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砖作镜:六舟的金石禅
1
作者 刘鹤翔 孔旭辉 《中国书画》 2024年第7期9-13,共5页
晋唐以降,禅宗在艺术领域的建树愈见显著。北宋时期,临济宗禅师惠洪曾以“文字禅”名其集;至明代,董其昌援禅家分宗、顿渐之旨倡“画禅”之说;而在清代嘉道之际,杭州南屏僧六舟的访碑行脚与艺术创制,则可谓“金石禅”。
关键词 临济宗 文字禅 顿渐 嘉道之际 禅宗 董其昌
下载PDF
试论禅宗在吐蕃社会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佟德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70,共8页
从藏王松赞干布时起,汉地僧人就通过不同的渠道不断进入吐蕃社会,致使汉地的佛教思想在吐蕃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直至以摩诃衍为代表的汉地佛教禅宗顿门派传入时,使这一影响达到鼎盛。虽然在“顿渐之诤”中摩诃衍失败,但汉地禅宗教法... 从藏王松赞干布时起,汉地僧人就通过不同的渠道不断进入吐蕃社会,致使汉地的佛教思想在吐蕃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直至以摩诃衍为代表的汉地佛教禅宗顿门派传入时,使这一影响达到鼎盛。虽然在“顿渐之诤”中摩诃衍失败,但汉地禅宗教法对吐蕃社会的影响并没有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吐蕃社会 顿渐之诤 摩诃衍 宗派体系
下载PDF
莲花戒与摩诃衍的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7-22,共6页
"顿渐之诤"是汉藏佛教交流史上规模较大、影响深刻的一次交流,也是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汉、印、藏三地佛教对话。学术界对"顿渐之诤"的思想焦点争论不定、观点纷纭。本文以藏文文献《修习次第论》及敦煌出土的汉... "顿渐之诤"是汉藏佛教交流史上规模较大、影响深刻的一次交流,也是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汉、印、藏三地佛教对话。学术界对"顿渐之诤"的思想焦点争论不定、观点纷纭。本文以藏文文献《修习次第论》及敦煌出土的汉文文献《顿悟大乘正理诀》为依据,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顿渐"两派在思想教义及修持方法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渐之诤 莲花戒 摩诃衍 修习次第
下载PDF
《大般涅槃经》在刘宋时代的传承 被引量:3
4
作者 圣凯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8-35,共8页
涅槃学派是传承、研习《大般涅槃经》而形成的一个学系。刘宋时代的涅槃学派,以道生为渊源,所以涅槃师多出于道生系统;由于顿悟、渐悟的争论,慧观门下亦俊杰辈出。道生、慧观门下对《大般涅槃经》的研究,促进顿渐兼容思想在南朝佛教的... 涅槃学派是传承、研习《大般涅槃经》而形成的一个学系。刘宋时代的涅槃学派,以道生为渊源,所以涅槃师多出于道生系统;由于顿悟、渐悟的争论,慧观门下亦俊杰辈出。道生、慧观门下对《大般涅槃经》的研究,促进顿渐兼容思想在南朝佛教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涅槃学派 道生 慧观 顿渐兼容
下载PDF
关于吐蕃佛教研究的两个问题——顿渐之诤和朗达玛“灭佛” 被引量:9
5
作者 索南才让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6-40,共5页
顿渐之诤和朗达玛灭佛是发生在吐蕃王朝时期的两大佛教事件,它们的发生既是长期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是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吐蕃 佛教研究 佛教事件 “顿渐之诤” “朗达玛灭佛” 前弘期佛教 苯教 桑耶寺僧诤 莲花戒
下载PDF
禅宗修道次第体系判释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天春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
"禅宗无修道次第"一直是学界定论,但从"修道次第"的语源性、理论形态性、顿渐关系以及禅宗各支系修道方法的总体原则、主要特征等元素来综合考量,可发现禅宗一直存在独特的修道次第系统。其理论前提是对受众根器划... "禅宗无修道次第"一直是学界定论,但从"修道次第"的语源性、理论形态性、顿渐关系以及禅宗各支系修道方法的总体原则、主要特征等元素来综合考量,可发现禅宗一直存在独特的修道次第系统。其理论前提是对受众根器划分的随机性,故而导致了禅宗修道次第形态的流动化、简易化、隐性化。尽管如此,禅宗修道次第还是存在非常稳固的体系结构:总纲为"识心——修持"之简略二阶次,细分则有"相对固定"、"顿渐互破"、"修用一体"之三种模式。禅宗思想的庞大体系即是以此为内在逻辑和组织形式而最终成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修道次第 顿渐 根器
下载PDF
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19,共6页
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印度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和汉地禅宗同时传入吐蕃。二者经历了从和睦共处到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阶段。最终,因为见地和修持方法的差异而引发了一场争论,史称"顿渐之争"。汉地禅宗本是吐蕃佛... 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印度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和汉地禅宗同时传入吐蕃。二者经历了从和睦共处到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阶段。最终,因为见地和修持方法的差异而引发了一场争论,史称"顿渐之争"。汉地禅宗本是吐蕃佛教的滥觞,但以摩诃衍那为代表的汉地禅宗在"顿渐之争"中失利后,汉地禅宗在吐蕃逐渐销声匿迹,对后期的藏传佛教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渐之争 摩诃衍那 莲花戒 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 禅宗
下载PDF
吐蕃僧诤中“离妄想”观念辨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汤绍波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藏传佛教史上,桑耶寺吐蕃僧诤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辩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吐蕃佛教和文化的发展走向。文章对吐蕃僧诤双方关于"离妄想"这一认识的分歧与对立展开了辨析,进而以禅宗思想和中观思想为依据,分析了此次... 在藏传佛教史上,桑耶寺吐蕃僧诤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辩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吐蕃佛教和文化的发展走向。文章对吐蕃僧诤双方关于"离妄想"这一认识的分歧与对立展开了辨析,进而以禅宗思想和中观思想为依据,分析了此次辩论的实质和焦点,最后对学术界一种关于格鲁派缘起性空思想的评论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僧诤 佛性 顿渐 禅宗 中观 性空缘起
下载PDF
《贤者喜宴》■摘译(十) 被引量:33
9
作者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6-76,共21页
前言 本译文上承摘译(九)。在这部分译文里,分别记载了墀松德赞制订各种习规及法律、建立新的经济措施、九大尚论的出现、“三户养僧制”的确立以及顿渐之诤等。此外,还记载了吐蕃东侵攻陷长安事件。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墀松德赞在以... 前言 本译文上承摘译(九)。在这部分译文里,分别记载了墀松德赞制订各种习规及法律、建立新的经济措施、九大尚论的出现、“三户养僧制”的确立以及顿渐之诤等。此外,还记载了吐蕃东侵攻陷长安事件。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墀松德赞在以桑耶寺落成为契机大事发展佛教之后,随即着手于法律的制定,其中突出的是刑事方面的法律,亦即所谓医疗赔偿费及命价赔偿的法律,这些法律明显地维护贵族利益。 在经济措施方面,首次规定吐蕃全体属民每户必需饲养大牲畜四头。并宣布富豪可以放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渐之诤 桑耶寺 僧制 墀松德赞 贤者喜宴 渐门 属民 轨范师 赞普 顿门
下载PDF
《贤者喜宴》■摘译(十一) 被引量:9
10
作者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26-44,共19页
前言 本译文上承摘译(十)。在摘译(十)中通过译文和注释已经介绍了顿渐之诤的起因等过程,并扼要地说明顿渐双方的人物背景。 在这部分译文中则主要反映顿渐之诤的具体辩论情况。同时介绍顿渐双方辩论后的结局。 在吐蕃时期的宗教之诤有... 前言 本译文上承摘译(十)。在摘译(十)中通过译文和注释已经介绍了顿渐之诤的起因等过程,并扼要地说明顿渐双方的人物背景。 在这部分译文中则主要反映顿渐之诤的具体辩论情况。同时介绍顿渐双方辩论后的结局。 在吐蕃时期的宗教之诤有两次,即顿渐之诤前的佛苯之诤及这次的顿渐之诤。从佛苯之诤已使我们看到,表面上的苯教大臣()及信佛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渐之诤 吐蕃时期 空性 唯一白法 苯教 贤者喜宴 成佛 渐门 一切智 拔协
下载PDF
吐蕃“顿渐之诤”述评
11
作者 孙茜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14,共3页
"顿渐之诤"是公元8世纪发生于吐蕃的一次著名论辩,是汉藏佛教文化较早期的一次文化碰撞与交流。藏文文献中记载的"渐悟"一派的胜利,不只是因为其在大乘佛教教义方面的殊胜,还因其能够满足吐蕃佛教体系建立、发展的... "顿渐之诤"是公元8世纪发生于吐蕃的一次著名论辩,是汉藏佛教文化较早期的一次文化碰撞与交流。藏文文献中记载的"渐悟"一派的胜利,不只是因为其在大乘佛教教义方面的殊胜,还因其能够满足吐蕃佛教体系建立、发展的需要。另外,统治者基于对建立佛教体系及稳固统治地位的考量而做出的选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渐之诤 渐悟派 顿悟派 大乘精神 政治背景
下载PDF
焦竑对晚明王学的修正及其思想史意义
12
作者 黄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1-90,共10页
晚明泰州学派后劲焦竑面对晚明王学空谈性命、玄虚而荡的现状,从王学内部理论出发对阳明后学作出修正。焦竑承接阳明及其后学基本观念,用“孝弟”诠释良知,严格把控性情关系,以应对晚明情欲恣肆之弊;倡顿、渐并重的修养工夫,以扭转阳明... 晚明泰州学派后劲焦竑面对晚明王学空谈性命、玄虚而荡的现状,从王学内部理论出发对阳明后学作出修正。焦竑承接阳明及其后学基本观念,用“孝弟”诠释良知,严格把控性情关系,以应对晚明情欲恣肆之弊;倡顿、渐并重的修养工夫,以扭转阳明后学工夫疏旷之现状;提揭博学与经世,以救治晚明空疏学风。焦竑对晚明王学从本体、工夫至于学风作出的修正,反映出晚明理学演变的复杂形态,亦可看到晚明儒学思想之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后学 焦竑 顿渐并重 经世
下载PDF
论神会的佛教哲学
13
作者 袁家耀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2期21-26,共6页
二十世纪初年,神会的思想资料由于胡适先生的发掘,引起了国人的注目。但是,人们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在禅宗史上的地位,而对他思想体系本身的分析却着墨不多。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神会的佛学思想作一分析,以求教于佛学界的专家和学人。一、... 二十世纪初年,神会的思想资料由于胡适先生的发掘,引起了国人的注目。但是,人们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在禅宗史上的地位,而对他思想体系本身的分析却着墨不多。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神会的佛学思想作一分析,以求教于佛学界的专家和学人。一、佛性论,神会学说的理论基础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它是众生普遍具有的得以成佛的质因、根据和可能。神会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佛性不与众生分立,它就存在于众生之中,众生本自有之。就众生成佛的因素、成佛的可能来说,“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神会语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佛性论 神会 成佛 一切众生 佛学思想 觉性 自性 顿渐 一念相应
下载PDF
杨岐山乘广禅师碑
14
作者 李绍明 《南方文物》 1983年第4期65-67,共3页
杨岐山雄踞于萍乡市北境,林壑优美,水木清华。中有禅寺,创建于唐代,为当时名僧乘广禅师开山讲经之所,后经历代多次修葺,规模逐渐宏大。著名的佛教临济杨岐宗发源于此。
关键词 杨岐山 讲经 临济 水木清华 杨岐宗 名僧 佛衣 顿渐 刘禹锡集 四阿
下载PDF
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六)
15
作者 肖雨 《五台山研究》 1993年第2期7-17,共11页
中国佛教的祥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质的大乘宗派。它开创于唐代的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经过五祖弘忍大满祥师,特别是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的改革、弘扬、光大,逐渐流布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本文认为五台山佛教的禅宗也是形成于唐代,且有牛头宗... 中国佛教的祥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质的大乘宗派。它开创于唐代的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经过五祖弘忍大满祥师,特别是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的改革、弘扬、光大,逐渐流布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本文认为五台山佛教的禅宗也是形成于唐代,且有牛头宗、北宗和南宗的荷泽宗、洪州宗、沩仰宗和临济宗等派别流布于五台山,从而形成了南北竞秀、顿渐并行、禅净双修、融会诸家、突出践行的五台山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研究 佛教史 洪州宗 牛头宗 禅法 顿渐 惠能 弘忍 祖师西来意 临济宗
下载PDF
重返漸教:初期禪再審視
16
作者 蔣海怒(译) 《佛教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71-87,378-379,共19页
本文認爲,目前的禪史研究在初期禪的主題和發展問題上依舊受到宋代燈史的影響:神會的頓漸二分模式被錯誤地强化了,而經由對神會意義的不恰當强調,胡適推廣了這種見解。這種看法可從四個方面加以批評:其一,碑銘裹對北宗門下侯莫陳記載表... 本文認爲,目前的禪史研究在初期禪的主題和發展問題上依舊受到宋代燈史的影響:神會的頓漸二分模式被錯誤地强化了,而經由對神會意義的不恰當强調,胡適推廣了這種見解。這種看法可從四個方面加以批評:其一,碑銘裹對北宗門下侯莫陳記載表明,早在神會之前,北宗就存在"頓悟"的思想傳統;其二,常州天興寺天台宗二尼慧持和慧刃在神會之前就批判過普寂,并得到原北宗門下的僧一行主持;其三,神秀、普寂的北宗一脉在神會同時代甚至在其去世後依舊繁盛一段時間,北宗的消亡是隨着"初期禪"傳統一起消失的,并非可歸結爲神會的批判;其四,北宗的傳承和思想在唐代已東傳朝鮮和日本,成爲東亞思想史的一部分。從神會(以及胡適)頓漸二分模式去理解初期禪乃至整個禪史,將導致一些嚴重的學術盲點:無法理解禪定修持、對儀式的看重、對禪僧遺物遺迹尤其是"肉身"的尊崇,以及對神靈信仰的堅持,上述内容都屬於"漸教"的内容。"漸教要素"充滿着禪的實踐傳統,所謂"頓"其實是一種"修辭",是一種話語或意識形態。"頓教"之所以宣傳反儀式、反神靈、反禪坐等内容,目的是要彰顯本宗的獨特性。此外,本文還對沙夫(Robert Sharf)和科爾(Alan Cole)的觀點作出回應,認爲禪的系譜并非如二人所言那樣,是一種文學式的虚假宣傳或錯覺,而是歷史的真實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禪宗 初期禪 頓漸 神會
下载PDF
语文的“顿悟”与“渐修”
17
作者 赵超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4期80-80,共1页
"吃茶去"本是禅语,冯卫东老师以禅机论教学,颇有意趣。受冯老师启发,我不禁思索:修禅悟道,有"顿悟"与"渐修"之分;那么,学语文也有顿渐之分吗?所谓"顿悟",如六祖慧能所说,是"一闻言下便悟... "吃茶去"本是禅语,冯卫东老师以禅机论教学,颇有意趣。受冯老师启发,我不禁思索:修禅悟道,有"顿悟"与"渐修"之分;那么,学语文也有顿渐之分吗?所谓"顿悟",如六祖慧能所说,是"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可理解为瞬间的领悟。兹举一则禅宗公案来说明。马祖道一喜欢坐禅,南岳怀让为了点化道一,便在他的门前磨砖。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答:"磨作镜。"道一又问:"磨砖能做成镜子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马祖道一 禅宗公案 渐修 顿渐 学语文 冯卫东 顿悟
下载PDF
王畿先、后天之学的蕴义
18
作者 汪学群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王畿先、后天之学的蕴义丰厚,包罗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涉及正心与诚意、体与用、本体与工夫、顿与渐的关系。其思想基调是在先、后天统一的基础上谈先天,比较倾向于先天之学,其特色是以良知为主轴,绾正心与诚意、本体与工夫及体与用、顿... 王畿先、后天之学的蕴义丰厚,包罗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涉及正心与诚意、体与用、本体与工夫、顿与渐的关系。其思想基调是在先、后天统一的基础上谈先天,比较倾向于先天之学,其特色是以良知为主轴,绾正心与诚意、本体与工夫及体与用、顿与渐等为一体,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王畿归结为先天之学,把钱德洪归结为后天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后天 正心诚意 本体工夫 顿渐
下载PDF
弦外之音听禅语
19
作者 梦娃 《佛教文化》 1994年第4期13-13,共1页
本期“禅话百家”可谓别开生面,很有意思。两篇文章,头一篇是科班出身的博士对于彼岸著名禅者新著所作的述评,而后一篇则出自于藉藉无名的荒江野老之手。最初拿到这两篇清样,浏览一过,忍俊不禁:前篇如同京城鸿儒之作高头讲章,讲究条理严... 本期“禅话百家”可谓别开生面,很有意思。两篇文章,头一篇是科班出身的博士对于彼岸著名禅者新著所作的述评,而后一篇则出自于藉藉无名的荒江野老之手。最初拿到这两篇清样,浏览一过,忍俊不禁:前篇如同京城鸿儒之作高头讲章,讲究条理严谨,望之俨然肃然,后篇则直似到江南苏杭一带听评弹(作者居江浙乡间),但见低眉信手续续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似无叙述之规范,略有音韵之美感,还用古人的话比拟就是:即之也温。编者特地说明:如此安排,并非完全巧合,只因痛感所谓中国“禅话”,明清以来数百年间慢慢地变成只听到一种声音——就文人在那里把玩甚至无病也呻吟,而真正活泼的、启迪智慧的“禅话”却越往后越稀少了。那么这禅话的本来面目如何才能恢复起来?在这方面台湾如耕云先生者早已纷纷探索,发表了自己的禅话,大陆目下亦方兴未艾,而最需要的恐怕仍是充满个性、有真见地的声音,而此种声音须多向民间寻觅。编者云,梦娃之文,即属此种尝试,不知读者以为如何?将及截稿前,又收到君冈先生的“有感”,不禁心生谢意:这对于读懂、读透本期封二赵朴老手书,良有裨益,是及时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话 赵朴 说禅 珠落玉盘 高头讲章 野老 禅法 真禅 顿渐 明心见性
下载PDF
本世纪以来藏传佛教“顿渐之诤”研究动态
20
作者 孔佩 《时代人物》 2021年第26期38-39,共2页
“吐蕃僧诤”是公元8世纪时期于吐蕃开展的一场佛学思想辩论会,就如何修行成佛这一论点,顿悟和渐修两派对峙,又称“顿渐之诤”。关于顿渐之诤的历史叙事世代传继,但随着对上世纪初出土的敦煌汉藏文禅宗佛教文献的深入研究,其真实性受到... “吐蕃僧诤”是公元8世纪时期于吐蕃开展的一场佛学思想辩论会,就如何修行成佛这一论点,顿悟和渐修两派对峙,又称“顿渐之诤”。关于顿渐之诤的历史叙事世代传继,但随着对上世纪初出土的敦煌汉藏文禅宗佛教文献的深入研究,其真实性受到质疑。近二十年来,关于此次论辩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对汉藏文本的考释和对佛教哲学思想的剖析上,学界新见迭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吐蕃僧诤 顿渐之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