,75,共9页
一、导言 韘,也称泱,为古代射箭时的工具。《说文解字·韦部》:“韘,射泱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广韵》卷五:“韘,射泱张弓。”即韘是射箭的人戴在右手大拇指上,并用韦固定以免滑落,作拉弦开弓之用。
关键词 形佩 形制 分期 正名 功用
下载PDF
两汉韘式玉佩分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荣传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韘式玉佩的前身是实用器——韘,东周时期逐渐演变为纯佩饰。西汉中期,韘式佩十分流行。之后,韘形玉佩与其他佩饰揉合发展为几种新式韘式佩。到了东汉,韘式佩走向衰落。
关键词 式玉佩 玉扳指 演变 汉代
下载PDF
韘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芽 《服饰导刊》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钩弦工具,其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战国晚期,从西汉早中期开始,韘渐渐衰落,至清代则以扳指的形式在满族这个骑射民族中广为流行。韘其初为实用器,从东周开始则逐渐转向权力的象征和装饰用的佩玉,称为"韘形佩"... 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钩弦工具,其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战国晚期,从西汉早中期开始,韘渐渐衰落,至清代则以扳指的形式在满族这个骑射民族中广为流行。韘其初为实用器,从东周开始则逐渐转向权力的象征和装饰用的佩玉,称为"韘形佩"。清代满族早期使用的扳指普遍都是用木、革、角来制作,后因受汉文化影响,开始使用美玉及各色宝石等材质,扳指便日益丧失其实用性,而逐渐成为贵族男子一种时髦的手饰品。研究韘的发展沿革及其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中国古人的世俗生活及审美意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指 钩弦
下载PDF
玉韘的使用及发展问题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敬权 《神州》 2014年第18期26-26,共1页
韘作为北方骑射民族发明的智慧文化遗产,对亚洲很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过深刻的影响。玉韘的流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统治阶层对"武"的文化偏好,玉韘的演化发展是由实用器慢慢经历不断同步与适应、繁化、美化直至逐步... 韘作为北方骑射民族发明的智慧文化遗产,对亚洲很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过深刻的影响。玉韘的流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统治阶层对"武"的文化偏好,玉韘的演化发展是由实用器慢慢经历不断同步与适应、繁化、美化直至逐步变形,最终成为艺术配饰并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不同时、区的差异明显,甚至呈现出各自的系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 发展 功能 演变
下载PDF
汉代海昏侯墓出土韘形玉佩赏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文瑾 范丽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7期18-19,共2页
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多件佩饰,其中韘形玉佩最具历史特点。文章分析了汉代玉器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主要特征、用途等,对海昏侯墓出土韘形玉佩进行了深入赏析,进一步挖掘了其文化元素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 形玉佩 西汉 海昏侯 玉器
下载PDF
说“夬”“韘”——从“夬”字考释谈到文物中扳指的命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春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5-182,共8页
趞曹鼎铭文中"橹"前一字,长期以来被学界误释为"虎",其实该形为"夬"字。"夬"字像手指上戴有扳指之形,为表意字。铭文中"夬"用为本义,指周王所赏赐的物品扳指,在铭文中其与弓、矢并列... 趞曹鼎铭文中"橹"前一字,长期以来被学界误释为"虎",其实该形为"夬"字。"夬"字像手指上戴有扳指之形,为表意字。铭文中"夬"用为本义,指周王所赏赐的物品扳指,在铭文中其与弓、矢并列,类似用例也见于传世文献,文例极其合适。目前,学界一直称扳指为"韘",其实并不严谨,扳指应有更合理的称呼——夬。联系出土资料、传世文献,可以看出"夬""韘"二者有别,"夬"是射箭时所戴扳指,而"韘"为"夬"中的衬垫,两者并不相同。包山简(260号)形旧释为"昷",实际为""字的误释,在简文中可读为"韘"。包山楚墓中出土的扳指,内部衬有皮垫——韘,与简文所记相合,也说明了"夬"、"韘"之间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趟曹鼎 扳指
原文传递
夬韘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时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古代射礼用具有夬有韘,夬、韘的关系究竟如何,自清代以来有很多误说。或以夬、韘同物,或以韘当名夬,或以夬当名韘。本文根据西周十五年趞曹鼎和匡卣铭文的研究,并综合文献及考古资料,论证夬、韘虽同为韬指之物,但用途及形制都有差别。... 古代射礼用具有夬有韘,夬、韘的关系究竟如何,自清代以来有很多误说。或以夬、韘同物,或以韘当名夬,或以夬当名韘。本文根据西周十五年趞曹鼎和匡卣铭文的研究,并综合文献及考古资料,论证夬、韘虽同为韬指之物,但用途及形制都有差别。夬著于右手巨指以钩弦,韘则著右手食指、将指、无名指以放弦,二者形制稍异。夬取著巨指而名,韘则因像芄兰之枝叶而名。夬多玉质,韘则金、玉、骨质俱全,更多则以韦皮制成。西周天子所用之夬、韘名为象夬、象韘,皆以象骨为之,与文献所记之制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十五年趞曹鼎 匡卣 射礼
原文传递
“玉玦”考——“玉玦”非“珥”亦非“韘” 被引量:4
9
作者 常光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18,65,共6页
玉玦最初的用途并非珥、珰类耳饰,亦非环、瑗类佩件,而是原始的射箭勾弦用具,但其造型和用法又不同于殷商出现的玉韘。
关键词 玉玦 玉珥 环佩 射决
原文传递
浅述两汉玉韘佩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诚 《东方收藏》 2015年第3期19-22,共4页
玉韘佩是两汉时期十分流行且颇具特色的单玉佩之一,考古发掘报告中通常称为"心形佩"、"玉珮"。玉韘佩最早是由实用器"韘"演变过来的。韘又称为决,《说文》曰"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是古代射箭时套拇指上拉弓... 玉韘佩是两汉时期十分流行且颇具特色的单玉佩之一,考古发掘报告中通常称为"心形佩"、"玉珮"。玉韘佩最早是由实用器"韘"演变过来的。韘又称为决,《说文》曰"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是古代射箭时套拇指上拉弓用的工具。玉韘考古实物最早在商代妇好墓中出土,西周时期玉韘与商代形制类似,都是呈一面斜口的圆柱状。东周时期,玉韘的形制开始发生变化并开始大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考古发掘 象骨 妇好 汉墓 东周时期 形佩 用器 西汉晚期
原文传递
玲珑剔透的西汉龙凤纹韘形玉佩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寿山 《收藏家》 2000年第10期59-60,共2页
西汉玉器在我国玉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堪称是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其作品在造型设计、花纹布局以及雕琢技法诸方面,在继承战国玉雕的基础上,又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中国古代玉雕工艺推至又一高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汉墓1998... 西汉玉器在我国玉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堪称是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其作品在造型设计、花纹布局以及雕琢技法诸方面,在继承战国玉雕的基础上,又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中国古代玉雕工艺推至又一高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汉墓1998年出土的龙凤纹鞣形玉佩,就是其中一件精美的玉雕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龙凤纹形玉佩 私人收藏 鉴别方法 玉雕艺术
原文传递
从出土楚韘考察商周时期女性贵族社会地位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馨予 《东方收藏》 2023年第7期86-88,共3页
韘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为套于右手拇指上用于钩弦护指的工具,其最早的实物出现于殷商妇好墓中。商周时期,韘在墓葬中出土的数量急剧增多,但其本身的象征意义却有所不同。与此同时,韘在商周贵族女性墓葬中也屡有出现。文章从韘在... 韘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为套于右手拇指上用于钩弦护指的工具,其最早的实物出现于殷商妇好墓中。商周时期,韘在墓葬中出土的数量急剧增多,但其本身的象征意义却有所不同。与此同时,韘在商周贵族女性墓葬中也屡有出现。文章从韘在商周贵族女性墓葬中的出土位置、形制、材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对商周时期女性贵族社会地位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女性墓葬 墓葬艺术
原文传递
从玉韘到扳指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路 《国家电网》 2015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这是身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咏赞玉扳指的一首御诗,一生爱玉的他,对扳指情有独钟。
关键词 珠宝饰品 玉扳指 时尚
原文传递
说角韘——清宫所藏堪达罕扳指的制作与使用
14
作者 刘岳 《艺术工作》 2022年第6期83-92,共10页
韘是射箭时用以开弓撒箭的辅助器具。清代流行的扳指是从韘演化而来。清高宗御制诗中的“角韘”特指一种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堪达罕扳指。堪达罕,即驼鹿(Alces alces),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 韘是射箭时用以开弓撒箭的辅助器具。清代流行的扳指是从韘演化而来。清高宗御制诗中的“角韘”特指一种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堪达罕扳指。堪达罕,即驼鹿(Alces alces),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等地区。驼鹿在现存鹿科动物中体型最大,角的形态也与其他鹿类不同,呈扁平掌状。取驼鹿角特殊部位制作而成的扳指,颜色、质地与象牙接近,而实用性却是象牙等材质所无法比拟的。堪达罕扳指最特别之处在于腰部的一周蜂窝状小孔组成的深色纹带,为鹿角的骨疏质组织。这一纹带是否细腻均匀,决定了扳指的品质和价值高低。康熙、乾隆等清代帝王都十分推崇堪达罕扳指,认为其代表了朴质刚健、戒奢崇俭的美德,也是满族骑射文化和勇武精神的象征物。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组康熙御用堪达罕扳指正可以看作同类作品中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指 堪达罕 驼鹿
原文传递
浅析馆藏汉代双螭纹韘形佩
15
作者 韩冰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215-220,共6页
本文以考古出土资料为依据,通过资料梳理、特征归纳和成果参考,对汉代韘形佩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提炼和思考。从形制和纹饰的角度,将此件首都博物馆馆藏的汉代双螭纹韘形佩与不同时期汉代韘形佩的共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其所属具体... 本文以考古出土资料为依据,通过资料梳理、特征归纳和成果参考,对汉代韘形佩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提炼和思考。从形制和纹饰的角度,将此件首都博物馆馆藏的汉代双螭纹韘形佩与不同时期汉代韘形佩的共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其所属具体历史时期进行初步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形佩 分期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玉韘佩
16
作者 黄诚 《东方收藏》 2021年第11期31-34,共4页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中提到项羽的谋士范曾为暗示项羽杀掉刘邦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这里范曾暗示项羽所用的道具玉玦,很可能就是今人所谓的玉韘佩。2011年青岛土山屯汉墓M6内出土一件螭...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中提到项羽的谋士范曾为暗示项羽杀掉刘邦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这里范曾暗示项羽所用的道具玉玦,很可能就是今人所谓的玉韘佩。2011年青岛土山屯汉墓M6内出土一件螭虎玉韘佩,在该棺内墨书木牍遣册内有"玉玦一"字样,通过实物与文字的印证,可以秦汉文献中所记载的"玉玦",应该就是今人所谓的玉韘或玉韘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项羽本纪》 玉玦 范曾 汉墓 徐州地区 遣册 鸿门宴
原文传递
玉琮的用途与豐(礼)的起源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树臣 《殷都学刊》 201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在出土玉器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术界对琮的用途一直争论不休。琮是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的扳指,它和玦、韘一样都是弓箭的附属器具。后来琮演化成战胜之神的象征而被人们崇拜。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多见玉琮,玉琮上面... 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在出土玉器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术界对琮的用途一直争论不休。琮是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的扳指,它和玦、韘一样都是弓箭的附属器具。后来琮演化成战胜之神的象征而被人们崇拜。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多见玉琮,玉琮上面的"神徽"(亦即神人兽面纹),盖即远古战神蚩尤及其图腾独角兽(廌)的组合形象。古礼字(豐)即由琮和豆所构成。古代"行礼以玉",礼就是在对玉琮的顶礼膜拜和操练战斗之舞的过程中形成的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蚩尤
下载PDF
河北博物院藏清代玉器鉴赏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6期34-40,共7页
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清代玉器玉质之美、琢工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奇、用途之广等均是前所未有的。清代玉器的用料十分广泛,除了使用传统... 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清代玉器玉质之美、琢工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奇、用途之广等均是前所未有的。清代玉器的用料十分广泛,除了使用传统的和田玉、岫岩玉、玛瑙外,还大量使用了翡翠、绿松石、青金石、宝石等料。清代玉器的器形主要有礼仪玉、装饰玉、实用玉、陈设玉、文房玉器、肖生玉和翡翠玉等。清代玉器在工艺制作中,将传统的阴刻、阳线、浮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线 肖生玉 阴刻 玉质 琢玉 和田玉 岫岩玉 青金石 玉带扣 形佩
下载PDF
玉泽华光——台北故宫玉器奇珍
19
作者 张宇 《神州》 2011年第A6期70-74,共5页
熟悉两岸文化的人也许都有这个印象:北京故宫的建筑世界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世界第一。两个故宫同根同源,都珍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奇珍异宝,彼此遥相辉映。在存世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台北市郊外的双溪,一片绿荫环抱中的台北故宫博... 熟悉两岸文化的人也许都有这个印象:北京故宫的建筑世界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世界第一。两个故宫同根同源,都珍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奇珍异宝,彼此遥相辉映。在存世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台北市郊外的双溪,一片绿荫环抱中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安然矗立,仿佛静静诉说着远去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 北京故宫 玉圭 玉文化 古玉 华光 工匠们 玉剑璏 青白玉
下载PDF
射韝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汝聪 杨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92,共10页
韝为围臂之物,其中有一类为射韝,又称拾、遂、捍,与韘(扳指)同为射具用品。楚文化遗存中出土有不少周韘,同时伴出有射韝。本文拟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考古出土器物两方面对韝、拾、遂、捍等名称及器物进行考察与论证。
关键词 射具 楚射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