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非遗”的学校传承与传播——海州五大宫调个例实践管见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继 《当代音乐》 2018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为个例,总结实践体会,探讨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应有的责任与自觉,并从传播与传承、传承与研究、接受与融入三方面,总结实践中的思考认识与经验体会。
关键词 音乐“非遗” 海州五大宫调 学校传承传播
下载PDF
上饶音乐类“非遗”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2
作者 黄文婷 《极目》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当前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激活地方经济的有力手段,旅游形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在文化旅游中融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更好发展,还可以促进音乐类“非遗”的传播。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江西省上饶市音乐类“非遗”... 当前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激活地方经济的有力手段,旅游形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在文化旅游中融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更好发展,还可以促进音乐类“非遗”的传播。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江西省上饶市音乐类“非遗”资源禀赋,分析音乐类“非遗”发展困境,如“非遗”音乐式微,面临发展断层,“非遗”音乐受到冷落,缺乏文化环境支持,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匮乏,未能构建系统化的文化保护方案等。围绕文化旅游产业中融入音乐类“非遗”文化的意义,重新整合“非遗”音乐资源,开阔“非遗”音乐发展道路,建立音乐类“非遗”博物馆,开发设计音乐衍生品,关注民间音乐人才挖掘等实践路径,旨在创新音乐类“非遗”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给予业内以意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音乐“非遗 文化旅游 应用 创新
下载PDF
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63-164,共2页
"非遗"音乐文化引入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课堂,这是实现"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并已经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体系"是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非遗特... "非遗"音乐文化引入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课堂,这是实现"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并已经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体系"是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非遗特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非遗"项目的合理选择,构建地域性特色学科,并重点实现"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音乐文化 高等音乐教育 特色教学 “活态”传承
下载PDF
“非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宇涵 《艺海》 2022年第8期89-92,共4页
“非遗”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代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基础。高校,作为培养高级音乐人才的重要文化阵地,可借助人才培养的平台对“非遗”传统音乐进行传播与传承。但是... “非遗”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代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基础。高校,作为培养高级音乐人才的重要文化阵地,可借助人才培养的平台对“非遗”传统音乐进行传播与传承。但是,目前“非遗”课程还不够完善,教师对“非遗”传统音乐的了解不够深入,教科书也相对缺乏,“非遗”传统音乐想要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得到传承,还面临着很多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试探讨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统音乐 高校 传承 对策
下载PDF
粤剧传播史上的“伶影双栖”现象——兼论音乐类“非遗”在当代的传播
5
作者 居地希 《音乐传播》 2016年第2期41-45,共5页
粤剧艺术通过"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两种传播类型,在特定区域、特定历史阶段产生联动效应,形成了分布广泛的传播集体和多元的受众群体,他们对粤剧电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培育,促成了粤剧传播史上"伶影双栖"... 粤剧艺术通过"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两种传播类型,在特定区域、特定历史阶段产生联动效应,形成了分布广泛的传播集体和多元的受众群体,他们对粤剧电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培育,促成了粤剧传播史上"伶影双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透过这一文化现象,可进一步思考得出认识:音乐类"非遗"自身价值的提升、传播集体与受众群体对音乐类"非遗"的文化自觉、音乐类"非遗"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的调适与联动等有利于音乐类"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伶影双栖” 音乐“非遗 传播
下载PDF
音乐类“非遗”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
6
作者 郭琳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6期70-72,共3页
探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表演艺术实践的融合是音乐类“非遗”在当下文化语境下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延续音乐类“非遗”文化生命的重要方式。二者的融合能够借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探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表演艺术实践的融合是音乐类“非遗”在当下文化语境下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延续音乐类“非遗”文化生命的重要方式。二者的融合能够借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助力表演艺术实践美育功能的发挥,同时,也能够强化表演者对音乐类“非遗”的认识,进而激发大众对音乐类“非遗”的热爱,推动音乐类“非遗”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蒙古族民歌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具有极为珍贵的艺术价值与传承价值。《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民歌的经典代表,因此,本文以其为例,探索音乐类“非遗”与表演艺术实践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非遗 表演艺术 实践 传承 蒙古族民歌
下载PDF
信阳市音乐类“非遗”项目现状调查与传承发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德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99-108,共10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维护人类整体价值和长远利益而提出的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其中音乐类“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非遗”保护的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维护人类整体价值和长远利益而提出的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其中音乐类“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非遗”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信阳是著名的“歌舞之乡”,音乐类“非遗”项目众多,但总体传承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产品”不够精细,内容相对单一,创新水平低;宣传推广、开发利用不够,与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结合不紧密;各县区同类“非遗”项目各自为战,没能突出项目的整体实力。基于此,文章提出促进信阳音乐类“非遗”项目良好传承和发展的几个具体路径:大力培养传承人,扶持演出团体;提高传统曲(剧)目艺术性,创作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曲(剧)目;利用现代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宣传,逐步实现数字化保存;地方高校应当承担起“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建设“信阳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信阳音乐类“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使民众从中受益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音乐“非遗 现状调查 文化生态保护区
下载PDF
植根本土,传承经典——谈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鹏 《黄河之声》 2014年第5期115-116,共2页
晋中"非遗"类音乐是晋地祖先传给我们的活态家训,其中蕴含着多重价值。本文作者以自身对左权民歌、太谷秧歌为代表的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为基础,从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对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 晋中"非遗"类音乐是晋地祖先传给我们的活态家训,其中蕴含着多重价值。本文作者以自身对左权民歌、太谷秧歌为代表的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为基础,从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对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进行总结与梳理。希望能为更多大学生传承"非遗"类音乐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中“非遗”类音乐 左权民歌 太谷秧歌 传承经典
下载PDF
非遗音乐保护传承与地方专业音乐教育结合的客观原则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冠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各地的"非遗"音乐文化,应该成为各类艺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非遗"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途径。将"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地方专业音乐教育相结合,要注意两个客观原则:一是结合过程中,要充分认... 各地的"非遗"音乐文化,应该成为各类艺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非遗"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途径。将"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地方专业音乐教育相结合,要注意两个客观原则:一是结合过程中,要充分认识"非遗"音乐的基本特性和特殊性;二是要尊重"非遗"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音乐 地方专业音乐教育 客观原则
下载PDF
山西高校“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研究——以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赐 杨扬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2期100-103,11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积极响应政策,在全系开展“非遗”传承的普及教育,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形成一条完整的“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积极响应政策,在全系开展“非遗”传承的普及教育,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形成一条完整的“非遗”传承链,作者将从太原师范学院“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拓宽至山西高校“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展望,最后就太原师范学院课程组在编的《系列教程》讨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高校 “非遗音乐文化 传承现状 教程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地区“非遗”音乐文化的现状与发展——以钦州灵山县烟墩大鼓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妍奇 《艺海》 2019年第6期150-151,共2页
广西钦州的烟墩大鼓文化内涵丰富,有较高的民间艺术价值,在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烟墩大鼓文化,使它继续焕发光彩,是我们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非遗音乐文化 烟墩大鼓 发展
下载PDF
小学“非遗”音乐社团的发展可行性分析——以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挫琴社团为例
12
作者 吕淼 穆元炜 王辰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244-246,共3页
小学音乐社团作为音乐课堂的延伸,近年来受到各地中小学的青睐。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挫琴打造成了校园文化品牌,文章以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挫琴社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挫琴社团的课程编制与存在的问题... 小学音乐社团作为音乐课堂的延伸,近年来受到各地中小学的青睐。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挫琴打造成了校园文化品牌,文章以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挫琴社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挫琴社团的课程编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各地区中小学校本土音乐课程的建设和“非遗”音乐的传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琴 音乐社团 “非遗音乐 小学
下载PDF
主导与选择:回归音乐类“非遗”的保护研究
13
作者 白丹 《艺术评鉴》 2023年第7期24-27,共4页
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遗产运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在全国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普遍开展,并被广大群众广泛接受。通过分析,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音乐类“非遗”在深受“遗产学... 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遗产运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在全国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普遍开展,并被广大群众广泛接受。通过分析,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音乐类“非遗”在深受“遗产学”“音乐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深刻影响中,逐步在“民族学”的学术指向中找到了可以推动自身发展、保护自身的重要力量。本文提出了建构以国家主导和民族选择的保护支撑为研究线索,从传承观、整体观、抢救观与个案观出发,步步深入和逐层扩展至音乐类“非遗”保护的民间探索、民族选择、国家主导和黑龙江流域内代表性国家级音乐类“非遗”保护意义的学术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非遗 民间探索 国家主导 民族选择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的文化身份探析
14
作者 丁欣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7期19-24,共6页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在“文化”行为学术视角研究中意义的重视,不仅源自民族学、遗产学、人类学等学科本身的学术特征。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回归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促进其文化对象的拓展、身份方式的衔接、研究立场的...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在“文化”行为学术视角研究中意义的重视,不仅源自民族学、遗产学、人类学等学科本身的学术特征。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回归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促进其文化对象的拓展、身份方式的衔接、研究立场的转换都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具有音乐类“非遗”的少数民族进行符号阐释,挖掘现代社会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身份,以此来链接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文化身份的象征。少数民族与音乐类“非遗”作为建构多民族身份空间中的中间砖石,可以架通文化概念与民族符号主轴中的民族与“非遗”、音乐与文化的关联起点。在少数民族“非遗”叙述空间中,经由遗产与文化的身份建构,用带有少数民族“个性”的民族融合文化符号,构筑了共性化的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的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非遗 少数民族 文化身份 民族符号
下载PDF
民间音乐文化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索——西安市社科重点课题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珺 杨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构建须重视开发地方性"非遗"音乐资源,这不仅符合当地高校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促进地方性"非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对"非遗"课程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从四个方面:以体验音乐... 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构建须重视开发地方性"非遗"音乐资源,这不仅符合当地高校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促进地方性"非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对"非遗"课程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从四个方面:以体验音乐为中心;创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注重音乐与人文的融合;有效利用多媒体科技展开课堂活动,明确了将"非遗"音乐引入公共艺术课堂的相关教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非遗” 公共艺术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广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远慧 张珺怡 《音乐时空》 2016年第5期15-16,共2页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社会、审美等多重价值。广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参与音乐类"非遗"保护...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社会、审美等多重价值。广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参与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进行研究,探索高校音乐教育对广东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为文化传承提供一种校园形态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非遗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四川地区“非遗”音乐进校园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熹 方可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四川地区的"非遗"音乐在我国"非遗"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今党和国家对"非遗"音乐高度重视,掀起了浓厚的保护"非遗"之风。本课题通过研究四川地区非遗音乐进高校课堂、进学校教材、进师生头脑... 四川地区的"非遗"音乐在我国"非遗"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今党和国家对"非遗"音乐高度重视,掀起了浓厚的保护"非遗"之风。本课题通过研究四川地区非遗音乐进高校课堂、进学校教材、进师生头脑,进文化市场和走出四川、乃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有四川地域特色的非遗音乐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区 “非遗音乐 传承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非遗”音乐产业化运作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熹 方可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四川"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必须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在保持其原有音乐形态的基础上,探索"非遗"音乐产业化对策,促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 四川“非遗音乐 产业化 对策
原文传递
“非遗”音乐当下的保护与传承——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苗建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21,共7页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文章认为,20年来我国在“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在传承方式、机制完善、理论研究、高校...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文章认为,20年来我国在“非遗”音乐的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在传承方式、机制完善、理论研究、高校作用发挥等方面尚存在不少较突出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传承中,应以学校“非遗”中心为核心,发挥多学科的协同优势,探索构建“非遗”音乐高校教育传承模式,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大传播交流力度,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音乐 保护 传承
原文传递
山东音乐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初探
20
作者 马惠娟 《风景名胜》 2021年第2期0083-0084,共2页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深入挖掘和利用音乐类“非遗”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音乐类“非遗...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深入挖掘和利用音乐类“非遗”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音乐类“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音乐类“非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音乐“非遗 旅游 融合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