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隆洼文化头盖骨牌饰研究
1
作者 徐昭峰 逄馥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头盖骨牌饰在兴隆洼文化中出土数量较少,但其往往出土于墓主人贴身的位置,以及所用材质的特殊性,表明头盖骨牌饰与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是原始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物之一。三件头盖骨牌饰分别代表了人面饰、臂饰、祭祀法器三个系统... 头盖骨牌饰在兴隆洼文化中出土数量较少,但其往往出土于墓主人贴身的位置,以及所用材质的特殊性,表明头盖骨牌饰与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是原始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物之一。三件头盖骨牌饰分别代表了人面饰、臂饰、祭祀法器三个系统。祭祀法器随着红山文化的消亡,也渐渐失去其原本的作用而消失。人面饰和臂饰则在文化交流中进入中原地区,并发展为青铜人面像和青铜兽面牌饰。青铜人面像在商周时期进一步影响到四川、陕西等地,使当地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面像;在汉代其作为百戏中的面具和仪式面舆继续流传,并衍生出了丧葬面具这一功能,而这一功能在辽代墓葬中亦有发现。臂饰与人面饰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商周时期其功能也一直被保留,被用于作为彰显身份地位的礼仪性用具且与宗教祭祀活动有着一定关系;秦汉时期,臂饰发展为臂鞲,更注重实用功能,并得到广泛流传;但是其最初的作用并未消失,至辽代仍可见用于彰显身份地位的礼仪性臂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盖骨牌饰 祖先崇拜 青铜人面像 青铜兽面牌饰 臂鞲
下载PDF
契丹臂鞲:辽代文物考古中的一个认识误区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广林 陈晓菲 迟文萃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150,F0003,共11页
契丹臂鞲,是指近年经常发现于辽代早、中期契丹贵族墓葬中的一种采用玛瑙、软玉或金属精制而成的瓦状手臂佩戴物。时下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器物是辽代契丹贵族用以驾鹰的手臂护具。其实,这种辽代契丹贵族的手臂佩戴物与中国传统的臂鞲... 契丹臂鞲,是指近年经常发现于辽代早、中期契丹贵族墓葬中的一种采用玛瑙、软玉或金属精制而成的瓦状手臂佩戴物。时下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器物是辽代契丹贵族用以驾鹰的手臂护具。其实,这种辽代契丹贵族的手臂佩戴物与中国传统的臂鞲并不能同日而语。有关这种特殊的古代民族文物的定名和具体功用,目前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认识的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臂鞲 辽代文物考古 古代民族文物
下载PDF
出土所见射猎用具“射韝”
3
作者 黄楠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9年第6期0042-0042,共1页
射韝,是一种古代射箭时所用的护袖。传世典籍中又常称捍、拾和遂。清人虞兆湰《天香楼偶得·捍、拾、遂》:“凡射用韬左臂以利弦者,韦为之,一谓之捍,一谓之拾,一谓之遂,一物而三名也。”《说文·韦部》“韝”字下段玉裁注:“射... 射韝,是一种古代射箭时所用的护袖。传世典籍中又常称捍、拾和遂。清人虞兆湰《天香楼偶得·捍、拾、遂》:“凡射用韬左臂以利弦者,韦为之,一谓之捍,一谓之拾,一谓之遂,一物而三名也。”《说文·韦部》“韝”字下段玉裁注:“射韝者,《诗》之拾,《礼经》之遂,《内则》之捍也。”“捍”字典籍又写作“釬”、“靬”。孙诒让《周礼正义》对这几个异名有过总结,他说:“凡拾、遂、韝、捍,四者同物。韝为凡袒时蔽肤敛衣之通名……其射时着之,取其捍弦,故谓之捍;亦取其遂弦,故又谓之遂。非射时,则无取捍遂之义,故谓之拾。”其说应该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猎 左臂
下载PDF
射韝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汝聪 杨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92,共10页
韝为围臂之物,其中有一类为射韝,又称拾、遂、捍,与韘(扳指)同为射具用品。楚文化遗存中出土有不少周韘,同时伴出有射韝。本文拟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考古出土器物两方面对韝、拾、遂、捍等名称及器物进行考察与论证。
关键词 射具 楚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