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滦平—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火山岩顶、底的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及意义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宏 柳小明 +2 位作者 张晔卿 袁洪林 胡兆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401,共15页
辽西凌源附近地区张家口组(J3z)火山岩及以前的中生代地层以北东东向构造为主,而义县组(K1y)沉积-火山岩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新的LAICPMS的单颗粒锆石UPb的测年结果表明,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 辽西凌源附近地区张家口组(J3z)火山岩及以前的中生代地层以北东东向构造为主,而义县组(K1y)沉积-火山岩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新的LAICPMS的单颗粒锆石UPb的测年结果表明,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底界年龄为132Ma,顶界年龄为129.5~130Ma;冀北滦平地区张家口组的底界年龄为136Ma,顶界年龄为135Ma.经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1)冀北滦平与辽西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是可比的;同时,说明了冀北滦平地区到辽西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火山岩有明显的随时间迁移的特点.(2)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顶界与义县组的底界有约5~6Ma的时间间隔,从年代学上证明了凌源附近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可靠性.暗示了该5~6Ma的间隔期是冀北—辽西附近地区中生代构造格架转换的主要时期,该时期也正是我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暗示了该时期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应与构造格架的转换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在冀北—辽西地区,该间隔期之后发生了热河动物群的大爆发,说明该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界限.(3)从年代学方面厘定了冀北滦平的大北沟组在时代上应相当于张家口组的上部层位,而不是广义义县组的底部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张家口组 顶底界限 滦平 凌源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厘定与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恩爱 王庆魁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4期50-56,共7页
长期以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新生界,中生界由于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对地层认识较欠缺。本次研究在借鉴冀中坳陷中生界地层层序划分,通过孔南地区古生物化石鉴定、沉积韵律旋回性对比、精细层位标定识别不整合面、井... 长期以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新生界,中生界由于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对地层认识较欠缺。本次研究在借鉴冀中坳陷中生界地层层序划分,通过孔南地区古生物化石鉴定、沉积韵律旋回性对比、精细层位标定识别不整合面、井震结合地层对比等技术手段,首次开展中生界顶底界限研究,建立起中生界层组精细划分与对比标准,并开展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化石组合具有典型侏罗系化石组合特征,古生物化石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证实中生界顶为大套安山岩之下一组砂泥岩韵律层的底,其底界为石千峰群之上的含砾砂岩段底界。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葛渔城组、杨村组及苏桥组,葛渔城组与苏桥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杨村组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砂体展布主要受北部、东部及西南部3个方向的物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中生界 顶底界限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