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爪蟾顶盖神经元的大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依赖从钙储池释放的钙?
1
作者 王红 蔡浩然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目的 用影响突触前细胞外钙内流及或细胞内钙储池释放钙的措施,研究大、小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一些特性。方法 采用盲法电压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①无钙液中加或不加EGTA(200mmol/L)灌流时,均可逆地使大mIPSCs较正常含... 目的 用影响突触前细胞外钙内流及或细胞内钙储池释放钙的措施,研究大、小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一些特性。方法 采用盲法电压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①无钙液中加或不加EGTA(200mmol/L)灌流时,均可逆地使大mIPSCs较正常含钙液灌流时明显增多,小mIPSCs的平均频率明显下降;增加细胞外液钙(4mmol/L)浓度,小mIPSCs的频率增加,大mIPSCs变化不明显。Cd2+ (100μmol/L),仅轻度降低小mIPSCs平均频率至对照组的(87. 3±30. 0)% (n=13)。②carbachol(100μmol/L)使小mIPSCs增加至对照组的315. 63%。然而,无钙液中加carbachol,小mIPSCs不增加。含钙液和无钙液中加carbachol均可使大mIPSCs的比例增加。③Thapsigargin(8μmol/L)可使小mIPSCs的平均频率增加至对照组的(132. 1±27. 4)%。④U73122 (40μmol/L)可使小mIPSCs的平均频率降低至对照组的(74. 7±29. 6)%。⑤Procaine(2mmol/L)及咖啡因(10mmol/L)均可降低小mIPSC的平均频率。较高浓度的兰尼定(30 50μmol/L)也降低小mIPSCs的频率。结论 改变灌流液的钙浓度,小mIPSCs的频率受到明显影响。大mIPSCs的出现或增加主要与钙储池释放Ca2+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顶盖神经元 CARBACHOL 全细胞记录技术 平均频率 爪蟾 mIPSC Ca^2+ 对照组 无钙液 细胞内钙 细胞外液 钙内流 突触前 电压钳 咖啡因 兰尼定 钙浓度 灌流液
下载PDF
视顶盖神经元的两种振荡模式(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浩然 李琳 +1 位作者 朱丹 王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3,共9页
本文旨在应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爪蟾视顶盖神经元阈下振荡活动。长时程的去极化电流可以诱发两种模式的阈下振荡,一种振荡是叠加在慢内向电流(slow inward current,SIC)之上的,另一种振荡则不伴有SIC。在本实验中,去极化... 本文旨在应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爪蟾视顶盖神经元阈下振荡活动。长时程的去极化电流可以诱发两种模式的阈下振荡,一种振荡是叠加在慢内向电流(slow inward current,SIC)之上的,另一种振荡则不伴有SIC。在本实验中,去极化能诱发阈下振荡的细胞占所记录神经元的48%。振荡活动和SIC都是河豚毒素耐受的,而在无钙溶液中浸泡的脑片未记录到振荡和SIC。振荡活动的诱发依赖膜电位初始水平和变化幅度,只有当神经元的钳制电压从-40mV、-50mV或更低的初始水平去极化10mV时,才能诱发阈下振荡。SIC的幅度和时程依赖于膜电位的初始水平。本文报导的阈下振荡可能在蛙的生理和行为功能(如模式辨认,猎物识别和逃避行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进而也有可能在哺乳类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的神经活动整合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振荡 慢内向电流 去极化 膜片钳 顶盖神经元 非洲爪蟾
原文传递
运动结构背景对视觉系统神经元反应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浩然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对蟾蜍的56个视顶盖神经元的视觉反应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们不仅对黑目标起反应,也对结构目标起反应.同相运动的结构背景使53.5%的神经元的反应完全抑制,而异相运动则只有10%的神经元完全被抑制,却有21.6%... 对蟾蜍的56个视顶盖神经元的视觉反应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们不仅对黑目标起反应,也对结构目标起反应.同相运动的结构背景使53.5%的神经元的反应完全抑制,而异相运动则只有10%的神经元完全被抑制,却有21.6%的神经元反应增强.遮盖感受野(RF)中心区,则同相运动使某些细胞脱抑制,而异相运动使其抑制强度稍有增强.遮盖RF的外周区,几乎全部研究过的神经元对结构背景运动本身也起反应。本研究还发现,如果预先将一目标放在兴奋性感受野(ERF)中央静止不动,并使结构背景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较长时间后突然停止运动,则被研究过的66个视盖神经元中有29个发放一串脉冲,即神经元的运动后放电.各个神经细胞放电的脉冲多寡不一。若在ERF中央不放置静止目标,仅是结构背景的水平运动不能诱发放电.此效应的出现,既与目标背景间反差符号(即目标为白色或黑色)无关,也与背景的运动方向无关。为诱发这一效应,不仅要求背景运动时间较长(至少在20秒以上),而且目标的面积要有足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盖神经元 结构背景 运动 蟾蜍 神经元 视觉
下载PDF
大白鼠上丘传入性联系的HRP法研究
4
作者 肖悦梅 吴奇久 +1 位作者 李俊凤 刁云程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4期367-372,450,共7页
将HRP溶液(33%)注射到21只成体大白鼠的一侧上丘,存活1~2天后,脑切片作DAB或TMB反应,在另一侧上丘及其它脑区观察标记的神经元,结果如下:1.当注射的深度达到上丘中间灰层或其以下各层时,无论注射点位于上丘的吻、尾端或其之间,标记神经... 将HRP溶液(33%)注射到21只成体大白鼠的一侧上丘,存活1~2天后,脑切片作DAB或TMB反应,在另一侧上丘及其它脑区观察标记的神经元,结果如下:1.当注射的深度达到上丘中间灰层或其以下各层时,无论注射点位于上丘的吻、尾端或其之间,标记神经元在另一侧上丘的区域分布与注射的HRP位置大体对应;当注射的深度较浅,即在视觉层及其以上各层时,在对侧上丘未观察到标记的神经元。2.在上丘的带状层和表面灰层未发现标记的细胞。标记细胞在中间灰层(SGI)最多(53.6%),视觉层为16.5%,深部各层(SGI及其以下各层)标记细胞占标记细胞总数的83.5%。3.根据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分为:垂直的梭形神经元,水平的梭形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它们的分布无明显规律。4.除在同侧的视皮层观察到大量的标记神经元外,在两侧的下丘、外侧丘系背核和丘系旁核、黑质及外侧被盖核、同侧的外膝体腹核、对侧的前顶盖区及网状结构中都发现了标记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丘 顶盖顶盖神经元 逆行标记 HRP法 大白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