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愈“谀墓”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海容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85,共5页
文章从韩愈"谀墓"说法之由来谈起,以建国前后为分期,就多年来学界关于韩愈"谀墓"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认为肯定者多从刘叉之言及《平淮西碑》等引起的纠纷入手,断定韩愈因贪图钱财而作碑志文,逢迎权贵,虚美隐恶,谀... 文章从韩愈"谀墓"说法之由来谈起,以建国前后为分期,就多年来学界关于韩愈"谀墓"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认为肯定者多从刘叉之言及《平淮西碑》等引起的纠纷入手,断定韩愈因贪图钱财而作碑志文,逢迎权贵,虚美隐恶,谀墓明显。反对者则就史传所载与碑志所写人事进行对比,并联系韩愈的政治思想和文道精神,认为韩愈碑志文写法虽多变,但写权贵就事论事,扬善隐恶,并未谀墓。综合而言,学界关于韩愈"谀墓"的研究,虽取得不少成果,但多集中在探讨作文润笔和韩弘碑志等方面,局限于文本考证,宏观把握不足,研究视野尚需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谀墓” 润笔 韩弘
下载PDF
也谈“李愬雪夜入蔡州”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富东 《天中学刊》 198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曾出兵奇袭,雪夜克蔡,活捉了地方“军阀”吴元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但淮西报捷后,韩愈为《平淮西碑》撰写碑文,把功劳记在分裂主义者韩弘身上,对李愬则一笔带过。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而淮西...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曾出兵奇袭,雪夜克蔡,活捉了地方“军阀”吴元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但淮西报捷后,韩愈为《平淮西碑》撰写碑文,把功劳记在分裂主义者韩弘身上,对李愬则一笔带过。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而淮西将士对此极为愤怒,李愬部将石孝忠冒死推倒了韩文碑。唐宪宗经过调查,才下令砸碑,磨灭韩文字迹,并命段文昌重新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为此,柳宗元、刘禹锡等还作文赋诗歌颂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愬 平淮西碑 韩弘 吴元济 淮西 段文昌 文城栅 五百 董重质 蔡州
下载PDF
《平淮西碑》再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楼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6年第1期116-132,共17页
元和九年(814)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匿丧,自承节度使之职,是年十月,宪宗以十六道兵讨之。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亲往前线督战,十月十五日,随、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元济,淮西平。淮西之役是唐朝武力削藩的重大... 元和九年(814)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匿丧,自承节度使之职,是年十月,宪宗以十六道兵讨之。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亲往前线督战,十月十五日,随、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元济,淮西平。淮西之役是唐朝武力削藩的重大胜利,为纪念这次胜利,宪宗命吏部侍郎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下文简称韩碑),但是,其后不久宪宗又下诏磨平此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平淮西碑》(下文简称段碑)。《平淮西碑》重撰之缘由及韩、段二碑是非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学界多从研究中晚唐史惯用的'党争'的角度出发,认为韩碑被废是李逢吉、皇甫镈一党排斥裴度的结果。'朋党'之说,事涉幽昧,史书皆无明载,未可遽信。《新唐书·吴元济传》言'帝亦重牾武臣心,诏斫其文',究其根本,韩碑之废同宪宗对武臣之态度应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宪宗朝平淮西后对李愬等武臣处置政策的变化为线索,对韩碑被废之缘由及后人对韩、段二碑评价的演变等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淮西碑 韩碑 李想 李光颜 李逢吉 宪宗 河阳节度使 淮西 裴度 韩弘 淄青
下载PDF
评韩愈的“教子诗”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星 《韩山师专学报》 1984年第2期20-24,共5页
韩愈有一首《赠张籍》诗,开头写道:“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君来好呼出,踉(足将)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好象他对儿子的教育没有抓紧,不够重视似的,其实并非如此。早在贞元十九年他的儿子才五岁... 韩愈有一首《赠张籍》诗,开头写道:“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君来好呼出,踉(足将)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好象他对儿子的教育没有抓紧,不够重视似的,其实并非如此。早在贞元十九年他的儿子才五岁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元 城南 见则 投闲置散 富贵利达 醉吟 韩弘 感二鸟赋 一龙一猪 青玉案
下载PDF
贿赂的三种账
5
作者 朱兆龙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5年第3期58-59,共2页
唐朝的韩弘任淮西行营兵马都统时,聚敛了三百万斛粮食、百万缗钱财、百余万匹绢。调任朝臣后,他怕贪贿丑闻传到皇帝耳朵里惹祸,便拿出钱财分送各朝臣,'杜塞言者'。韩弘暴病身亡后,留下一本账簿,记载着送钱的日期、对象和数目。... 唐朝的韩弘任淮西行营兵马都统时,聚敛了三百万斛粮食、百万缗钱财、百余万匹绢。调任朝臣后,他怕贪贿丑闻传到皇帝耳朵里惹祸,便拿出钱财分送各朝臣,'杜塞言者'。韩弘暴病身亡后,留下一本账簿,记载着送钱的日期、对象和数目。皇帝看那'行贿簿',满朝官员只有御史中丞牛僧孺名下记着'送钱千万,不纳',其余皆在'钱榜'有名。行贿还要记账,这似乎有违'盗亦有道'的行规,不大仗义。然而,吝啬抠门是小人的秉性,留证存柄是政客的把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 经济犯罪 有期徒刑 遗物 韩弘
下载PDF
古代文人的稿费
6
作者 赖庆沅 《金山》 2011年第4期1-1,共1页
"稿费"是现代新词。古代文人耻于言利,提到稿费,用的是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大概的意思就是"... "稿费"是现代新词。古代文人耻于言利,提到稿费,用的是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大概的意思就是"不给钱的事,谁干得有劲啊?"从此,人们便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现在给报纸副刊写文章,一篇能拿到约50元稿费。而古代的稿酬,不拿则已,一拿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人 郑译 报纸副刊 韩弘 平淮西碑 名公巨卿 北宋诗 舍人院 诗云 寿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