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问卷统计分析
1
作者 肖罡 陈海珍 《大舞台》 2010年第4期184-186,共3页
一、概况 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本素质之一,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做现状调查。本调查以问卷形式,在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8级和2009级的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中进行,共... 一、概况 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本素质之一,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做现状调查。本调查以问卷形式,在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8级和2009级的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中进行,共有369人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音乐学专业学生274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95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专业学生 音乐听觉能力 问卷形式 统计分析 音乐学院 问卷调查 音乐表演 师范学院
下载PDF
音乐听觉能力测试中题量对音乐注意力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肖罡 《黄河之声》 2009年第16期38-40,共3页
在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音乐听觉能力测试是一项培养和训练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重要方法。本文用实验的方法,用实验数据讨论了音乐听觉能力测试中题量对音乐注意力的影响,并提出听觉测试设计中必须考虑题量、速度、组卷的合理性和... 在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音乐听觉能力测试是一项培养和训练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重要方法。本文用实验的方法,用实验数据讨论了音乐听觉能力测试中题量对音乐注意力的影响,并提出听觉测试设计中必须考虑题量、速度、组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测试 题量 注意力
下载PDF
健美操教学中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开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3-115,共3页
针对学生在学习健美操中出现的不足,通过阐明概念→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的程序,从节奏、旋律、和声3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分析。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聆听音乐,分段教学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 针对学生在学习健美操中出现的不足,通过阐明概念→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的程序,从节奏、旋律、和声3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分析。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聆听音乐,分段教学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体验,增加音乐想象的广度和深度等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和编辑音乐素材,创编健美操套路,来促进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操 教学 音乐听觉能力
下载PDF
谈音乐听觉能力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兰平 《科技资讯》 2009年第36期225-225,共1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欣赏 音乐听觉能力 音响感知 情感体验
下载PDF
视唱练耳提高视觉障碍者音乐听觉能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石鑫 王卓然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视觉障碍者的音乐听觉能力开发是特殊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但以往研究只注重单一听觉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音乐技能习得过程中的迁移效应。视唱练耳是促进视觉障碍者音乐感知优势形成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促进视觉障碍者在未来音... 视觉障碍者的音乐听觉能力开发是特殊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但以往研究只注重单一听觉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音乐技能习得过程中的迁移效应。视唱练耳是促进视觉障碍者音乐感知优势形成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促进视觉障碍者在未来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正向学习迁移,对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对视觉障碍者的音乐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关注视觉障碍者听觉发育规律、把握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时机以及依据课堂反馈来调节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 视觉障碍者 音乐听觉能力 “产生式迁移”理论
下载PDF
音乐听觉能力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6
作者 陈哲虹 《黄河之声》 2010年第22期64-65,共2页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概括了音乐听觉能力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音乐听觉能力是即兴创作的基础、音乐听觉能力有利于音乐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合理运用、音乐听觉能力是创作者积累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技法的催化剂、音乐听觉能力激发音...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概括了音乐听觉能力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音乐听觉能力是即兴创作的基础、音乐听觉能力有利于音乐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合理运用、音乐听觉能力是创作者积累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技法的催化剂、音乐听觉能力激发音乐创作灵感的产生。并且得出音乐听觉能力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创作 创造性思维 灵感
下载PDF
音乐听觉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的向导作用
7
作者 田保卫 《大舞台》 2006年第5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发音 音乐听觉能力 发声方法 发声法 听觉感受 演唱方法 声乐演唱 内心听觉 听觉训练 作曲家 音乐 向导
下载PDF
演奏者应提高自身的音乐听觉能力
8
作者 顾永刚 《剧影月报》 2008年第2期87-87,共1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演奏者而言,敏锐的音乐听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人,必须具备灵敏的音乐听觉。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演奏者而言,敏锐的音乐听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人,必须具备灵敏的音乐听觉。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无论是演唱、演奏音乐,或是欣赏、鉴赏音乐,都必须具备对音乐准确的听觉判断能力,即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演奏者 自身 音乐实践活动 判断能力 马克思 无意义 耳朵
下载PDF
演奏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听觉能力
9
作者 顾永刚 《剧影月报》 2008年第3期91-91,共1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演奏者而言,敏锐的音乐听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人,必须具备灵敏的音乐听觉。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能...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演奏者而言,敏锐的音乐听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人,必须具备灵敏的音乐听觉。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无论是演唱、演奏音乐,或是欣赏、鉴赏音乐,都必须具备对音乐准确的听觉判断能力,即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演奏者 自身 音乐实践活动 判断能力 马克思 无意义 耳朵
下载PDF
浅谈培养听觉思维与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关系
10
作者 徐军 《戏文》 2004年第3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视唱练耳教学 听觉思维 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感知 音乐记忆力 音乐创作
下载PDF
幼儿音乐听觉能力在四川本土音乐游戏教学中的训练研究
11
作者 谢卓 《海外文摘》 2019年第7期83-85,共3页
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人们通过听觉来获取外界信息和反馈外界刺激,对于幼儿来说同样如此。幼儿的音乐学习离不开音乐听觉,在参与音乐的学习活动时,良好的音乐听觉可以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发展音乐能力。
关键词 幼儿音乐听觉能力 游戏教学 训练
下载PDF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听觉能力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晓进 《艺术教育》 2008年第5期76-76,45,共2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所以说,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欣赏 音乐听觉能力 音响感知 情感体验
原文传递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婷 《音乐生活》 2006年第4期76-77,共2页
首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乐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国古代《乐论》中也说到:"六律俱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只有具备良好音乐听觉能力的人,才是具备"师旷之耳&qu... 首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乐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国古代《乐论》中也说到:"六律俱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只有具备良好音乐听觉能力的人,才是具备"师旷之耳"的人。所以说学习音乐的人必须要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一个听觉敏锐的指挥家,能在一支庞大的乐队中分辨出哪个队员演奏有问题;一个听觉敏锐的歌唱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活动 半音 听觉 听辨 视唱练耳 培养学生
原文传递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 被引量:9
14
作者 宁晓芬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21-23,共3页
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衡量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是培养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从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听觉思维———听觉预感的完整的心理过程。培养音乐内心的听觉能力,应在感知音乐作品之... 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衡量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是培养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从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听觉思维———听觉预感的完整的心理过程。培养音乐内心的听觉能力,应在感知音乐作品之前要有良好听觉注意心理品质,应在“有理解的听”的基础上,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应在理解音乐作品基础上进行听觉分析。培养音乐思维能力,应在培养“听觉预感”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乐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音乐内心听觉能力 培养
下载PDF
关于发展音乐听觉能力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大昌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59-62,共4页
听觉训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人对音乐的认识是始于“听”。听觉训练是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的阶梯,是研究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基础,它对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与音乐院... 听觉训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人对音乐的认识是始于“听”。听觉训练是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的阶梯,是研究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基础,它对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与音乐院校的专业训练不同,它带有启蒙的性质。而启蒙教育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对受教育者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音乐 节奏 普通音乐教育 听觉训练 发展 学生 音乐听觉能力 认识 听觉分析 音乐实践
原文传递
浅析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听觉能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晋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3年第10期72-73,共2页
音乐是听觉、时间、情感上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至关重要,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教学过程必须借助听觉才能实现。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才能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时间、情感上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至关重要,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教学过程必须借助听觉才能实现。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才能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是进行音乐学习的有效保障,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体会音乐的魅力。伴随音响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体验.能大大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艺术修养,提高音乐审美体验,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教学 引导学生 能力的培养 音乐艺术 音乐审美体验 情感体验 艺术想象力
下载PDF
浅谈儿童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军 《儿童音乐》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听觉去感知。在感知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听见了和听懂了是大不一样的。只要耳朵不聋,人人都可以听得见音乐的声音,但是要听得懂音乐,就需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唱歌,弹奏乐器,还要让耳朵学会听音乐,会...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听觉去感知。在感知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听见了和听懂了是大不一样的。只要耳朵不聋,人人都可以听得见音乐的声音,但是要听得懂音乐,就需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唱歌,弹奏乐器,还要让耳朵学会听音乐,会感知音乐。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不会听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听不懂,感受不了。为了教孩子们学会听懂音乐,能够感知音乐,使音乐在孩子耳朵里成为美的、有意义的东西,就要培养学会听音乐的耳朵。任何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唱歌虽然是用嗓子唱,但是用耳朵去辨别,校正声音的准确与声音的动听。演奏乐器虽然用手、用口,但也离不开耳朵的检验、校正作用。所以说,在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听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人们接受音乐教育、进行音乐活动的"窗口"。婴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音乐的耳朵的重要时期,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是培养儿童音乐感受力最主要的途径。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辨别能力 听觉感受 音乐活动 感受音乐 小提琴
原文传递
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一晴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1年第12期35-37,共3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强调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应达到的标准,是学生发展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理解的基础,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更好地在日常音乐教学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强调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应达到的标准,是学生发展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理解的基础,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更好地在日常音乐教学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呢?笔者认为,学生对于音乐整体的感知表现力、音乐的反应能力以及对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创造力,才是学生提升音乐素养的必要能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策略 音乐素养 音乐听觉能力 知识与技能 义务教育 艺术表达 音乐教学 审美体验
原文传递
现代教育测量理论影响下的音乐听觉能力标准化水平测试
19
作者 肖罡 《音乐生活》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音乐听觉能力训练一直以来停留在传统的教师反复弹奏、学生被动听记、直至听对为止的层面。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学生对产生的听觉惰性无法克服。鉴于此,音乐听觉能力训练采取标准化测试形式,无疑是对目前音乐听...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音乐听觉能力训练一直以来停留在传统的教师反复弹奏、学生被动听记、直至听对为止的层面。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学生对产生的听觉惰性无法克服。鉴于此,音乐听觉能力训练采取标准化测试形式,无疑是对目前音乐听觉能力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而这种改革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听觉能力 标准化 水平测试 教育测量 能力训练 能力教学 测试形式 目的性
原文传递
音乐听觉能力标准化水平测试初探
20
作者 肖罡 陈海珍 《音乐生活》 2010年第2期61-62,共2页
标准化考试兴起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中叶以后普遍应用于世界多数国家的规范教育考试中。而且,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提高教学质量、节约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我国对标准化考试的研... 标准化考试兴起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中叶以后普遍应用于世界多数国家的规范教育考试中。而且,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提高教学质量、节约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我国对标准化考试的研究和实施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考试 音乐听觉能力 水平测试 20世纪中叶 现代教育理论 19世纪末 教育考试 科学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