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更新目标下滨河绿地韧性功能提升策略研究
1
作者 王凤玲 李彩霞 +2 位作者 田晶 王子川 邓雁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0111-0114,共4页
选择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滨河绿化更新经验,对张家口市滨河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生态统筹、全民共享、多元共生”总体目标对滨河绿地的韧性功能进行评价。明确以“生态总量保护、景观格... 选择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滨河绿化更新经验,对张家口市滨河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生态统筹、全民共享、多元共生”总体目标对滨河绿地的韧性功能进行评价。明确以“生态总量保护、景观格局提升、游憩人文改善”三个指标体系,科学构建张家口市滨河绿地韧性功能优化框架,提升滨河绿地活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河绿地 韧性功能 提升
下载PDF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推展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继新 李露露 荆小莹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0,共10页
梳理总结风险治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演变历程,剖析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属性,并从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需求系统、运作系统、支撑系统和目标系统四大系统构建分析框架,探索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内在... 梳理总结风险治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演变历程,剖析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属性,并从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需求系统、运作系统、支撑系统和目标系统四大系统构建分析框架,探索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内在机制和综合影响。从理念嵌入、能力型塑、手段多元、管理协同、平台融合、制度保障六个层面提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推展路径:以韧性思维嵌入供给链;以风险干预规避能力为目标提升韧性绩效;以立体格局打造软硬复合矩阵;以主体关系整合为中心重构运作模式;以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主体无缝对接;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物品 韧性功能供给 风险治理
下载PDF
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供需现状、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继新 何海清 荆小莹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结合当前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的风险性和迫切性,以501名天津市民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供给侧的实存问题、需求侧的真实需求、以及供需两侧的分歧和共通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 结合当前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的风险性和迫切性,以501名天津市民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供给侧的实存问题、需求侧的真实需求、以及供需两侧的分歧和共通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的自身物质系统、外部环境系统、设施建设组织运行系统和载体支撑系统等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与天津市城市公用设施韧性功能建设相契合的促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用设施 韧性功能 供需平衡策略
下载PDF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创新:价值题域和内容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继新 荆小莹 《秘书》 2021年第6期3-14,共12页
韧性理论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公共物品的功能机理和存在价值,而且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的定位及评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城市公共物品功能结构的不足。与韧性理论相呼应,将韧性治理理念与功能评测融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范畴,突出... 韧性理论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公共物品的功能机理和存在价值,而且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的定位及评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城市公共物品功能结构的不足。与韧性理论相呼应,将韧性治理理念与功能评测融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范畴,突出城市公共物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储备能力、适应能力与应对能力,以韧性创意和参与主体为基点,构建城市公共物品别具一格的韧性功能内容结构,关注经济应对、目标发展、服务水平和环境保障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典型案例对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及其内容结构作出相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物品 韧性功能 内容结构
下载PDF
功能梯度韧性膜力学性能压痕法的数值计算研究
5
作者 廖艳果 胡和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功能梯度韧性膜/韧性基底体系的Berkovich压入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拟合我们得到了压入的加卸载参量和功能梯度韧性膜/基底的力学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的模型为压痕法表征功能梯度韧性薄膜的力...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功能梯度韧性膜/韧性基底体系的Berkovich压入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拟合我们得到了压入的加卸载参量和功能梯度韧性膜/基底的力学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的模型为压痕法表征功能梯度韧性薄膜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韧性 有限元方法 加卸载参量
下载PDF
韧性城市:内涵认知、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23
6
作者 陶希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9-89,共11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和热议的重大议题,也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推动实现的城市建设目标。韧性是城市的一种特性,它使城市系统在面临不确定、灾难和风险时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不同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和热议的重大议题,也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推动实现的城市建设目标。韧性是城市的一种特性,它使城市系统在面临不确定、灾难和风险时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不同学科对韧性内涵的界定不尽相同,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综合行动。西方国家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积累了组织创新、城市规划、设施布局、制度建设、技术应用、应急体系等方面的经验。我国推动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选择可以是软硬兼施,注重设施韧性、功能韧性、过程韧性建设,同时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理论内涵 功能韧性 过程韧性
下载PDF
双重韧性何以化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结构性风险?——基于桂南A县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六招 文姿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95,共12页
鉴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场域,在后搬迁时代亟须将焦点置于这类过渡型社区“搬后怎么办”的问题上。城镇集中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在后续治理进程中面临生计脱嵌、文化断层、社会稳定及... 鉴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场域,在后搬迁时代亟须将焦点置于这类过渡型社区“搬后怎么办”的问题上。城镇集中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在后续治理进程中面临生计脱嵌、文化断层、社会稳定及空间衰败等相对特殊的结构性风险,影响这类社区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从韧性治理和结构—功能主义两者相融合视角出发,借由结构韧性与功能韧性及其两者互动调适的治理机制,为化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结构性风险提供一种学理解释。主体韧性、制度韧性和目标分工建构冗余敏捷的结构韧性治理机制,通过结构韧性而产生的功能韧性反作用于结构的调适,二者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催生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实现“前驱抗逆→稳定恢复→适应自治”的韧性进阶,有效化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结构性风险,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向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 结构性风险 韧性治理 结构韧性 功能韧性
下载PDF
局部洪水灾害下集疏运路网韧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洪凡 李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6,共7页
针对运输网络的韧性标准尚未统一的问题,在集疏运路网特征分析基础上,从结构韧性和功能韧性2个角度构建韧性评价指标框架,通过吸收时间、吸收速率、恢复时间、恢复速率和功能韧性说明路网的某一部分在受到灾害扰动后路网服务能力的保留... 针对运输网络的韧性标准尚未统一的问题,在集疏运路网特征分析基础上,从结构韧性和功能韧性2个角度构建韧性评价指标框架,通过吸收时间、吸收速率、恢复时间、恢复速率和功能韧性说明路网的某一部分在受到灾害扰动后路网服务能力的保留程度,通过节点保存率和网络结构指标量化路网的结构韧性,依托上海市历年降水数据进行集疏运路网韧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抵抗能力与功能韧性呈正比,网络属性分布与结构韧性呈正比;网络属性应均匀地分布在功能区域,保证集疏运主要路线的功能性和结构完整性。研究结果可为集疏运路网性能分析和集疏运路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疏运路网 功能韧性 结构韧性 洪水灾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启示
9
作者 李楠 《开发研究》 2022年第2期47-58,共12页
梳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分析了由于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复杂化、密集化及其伴生的各类风险要素使得我国现阶段韧性化城市建设面临诸多的瓶颈和挑战。再通过对马克思空间理论进行梳理,分别从功能韧性、社区... 梳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分析了由于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复杂化、密集化及其伴生的各类风险要素使得我国现阶段韧性化城市建设面临诸多的瓶颈和挑战。再通过对马克思空间理论进行梳理,分别从功能韧性、社区韧性和社会韧性三个方面回顾了马克思空间理论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和历史贡献。最后,以当前我国韧性化城市建设所面临的瓶颈和挑战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空间理论的城市建设逻辑,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措施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韧性城市 功能韧性 社区韧性 社会韧性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背景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框架: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正威 郭瑞莲 袁玲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51,共14页
安全韧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范式,是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态场域。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导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实践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国内已有的城市韧性与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体系因... 安全韧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范式,是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态场域。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导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实践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国内已有的城市韧性与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体系因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指标设计与实际贴合度偏低等原因而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需求。鉴于此,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创性提出三维韧性视角,并构建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方向性的城市安全韧性评价框架,强调评价结构性韧性应重点关注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与相关制度体系;评价功能性韧性应重点关注城市发展与安全统筹机制、工程项目与非工程措施整合机制、常态治理与非常态应急转换机制、信息纠偏与组织学习机制等;评价保障性韧性应重点关注资源配置优化、数字技术赋能和法治规约支撑。这一框架意在为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提供学理依据和管理工具,有助于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实现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韧性 评价框架 结构性韧性 功能韧性 保障性韧性
原文传递
Mean-square Exponential Robust Stability for a Class of Grey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Delays 被引量:1
11
作者 LI Jing-jie SU Chun-hua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10年第3期451-458,共8页
Two easily verified delay-dependent criteria of mean-square exponential robust stability are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and employing th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of the continuous matrix-d... Two easily verified delay-dependent criteria of mean-square exponential robust stability are obtained by constructing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and employing th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of the continuous matrix-discovered set of grey matrix and Ito formula.A numerical example shows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criteri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systems distributed delays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robust stability grey matrix
下载PDF
城市水生态网络韧性评价与优化策略——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梅 刘晨曦 +1 位作者 俞晓莹 焦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60,共9页
韧性视角下研究城市水生态网络的优化,提高水生态空间的韧性,是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将韧性城市目标与水生态网络结合,提出从水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功能韧性以及调控管理韧性三个层次构建韧性的城市水生态空间;其次... 韧性视角下研究城市水生态网络的优化,提高水生态空间的韧性,是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将韧性城市目标与水生态网络结合,提出从水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功能韧性以及调控管理韧性三个层次构建韧性的城市水生态空间;其次以长沙市作为典型案例,应用MSPA模型和MCR模型,识别并构建基于“源地—廊道—节点”的水生态网络,同时融合韧性城市目标,基于复杂网络和图论理论,从水生态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选取表征网络结构韧性及功能韧性的指标,对长沙市水生态空间韧性进行评价,指出长沙市域内水生态网络整体连接度较好,韧性基础好,景观破碎程度可控,但长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导致城市内部水系连通受损,水网多样性水平低,网络功能单一,冗余设计不足,调控管理动态适应性不强。研究进一步提出基于韧性提升的长沙市水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加快修复自然水系廊道,疏通连接现有人工沟渠;重视推行生态节点与廊道“点轴式发展”与多功能复合利用模式;加强城市水网结构和功能的冗余度和模块化设计,提高水生态网络调控管理韧性,形成多途径灾害响应的动态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网络 韧性城市 韧性评价 结构韧性功能韧性 生态廊道 海绵城市 优化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