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君霞 代书桃 +6 位作者 陈宇翔 朱灿灿 秦娜 宋迎辉 王春义 芮战许 梁秋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4,共10页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谷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夏谷品种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豫谷28为试验材料,设置30、45、60、7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宽、长及...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谷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夏谷品种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豫谷28为试验材料,设置30、45、60、7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宽、长及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明显降低的趋势,株高、千粒质量、出谷率总体上变化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轻微差异。在低种植密度(30万~45万株/hm^2)或者高种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顶三叶、穗部性状的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而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60万株/hm^2,顶三叶和穗部性状总体上变化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品种的产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等4个品种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最高,豫谷28在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顶三叶性状(叶宽和叶长)与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推荐夏谷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谷子 顶三叶 穗部性状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小麦顶三叶与粒重关系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新宏 武军 +3 位作者 刘淑会 阎正禄 李璋 赵立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共3页
研究了小麦不同摘叶方式下 ,顶三叶与粒重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顶三叶的摘除对粒重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旗叶 >倒二叶 >倒三叶 ,整株摘叶对粒重的影响高于主茎摘叶 ;多蘖型小麦品种主茎摘叶后千粒重降低得少 ,... 研究了小麦不同摘叶方式下 ,顶三叶与粒重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顶三叶的摘除对粒重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旗叶 >倒二叶 >倒三叶 ,整株摘叶对粒重的影响高于主茎摘叶 ;多蘖型小麦品种主茎摘叶后千粒重降低得少 ,与整株摘叶后千粒重降低率相比差距大 ,而少蘖类型降低得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顶三叶 粒重 摘叶试验
下载PDF
小麦植株发育过程中顶三叶结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19,共5页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顶三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上升,叶表皮气孔缩小,密度增大,叶脉间的距离缩短;叶肉细胞变小,排列更紧密,单位横截叶面积中叶肉细胞的数目以及单个叶肉细胞中...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顶三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上升,叶表皮气孔缩小,密度增大,叶脉间的距离缩短;叶肉细胞变小,排列更紧密,单位横截叶面积中叶肉细胞的数目以及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增多,而叶绿体中多基粒片层所占比例有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植株发育 发育过程 顶三叶结构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谷子顶三叶形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会霞 王玉文 +1 位作者 田岗 史琴香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通过对谷子顶三叶形态的研究,发现现在的品种已经形成塔形结构的合理株型。今后顶三叶的选择方向是进一步缩短长度,而增加宽度。
关键词 谷子 顶三叶 形态
下载PDF
谷子顶三叶生长形态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立新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4-35,共2页
谷子顶三叶生长形态对产量的影响袁立新(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2000)叶片是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光合器官,有关研究已表明,谷子不同叶位的叶片光合作用对产量的贡献有所差异。吕邦民(1974~1978年)进行谷子剪叶... 谷子顶三叶生长形态对产量的影响袁立新(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2000)叶片是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光合器官,有关研究已表明,谷子不同叶位的叶片光合作用对产量的贡献有所差异。吕邦民(1974~1978年)进行谷子剪叶试验结果表明,剪除的叶位越高,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叶片 生长发育 顶三叶 生长形态 产量
下载PDF
小麦顶三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盖琼辉 郭其龙 杨晋丽 《农业科学研究》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对其高产优质栽培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小麦顶三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小穗数、千粒质量、夹角等性状的变异幅度大;旗叶面积与穗... 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对其高产优质栽培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小麦顶三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小穗数、千粒质量、夹角等性状的变异幅度大;旗叶面积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选育选择旗叶叶面积较大、长度适中、宽度较大,倒二叶和倒三叶长度、宽度及叶面积均较小的倒塔型株型品种较为理想,可为选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顶三叶 农艺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谷子顶三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代书桃 朱灿灿 +6 位作者 秦娜 宋迎辉 马春业 王春义 陈宇翔 芮战许 李君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639-7648,共10页
为了明确谷子从早期品系到育成品种过程中顶三叶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41份育种品种和30份早期品系,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分析育成品种和早期品系顶三叶性状的差异,以及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育成品种顶三... 为了明确谷子从早期品系到育成品种过程中顶三叶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41份育种品种和30份早期品系,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分析育成品种和早期品系顶三叶性状的差异,以及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育成品种顶三叶长度、宽度和面积总体上高于早期品系,而变异幅度低于早期品系;育成品种顶三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早期品系,而顶三叶与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低于早期品系;育成品种产量与顶三叶大小显著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叶片较大的品种中,而在叶片较小的品种中并不存在。本研究结果为谷子品种选育中对顶三叶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顶三叶 育成品种 早期品系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及相关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正浩 何勇 +1 位作者 诸常青 俞谷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6-731,共6页
对从5 0 0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初步筛选出10份水稻化感抑稗材料进行了田间化感抑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吓一跳、鸡早籼、赣早籼和商糯1号等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水稻无化感... 对从5 0 0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初步筛选出10份水稻化感抑稗材料进行了田间化感抑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吓一跳、鸡早籼、赣早籼和商糯1号等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水稻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6 3和春江11.化感材料Milyang 5 4对田间总量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在移栽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青困2号、吓一跳和鸡早籼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6 3和春江11差异及显著性水平.水稻材料间部分农艺性状差异及显著性水平,化感材料吓一跳和鸡早籼的株高较高,分蘖力较强,但顶三叶叶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无芒稗 水稻 作用评价 田间杂草 差时播种共培法 显著性水平 相关 抑制作用 改进方法 种质资源 移栽条件 性状差异 材料 早籼 500 分蘖力 叶面积 顶三叶 直播 农艺 株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