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艾司唑仑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茉 张威 +2 位作者 姜仁林 杨树 曹海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7-0030,共4页
研究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AIS)后失眠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AIS后失眠症病人60例,随机数字分组,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P<0.05;治疗后,研... 研究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AIS)后失眠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AIS后失眠症病人60例,随机数字分组,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得分明显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认知水平评分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临床中对AIS后失眠症病人治疗中,运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艾司唑仑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建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电刺激 艾司唑仑 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 临床疗效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姚静 王晓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2期53-54,71,共3页
目的:临床医治小儿脑瘫患儿的干预工作展开过程中,观察施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由本院接收诊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经由系统抽样后,确立观察组30例、... 目的:临床医治小儿脑瘫患儿的干预工作展开过程中,观察施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由本院接收诊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经由系统抽样后,确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施用系统康复锻炼治疗措施,观察组施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措施,治疗工作展开后,两组比对,各干预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等情况。结果:治疗工作开展后,干预对象获得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所得数值,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对象获得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方面,观察组所得数值,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医治干预,施用于小儿脑瘫患儿临床医治的干预工作中,其干预所得评估结果更好,在积极、有效的干预下,患儿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同期其运动功能及智能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提升了患儿的发育水平,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电刺激 系统康复锻炼 小儿脑瘫
下载PDF
持续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延长脑缺血大鼠模型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雁 浦金辉 +2 位作者 李又福 邹海强 董为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实验性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内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HR持续性双侧顶核(FNs)电刺激60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死后不同时相处死,测...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实验性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内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HR持续性双侧顶核(FNs)电刺激60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死后不同时相处死,测定脑梗死面积,同时取脑组织标本送荧光定量PCR。结果MCAO后3h,FNs组梗死面积为(64.31±14.70)mm3,较MCAO对照组(84.77±21.01)mm3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后病灶半影区3、8、24h和3d时相点iNOS mRNA表达水平在FNs组分别为30.85±21.47,41.79±33.57,62.65±45.41和194.36±39.32均较MCAO组69.63±37.80,176.75±90.90,293.67±177.25和159.38±87.19明显降低(P<0.01)。从FNs后不同时间内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分析发现,在FNs后14d再行MCAO,其iNOS mRNA表达为248.43±60.7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HR预防性小脑电刺激可明显降低其后MCAO栓塞导致的脑梗死面积,该结果可能与有效抑制梗死半影区iNOS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小脑顶核电刺激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INOS mRNA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脑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隆昱洲 雷进 +2 位作者 罗丽华 刘姚 尚正良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6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脑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脑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WCST分类次数、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及Stroop色词测验的耗时数、正确数和连线测验A、语词流畅性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均<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在WCST分类次数、持续性错误数和Stroop色词测验的耗时数、正确数及连线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较治疗后2周下降(P均<0.01),治疗组在WCST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和Stroop色词测验的耗时数、连线测验A较2周末时有改善(P均<0.05),其他测验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电刺激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执行功能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皮层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又福 黎春镛 +1 位作者 邹海强 刘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内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持续性双侧顶核电刺激60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死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内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持续性双侧顶核电刺激60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死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死后不同时相处死,定期测定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同时取脑组织标本送荧光定量PCR。结果在MCAO后3d及7d,FN组神经运动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25±0.46和1.0±0.82较MCAO组(2.33±0.82和1.43±0.79)无明显差异,而FNs组梗死后14d为0.50±0.55,较MCAO组(1.25±0.71)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后病灶边缘区12h和3d时相点GAP-43mRNA表达水平在FNs组分别为0.70±0.23及1.44±0.62和MCAO组0.57±0.25及1.18±0.42无明显差异,FNs组GAP-43mRNA在7d及14d时相点分别升至3.03±1.45和1.82±0.9,较MCAO组1.55±0.72及0.92±0.52明显升高(P<0.05)。结论预防性小脑电刺激可明显降低脑梗死后神经运动功能缺损,使梗死边缘区GAP-43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促进神经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脑顶核电刺激 神经可塑性 GAP-43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隆昱洲 雷进 +2 位作者 罗丽华 尚正良 刘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MoCA量表、威斯康星卡片...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MoCA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语词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分测验、符号-数字分测验评定。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在各项认知测验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数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在连线测验、SCWT测验耗时数方面均较治疗后2周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余各项认知测验分数较2周时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各项认知测验分数方面与治疗后2周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各项认知测验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各项认知测验分数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两组间各项认知测验评分比较,存在差异,治疗组的评分好于对照组。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脑顶核电刺激 认知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8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国艳 徐忠祥 +1 位作者 于娜 杨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2-1593,共2页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入院时、治疗21d分别测定血肿...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入院时、治疗21d分别测定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21d两组血肿体积及C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小脑顶核电刺激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巧英 张晓刚 +3 位作者 李韫 何泉 郑文武 郑丽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治疗非恶性心律失常(Nonmalignant cardiac arrhythm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一段时期,对反复心悸为主诉就诊的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律失常(室上性早搏...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治疗非恶性心律失常(Nonmalignant cardiac arrhythm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一段时期,对反复心悸为主诉就诊的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律失常(室上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且曾给予一种或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者45例,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每次治疗40min,每周2次,每位患者治疗15次左右。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等变化。结果:FNS治疗前后室上性早搏数分别为(3358.5±5044.0)次/24h和(1142.8±2722.3)次/24h,室性早搏数为(10469.7±9464.9)次/24h和(4379.4±8143.3)次/24h,标准化的低频(Normalized low frequency,LFnorm)为(35.28±7.04)nU和(31.82±7.35)nU,标准化的高频(Normalized high frequency,HFnorm)为(24.32±4.18)nU和(26.84±4.66)nU,LF/HF为1.47±0.32和1.21±0.2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NS治疗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有效率分别为64.44%和63.89%;治疗后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FNS治疗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改善作用;FNS治疗可明显减少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FNS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和易于操作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电刺激 心律失常 自主神经系统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冰洁 岳崴 杨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结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随机分为FNS组40例和对照组23例。FNS组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结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随机分为FNS组40例和对照组23例。FNS组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结果FNS组MMSE、BI评分提高(P<0.05),临床有效率95%。治疗前后脑血流明显改善(P<0.01)。结论FNS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脑血流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小脑顶核电刺激 脑血流 康复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并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继英 林吕 +1 位作者 伦志坚 王文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电刺激小脑顶核(FN)及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FN治疗及Babath疗法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 目的观察早期电刺激小脑顶核(FN)及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FN治疗及Babath疗法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电刺激FN并用Babath疗法能显著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小脑顶核电刺激 Babath疗法
下载PDF
交变电磁场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在中枢性协调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晓冬 顾成华 +4 位作者 宋磊 孔炜 徐明 杨小红 孙晓娟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3413-3415,共3页
目的探讨交变电磁场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56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为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运动及作业疗法,按摩,高压氧... 目的探讨交变电磁场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56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为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运动及作业疗法,按摩,高压氧,针灸及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以交变电磁场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GMFM)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1)。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交变电磁场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的方法是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一种新型安全、显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协调障碍 交变电磁场 小脑顶核电刺激 婴儿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微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魏佳军 曾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脑微出血(CMB)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CM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还接受FNS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脑微出血(CMB)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CM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还接受FNS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并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对CMB病灶进行检查。结果 (1)FNS治疗后与治疗前观察组CMB病灶数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MB病灶数目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治疗前、后对照组Mo CA 8个分项认知功能评分及总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NS治疗后Mo CA 8个分项认知功能评分及总评分比治疗前的评分有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o CA 8个分项认知功能评分及总评分比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有提高(P<0.05)。结论 FNS可改善CMB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其有可能为CMB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提供1种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核电刺激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高压氧和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艳萍 吴冰洁 +3 位作者 田松波 王长春 张会萍 薛新萍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8期2482-2483,共2页
目的比较高压氧和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颅脑损伤(GCS评分4~10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71例和电刺激治疗组69例,治疗前后采用功能障碍评分(D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根... 目的比较高压氧和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颅脑损伤(GCS评分4~10分)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71例和电刺激治疗组69例,治疗前后采用功能障碍评分(D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根据临床四级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和电刺激治疗组均能降低颅脑损伤患者DRS,提高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92.9%)高于电刺激治疗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小脑顶核电刺激 颅脑损伤 疗效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娟 蒋晓江 姚国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与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综合组)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60例)的疗效。结果药物组与综合组在治疗第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 目的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与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综合组)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60例)的疗效。结果药物组与综合组在治疗第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各因子及总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药物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治疗后4周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通过特殊方法刺激小脑顶核,启动内源性神经保护反应,改善了因大脑兴奋性增加而导致的睡眠紊乱。药物结合该物理治疗更能显著地改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治疗,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反弹,利于撤药,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症 小脑顶核电刺激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佳军 喻梅 +1 位作者 毛善平 张兆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0期23-27,共5页
目的使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后脑代谢物的改变。方法将51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且观察组给予FNS治疗。采... 目的使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后脑代谢物的改变。方法将51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且观察组给予FNS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2组VCIND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并使用^(1)H-MRS检查双侧额叶、海马、后扣带回、丘脑及角回代谢物。结果观察组FNS治疗后MMSE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侧额叶、海马、后扣带回、丘脑及角回的N-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酸比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FNS可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成为治疗VCIND的一种新型、安全的非药物性方法。多体素^(1)H-MRS可成为观察FNS治疗VCIND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核电刺激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下载PDF
清脑复神液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庄志军 王如密 +3 位作者 张进朝 王守森 张锡增 李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清脑复神液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47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清脑复神液并用FNS治疗组(A组)、FNS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3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对照组仪给予... 目的探讨清脑复神液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47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清脑复神液并用FNS治疗组(A组)、FNS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3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对照组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3—6月,A组治愈率66.0%,显效率26.0%,有效率92.0%:B组治愈率52.1%,显效率20.8%,有效率72.9%;C组治愈率38.8%,显效率14.3%,有效率53.1%。经统计学分析,A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脑复神液并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脑复神液 小脑顶核电刺激 脑外伤后综合征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尤志珺 周少华 席刚明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1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单胺类递质、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高效液相-...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单胺类递质、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的含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arthel指数评分(BI)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前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较脑卒中非抑郁患者明显减少;治疗2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5-HT、NE的含量均有上升,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电刺激治疗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两组HAMD和Barthel指数评分(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它促进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其显著改善脑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小脑顶核电刺激 单胺类递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bcl-2、Bax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晶 王永红 +1 位作者 王小林 王继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研究淀粉样β蛋白(Aβ1-40)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Bax和bcl-2的表达的影响及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大鼠AD动物模型。分别予电刺激小... 目的:研究淀粉样β蛋白(Aβ1-40)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Bax和bcl-2的表达的影响及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大鼠AD动物模型。分别予电刺激小脑顶核、齿状核。28d后进行水迷宫试验,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组与假手术组(SC)比较,每天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增长(P<0.05),海马bcl-2阳性细胞光密度明显减少(P<0.05),Bax阳性细胞光密度明显增高(P<0.05);小脑顶核电刺激(FNS)组与AD组比较,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海马bcl-2阳性细胞光密度明显增高(P<0.05),Bax阳性细胞光密度明显减少(P<0.05),齿状核刺激(DNS)组无此作用。结论:FNS可部分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表达和降低Bax表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小脑顶核电刺激 凋亡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钢花 李哲 +1 位作者 乐林 关晨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康复运动及百忧解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5个疗...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康复运动及百忧解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5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改善,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提高,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以减轻脑卒中抑郁症状,对患者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小脑顶核电刺激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丽华 雷进 隆昱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7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应...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减轻脑卒中抑郁症状,对患者情绪障碍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小脑顶核电刺激 抑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