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洵《六国论》和作为古典散文文体的“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
刘勰《文心雕龙》虽将“论”“说”放在同篇,但强调“论”和“说”的不同。首先,“说”以“喻巧理至”,其特点乃是一点相通,不及其余;不全面;比喻椎理性质乃是间接的,非直接的;而“论”则是直接的系统的,正反开合。其次,"论"... 刘勰《文心雕龙》虽将“论”“说”放在同篇,但强调“论”和“说”的不同。首先,“说”以“喻巧理至”,其特点乃是一点相通,不及其余;不全面;比喻椎理性质乃是间接的,非直接的;而“论”则是直接的系统的,正反开合。其次,"论"之内容为经国大业,人生大义,大抵为政治历史经典总结和当前的对策;故往往与"奏"“疏”“谏”等同功;而“说”则往往是一得之见,有类小品,如韩愈之《马说》刘基之《说虎》等,文脉皆为单层次的。作为文体的“论”要求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文体 韩愈之 经国大业 刘基 刘勰《文心雕龙》 《六国论》 《马说》 小品
下载PDF
陈元光诗歌概说 被引量:2
2
作者 翁奕波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粤东潮人的历史文化进程中,韩愈以其治潮八月的功绩使潮人最终完成了自身的封建化进程,备受潮人的缅怀和敬仰。而在韩愈之前的陈元光,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在潮汕地区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其诗歌创作的成就,就更是鲜为人知。本文拟就... 在粤东潮人的历史文化进程中,韩愈以其治潮八月的功绩使潮人最终完成了自身的封建化进程,备受潮人的缅怀和敬仰。而在韩愈之前的陈元光,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在潮汕地区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其诗歌创作的成就,就更是鲜为人知。本文拟就《龙湖集》等遗存诗篇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对唐代南方诗坛的贡献等略陈管见,疏漏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理论 陈元光 韩愈之 艺术成就 忠君报国 文化进程 龙湖集 潮人 七言排律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读出文言文的三个维度——《送李愿归盘谷序》听课手记
3
作者 陆萍 《中学语文》 2018年第15期9-10,共2页
韩愈是写赠序之高手,清姚鼐赞美他"其文冠绝前后作者",是因为韩愈的赠序内容丰富,并借其来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文学主张。《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以本篇作品为课题的教学比赛。怎样解读该文... 韩愈是写赠序之高手,清姚鼐赞美他"其文冠绝前后作者",是因为韩愈的赠序内容丰富,并借其来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文学主张。《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以本篇作品为课题的教学比赛。怎样解读该文,怎样设置教学任务,怎样完成课堂生成,参赛选手给了听课者不一样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细读文本 韩愈之 《送李愿归盘谷序》 三个维度
下载PDF
读《门外文谈》断想
4
作者 谭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9-14,共6页
鲁迅的群众观也有一个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认识过程。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坟·写在“坟”的后面》),确是他群众观的警句。他在《门外文谈》里的论述,闪烁着这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 鲁迅的群众观也有一个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认识过程。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坟·写在“坟”的后面》),确是他群众观的警句。他在《门外文谈》里的论述,闪烁着这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光辉。这是他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工农革命运动高涨,实现了世界观伟大转变的证明,也是他用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必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谈 古文运动 态度研究 思想光辉 认识过程 古典文学作品 文艺大众化 韩愈之 陈涉 中国语文
下载PDF
说唱道情、韩湘子传说,以及《新编韩湘子九度文公道情全本》中的美好生活之观念
5
作者 伊维德 郭劼(译) 《曲学》 2017年第1期327-357,5,共32页
一直以来,中、西学者对说唱道情都不甚关注。这种情形直到近些年才有所改变。中国大陆已经涌现出一批文章和专书,而笔者2014年出版的英文专书《起死骷髅:从庄子到鲁迅》(The Resurrected Skeleton:From Zhuangzi to Lu Xun)提供了现存... 一直以来,中、西学者对说唱道情都不甚关注。这种情形直到近些年才有所改变。中国大陆已经涌现出一批文章和专书,而笔者2014年出版的英文专书《起死骷髅:从庄子到鲁迅》(The Resurrected Skeleton:From Zhuangzi to Lu Xun)提供了现存最早的说唱道情《新编增补评林庄子叹骷髅南北词曲》的完整英译。本文首先回溯16世纪及17世纪说唱道情的现存材料。这些材料显示,韩湘子在蓝关度化叔父韩愈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道情这个文类最流行的题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湘子 杨尔曾 韩愈之 美好生活
下载PDF
点击书法·喻革良
6
《中国书画》 2008年第5期92-93,共2页
点击理由喻革良所领会的兰亭精神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晋人风韵。黄庭坚诗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时下的复古书风知学右军大令,纵能得其笔法,却千人一面,唐人韩愈之斥"羲之俗书趁姿媚",也应是出于... 点击理由喻革良所领会的兰亭精神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晋人风韵。黄庭坚诗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时下的复古书风知学右军大令,纵能得其笔法,却千人一面,唐人韩愈之斥"羲之俗书趁姿媚",也应是出于对当时竞学兰亭面千篇一律书风的不满。不求人知,故无鼓努为力的变形,高情自写,故饶脱俗超迈的儒雅。喻革良的书法虽与晋人面目不同,却是对晋人内在精神的传承,如此学习古人可谓无弊矣。喻革良近年来孜孜于向外国友人传授书法艺术,是文化交流的一个踏实的实践者,他在教学方法上的精心设计与思考无疑来源于其心中的文化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风 晋人 千人一面 外国友人 学兰 韩愈之 文化交流 诗云 行草书 兰亭序
下载PDF
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 被引量:50
7
作者 徐洪兴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1-116,共16页
本文考察了唐宋间'孟子升格运动'的历史过程,认为在唐宋以前,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不高,而伴随唐宋间儒学思潮的复兴,出现了一个'孟子升格运动'。此后,孟子其人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受到官方封爵,准许配享孔... 本文考察了唐宋间'孟子升格运动'的历史过程,认为在唐宋以前,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不高,而伴随唐宋间儒学思潮的复兴,出现了一个'孟子升格运动'。此后,孟子其人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受到官方封爵,准许配享孔庙;孟子其书也由'子'升'经',悬为科举功令,进而超越'五经'而入'四书'之列。作者分析了出现这一运动的历史根源,同时展示了这一运动中出现的一股逆向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孟子升格运动 韩愈之 扬子云 唐宋 王安石 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 仲尼 孟柯 《习学记言序目》 扬雄 《孟子》 圣人之道
原文传递
向南的河流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国钦 《花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5-172,共8页
生长在潮州这块土地,每天每夜,总有一种异样的神韵在吸引着我,昭示着我,那是一种遥远历史的回声,那是一条丰沛大河在澎湃,那是冥冥中远古的先民在吟哦。潮州是一块面朝大海,背靠大山的土地,五岭横亘身后,南方的崇山峻岭,青翠了这里的空... 生长在潮州这块土地,每天每夜,总有一种异样的神韵在吸引着我,昭示着我,那是一种遥远历史的回声,那是一条丰沛大河在澎湃,那是冥冥中远古的先民在吟哦。潮州是一块面朝大海,背靠大山的土地,五岭横亘身后,南方的崇山峻岭,青翠了这里的空气和河流。很多晚上,我常常要走出那片古老的城墙,在万里无云的月光之下,顺着河流的走向,向南眺望。隐隐看去,那一片波光粼粼的尽头,就是大海。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这片土地的神奇。南海和东海,就在这里交汇,畲族,就在这里诞生,乌龙茶,就在这里发源。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中国内地,这是唯一一条自北向南流入大海的河流,是唯一一条用姓氏命名的河流。可是,在远古的年代,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或者说,是没有命名的河流。这条没有名字的河流,却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跨过这条河流,向东,就是福建,向北,就是江西。后来,这条桀骜不驯的河流,用她甘润丰泽的乳汁,哺育了南方两个伟大的民系:客家人和潮州人。悠悠岁月,走进了公元纪年,这条向南的河流,才有了初始的名字:员水。这是不知所云的名字。翻开东晋至隋的典籍,都是这样称呼这条河流的。也有后人用筼水来指称这条河流,我觉得这就对了,筼是大竹,竹林。南方的崇山峻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之 潮州人 广济门城楼
原文传递
正大之词、高贵灵魂和精神乌托邦的建构——评冉冉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
9
作者 李永东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2,共8页
唐代韩愈曾言,“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此乃深谙创作机理之论也。冉冉化用韩愈之语,亦感叹“正大之词难工,邪僻之音易巧,正剧难写”①。而她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②正是选择了有难度的写作方式,以“健康明朗、正大从容... 唐代韩愈曾言,“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此乃深谙创作机理之论也。冉冉化用韩愈之语,亦感叹“正大之词难工,邪僻之音易巧,正剧难写”①。而她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②正是选择了有难度的写作方式,以“健康明朗、正大从容的美学风格”③,在千孔百疮的人世间构想高贵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之 催眠师 精神乌托邦 冉冉 唐代韩愈 正剧 美学风格 难工
原文传递
报刊功能说
10
作者 东耳 《中国记者》 1988年第10期21-,共1页
报刊功能有多大?论者纷纭,见仁见智。看得大的,以为它能号令九州、左右局势,一言刊功能的过分抬举与慕维,每令人怀疑是把责任却到说者的肩上而减轻了做者的责任。舍本逐末,于事无补。
关键词 功能说 典论 令人 韩愈之 庄周 社会生活 目明 另一面
原文传递
“米颠”爱奇石(外一题)
11
作者 沈淦 《青岛文学》 2015年第6期77-79,共3页
米芾(音fu),字元章,山西太原人。他虽然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却因为举止癫狂,被称为"米颠"。米芾与苏轼是好朋友,有一次苏轼请客,在座的十来人全都是一时名士。酒过三巡,米芾忽然站起来,委屈地对主人说:"世人都称我‘米颠',今天... 米芾(音fu),字元章,山西太原人。他虽然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却因为举止癫狂,被称为"米颠"。米芾与苏轼是好朋友,有一次苏轼请客,在座的十来人全都是一时名士。酒过三巡,米芾忽然站起来,委屈地对主人说:"世人都称我‘米颠',今天倒要请东坡先生说句公平话,我究竟颠也不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颠 米芾 东坡先生 元章 颜协 酒过三巡 书法史 韩愈之 恶札 《颜氏家训》
原文传递
诗咏梅关:傲雪寒梅铁骨横
12
作者 刘怡君 吴荧屏 曾诚 《党风》 2022年第10期55-57,共3页
地理风物、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大多是因为一人一事、一诗一文,如张继之于寒山寺、范仲淹之于岳阳楼、韩愈之于潮州。梅关古道也是如此,一处关隘、一条古道、一片梅林,携裹着丰厚的人文历史,令人流连、引人思考。梅花自古被誉为花中“四... 地理风物、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大多是因为一人一事、一诗一文,如张继之于寒山寺、范仲淹之于岳阳楼、韩愈之于潮州。梅关古道也是如此,一处关隘、一条古道、一片梅林,携裹着丰厚的人文历史,令人流连、引人思考。梅花自古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因其在凌厉寒风中盛开的特点,常被人们用以借喻坚韧不拔、不媚不俗的高洁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韩愈之 四君子 人文景观 岳阳楼 寒山寺 张继之 人文历史
原文传递
宋代书法
13
《流行歌曲(下半月)》 2008年第5期32-33,共2页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翰林学士,卒谥文忠。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翰林学士,卒谥文忠。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博通群书,诗文兼李白、杜甫、韩愈之长,文章名冠天下。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书论有《论南北朝书》、《论仙篆》、《六一题跋》、《集古录跋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一题跋 书论 集古录跋尾 庆历新政 唐宋八大家 文章名 韩愈之 结体 米襄阳 襄阳漫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