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牡丹乌龙茶香气成分的SPME/HS-GC-MS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卢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61-165,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顶空(headspace,H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紫牡丹乌龙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对紫牡丹乌龙茶(茶汤、干茶)的香气性能进... 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顶空(headspace,H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紫牡丹乌龙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对紫牡丹乌龙茶(茶汤、干茶)的香气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醛类、烯类、酯类、醇类成分是紫牡丹乌龙茶的主要香气组分。紫牡丹乌龙茶具有较优的花香、果香,饱满的炒香,香气性能较优,茶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牡丹乌龙茶 感官审评 成分 -质谱法(gc-ms) 微萃取(SPME) (hs)
下载PDF
咖啡蜜在不同色谱柱上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对比分析
2
作者 荆津 祖铁红 +4 位作者 孙会媛 管志斌 贾光群 李阿丹 崔宗岩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1-218,共8页
为了探究咖啡蜜挥发性成分及其在不同色谱柱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9批咖啡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咖啡蜜在DB-5MS和DM-Wax色谱柱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咖啡蜜中共检测出40... 为了探究咖啡蜜挥发性成分及其在不同色谱柱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9批咖啡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咖啡蜜在DB-5MS和DM-Wax色谱柱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咖啡蜜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萜烯类、醛类、酮类等,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顺式芳樟醇氧化物、脱氢芳樟醇、苯乙醛和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在DM-Wax色谱柱上检测到40种挥发性化合物,而在DB-5MS色谱柱上仅检测到30种。两种色谱柱上检测到的醇类物质分别为16种和10种,2种酸类物质仅在DM-Wax色谱柱上检出。总体而言,DM-Wax色谱柱对醇类和酸类物质的保留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以为蜂蜜挥发性成分检测中色谱柱的选择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为咖啡蜜风味和品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蜜 挥发性成分 微萃取 -质谱法
下载PDF
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代谢产物主要特征(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占南 彭全材 +5 位作者 罗世琼 余正文 赵超 朱国胜 桂阳 夏品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61-269,共9页
对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以及挥发性化学成分行研究,通过HPLC分析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 对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以及挥发性化学成分行研究,通过HPLC分析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进行分析,总挥发油的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获得。结果表明:鱼腥中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分别在海拔1400~1500m和500~600m有较高的含量;鱼腥草精油在海拔600~700m有较高的含量,甲基正壬酮含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在700~800m有较高的含量;单萜(蒎烯)、倍半萜(石竹烯(Ⅱ))、脂肪酮(甲基正壬酮)、脂肪酸(羊油酸)和脂肪酸酯(2,6,10,14-四甲基十五酸甲酯)的含量在不同的海拔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联用仪(gc-ms) 微萃取(hs-SPME) 高效液(HPLC) 鱼腥草 代谢产物 特征 海拔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辐照对冷鲜乳鸽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巧瑜 陈俊文 +4 位作者 黄晓霞 游云 陈伟波 曾晓房 陈海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0-277,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辐照乳鸽中挥发性物质及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辐照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并推测其可能的主要风味前体物质。结果表明:烃类和醛类物质是乳鸽中主要挥... 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辐照乳鸽中挥发性物质及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辐照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并推测其可能的主要风味前体物质。结果表明:烃类和醛类物质是乳鸽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乳鸽中共10种关键风味成分,其中壬醛、(E)-2-己烯醛、癸醛、己醛、(E)-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辛醛、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物质来源于脂质氧化,壬醛、癸醛、己醛等醛类可能是由油酸和亚油酸分解生成。脂肪酸、酰基肉碱(AcylCarnitine)、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asmenylPE)、葡糖鞘氨醇神经酰胺(GlcCer_NDS)、酰基葡糖基二神经酰胺(AcyGlcADG)、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硬脂酰基鞘脂(Cer_BS)、溶血磷脂丝氨酸(lysoPS)是差异显著的脂质亚类。30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值较高的脂质分子中,6种脂质分子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油酸(C_(18:1)),10种脂质分子含有亚油酸(C_(18:2)),油酸和亚油酸作为形成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前体物质,可能由这16种脂质分子降解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乳鸽 脂质组学 挥发性风味物质 萃取--质谱法 超高效液-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
下载PDF
基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花椒产地溯源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亚南 崔传坚 +3 位作者 陈江琳 运晶 金龙 侯如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采用静态顶空(Headspace,HS)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陕西、山东、四川、甘肃4个省份共45个产地花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 采用静态顶空(Headspace,HS)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陕西、山东、四川、甘肃4个省份共45个产地花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RI)分析,共得到9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产自陕西、甘肃、山东和四川省的花椒分别鉴定出79、69、68和63种挥发性组分。建立多种数学模型进行产地鉴别,其中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DA)模型能准确区分4个省份的花椒样品,模型拟合参数Q2为0.84,6种关键性差异物质(VIP>2)分别是胡椒酮、蒎烯、萜品烯、3-蒈烯、罗勒烯和α-水芹烯。进一步应用GC-MS全谱数据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进行产地鉴别,可以成功区分产自陕西、甘肃、山东和四川省的花椒,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联合-质谱法(hs/gc-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产地溯源
下载PDF
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对鸡汤滋味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仁军 张秀萍 +3 位作者 金怀慷 肖智超 葛长荣 徐志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0-159,共10页
为研究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炖煮对鸡汤风味的影响,以500日龄的淘汰蛋鸡和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松露、牛肝菌和松茸)为原料,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LC-QQQ-MS)和顶空固... 为研究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炖煮对鸡汤风味的影响,以500日龄的淘汰蛋鸡和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松露、牛肝菌和松茸)为原料,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LC-QQQ-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SPME-GC-MS)技术分析未添加和添加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鸡汤中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探讨3种野生食用菌对鸡汤滋味和风味的影响。4种鸡汤均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与空白组相比,添加野生食用菌的鸡汤中氨基酸含量和对鸡汤滋味有特殊贡献的氨基酸种类显著增多;4种鸡汤中分别检出62、69、69种和7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添加3种云南野生食用菌后,鸡汤中风味物质种类、含量发生明显改变,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VA)分析显示,鸡汤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野生食用菌 鸡汤 滋味和风味 微萃取--(HP-SPME-gc-ms) -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C-QQQ-MS)
下载PDF
黄曲霉菌的差异挥发性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海游 胡昊 +4 位作者 李淑军 钟读波 胥志祥 孙磊业 韩丰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111,共7页
为了弥补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对滞后的缺陷,构建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用于探究黄曲霉菌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并结合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豆腐干中黄曲霉菌差异性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结果表明黄... 为了弥补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对滞后的缺陷,构建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用于探究黄曲霉菌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并结合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豆腐干中黄曲霉菌差异性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结果表明黄曲霉菌的差异性代谢物包括1,2,3-三甲基-苯、均三甲苯、乙醇、十六烷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乙酸、三氯甲烷、1-丁醇、1-甲基-3-(1-甲基乙基)-苯。特别地,乙酸、乙醇和1-丁醇在黄曲霉菌代谢网络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基因组信息 黄曲霉 -质谱法(gc-ms) 微萃取(hs/SP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