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联绵词语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芹 《殷都学刊》 2012年第4期97-105,共9页
通过对《诗经》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音节语音特征组合方式考察,发现《诗经》联绵词双音形式组合遵循音节响度顺序原则,表现在声母、韵部主元音、韵尾三方面。某些声母组合方式,反映了这类辅音特殊的语音关系。
关键词 《诗经》 联绵词 双声 叠韵 非双声叠韵 音节响度
下载PDF
声调发生的五项前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晓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80,共20页
声调产生需要五个必要前提,后三个是语言学前提或三步语言学前提:(LP1)语音前提是有多种发声态存在,如气声、假声。这些发声态天然引发音高差别。(LP2)音法一词法前提是高响度单音节词。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语境中得到放... 声调产生需要五个必要前提,后三个是语言学前提或三步语言学前提:(LP1)语音前提是有多种发声态存在,如气声、假声。这些发声态天然引发音高差别。(LP2)音法一词法前提是高响度单音节词。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语境中得到放大和加强。这两项是普适性前提。(LP3)音法化;上述加强了的音高模式范畴化为音法单位一声调,这是具体语言中的特定过程。简单地说,最初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一旦上升为区别特征,就形成了声调。汉语四声的产生被作为例子讨论特定语言中的声调起源。更进一步,在语音前提LP1之上有两个气候和生理学前提条件:(N1)湿热大陆有利于产生气声;(N2)人种体型矮小有利于产生假声。这两种条件集中出现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所以这一片地域是产生、维持最复杂的声域拱度复合型声调的地方。现有的声调起源理论在文中择要加以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起因 发声态 响度音节 音节 音法化 湿热气候 小体型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PK与VS之再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娟 《汉字文化》 2018年第12期94-96,共3页
关于现代汉语字母词PK与VS的对比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系统性。本文从语源探析入手,分析PK、VS在语义、语法及语用上的差异,分析语频差异背后的音节响度及泛娱乐化社会心理原因,望对该项研究乃至汉语中西文字母词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语义 语法 语用 语域 音节响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