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侯方域入清后江南之行的文学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臧守刚 陈祥伟 王剑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5-68,共4页
侯方域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江南有着紧密的联系。顺治九年(1652)秋,他携新刻的诗文集重赴江南访友,切磋诗文。在江南,他凭吊故国,哀悼亡友,赞美忠义节操,申明个人气节;反思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明末清初文坛弊病,并否定了江南的文学传... 侯方域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江南有着紧密的联系。顺治九年(1652)秋,他携新刻的诗文集重赴江南访友,切磋诗文。在江南,他凭吊故国,哀悼亡友,赞美忠义节操,申明个人气节;反思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明末清初文坛弊病,并否定了江南的文学传统,向江南文人宣传自己的文学观点,以期能转易天下文章风气。江南之行,标志着其文学创作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方域 顺治九年 江南之行 文学意义
下载PDF
清初苏州商船赴日贸易史实辨析
2
作者 荆晓燕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顺治九年(1652),一艘赴日本贸易的苏州商船回国。史学界对该商船的赴日时间及贸易方式存在争议:一说是1644年赴日,在日本进行了八年的海外贸易;一说是1650年或1651年私自出海,交易完毕后即回国。本文根据明清档案及朝鲜史料对该事件的记... 顺治九年(1652),一艘赴日本贸易的苏州商船回国。史学界对该商船的赴日时间及贸易方式存在争议:一说是1644年赴日,在日本进行了八年的海外贸易;一说是1650年或1651年私自出海,交易完毕后即回国。本文根据明清档案及朝鲜史料对该事件的记载,以及当时中国、东南亚、日本之间的贸易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可以肯定该商船是于1644年前往日本,并在日本与交趾之间从事贸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治九年 苏州商船 日本 交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