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基于新黎曼理论三和弦进行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平行”和“导音转换”两种仅涉及半音进行的三和弦变换架构六音系统和超六音系统,并通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析瓦格纳、弗朗克、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演示...文章基于新黎曼理论三和弦进行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平行”和“导音转换”两种仅涉及半音进行的三和弦变换架构六音系统和超六音系统,并通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析瓦格纳、弗朗克、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演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三和弦在六音空间及自然音级空间中独特的进行方式。该理论框架的完整与自洽性、其与浪漫主义晚期创作实践的紧密联系,及其对游离于传统调性理论边缘的和声进行引发的思考,使该文成为新黎曼理论最具开创性的研究之一,以及该领域迄今引用量最高的文章(据web of science及谷歌学术数据)。展开更多
文摘文章基于新黎曼理论三和弦进行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平行”和“导音转换”两种仅涉及半音进行的三和弦变换架构六音系统和超六音系统,并通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析瓦格纳、弗朗克、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演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三和弦在六音空间及自然音级空间中独特的进行方式。该理论框架的完整与自洽性、其与浪漫主义晚期创作实践的紧密联系,及其对游离于传统调性理论边缘的和声进行引发的思考,使该文成为新黎曼理论最具开创性的研究之一,以及该领域迄今引用量最高的文章(据web of science及谷歌学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