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韵高而才高的诗美理想——从“韵高而才短”说起
1
作者 王志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韵高而才短"的解读往往是非此即彼的,或者是孟浩然失才,或者是苏东坡失当。其实,苏论十分中肯,也非常精辟。苏轼以韵高为尺度,十分欣赏孟浩然诗歌萧疏淡泊的风格,也遗憾其诗中文化含量的不足。而从其"韵高而才短"... "韵高而才短"的解读往往是非此即彼的,或者是孟浩然失才,或者是苏东坡失当。其实,苏论十分中肯,也非常精辟。苏轼以韵高为尺度,十分欣赏孟浩然诗歌萧疏淡泊的风格,也遗憾其诗中文化含量的不足。而从其"韵高而才短"的批评中,我们读出了苏轼的宋人诗美"以才为诗"的倾向性,读出了他对于"学高韵胜"诗美理想的自觉追求,同时看出唐宋两代的诗美取向的差异性。虽然苏轼等宋人也以韵论诗,甚至风行"韵"说,但是,唐宋两代,即便都是对"韵"的推崇,"韵"的内涵也不尽完全重合。唐人的"韵"观,偏于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的蕴藉与神迹,而宋人的韵观,则侧重于淡泊简远的自境与至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而才 宋人诗美 “学高胜”的理想
下载PDF
也谈“韵高而才短”——以张爱玲、奥斯汀、沈从文为例
2
作者 高传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5-44,共10页
因为风格、境界各异,作家的学力、阅历、天分等各有不同,所以小说和小说家也有着"韵的高低"与"才的长短"的差异。张爱玲、沈从文、奥斯汀等都是极具天分但是学力一般,且近些年声名渐隆的中外作家。张爱玲、沈从文... 因为风格、境界各异,作家的学力、阅历、天分等各有不同,所以小说和小说家也有着"韵的高低"与"才的长短"的差异。张爱玲、沈从文、奥斯汀等都是极具天分但是学力一般,且近些年声名渐隆的中外作家。张爱玲、沈从文是上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后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分量和热度甚至超过传统的显学"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同样在英国,奥斯汀的6部小说也从小众范围沉淀成大众经典。通过分析发现,三位"韵高而才短"的隐逸作家的生活范围和作品题材都相对狭小而稳定,都有着敏感、内向的性格特点和纯净的文章风格。虽然个人学力、阅历都不足以使他们倾力于对普通人生的描写和对人性、人情的深刻挖掘,但他们的作品在岁月的淘蚀中仍保持了长久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高才 小说家
下载PDF
也谈孟浩然诗之“韵高而才短”
3
作者 吴春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孟浩然是唐代较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然在批评史上,因苏轼"韵高而才短"五字而引发了历代批评者的争议。本文引入"内学"与"外学"这样一种划分体系,对"韵高而才短"... 孟浩然是唐代较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然在批评史上,因苏轼"韵高而才短"五字而引发了历代批评者的争议。本文引入"内学"与"外学"这样一种划分体系,对"韵高而才短"这一论点在接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批评者的逻辑进行了反思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人与人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差异",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的一条裂缝,关于孟浩然诗"韵高而才短"这一评价,便是在这样的裂缝中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诗 高而才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论稼轩词的“气”与“韵”——稼轩词审美特色试探
4
作者 钱鸿瑛 《阴山学刊》 1991年第1期18-24,共7页
稼轩词总的审美特色是“气”长“韵”短。其不同题材的词都具有一种气势奔放、富有力度美的审美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不仅在于诗人胸中有一股英气贯穿始终,也在于章法的不同于一般词作,而语言的白话化更加强了文气的畅达。
关键词 稼轩词 气长 韵短
下载PDF
解析“韵高而才短”的长期误读——基于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津瑾 《大观(论坛)》 2020年第10期169-170,共2页
孟浩然被誉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轼作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以词著称,其促进了词的发展,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诗尊词卑"的格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词原有的发... 孟浩然被誉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轼作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以词著称,其促进了词的发展,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诗尊词卑"的格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词原有的发展方向。这样两个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代表性人物,因为苏轼对孟浩然诗的一句"韵高而才短"而建立起了联系,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将这句话当作苏轼对孟浩然诗的评价和定位,甚至认为这是苏轼对孟浩然诗的批评或者否定,然而却很少有人深入分析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文章着重对苏轼点评中的"才"进行了分析,以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韵高而才短"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 高而才 苏轼
原文传递
由“韵高而才短”看唐音宋调之别
6
作者 刘晓旭 《明日风尚》 2018年第7期354-354,共1页
'韵高而才短'这一命题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纵观后世对苏轼这一评语的讨论,大体不出两种:一是以苏轼的立场来指摘孟浩然的'才短',并找出才短的具体例证;一是站在以唐音为标准的审美立场上来反驳苏轼所追求的'... '韵高而才短'这一命题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纵观后世对苏轼这一评语的讨论,大体不出两种:一是以苏轼的立场来指摘孟浩然的'才短',并找出才短的具体例证;一是站在以唐音为标准的审美立场上来反驳苏轼所追求的'才'。考察孟浩然诗歌创作整体面貌,并将'韵'和'才'这两个美学概念还原到宋代诗学的背景之中,可以发现苏轼以'韵高'来评价孟浩然的诗歌实在是对孟浩然诗极高的推许,而苏轼对'韵'和'才'不同程度的强调和标举又体现出宋人在充分意识到唐诗的艺术特征之后自为宋调的诗歌理想和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而才 苏轼 孟浩然 唐音 宋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