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经注》中的地名音转现象
1
作者 杨军会 赵婉婷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郦道元对《水经注》中地名音转现象的阐释,既体现了汉语声韵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也反映了古人对名物命名探源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对地名变更的语言学分析,可以弄清楚古今地名变化的成因。文章从《水经注》中的地名音转现象,讨论郦道元对... 郦道元对《水经注》中地名音转现象的阐释,既体现了汉语声韵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也反映了古人对名物命名探源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对地名变更的语言学分析,可以弄清楚古今地名变化的成因。文章从《水经注》中的地名音转现象,讨论郦道元对地名探源的训诂学实践、地名变化所反映的语音关系和地名变化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地名 音转
下载PDF
戴震《方言疏证》中音转规律研究
2
作者 徐玲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虽然早在西汉的扬雄就已注意到音转现象,但是最早探讨音转理论的乃是清朝戴震。戴震认为音转主要是声纽之转,他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考察声转之法,发现声转不外乎两条规律,即"同位"正转和"位同"变转。同时戴震还... 虽然早在西汉的扬雄就已注意到音转现象,但是最早探讨音转理论的乃是清朝戴震。戴震认为音转主要是声纽之转,他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考察声转之法,发现声转不外乎两条规律,即"同位"正转和"位同"变转。同时戴震还指出,韵部也可发生转化。他于《声类表》中将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注意阴、阳、入三分,总结出韵部转化的三条规律:一为转而不出其类,二为相配互转,三为联贯递转。通过对戴震《方言疏证》中方言词、假借词、同源词以及联绵词异形等语音材料的全面考察,得出音转语料128条,这些材料显示的音转规律,不仅可以展示戴震音转理论的科学性,还可以与前辈学者提出的音转理论相补充、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音转理论 《方言疏证》 音转规律
下载PDF
论上古汉语的重音转移与宾语后置 被引量:12
3
作者 冯利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93,共15页
关键词 句法位置 否定句 上古汉语 “之” SOV型 “何” 宾语 否定词 音转 道德矛盾
下载PDF
声纽: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 被引量:2
4
作者 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91,共7页
声纽实是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宋末元初戴侗是较早论述声纽在音转中的主导地位并系统地将之付诸实践的学者。清代学者的音转研究成就最大。近代以来特别注意声纽问题的学者有梁启超、章太炎等。深入研究声转问题对解决汉语文字学、... 声纽实是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宋末元初戴侗是较早论述声纽在音转中的主导地位并系统地将之付诸实践的学者。清代学者的音转研究成就最大。近代以来特别注意声纽问题的学者有梁启超、章太炎等。深入研究声转问题对解决汉语文字学、音韵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转 声纽 文字 训诂 汉语
下载PDF
论音转的制约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泽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2,共6页
音转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发生音转的字词往往要受到音义关系、语言系统以及一个音节内部声或 韵的制约。藉此,我们可以对文献语言中的音转现象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关键词 音转 文献语言 义关系 语言现象 语言系统 对文 字词
下载PDF
论音转的性质与音转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泽顺 《求索》 CSSCI 2004年第2期220-221,共2页
音转是由于历史的 (同源分化 )、地域的 (方言分化 )和文字使用上的 (音近通假 )等原因所产生的语音流转现象。音转常常伴生着词形和词义的变化 ,所以 ,音转属于训诂学的范畴。但音转与音韵学、语源学、方言学以及地名学等学科具有密切... 音转是由于历史的 (同源分化 )、地域的 (方言分化 )和文字使用上的 (音近通假 )等原因所产生的语音流转现象。音转常常伴生着词形和词义的变化 ,所以 ,音转属于训诂学的范畴。但音转与音韵学、语源学、方言学以及地名学等学科具有密切关系 ,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训诂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转 性质 研究价值
下载PDF
论假借音转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泽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文字假借的必然性决定了假借音转的必然性。假借音转包括"音类比方"、"取譬相成"、"音近义通"、"音随义转"四种类型。假借音转的产生,除了语音上相近这一因素外,还与文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的形... 文字假借的必然性决定了假借音转的必然性。假借音转包括"音类比方"、"取譬相成"、"音近义通"、"音随义转"四种类型。假借音转的产生,除了语音上相近这一因素外,还与文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的形义变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借音转 类比方” “取譬相成” 近义通” 随义 通假
下载PDF
论音转规律的例外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泽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共4页
音转具有规律性,也具有例外性,这是事物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关系在语音变化上的反映。
关键词 音转 规律 例外性
下载PDF
论郑玄的音转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泽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00-103,共4页
郑玄对音转现象的正确处理,解决了许多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更给清代学者以直接影响。一部音转研究史,即应从郑玄的笺《诗》注《礼》开始。
关键词 郑玄 音转 求义
下载PDF
马叙伦音转说之阐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晓 《中国文字研究》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音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语言现象。马叙伦的音转说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够自圆其说,值得关注。马氏明确提出"建类一首"之"建类"指形的部分,而"一首"则指音的条件,即为音纽或韵部。音转是转注字发生之... 音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语言现象。马叙伦的音转说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够自圆其说,值得关注。马氏明确提出"建类一首"之"建类"指形的部分,而"一首"则指音的条件,即为音纽或韵部。音转是转注字发生之始因。马氏的思想源于前贤时彦而有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叙伦 音转
下载PDF
论半音转调
11
作者 邹承瑞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34,共3页
关于半音转调,仅手边资料,看到有下列一些论述: 该丘斯《和声学》第三十一章(P.121):“倘若原调的最后和弦不属于新调,则这个和弦中必有一音或数音作变化半音进行。这种转调称为‘变化音转调’(Chromatic modulati-on)。”例如:
关键词 该丘斯 变化 黄虎威 科萨科夫 音转 乐作品 概念所指 短调 结束部分
下载PDF
从《广雅疏证》看汉语同源词的语音关系类型和音转规律
12
作者 胡继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8-92,共5页
通过对<广雅疏证>所系联的同源词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379组同源词,并从中探求汉语同源词的语音关系特点和音转规律.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同源词 关系类型 音转规律
下载PDF
音转术语体系钩沉
13
作者 吴泽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4,共5页
音转术语的杂乱无序,反映了音转研究的不成熟性。因此,对文献语言所涉及的音转术语内涵的界定与音转术语体系的理董,于文献语言研究和汉语音转学的建立与发展至为重要。
关键词 文献语言 音转术语 钩沉
下载PDF
章氏“音转说”本旨浅议
14
作者 张登岐 《长春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对章氏“音转说”的本旨进行了严谨的分析 ,认为《转注假借说》是章氏基于自己的认识提出的“转注说” ,而并非为求许慎转注说的本义。并对有关章氏“音转说”
关键词 章氏 音转 本旨 六书
下载PDF
《说文解字》声训的特点及其在音转研究史上的价值
15
作者 吴泽顺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说文解字》中大量的声训材料以及不拘一格的声训模式,说明其作者许慎对词语之间的音义关系已具有明确认识。许慎的声训研究成果,反映了秦汉时期音转的历史概貌,为汉语语源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声训 音转 语源
下载PDF
“音转”“合韵”说在段玉裁古音学理论体系中的价值
16
作者 刘忠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2-65,共4页
段玉裁古音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古音系统,从历时纵向上说明韵部系统的演变,并用"音转"解释例外;从共时横向上说明韵部系统与支撑材料的关系,并用"合韵"解释例外。"音转"与"合韵"是段氏古音... 段玉裁古音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古音系统,从历时纵向上说明韵部系统的演变,并用"音转"解释例外;从共时横向上说明韵部系统与支撑材料的关系,并用"合韵"解释例外。"音转"与"合韵"是段氏古音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段氏通过重点解释"音转"与"合韵"两类例外现象,保证了其所分韵部系统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均表》 音转 合韵
下载PDF
让计算机实现色音转换
17
作者 管会生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8期29-30,共2页
音乐与绘画历来被看成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人们能否发现,并通过一种工具去描述、去表现?能否用音乐作画或用绘画来作曲?即以一种艺术作为另一种艺术的“创作灵感”进行再创作,回答是肯定的。这种用来... 音乐与绘画历来被看成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人们能否发现,并通过一种工具去描述、去表现?能否用音乐作画或用绘画来作曲?即以一种艺术作为另一种艺术的“创作灵感”进行再创作,回答是肯定的。这种用来进行再创作的工具,就是计算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 计算机实现 计算机图象处理 换规则 专家系统 图象分析 图象输出设备 知识库 音转 图象恢复
下载PDF
太炎先生“音转说”札记
18
作者 张登岐 《池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于六书“转注”的解释,主“音转”说的,其影响首推章太炎。其《转注假借说》及《小说略说》等驳正了戴震、段玉裁等“更互相注”和许瀚“同部互训”的转注说以及朱骏声的“引申说”,“类谓声类”等只是章氏立足于自己的认识的借题发挥... 关于六书“转注”的解释,主“音转”说的,其影响首推章太炎。其《转注假借说》及《小说略说》等驳正了戴震、段玉裁等“更互相注”和许瀚“同部互训”的转注说以及朱骏声的“引申说”,“类谓声类”等只是章氏立足于自己的认识的借题发挥,章氏的转注说除意义相近外,着重点在“语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转说" 章太炎 六书 语源
下载PDF
音转研究述要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雍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一、什么是"音转"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在使用同一语词表达同一意义时,其语音有可能呈现出某种变异性.这种意义不变而语音有所变易的现象,便是音转.音转是以同一个语词并表达同一个意义为基准来说的.所谓同一个语词,这就意... 一、什么是"音转"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在使用同一语词表达同一意义时,其语音有可能呈现出某种变异性.这种意义不变而语音有所变易的现象,便是音转.音转是以同一个语词并表达同一个意义为基准来说的.所谓同一个语词,这就意味着其声或韵尽管发生了流转变易,但终究还是一个"音",变易中并没有失去其主要的共同音素.所以黄承吉曾多次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转 文献语言 方言 双声叠韵 语词表达 方以智 基本规律 不同地域 现象
下载PDF
从王氏四种看先秦文献语言的音转规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泽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6-71,共6页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的、地域的以及文字使用上的种种原因而产生的语音流转的客观现象,概而言之,可统称为“音转”。音转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源上的“通”,即同源词的孳乳和方言的差异;二是用字上的“借”,即通假...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的、地域的以及文字使用上的种种原因而产生的语音流转的客观现象,概而言之,可统称为“音转”。音转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源上的“通”,即同源词的孳乳和方言的差异;二是用字上的“借”,即通假字的使用;三是形体上的“变”,即联绵词一词多形。所谓音转规律,就是指词与词之间、本字与通假字之间以及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的联绵词之间产生的语音流转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转 异类 声母 先秦文献语言 旁对 韵部 同系 王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