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山水纯全集》看韩拙山水画创作笔墨观 |
李艳婷
|
《艺术探索》
|
2014 |
0 |
|
2
|
《论观画别识》与韩拙的绘画鉴赏观 |
李艳婷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3
|
试论韩拙山水画创作的方法论和精神观 |
李艳婷
|
《晋中学院学报》
|
2010 |
0 |
|
4
|
论韩拙“新三远”理论对山水画走向平远时代的贡献 |
马永才
|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1
|
|
5
|
读韩拙《山水纯全集·论林木篇》探析北宋山水画树法表现 |
陈以超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5 |
0 |
|
6
|
由“理”到“心”——郭熙和韩拙“三远法”的比较研究 |
林乐帆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1 |
0 |
|
7
|
韩拙《山水纯全集》之“理” |
颜成丽
|
《书画世界》
|
2017 |
0 |
|
8
|
韩拙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
徐敏
|
《美术文献》
|
2024 |
0 |
|
9
|
《山水纯全集》与韩拙的山水画理论 |
蔡罕
|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0
|
“六要”研究 |
张秀秀
|
《艺术家》
|
2024 |
1
|
|
11
|
从“三远”法看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 |
高文亮
|
《内蒙古艺术》
|
2007 |
1
|
|
12
|
中国山水画学中独特的写“真”观 |
王惠
|
《甘肃高师学报》
|
2010 |
0 |
|
13
|
中国诗与画意境的审美建构 |
樊波
|
《中国书画》
|
2016 |
0 |
|
14
|
造化的节律:山水画论中的“四时” |
张晶
|
《中国书画》
|
2014 |
0 |
|
15
|
写松随记 |
朱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85 |
0 |
|
16
|
《新元史》勘误两则 |
于宏伟
|
《红河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7
|
得物之“性”——试述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趣味 |
陈晓春
|
《乐山师专学报》
|
1993 |
0 |
|
18
|
清新空灵 意境幽远——访浙江省美协会员、著名画家周咏平 |
香玉
|
《神州》
|
2014 |
0 |
|
19
|
宋代绘画鉴赏论概览 |
樊波
|
《荣宝斋》
|
2008 |
0 |
|
20
|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的体道理路 |
朱剑
|
《荣宝斋》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