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关雎》英译中音韵美学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丽丽 郭思文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2期83-93,共11页
许渊冲提出的“音美”原则是检视我国古典诗歌英译中音韵忠实度的重要标准。本研究借助Praat软件比较分析了《关雎》三个译本(许渊冲、Legge、Pound)与原文在节奏、声音和韵式方面的音韵差异。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节奏方面,三个译... 许渊冲提出的“音美”原则是检视我国古典诗歌英译中音韵忠实度的重要标准。本研究借助Praat软件比较分析了《关雎》三个译本(许渊冲、Legge、Pound)与原文在节奏、声音和韵式方面的音韵差异。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节奏方面,三个译本音节、字数、平仄规律还原了诗歌的音乐节奏;在声音方面,许渊冲译本和Legge译本的元、辅音比例以及超音段特征(音高、音强和音长)与原文拟合度较高;此外,三个译本均通过大量的头韵、谐元音和谐辅音还原了原诗叠词和双声产生的音乐美感。通过译本的比较尝试基于数字技术的量化分析方法,探究中国诗歌英译过程中“音美”的构建,拓展诗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美 《关雎》英译 节奏 声音
下载PDF
试论魏晋诗赋创作的韵式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伟 丁宏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7,共6页
魏晋时期,汉语语音由上古音向《切韵》音的转折,对诗文创作追求“同声相应”、“异音相从”的声韵效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曹植等开风气于先,陆机、潘岳等继之于后,魏晋作家在诗、赋用韵方式上多有探索,不但重视诗、赋用韵表情达意... 魏晋时期,汉语语音由上古音向《切韵》音的转折,对诗文创作追求“同声相应”、“异音相从”的声韵效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曹植等开风气于先,陆机、潘岳等继之于后,魏晋作家在诗、赋用韵方式上多有探索,不但重视诗、赋用韵表情达意的文体功能同异,也重视诗、赋用韵与文体结构的关系。这种有益探索,深刻影响了齐永明年间沈约、周颙等人倡“四声八病”之说,提出“声律说”,使律化成为诗、赋创作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诗赋 功能 结构
下载PDF
汉魏六朝郊祀歌辞句式、韵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敦庆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诗经.周颂》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颂神歌辞,具有典范意义,在儒家思想规范之下,郊祀歌辞制作者们自觉把经典作为模仿对象,在使用词汇上逐渐体现出抛弃"子史浅言"而归于"典诰大语"的特点,即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要来自... 《诗经.周颂》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颂神歌辞,具有典范意义,在儒家思想规范之下,郊祀歌辞制作者们自觉把经典作为模仿对象,在使用词汇上逐渐体现出抛弃"子史浅言"而归于"典诰大语"的特点,即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要来自于儒家经典。尽管如此,若将《诗经.周颂》与汉魏六朝郊祀歌辞相比较,汉魏六朝郊祀歌辞无论是句式还是韵式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郊祀歌辞 新变化
下载PDF
汉语绝句英译的“韵式移植”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朝晖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诗歌的韵式是表现诗歌美学功能和表情功能不可或缺的因素。把汉语绝句翻译成英文诗时,应努力把原作的韵式移植到译作中去,实现"韵式移植"。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补偿手段,以再现原作的音美。
关键词 绝句英译 移植 音美再现
下载PDF
诗歌写作形式与主题思想的联系探析
5
作者 罗玲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5-87,共3页
英语诗歌在写作形式上最大特点是格律和韵式的应用。一定规律的韵式和格律应用赋予诗歌独特的美感,同时,这种外在诗歌写作形式也强化了诗歌内在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以美国诗歌《野忍冬花》和英国诗歌《西风颂》为例,通过分析两首诗歌所... 英语诗歌在写作形式上最大特点是格律和韵式的应用。一定规律的韵式和格律应用赋予诗歌独特的美感,同时,这种外在诗歌写作形式也强化了诗歌内在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以美国诗歌《野忍冬花》和英国诗歌《西风颂》为例,通过分析两首诗歌所使用的格律和韵式,探究诗歌写作形式与诗歌主题思想的紧密关系。研究表明诗歌中格律和韵式与诗歌主题相得益彰,诗歌的表与里相互统一,从而使诗歌的外在美感和内在主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 诗歌主题 《野忍冬花》 《西风颂》
下载PDF
论五言古诗体式韵调韵式的律定
6
作者 李荀华 《嘉应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9-95,共7页
五言诗发始于先秦诗经时代,在民歌的土壤中滋生,经过两汉、魏晋、齐梁文人的研讨和实践,形成了五言古体和五言近体两大体式,二者争辉相映,各领风骚,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财富。五言近体诗是形式主... 五言诗发始于先秦诗经时代,在民歌的土壤中滋生,经过两汉、魏晋、齐梁文人的研讨和实践,形成了五言古体和五言近体两大体式,二者争辉相映,各领风骚,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财富。五言近体诗是形式主义诗歌的代表体式,它有严格的形式要求,如句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这些形式要求是随着汉语音韵学的发生,经过文人不断的探索,在齐梁时期定型的,它包括了五言近体诗的体式、五言近体诗的韵式、五言近体诗的韵调等三个方面的律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律诗 韵调
下载PDF
词律、句式的意境营造
7
作者 包克菲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年第2期58-59,72,共3页
词作为一种倚声而作,合乐而歌的韵文体式。以声传情是其重要的表达手段。词利用平仄的变幻,长短句式的选用,韵式及韵部的区别性特征,寄托了词人们不同的情愫。通过音律刻画和营造的意境,丰富多变,极具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是词人审美感兴... 词作为一种倚声而作,合乐而歌的韵文体式。以声传情是其重要的表达手段。词利用平仄的变幻,长短句式的选用,韵式及韵部的区别性特征,寄托了词人们不同的情愫。通过音律刻画和营造的意境,丰富多变,极具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是词人审美感兴碰撞的产物。词体的不断丰富,从一个侧面看就是音律、句式不断为创造意境而丰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仄 意境
下载PDF
十四行诗形式札记 被引量:10
8
作者 屠岸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0-93,89,共5页
十四行诗(或称“十四行”、“十四行体”、“十四行体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从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十四行诗作者最初受到注意的是闻一多和朱湘,以后有冯至、卞之琳。这种诗歌体裁在新中国成立直到“文革”结束,几乎绝迹... 十四行诗(或称“十四行”、“十四行体”、“十四行体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从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十四行诗作者最初受到注意的是闻一多和朱湘,以后有冯至、卞之琳。这种诗歌体裁在新中国成立直到“文革”结束,几乎绝迹于中国诗坛。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行诗又在中国诗坛上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形 诗节 意大利 札记 英国 中世纪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英国诗人 抑扬格
下载PDF
屈赋的韵例韵式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显 《语言研究》 1984年第1期43-66,共24页
一韵例的研究跟古韵的研究关系至为密切,孔广森说得好:"欲审古音,必先求乎古人用韵之例。但是研究古韵的人只留意《诗经》的韵例,为它写了专条或专书的论述;而对屈赋的韵例,却不见有所阐发。从段玉裁开始,人们都只把屈赋韵的分部... 一韵例的研究跟古韵的研究关系至为密切,孔广森说得好:"欲审古音,必先求乎古人用韵之例。但是研究古韵的人只留意《诗经》的韵例,为它写了专条或专书的论述;而对屈赋的韵例,却不见有所阐发。从段玉裁开始,人们都只把屈赋韵的分部摆了出来,却不谈他们是根据什么格律和格式来圈划屈赋中的人韵字,并把它们整理为不同的韵部的。直到现代,才有陆侃如在《屈原》里捎带地对《天问》一篇的韵例有所阐发,稍后冯沅君写了《楚辞韵例》一文,才有专门的论述。但他们都不是研究古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赋 韵例 诗经 屈原 出现在 段玉裁 离骚 用韵 九歌
下载PDF
以顿代步 复制韵式——音乐美的英诗汉译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丹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76-80,共5页
传统的英诗汉译研究注重其形式和内容的翻译,音乐性对于中英诗歌至关重要,英语诗歌的节奏是音乐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译音乐性也是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在英诗汉译时可采取以顿代步、复制韵式及双声叠韵等传译方法,以求在音乐性层面迻译... 传统的英诗汉译研究注重其形式和内容的翻译,音乐性对于中英诗歌至关重要,英语诗歌的节奏是音乐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译音乐性也是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在英诗汉译时可采取以顿代步、复制韵式及双声叠韵等传译方法,以求在音乐性层面迻译原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音乐性 “以顿代步” “复制韵 双声叠韵
下载PDF
裴注《三国志》韵式研究
11
作者 栾英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4-45,共2页
裴注《三国志》为史学之典范,其中含有大量的韵语材料。本文以裴注《三国志》韵语为研究对象,剖析了与诗歌相比,散文的韵式特点。
关键词 《三国志》
下载PDF
弗罗斯特对十四行诗传统形式的继承与突破
12
作者 范双飞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1-26,共6页
十四行诗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他并不赞成与他同时代的现代主义诗人完全抛弃传统、一味求新求变的做法,强调继承诗歌传统,在传统范围内进行革新。在运用十四行诗这一饱受现代主义诗人诟病的古老诗体时,弗罗斯特对既有... 十四行诗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他并不赞成与他同时代的现代主义诗人完全抛弃传统、一味求新求变的做法,强调继承诗歌传统,在传统范围内进行革新。在运用十四行诗这一饱受现代主义诗人诟病的古老诗体时,弗罗斯特对既有的诗歌形式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主要表现在格律和韵式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诗 格律
下载PDF
壮英童谣押韵形式之比较
13
作者 覃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0期189-191,194,共4页
壮英童谣在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都形成了属于各自民族文学传统的,相对固定的韵式、韵位等押韵形式。通过对壮英童谣的韵式、韵位进行比较分析,将能更好地了解壮英童谣的语言特点和民族特色,更好地促进壮英民族文化交流。
关键词 壮语童谣 英语童谣 韵位
下载PDF
顾段王江《诗经》韵式比较研究
14
作者 尤仙齐 张道俊 《语文学刊》 201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诗经》用韵是有一定标准的。顾炎武的《诗经》韵读反映出他以句句入韵为《诗经》的主要韵式;王念孙、江有诰的韵式较段玉裁复杂,包含了多种句中韵的类型。我们认为四家韵式中,偶句入韵和虚实字脚不相押为《诗经》的主要韵式,其韵读为... 《诗经》用韵是有一定标准的。顾炎武的《诗经》韵读反映出他以句句入韵为《诗经》的主要韵式;王念孙、江有诰的韵式较段玉裁复杂,包含了多种句中韵的类型。我们认为四家韵式中,偶句入韵和虚实字脚不相押为《诗经》的主要韵式,其韵读为韵脚字系连的主要材料;句中韵和小停顿处入韵为次要韵式,其韵读只在出现频次较高或韵相近的情况下对韵部归纳起辅助作用。此外大雅中有部分颂诗是无韵的,不能作为韵字系连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韵读
下载PDF
论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的同构性
15
作者 孙则鸣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音乐美是中外古典格律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具有同构性。本文具体分析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的组织功能、音乐调式和诗歌韵部的色彩、音乐的转调和诗歌的转韵、调式和韵式对节奏的影响、汉诗"衬韵"... 音乐美是中外古典格律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具有同构性。本文具体分析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的组织功能、音乐调式和诗歌韵部的色彩、音乐的转调和诗歌的转韵、调式和韵式对节奏的影响、汉诗"衬韵"与西洋"ab"韵等同构关系,从中外传统诗歌韵式中为新诗韵建设提供借鉴的合理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性 同构性
下载PDF
赋韵考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海鸥 张奕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7,共10页
赋是有韵之文。赋有不同体式:诗体赋、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其用韵方式有同有异,律赋严格限韵,其他不限韵。赋韵源于诗歌,早期赋都用《诗经》《楚辞》的韵系和韵式。汉代散体大赋和宋代文赋用韵最宽松自由,韵位疏密和韵部转换... 赋是有韵之文。赋有不同体式:诗体赋、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其用韵方式有同有异,律赋严格限韵,其他不限韵。赋韵源于诗歌,早期赋都用《诗经》《楚辞》的韵系和韵式。汉代散体大赋和宋代文赋用韵最宽松自由,韵位疏密和韵部转换皆无定式,行文中有很多无韵的散句,加之古今音韵变化,有些韵脚今人已经不觉得是押韵,因此,除了专门研究古代音韵的学者,普通读者会觉得散体赋韵若有若无。骈赋和律赋用韵整饬,通常偶句押韵,不断换韵,可称为骈排转换韵式。这种韵式对赋的文体结构、内容之铺陈罗列、诵读的感觉都有重要意义。每个时代的赋韵,使用的是当时的音韵系统,在汉赋中,甚至有少数赋韵还带有作家的方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体赋 骚体赋 散体赋 骈赋 律赋
下载PDF
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基于其诗论和译论的再创之作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汉泉 洪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1-65,87,共6页
梁宗岱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采用"十二字五拍"的建行格式,这一建行格式与"以顿代步"基本相同,但"拍"与"顿"的具体划分方法略有差异。以每行"十二字五拍"构成的十四行译诗,格式... 梁宗岱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采用"十二字五拍"的建行格式,这一建行格式与"以顿代步"基本相同,但"拍"与"顿"的具体划分方法略有差异。以每行"十二字五拍"构成的十四行译诗,格式整齐划一,格律较为严谨,韵式也与原诗接近,但仍存在一些失误或缺陷。总的来说,译诗忠于原作,形式与内容统一,生动传达原诗的神韵风采。梁译莎翁十四行诗堪称为基于其诗论和译论的再创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格律 神韵风采
下载PDF
阅读汪、任译注《诗经》后记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重德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47,共6页
阅读汪、任译注《诗经》后记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重德SomeCommentsonTheBookofPoetryTranslatedandAnnotatedbyProf.WangandProf.Ren¥byLiuZhong... 阅读汪、任译注《诗经》后记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重德SomeCommentsonTheBookofPoetryTranslatedandAnnotatedbyProf.WangandProf.Ren¥byLiuZhongde,p.1Abstrac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关雎》 基本要求 译注 翻译评论 评论者 《螽斯》 格律诗 艺术品
下载PDF
从《一朵红红的玫瑰》看英诗汉译的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志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83-185,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英诗汉译的三个发展阶段 ,并通过对《一朵红红的玫瑰》在不同阶段的翻译版本及其特点的分析 ,论述了英诗汉译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分行 顿数 字数 文学 翻译 英译汉 《一朵红红的玫瑰》 英语诗歌
下载PDF
伊丽莎白时代的三大十四行诗集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明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100,共9页
回顾十四行诗的起源和历史,简述十四行组诗的特点和传统,分析英国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锡德尼的《爱星者与星》、斯宾塞的《小爱神》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文学品质和艺术成就。任何民族成熟的诗歌都有其严谨的格律,用中... 回顾十四行诗的起源和历史,简述十四行组诗的特点和传统,分析英国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锡德尼的《爱星者与星》、斯宾塞的《小爱神》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文学品质和艺术成就。任何民族成熟的诗歌都有其严谨的格律,用中文翻译英语十四行诗也应该保留原诗的格律和韵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诗 十四行组诗 伊丽莎白时代 爱星者与星 小爱神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中译文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