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留顶煤厚度检测技术在采煤机滚筒调高控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荣刚 王帅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5-89,共5页
剩留顶煤厚度检测技术是实现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技术的核心,只有准确、快速地检测出顶煤厚度,才能实现采煤机滚筒的自动控制。依据顶板岩石中自然γ射线穿过煤层时的衰减程度与顶煤厚度的关系,建立了自然γ射线穿过顶煤时有无支架顶梁... 剩留顶煤厚度检测技术是实现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技术的核心,只有准确、快速地检测出顶煤厚度,才能实现采煤机滚筒的自动控制。依据顶板岩石中自然γ射线穿过煤层时的衰减程度与顶煤厚度的关系,建立了自然γ射线穿过顶煤时有无支架顶梁的衰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以量化自然γ射线辐射强度的传感器,同时通过分析射线辐射强度在不同顶煤厚度下的变化,设计了剩留顶煤厚度检测装置,并以此来指导采煤机的滚筒调高控制。通过现场试验,得到剩留顶煤厚度检测装置的测量精度为7.5%,并在顶煤厚度参数的控制下完成了滚筒调高自动控制,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所设计装置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γ射线 辐射强度 顶煤厚度检测 滚筒调高控制
下载PDF
声波探测综放面顶煤厚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国维 王怀秀 刘盛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7-20,共4页
分析了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顶煤厚度的探测条件,提出采用自激自收的声波反射方法来探测残余顶煤厚度,通过反复试验改进激发接收装置,并开发出自动解析软件,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顶煤厚度 传感器 声波探测 顶煤 综采 采煤
下载PDF
基于MCS—51单片机的自然γ射线顶煤厚度监测仪的研制
3
作者 白柳 王增才 《煤矿机械》 2000年第7期11-12,共2页
研制一种自然γ射线顶煤厚度监测仪 ,用于测量采煤机截割煤层后所剩顶煤煤皮的厚度 ,并对其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结构和软件程序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自然γ射线 顶煤厚度 监测仪 闪烁探测器
下载PDF
放顶煤顶煤厚度自动探测仪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业林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5-16,共2页
概述了用单片机系统与矿井物探新技术相结合研制的顶煤厚度自动探测仪的硬。
关键词 单片机 顶煤 顶煤厚度自动探测仪 物探
下载PDF
智能化综放工作面顶煤厚度探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秀宇 刘帅 +1 位作者 刘清 杨清翔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3,123,共6页
提前探测综放工作面顶煤厚度可为精准控制放顶煤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放煤采出率和煤质的平衡。通过分析探地雷达探测煤岩界面及煤层厚度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用于探测顶煤厚度的探地雷达装置,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探地雷达的智能化综放工作面... 提前探测综放工作面顶煤厚度可为精准控制放顶煤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放煤采出率和煤质的平衡。通过分析探地雷达探测煤岩界面及煤层厚度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用于探测顶煤厚度的探地雷达装置,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探地雷达的智能化综放工作面顶煤厚度探测方法:通过探地雷达装置发射和接收雷达脉冲波,接收信号经放大、采样、积分等处理形成雷达帧,通过WiFi方式实时传输至无人采煤机控制单元,最终传输至集控室控制台,由煤岩分界面提取软件处理、分析反射信号波形与灰度图,根据反射信号最大幅值与最小幅值确定煤岩分界面位置,通过最大或最小幅值位置与雷达脉冲发射起点的时间差计算出煤层厚度。在王家岭煤矿12309综放工作面对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某处雷达反射波灰度图解释的顶煤厚度探测结果为3.383 m,与人工测量的实际值(3.16 m)误差为7%;可探测最大顶煤厚度为5 m,最大探测误差不超过10%,满足实际探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工作面 综放工作面 顶煤厚度探测 煤岩界面识别 探地雷达 无人采煤机
下载PDF
不同顶煤厚度对夹矸厚煤层巷道顶板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凯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年第19期133-133,147,共2页
针对含夹矸厚煤层开采时对巷道顶板破坏影响的具体工程情况,通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在不同顶煤厚度情况下开采含夹矸煤层时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为确保接下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顶煤厚度 夹矸煤层 巷道顶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利用MH—2煤层厚度探测仪探顶煤厚度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靖国 《山西煤炭》 1999年第2期35-38,共4页
根据顶煤厚探测条件, 提出对 M H—2 煤层厚度探测仪进行改进, 采用自激自收的声波反射方法来探测残余顶煤厚度,通过反复试验改进激发接收的声波反射方法及激发接收装置,并开发出自动解析软件,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顶煤厚度 煤层 自激自收 传感器 探测仪
下载PDF
基于FLAC^(3D)不同顶煤厚度下煤巷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超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年第20期92-93,共2页
基于数值模拟计算对深埋全煤巷道不同顶煤厚度下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顶煤厚度的不断增加,顶板围岩应力峰值向深部转移,应力峰值范围增大,应力值降低,而当顶煤厚度达到15m后,这种规律将不再明显;顶煤厚度的增大... 基于数值模拟计算对深埋全煤巷道不同顶煤厚度下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顶煤厚度的不断增加,顶板围岩应力峰值向深部转移,应力峰值范围增大,应力值降低,而当顶煤厚度达到15m后,这种规律将不再明显;顶煤厚度的增大导致浅部围岩相邻测点的下沉量差值不断增大,且浅部围岩变形受顶煤厚度变化影响较大;顶板及两帮变形量存在一个变形剧烈与否的分界点,所以应注重分界点到巷道表面之间岩层的支护;在此基础上结合彬长某矿区203工作面回采地质条件,提出了以"锚杆一次柔性支护,高预紧力锚索二次刚性支护"为原则的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保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厚度 数值模拟 联合支护
下载PDF
托顶煤巷道锚固“梁-拱”结构分类及顶板冲击失稳机制
9
作者 曹安业 郭文豪 +5 位作者 温颖远 王崧玮 刘耀琪 郝琪 吕国伟 李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70,共19页
我国煤矿托顶煤巷道冲击地压频发,且冲击动载下顶板灾害尤为严重。为探究托顶煤巷道顶板锚固结构类型和冲击失稳机制,以陕西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道大面积冲击垮顶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实验、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托顶煤巷道... 我国煤矿托顶煤巷道冲击地压频发,且冲击动载下顶板灾害尤为严重。为探究托顶煤巷道顶板锚固结构类型和冲击失稳机制,以陕西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道大面积冲击垮顶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实验、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托顶煤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巷表加速度的动载响应特征,研究了顶煤厚度与支护构件影响下顶板锚固结构的分类特征,探究了弹性波下托顶煤巷道的应力响应机制,提出顶板锚固“梁-拱”结构的冲击失稳机制,评估了301工作面回风巷道的抗冲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抗冲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冲击动载下托顶煤围岩应力和位移等监测数据验证了顶板存在内、外层的梁或拱形锚固结构,因顶煤厚度增加,顶板内层锚固结构存在由“梁”向“拱”的转换;②基于顶煤厚度与支护构件相对关系,将顶板锚固结构划分为薄顶煤的“叠加梁-拱”、厚顶煤的“组合梁-拱”和特厚顶煤的“组合拱”,建立了厚煤梁由“梁”向“拱”转化的临界厚度指标;③顶板锚固梁结构和锚固拱结构的冲击失稳机制为动静载荷下分别达到其拉伸、剪切强度极限后破坏,锚固“梁-拱”结构对冲击载荷的放大效应受其尺寸影响明显;④特厚顶煤的“组合拱”结构中内层拱承载强度较低,可增加锚杆长度提升内层拱厚,对应的“组合拱”结构的承载能力上升明显,与抗冲能力评估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梁-拱”结构 顶煤厚度 载荷放大效应 弹性波 支护优化
下载PDF
留顶煤厚度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端面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守宝 王志留 +2 位作者 薛善彬 张瑜鹏 杨广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针对大采高开采实践中由于煤体强度低和采动节理裂隙发育,在留顶煤条件下端面顶板和煤壁的稳定性大幅降低易于出现冒顶片帮的现象,分析了出现端面冒顶和片帮事故的原因,并运用UDEC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大采高综采采煤过程中,不同的割煤高... 针对大采高开采实践中由于煤体强度低和采动节理裂隙发育,在留顶煤条件下端面顶板和煤壁的稳定性大幅降低易于出现冒顶片帮的现象,分析了出现端面冒顶和片帮事故的原因,并运用UDEC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大采高综采采煤过程中,不同的割煤高度对综放工作面端面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端面围岩状况最佳的采煤高度。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观测表明,在煤厚为6.0 m的条件下,割煤高度为5.5 m时围岩破坏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顶煤厚度 数值模拟 稳定性 裂隙发育
原文传递
缓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采出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耀社 宋晓波 +1 位作者 胡艳峰 秦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建立了缓倾斜厚煤层综采长壁放顶煤二维颗粒流模型(PFC2d,Particle Flow Code-2d),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计了16个正交实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顶煤厚度、顶煤垮落角、放煤步距、支架尾梁摆角与顶煤采出率的关系;运用方... 建立了缓倾斜厚煤层综采长壁放顶煤二维颗粒流模型(PFC2d,Particle Flow Code-2d),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计了16个正交实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顶煤厚度、顶煤垮落角、放煤步距、支架尾梁摆角与顶煤采出率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法,将4个因素对顶煤采出率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顶煤垮落角对顶煤采出率影响特别显著,顶煤厚度、支架尾梁摆角对顶煤回收率影响比较显著,放煤步距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显著性较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采出率 离散元 顶煤厚度 缓倾斜厚煤层
下载PDF
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的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会军 闫少宏 毛德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6-78,共3页
影响顶煤回收率有4个主要因素:顶煤厚度、直接顶冒落堆积厚度、冒落矸石堆积角、冒落矸石距后部输送机外缘的间距。本文做了25个正交实验,研究了顶煤回收率与4个主要因素的关系,得出了4个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间距、顶煤厚度、冒落矸... 影响顶煤回收率有4个主要因素:顶煤厚度、直接顶冒落堆积厚度、冒落矸石堆积角、冒落矸石距后部输送机外缘的间距。本文做了25个正交实验,研究了顶煤回收率与4个主要因素的关系,得出了4个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间距、顶煤厚度、冒落矸石堆积角、冒落矸石堆积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回收率 相似模拟 顶煤厚度 矸石堆积角度
下载PDF
放煤步距对厚煤层顶煤冒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满堂 高林生 +1 位作者 郭红军 张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21期106-106,共1页
为了确定放煤步距对顶煤冒放规律的影响,我们通过实地测量的数据,基于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1],研究了不同的放煤步距对顶煤放出率、含矸率等造成的影响,合理的放煤步距应使顶煤放出率最高,含矸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放煤步距的... 为了确定放煤步距对顶煤冒放规律的影响,我们通过实地测量的数据,基于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1],研究了不同的放煤步距对顶煤放出率、含矸率等造成的影响,合理的放煤步距应使顶煤放出率最高,含矸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放煤步距的大小对顶煤冒放性有很大的影响:若放煤步距太大,在采空区侧将留有较大的三角煤,放不出来;若放煤步距太小,则后方矸石易混入窗口,影响煤质,造成上部顶煤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煤步距 厚煤层 放出率 顶煤厚度
下载PDF
顶煤弹性深梁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庆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建立了顶煤弹性深梁力学模型,分析了顶煤应力分布及顶煤破坏形式。由此,探讨了确定合理顶煤厚度的方法和架前冒顶的机理。
关键词 弹性深梁 顶煤厚度 架前冒顶 应力分布 矿山压力
下载PDF
综放开采中顶煤对支架合理支护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顶煤强度和刚度以及厚度对综放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的影响,由此得出,顶煤强度和刚度以及厚度对支架支护合理强度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较软顶煤和坚硬顶煤要求支架支护强度较高,而中硬顶煤要求支架支护强度较低;顶...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顶煤强度和刚度以及厚度对综放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的影响,由此得出,顶煤强度和刚度以及厚度对支架支护合理强度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较软顶煤和坚硬顶煤要求支架支护强度较高,而中硬顶煤要求支架支护强度较低;顶煤厚度小于等于5 m时,支架合理强度主要受顶煤强度和刚度的影响,而顶煤厚度大于5 m时,支架支护合理强度同时受顶煤强度和刚度以及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支架合理支护强度 顶煤强度及刚度 顶煤厚度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放顶煤采场的顶板结构形式与支架围岩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福兴 沈云定 唐荣康 《煤矿现代化》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放顶煤开采是一种产量高、成本低、安全上有保证的厚煤层开采方法。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迄今还没有形成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也是某些矿区放顶煤开采不力的重要原因。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 放顶煤开采是一种产量高、成本低、安全上有保证的厚煤层开采方法。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迄今还没有形成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也是某些矿区放顶煤开采不力的重要原因。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大致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正确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为支护设计、支架选型和支护质量监控打下基础;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采场 支架围岩关系 顶板结构 直接顶厚度 支护设计 支架选型 顶煤放出率 采空区 采场支架 顶煤厚度
下载PDF
放顶煤开采中顶煤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文东 《山西冶金》 CAS 2021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在厚煤层的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因对顶煤的放出特性研究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开采参数,降低了放顶煤的效率。针对此情况,根据放顶煤的破碎规律,采用FLAC仿真分析,对顶煤的厚度及支架支撑对顶煤破碎率的影响作用进行模拟研究,据此确定... 在厚煤层的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因对顶煤的放出特性研究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开采参数,降低了放顶煤的效率。针对此情况,根据放顶煤的破碎规律,采用FLAC仿真分析,对顶煤的厚度及支架支撑对顶煤破碎率的影响作用进行模拟研究,据此确定了合理的顶煤厚度及支架的操作,提高了顶煤的放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开采 顶煤厚度 液压支架 塑性变形 破碎性
下载PDF
特厚煤层分叉合并区放煤方式适用性分析与优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华 苗凯军 +5 位作者 屠世浩 李研 王大鹏 魏跃东 苗涛 刘学文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针对复杂结构特厚煤层分叉合并区域放煤方式选择困难的问题,通过顶煤厚度探测、GDEM数值仿真分析和工作面实测综放开采指标,得到特厚煤层分叉区和合并区的2个煤层赋存地质模型,建立颗粒动力学数值模型,实测不同放煤方式的顶煤放出率。... 针对复杂结构特厚煤层分叉合并区域放煤方式选择困难的问题,通过顶煤厚度探测、GDEM数值仿真分析和工作面实测综放开采指标,得到特厚煤层分叉区和合并区的2个煤层赋存地质模型,建立颗粒动力学数值模型,实测不同放煤方式的顶煤放出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煤方式条件下的含矸率相差较小,但是顶煤放出率差异较大;顶煤厚度不大于5m时单轮间隔1架的放煤效果最优,顶煤放出率为63.5%,较其他2种放煤方式高2.2%;顶煤厚度大于5m时多轮顺序放煤效果最优,顶煤放出率为74.9%,较其他2种放煤方式分别高5.0%和1.4%;现场试验中多轮顺序放煤较多轮间隔放煤的顶煤放出率高约7%,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优化后的放煤方式提高了顶煤放出率,为沙坪矿后续综放工作面和周边矿井提供了放煤方式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煤层分叉合并 顶煤厚度探测 放煤方式 GDEM
下载PDF
Arch structure effect of the coal gangue flow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in special thick coal seam and its impact on the loss of top coal 被引量:8
19
作者 Zhang Ningbo Liu Changy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593-599,共7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 coal thickness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in special thick coal seam,the long distance of coal gangue caving,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sizes of the coal gangue broken fragme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 coal thickness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in special thick coal seam,the long distance of coal gangue caving,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sizes of the coal gangue broken fragment dimension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drop flow,this paper uses laboratory dispers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arch structure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rule on the top coal loss in the process of coal gangue flow.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oal gangue flow,arch structure can be formed in three types:the lower arch structure,middle arch structure,and upper arch structure.Moreover,the arch stru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random arch,the formation probability of dynamic random arch with different layers is not the same,dynamic random arch caused the reduction of the top coal fluency;analyzing the dynamic random arch formation mechanism,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 conditions of instability;the form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lower arch structure is the highest,the whole coal arch and the coal gangue arch structure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op coal loss.Therefore,to prevent or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lower whole coal arch structure,the lower coal gangue arch structure and the middle whole coal arch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reduce the top coal loss.The research conclus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top coal recovery rate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in extra thick coal s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损失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结构效应 煤矸石 流动 拱结构 顶煤厚度
下载PDF
Caving thickness effects of surrounding rocks macro stress shell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1
20
作者 XIE Guang-xiang YANG Ke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aving thicknesses on the MSS distributionand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s in unsymmetrical disposal and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MTC),based on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aving thicknesses on the MSS distributionand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s in unsymmetrical disposal and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MTC),based on unsymmetrical disposal characteristics,the analys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material simulation and in-situ observation weresynthetically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the 1151(3)working face in Xieqiao Mi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peak value of the MSS-baseand the ratio of MSS-body height to caving thickness are nonlinear and inverselyproportional to the caving thickness.The MSS-base width,the MSS-body height,theMSS-base distance to working face wall and the rise distance of MSS-base beside coalpillar are nonlinear and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aving thickness.The characteristics ofMSS distribution and its evolving rules of surrounding rocks and the integrated cavingthickness effects are obtained.The investigations will provide lots of theoretic referencesto the surrounding rocks' stability control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roadway,roadway layout,gas extraction and exploitation,and efficiency of caving,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厚度 围岩 宏观应力 巷道布置 综采放顶煤 稳定性控制 天然气开采 工作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