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孙卫 习斌 +1 位作者 肖泽埠 罗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2期1-4,20,共5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ICH)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牵伸训练... 目的:探讨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ICH)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牵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1 h/次,1次/d,5次/周,持续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穴位疗法,每次选用1~3个主穴,再选若干个配穴,周一至周五操作,每日1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改良Ashworth分级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穴位疗法可促进IC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刺激穴位疗法 术后康复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永红 石田寅夫 +2 位作者 郭义 吴深涛 桝田文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 6 8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和口服西药对照组各 3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结果 :(1)治疗... 目的 :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 6 8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和口服西药对照组各 3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结果 :(1)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2 )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 ,改善微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刺激 穴位疗法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术刺激正常老年人穴位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汪青松 徐芳 +1 位作者 袁媛 周江宁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40-342,4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术(TENS)改善老年性痴呆(AD)患者记忆和行为的机制。方法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方法观察正常人大脑对经皮电神经刺激术(TENS)刺激穴位的反应,刺激部位为左腿的"足三里"、"涌泉"和"太冲"... 目的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术(TENS)改善老年性痴呆(AD)患者记忆和行为的机制。方法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方法观察正常人大脑对经皮电神经刺激术(TENS)刺激穴位的反应,刺激部位为左腿的"足三里"、"涌泉"和"太冲"穴,对6名正常老年人进行了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成像过程中,每名受试者分别接受了160 Hz的TENS刺激。结果TENS刺激正常老年人左腿的"足三里"、"涌泉"和"太冲"穴,正常老年人大脑仅在刺激"太冲"穴时可见脑区激活,它们是:下丘脑、BA6区、BA7区、BA31区、BA32区、BA38区。结论TENS可能通过激活上述结构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经皮神经刺激 穴位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东岩 李尹娜 宋士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7期553-554,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三叉神经 经皮穴位刺激
下载PDF
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汤洋 廖兴 +2 位作者 刘晓林 夏婉 张伟伟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5期25-27,共3页
目的 评价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康复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分为A组51例、B组49例与C组52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 目的 评价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康复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分为A组51例、B组49例与C组52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A组采用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B组单用Kinect体感交互运动;C组单用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改善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患者体重指数呈改善趋势,尤其是A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三组BMI和握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穴位刺激疗法 Kinect体感交互运动 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握力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业 席四平 +1 位作者 王爱群 张立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1,51,共4页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疗效。方法:96例妊娠晚期腰背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31)、联合组(n=35)、对照组(n=30)。HANS组给予每周1次、持续6周的HANS治...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疗效。方法:96例妊娠晚期腰背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31)、联合组(n=35)、对照组(n=30)。HANS组给予每周1次、持续6周的HANS治疗;联合组在HANS组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支持疗法;对照组未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孕妇腰背痛程度。采用Zung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评估孕妇焦虑、抑郁程度。结果:随着孕期进展,对照组孕妇腰背痛VAS较治疗前有渐增趋势。HANS组孕妇治疗4周后VAS较治疗前下降,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6周后SDS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孕妇治疗3周后VAS、SAS及SDS较治疗前均下降,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联合组SAS较HANS组降低(P<0.05)结论:HANS可减轻妊娠晚期腰背痛并缓解抑郁。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治疗妊娠晚期腰背痛可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心理支持疗法 妊娠晚期
下载PDF
电脉冲穴位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常晓军 武雷 +1 位作者 于景川 梁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3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电脉冲穴位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05—2014-05我院接受治疗的330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电脉冲穴位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05—2014-05我院接受治疗的330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和电脉冲穴位刺激神经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6,P=0.001);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脉冲穴位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脉冲穴位刺激神经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加神经阻滞疗法在肩周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董启智 樊碧发 《辽宁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59-59,共1页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加神经阻滞疗法在肩周炎的临床应用研究北京大栅栏医院(100051)北京中日友好医院(100029)董启智樊碧发我们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83例肩周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加神经阻滞疗法在肩周炎的临床应用研究北京大栅栏医院(100051)北京中日友好医院(100029)董启智樊碧发我们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83例肩周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随机选择单纯性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神经阻滞疗法 肩周炎 肩关节 临床应用研究 肩胛上神经阻滞 脊髓损伤 神经血管性头痛 疼痛治疗 论文摘要
下载PDF
穴位体表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报告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非 安建雄 +1 位作者 樊碧发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本文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体表电极对穴位施加刺激,刺激频率为2/100Hz变频方波,刺激部位以双侧合谷为主穴,第一支配患侧“阳白”和“下关”;第二支配患侧“四白”和“颊车”及手背“落枕”穴;第三... 本文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体表电极对穴位施加刺激,刺激频率为2/100Hz变频方波,刺激部位以双侧合谷为主穴,第一支配患侧“阳白”和“下关”;第二支配患侧“四白”和“颊车”及手背“落枕”穴;第三支配患侧“翳明”和“听会”。部分患者配合耳针治疗。治疗结果,28例中有7例痊愈(占25%),显效、有效、无效各7例(各占25%)。我们的结果表明,穴位体表电刺激可以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刺激 三叉神经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何秀丽 李学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颈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减弱应激反应及增强麻醉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改良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加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选用双...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颈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减弱应激反应及增强麻醉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改良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加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选用双侧合谷和曲池穴,术中连续使用HANS至手术结束。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差、牵拉反应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结论:HANS可以减轻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时产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同时有强化麻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刺激 甲状腺肿瘤 手术中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心血管应激反应 颈丛神经阻滞 HANS 观察组 麻醉作用 手术患者 手术结束 连续使用 牵拉反应 氧饱和度 频率变化 肿瘤患者 强化麻醉 对照组 一点法 曲池穴 心率差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麒 柯海 +3 位作者 丁玲玲 于波 陆斌 孙蔚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80例下肢骨折且接受骨科全麻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80例下肢骨折且接受骨科全麻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值(高切和低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率以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流速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DVT的阳性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T、APTT均延长,D-dimer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值(高切和低切)、血小板黏附率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流速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DVT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骨科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且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经皮神经刺激 骨折 术后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面瘫20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东岩 赵海娟 +2 位作者 董旭 张蕊 何沛翼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0期946-946,共1页
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门诊及病房。20例患者中,男11例,女9... 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门诊及病房。20例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采用经皮电刺激治疗方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经皮穴位刺激 神经麻痹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立贤 冯志顺 +1 位作者 刘文泉 胡慧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中药熏蒸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 临床研究 联合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 肩关节疼痛 经皮刺激 神经阻滞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迟旭 鞠琰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STC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24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24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每星期完全自...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STC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24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24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每星期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STC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穴位疗法 经皮神经刺激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伤口疼痛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区锦燕 洪海 王文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观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腰椎骨折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于麻醉诱导前30rain... 目的观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腰椎骨折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于麻醉诱导前30rain,采用韩氏刺激仪经皮肤电极刺激合谷、劳宫、内关、外关穴,然后接受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中采取间断穴位电刺激(刺激30min停止30min)至手术结束。Ⅱ组采用单纯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结果①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Ⅰ组术前、拔管前、拔管后与术中比较P〈0.01,拔管后与拔管前比较P〉0.01。Ⅱ组术前、拔管前、拔管后与术中比较P〈0.01,拔管后与拔管前平均动脉压比较P〈0.01,心率比较P〈0.05。Ⅰ组与Ⅱ组组间平均动脉压比较;术前、术中P〉0.01,拔管前、拔管后P〈0.01,Ⅰ组与Ⅱ组组间心率比较;术前P〉0.01,术中、拔管前、拔管后P〈0.01。②意识恢复、拔管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VAS评分:Ⅰ组患者拔管苏醒后26例患者〈4分,4例患者≥5分,Ⅱ组患者拔管苏醒后20例患者≥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经皮穴位刺激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疼痛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小青 李金霞 +2 位作者 谢晶军 李烨 傅瑞阳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8期847-851,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脱落5例)和治疗组(48例,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2±2)m A],...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脱落5例)和治疗组(48例,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2±2)m A],对照组进行同穴位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电流强度1 m A),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PSQI各维度分值、PSQI总分及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分值及PSQI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SF-36评分显著上升(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的分值及PSQI总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0.05),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SF-36评分上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穴位疗法 经皮神经刺激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健康状况调查简表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穴位电针刺激对周围性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调节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国华 张黎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影响,揭示针刺促进损伤面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0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①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20只,雌雄各...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影响,揭示针刺促进损伤面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0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①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20只,雌雄各半,6~8月龄。随机将兔分为5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传统针刺组、电针刺激组,每组再分为术后7,14,21,28d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②应用神经卡压法造成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面部皮肤后缝合。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置。西药组:造模术后第1天每只给予维生素B110mg/d,维生素B1250μg加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用量从每只2mg/d开始,以后每隔7d减为半量。传统针刺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用0.25mm×40mm毫针针刺术侧穴位:翳风直刺1.0cm,颧骨谬直刺0.3cm,地仓直刺0.5cm,颊车直刺0.5cm,四白向下平刺0.5cm、阳白向下平刺0.5cm,每10min捻转1次,留针30min,每针刺治疗5d,休息2d。电针刺激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取术侧穴位电针刺激,穴位位置、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同传统针刺组,翳风(阴极)与颊车(阳极)、地仓(阴极)与四白(阳极)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100Hz,电压2V,疏密波刺激,治疗30min/d,每针刺治疗5d,休息2d。各组均干预28d。③手术后7,14,21,28d,取兔左侧脑干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内氏染色的方法,光镜下观察面神经核中神经元形态的改变。按SP试剂盒操作说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神经元进行染色,每张片显微镜下计数5个固定点高倍(10×40)视野下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阳性细胞数。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大耳白兔1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面神经核中内氏体:随治疗时间延长,西药组、传统针刺组、电针刺激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其中电针刺激组增多最明显,但这3组仍少于假手术组。②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数:术后7,14,21,28d电针刺激组均明显多于其他4组(P<0.01);西药组、传统针刺组、电针刺激组均有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的趋势(P<0.01)。③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数:术后7,14,21,28d:电针刺激组均明显多于模型组、西药组、传统针刺组穴P<0.01雪鸦西药组、传统针刺组、电针刺激组均有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的趋势穴P<0.05雪。结论:穴位电针刺激可调节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胆碱乙酰转移酶,对面神经神经核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损伤面神经修复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麻痹/穴位疗法 刺激 针刺穴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胆碱O-乙酰转移酶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迟旭 鞠琰莉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ST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30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ST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30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STC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经皮神经刺激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 穴位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及自尊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鑫 沈翠珍 +1 位作者 王增志 蔡倩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及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治疗,C...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及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RESE)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4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RESE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RESE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耳穴贴压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自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刺激 穴位疗法 冠心病 耳穴贴压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奚陈平 周惠婷 +2 位作者 黄墩兵 邓冰莹 刘阳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醒脑开窍针...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和苏醒率,同时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其苏醒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S-R评分、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CRS-R评分、GCS评分和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疗法对于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促醒效应及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醒脑开窍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刺激疗法 穴位疗法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脑出血 昏迷 醒脑开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