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絮凝-三维电极法处理页岩气返排液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太亮 罗雪梅 +1 位作者 张芳捷 蔡丹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89,共4页
采用以二氧化钛为粒子电极,铝板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形成的三维电化学体系对经氧化絮凝预处理的页岩气返排液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频率、占空比及二氧化钛投加量。依据响应面分析结果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pH=7.33,电流为58... 采用以二氧化钛为粒子电极,铝板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形成的三维电化学体系对经氧化絮凝预处理的页岩气返排液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频率、占空比及二氧化钛投加量。依据响应面分析结果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pH=7.33,电流为58.01 m A,处理时间为39.44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模型预测COD去除率为92.3%,与实际值误差为1.4%。采用氧化絮凝-三维电极法处理页岩气返排液,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返排液 氧化絮凝 三维电极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刚 陈锐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4期73-78,共6页
页岩气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开阔,其开发与增产已对国际能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开采过程中需要向地层中注入一定量的压裂液实施储层改造,经相关压裂放喷工艺后,产出的返排液具有总溶解性固体浓度高、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等特点... 页岩气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开阔,其开发与增产已对国际能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开采过程中需要向地层中注入一定量的压裂液实施储层改造,经相关压裂放喷工艺后,产出的返排液具有总溶解性固体浓度高、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等特点,如何有效处理和重复利用生产中的废液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页岩气返排液的水质特点,简述了页岩气返排液的管理方式,重点论述了目前应用于其处理和回用的先进技术。指出由于尚没有系统全面的页岩气返排液成分信息,目前已有的页岩气返排液处理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最后提出加大研发组合式处理方法和集有机物处理、循环回用、环境保护等多维度综合确定页岩气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返排液 循环回用 预处理 高级氧化法 脱盐 膜技术
下载PDF
混凝-臭氧/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页岩气返排液水质净化效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玉华 孙玉 +4 位作者 吴明火 周云 唐怀彬 曾艳 刘百仓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127,共6页
页岩气返排液中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如二甲基苄胺(DMBA)、吲哚啉和6-甲基喹啉较难去除,采用混凝-臭氧/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页岩气返排液,探究了其有机、无机组分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混凝-臭氧-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离子的去除... 页岩气返排液中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如二甲基苄胺(DMBA)、吲哚啉和6-甲基喹啉较难去除,采用混凝-臭氧/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页岩气返排液,探究了其有机、无机组分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混凝-臭氧-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离子的去除率为96.7%~99.86%,对DOC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8.7%和99.13%,对DMBA、吲哚啉和6-甲基喹啉去除率分别为82.02%、98.02%和97.67%;混凝-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离子的去除率为95.99%~99.86%,对DOC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5.31%和97.54%,对DMBA、吲哚啉和6-甲基喹啉去除率分别为70.19%、94.70%和87.93%。混凝-臭氧/吸附-超滤-反渗透工艺可有效去除返排液中的离子、DOC和UV_(254),对DMBA、吲哚啉和6-甲基喹啉的去除效果显著,有利于返排液的外部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返排液 混凝-臭氧/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 水质参数 有机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