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古中国人的用耳之道——兼论若干音乐学概念和哲学概念的起源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小盾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83,共35页
在书写产生之前,人们主要用听、说来交流和传播知识。通过长期实践,上古中国人建立了对耳和听觉能力的认识与崇拜,也建立了与视觉相对的听觉知识系统,亦即由气象学、历律学、诗学、度量衡学、阴阳学说和各种夜晚知识组成的系统。这个系... 在书写产生之前,人们主要用听、说来交流和传播知识。通过长期实践,上古中国人建立了对耳和听觉能力的认识与崇拜,也建立了与视觉相对的听觉知识系统,亦即由气象学、历律学、诗学、度量衡学、阴阳学说和各种夜晚知识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以"风""气"为核心概念,在以耳听风、以音律察气、以声音通神、吹律管听军声、发人声听军声、吹律命名、候气等仪式活动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三才""阴阳""丝竹不如肉""声气相应""听之以气""同律度量衡""乐从和"等理论。其承载者则是与"史"相对、以"师"为名的瞽矇集团。直到公元6世纪或更晚的时候,中国主流音乐一直保持了轻节奏、轻旋律而重音高的传统,强调"平和""雅正"的传统,"律""历"合志的传统,神秘主义传统。这都反映了"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的历史过程,有助于重新认识乐、律等事物的起点和初始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耳 听风察气 听觉知识系统 音生于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