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朝文人笔谈稿的形制及其流传——以清刘大观与朝鲜使者笔谈稿手卷为例
1
作者 潘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明清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外交关系,抵达中国的朝鲜使团数量甚是可观。因口语交流不畅,朝鲜文人多假借笔谈方式与中国文人展开交流,留下了丰富的笔谈资料。近年新发现的中国文人刘大观在1799年与朝鲜使者徐滢修、韩致应... 明清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外交关系,抵达中国的朝鲜使团数量甚是可观。因口语交流不畅,朝鲜文人多假借笔谈方式与中国文人展开交流,留下了丰富的笔谈资料。近年新发现的中国文人刘大观在1799年与朝鲜使者徐滢修、韩致应之间的笔谈稿手卷,不同于收录于“朝天录”“燕行录”文献中的笔谈整理稿,而是珍贵的笔谈原纸。该手卷不仅有助于揭示中朝文人在进行笔谈时的用纸、书写方式、敏感话题的涂抹毁弃、时间题署等笔谈稿形制,还可以借此考察笔谈稿的流传、誊录编集情况。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记录口头交谈的特殊史料,笔谈文献虽有重现交流现场的作用,但它大多经过事后的增删整理,研究利用时应予注意并酌情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文人 刘大观 徐滢修 韩致应 燕行使 东亚笔谈 形制 流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