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带修复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骨代谢、促进恢复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许锦涛 崔晓赟 +3 位作者 张成勇 赵军 程明 唐玉琦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韧带修复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骨代谢、促进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11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5)。... 目的探讨韧带修复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骨代谢、促进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11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加用韧带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率、骨代谢、踝关节活动情况、临床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代谢及临床评分均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翻角、外翻力度均升高,踝关节内侧间隙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中应用韧带修复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修复术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骨代谢 促进恢复
下载PDF
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与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CLAI患者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周吉 杨效宁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03-606,668,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与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CLAI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韧带固定组(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治疗)和韧带修复组(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 目的对比观察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与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CLAI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韧带固定组(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治疗)和韧带修复组(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韧带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韧带修复组(P<0.05)。术后两组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韧带固定组较韧带修复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与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均能提高CLAI患者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但踝关节镜下韧带增强固定术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镜 韧带增强固定 距腓前韧带修复术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疗效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韧带修复术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足踝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蔡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切口复位内固定术(ORIF)联合韧带修复术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贵黔国际总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ORIF治... 目的:探讨切口复位内固定术(ORIF)联合韧带修复术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贵黔国际总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ORIF治疗,观察组加用韧带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踝关节恢复情况、足踝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1.25±8.96)min,长于对照组的(98.74±8.45)min,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89±1.42)d、(11.85±1.34)周,均短于对照组的(18.05±1.46)d、(13.54±1.4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术后3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05±0.42)、(1.02±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7±0.46)、(1.35±0.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外翻角为(24.12±2.04)°,小于对照组的(28.63±2.11)°,外翻力度、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分别为(489.74±25.41)N、(89.65±6.2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60.45±23.63)N、(80.41±6.08)分,踝关节内侧间隙为(2.45±0.36)mm,小于对照组的(3.05±0.4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88.25±5.24)、(87.28±5.19)、(89.13±5.25)、(90.52±4.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32±5.21)、(80.11±5.09)、(82.34±5.18)、(83.57±4.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IF联合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效果更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足踝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 韧带修复术 足踝功能
下载PDF
疗康养一体化路径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威 崔卓航 +3 位作者 刘敏 熊耀法 张文爽 陈玉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疗康养一体化路径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ATFL)治疗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CLA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 目的探讨疗康养一体化路径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ATFL)治疗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CLA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养一体化路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并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足踝协会和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TFL治疗训练伤致CLAI患者中采取疗康养一体化路径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 疗康养一体化路径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韧带修复术患者下肢止血带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红珠 林仙菊 朱利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韧带修复术下肢止血带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拟行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修复术的患者83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1);两组均在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韧带修复术下肢止血带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拟行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修复术的患者83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1);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患侧股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15mL(含有0.75g硫酸镁)混合液注射,对照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15mL注射,两组麻醉成功后均于大腿中上1/3处缚扎自动充气止血带。比较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血清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记录止血带反应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持续时间、镇痛时间延长(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7、T8血清MDA、TNF-α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24.39%(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韧带修复术中应用硫酸镁混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阻滞效果,缓解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止血带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止血带反应 神经阻滞 硫酸镁 罗哌卡因 膝关节韧带修复术
下载PDF
带线锚钉结合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13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芳明 方贺 傅英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13例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术后1年评价疗效,通过改良美国...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13例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术后1年评价疗效,通过改良美国足踝骨科学协会(AOFAS)踝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治疗前后踝关节内侧间隙、距骨倾斜角度及距骨移位距离。结果治疗后,疗效优良者所占比例较高(11/13),AOFAS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踝关节内侧间隙、距骨倾斜角度及距骨移位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结论带线锚钉结合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可有效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且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改良距腓前韧带修复术 踝关节外侧不稳
下载PDF
内固定及喙锁韧带修复术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19例
7
作者 马龙 杨伟华 +1 位作者 魏建军 赵延君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喙锁韧带修复术 肩锁关节全脱位 内固定 治疗 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1999年 效果满意
下载PDF
关节镜下行外侧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益舸 商晓军 +2 位作者 朱鼎 丁凯 丁文鸽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对2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手术前后根据症状、体征、MR...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对2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手术前后根据症状、体征、MRI和应力位片、AOFAS评分、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分问卷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例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2.5±3.5)个月。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踝关节不稳感完全消失,5例患者缝合区稍有压痛感,轻微肿胀,支具保护下正常行走,2例患者有局部皮肤麻木感。术后1年内,所有患者踝关节疼痛、不稳感、肿胀均消失,行走正常,关节活动度良好,前抽屉试验(-),内翻试验(-),1例患者局部皮肤仍有麻木感,1例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2.0±5.6)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Cumberland评分13分,术后30分。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加强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可以更好地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创伤较小,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并且能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外侧韧带修复术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症
下载PDF
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燕 莫勇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究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治疗的6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 目的探究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治疗的6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韧带修复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个体化护理,并于术后观察1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骨代谢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可缩短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韧带修复术 个体化护理 踝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应用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杰辉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441-2441,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方法:对胸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结果:12例胸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 目的:探讨应用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方法:对胸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结果:12例胸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拆除钢板后未有再发胸锁关节脱位。结论:应用斜"T"形小钢板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小钢板 内固定 韧带修复术胸锁关节脱位
下载PDF
护理路径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和交叉韧带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业凤 黄婵 +2 位作者 陈杏桃 龚清环 黄海妃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和交叉韧带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5月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和交叉韧带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5月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和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N能够促进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和交叉韧带修复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半月板和交叉韧带修复术 CPN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人工韧带修复术对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与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明云 阮才政 +4 位作者 刘宇雷 蓝芳令 杨诚勇 洪永俊 韦铭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韧带修复术对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患者,依据患者病历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人工韧带修复术治疗)与对照组(n=34,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人工韧带修复术对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患者,依据患者病历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人工韧带修复术治疗)与对照组(n=34,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韧带修复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韧带修复术 粉碎性锁骨骨折伴喙锁韧带损伤 指标 安全性
下载PDF
全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少华 洪劲松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62-62,共1页
1麻醉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关节镜手术巾,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并记录。2术前检查术前X线片示,前抽屉压力下距骨前脱1.21cm(距腓前韧带松脱)。内翻压力下距骨有倾斜6.6°(跟腓... 1麻醉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关节镜手术巾,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并记录。2术前检查术前X线片示,前抽屉压力下距骨前脱1.21cm(距腓前韧带松脱)。内翻压力下距骨有倾斜6.6°(跟腓韧带相对完整)。MRI显示腓骨水肿、瘢痕组织增生及距腓前韧带部分断裂。3手术过程关节镜入路选前内中及前外侧,关节镜下可见距腓前韧带松脱及從腓骨止点分离,清理距腓前韧带止点,完成后进行距腓前韧带修补术,之后开始在腓骨韧带止点处打锚钉,打好以后行距腓前韧带修补术,至此手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修复术 距腓前韧带 韧带修补 瘢痕组织增生 韧带止点 全身麻醉 前检查 关节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豆晓杰 翁伟 闵继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行Brostom-Gould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并行关节镜下踝关节韧带Brostrom-Gould修复术患者26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收集术前和术后6...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行Brostom-Gould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并行关节镜下踝关节韧带Brostrom-Gould修复术患者26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收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足踝矫形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和足评分和简易36健康调查(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踝关节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SF-36(物理功能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行关节镜下Brostrom-Gould修复术的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并且有住院周期短、减轻患者创伤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韧带修复术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踝和足评分 简易36健康调查评分
原文传递
基于磁共振成像外踝韧带修复术腓骨内钉道角度测量
15
作者 邱佳明 王毅 +4 位作者 李微 胡海威 危一飞 温冠楠 程桯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基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术后磁共振成像,探索外踝韧带修复术钉道角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接受外踝韧带修复术的52例CLA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术... 目的 基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术后磁共振成像,探索外踝韧带修复术钉道角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接受外踝韧带修复术的52例CLA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术后磁共振成像,采集腓骨及钉道各定位点的空间坐标,通过向量法计算钉道与腓骨长轴及距骨外侧面的夹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均使用双锚钉,上位钉道与腓骨长轴成角(48.35°±12.45°),变异系数25.7%,与矢状面成角(9.73°±7.26°),至内侧面最短距离为(2.82±2.70)mm;下位钉道与腓骨长轴成角(47.41°±12.44°),变异系数26.2%,与矢状面成角(9.89°±7.16°),至内侧面最短距离为(3.29±2.25)mm。钉道平均轴角(47.88°±12.39°),变异系数25.9%,平均面角(9.81°±7.17°),至内侧面平均最短距离为(3.05±2.49)mm。结论 双锚钉修复方案中,两组钉道与腓骨长轴成角均呈正态分布,与理论安全角度(45°)无统计学差异,但总体分布离散程度较大,提示手持器械置钉操作存在一定误差,术中钉道角度控制准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以避免肌腱摩擦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韧带损伤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外踝韧带修复术 带线锚钉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踝关节镜辅助外踝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60例
16
作者 邱佳明 白天宇 +4 位作者 李紫阁 王宏杰 危一飞 温冠楠 程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接受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6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接受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6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40.45±11.89)岁。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量表评分、行走及不负重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踝关节疼痛、功能、稳定性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1.40±14.39)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韧带修复失效,查体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磁共振影像显示距腓前韧带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3.67±6.67)分,较术前(51.52±14.51)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行走VAS评分为(2.03±1.01)分,较术前(5.42±1.11)分显著降低,非负重VAS评分为(1.51±0.95)分,较术前(2.88±0.88)分也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评分为(1.48±0.81)分,与术前(1.23±0.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区皮肤及皮下组织情况统计显示,18%的患者存在术后瘢痕,45%的患者存在皮下瘢痕硬结,仅有3例术区皮肤轻微感觉异常、5例手术切口轻微疼痛的报告。结论: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且手术技术仍有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踝韧带损伤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外踝韧带修复术
原文传递
下胫腓螺钉固定术配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赵连伟 曹开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4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术配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术配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下胫腓韧带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足踝功能、踝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0.51±5.38)min,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78.96±5.84)mL,多于对照组,开始完全负重时间为(13.25±1.27)周,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85±0.22)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为(89.65±6.25)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外翻角、内侧间隙分别为(24.12±2.04)°、(2.45±0.36)mm,均小于对照组,外翻力度为(489.74±25.41)N,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评分分别为(88.25±5.24)分、(87.28±5.19)分、(89.13±5.25)分、(90.52±4.12)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螺钉固定术配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术可加快患者踝关节恢复,减轻术后局部疼痛,增强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下胫腓螺钉固定 下胫腓韧带修复术
原文传递
月骨周围背侧脱位韧带损伤及手术修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靳亮 于亚东 +1 位作者 白延斌 于晓飞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观察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的韧带损伤,评估月骨周围韧带对腕关节背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例新鲜的自愿捐献的上肢标本,用自制的实验固定架固定上肢标本,通过CSS-44020系列生物力学机,使腕关节处在30°背伸、30°尺偏位置,... 目的观察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的韧带损伤,评估月骨周围韧带对腕关节背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例新鲜的自愿捐献的上肢标本,用自制的实验固定架固定上肢标本,通过CSS-44020系列生物力学机,使腕关节处在30°背伸、30°尺偏位置,对腕关节施加垂直负荷,速度为5 N/s,当负荷达到300 N后停止加速施压,维持负荷60 s,制作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的病理模型(损伤标本)。分离和解剖出韧带的损伤情况。将上述的标本脱位的腕骨及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再经舟状骨远侧骨折段穿针经近侧段至月骨,经三角骨穿针至月骨做固定,另一枚克氏针固定三角骨及舟状骨,拍摄平片,确定复位、穿针固定无误(单纯克氏针修复组:B组):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修复上述标本中损伤的韧带(克氏针加韧带修复组:C组)。并按此顺序分别对3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CSS-44020系列生物力学机,在腕关节内舟骨窝和月骨窝处放置压敏片,用自己制作的实验固定架固定上肢标本,使腕关节在背伸30°、尺偏30°位置,对腕关节施加垂直负荷,速度为5 N/s,当负荷达到200 N后停止加速施压,维持负荷60 s,对每组标本的压敏片测量舟骨窝和月骨窝上的压力载荷和应力区。结果通过模拟月骨周围背侧脱位解剖和分离出损伤韧带,受损韧带以舟月韧带,月三角骨韧带为主。月骨窝、舟骨窝所受平均压强大小均为C组、B组、A组依次增大。3组标本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月骨周围存在复杂的韧带结构,这些韧带对腕关节背伸稳定性和月骨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损伤可引起腕关节不稳定,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较常见;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中,单纯克氏针固定不能回复腕关节的即刻稳定性,修复月骨周围韧带可以有效减少腕关节内受力,对腕关节的稳定性起到一个重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月骨周围韧带 月骨周围背侧脱位 韧带修复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江苏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19
作者 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 +22 位作者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 徐州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冯仕明 翟宏伟 周敬杰 张秋阳 王凯 蒋逸秋 顾加祥 芮云峰 田建 丁文鸽 孙克富 陈伟 赵建宁 刘璠 郝跃峰 桂鉴超 王青 糜菁熠 徐炜 许光旭 马超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已成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常用术式。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到手术中,能够优化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为了规...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已成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常用术式。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到手术中,能够优化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为了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中的应用,通过总结前期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的文献证据,经江苏省专家组反复讨论,达成本专家共识,供全国足踝外科相关医务人员参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加速康复外科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帆 王德红 赵朝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4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护理的配合要点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的配合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方法,并将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护理的配合要点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的配合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方法,并将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时给予常规术中支持,研究组患者手术时给子改进后术中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术后Lachman实验和后抽屉实验。结果对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修复术的配合要点包括:病人准备、物品准备、巡回配合、消毒铺巾以及术中器械配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前Lysholm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评分分别为(84.5±5.3)和(61.7±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achman实验和后抽屉实验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并运用新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修复术 配合 关节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