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基核壳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顺磁性研究
1
作者 胡可云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4,共7页
以Fe_(3)O_(4)为磁核,SiO_(2)为外壳,制备了Fe_(3)O_(4)@SiO_(2)核壳纳米结构材料,使用三乙氧基硅烷对Fe_(3)O_(4)@SiO_(2)进行表面亲水改性,研究了亲水改性对Fe_(3)O_(4)@SiO_(2)顺磁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方相结构的Fe_(3... 以Fe_(3)O_(4)为磁核,SiO_(2)为外壳,制备了Fe_(3)O_(4)@SiO_(2)核壳纳米结构材料,使用三乙氧基硅烷对Fe_(3)O_(4)@SiO_(2)进行表面亲水改性,研究了亲水改性对Fe_(3)O_(4)@SiO_(2)顺磁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方相结构的Fe_(3)O_(4)是核壳材料中主要的晶体相,表面的SiO_(2)为非晶态,表面亲水处理后未改变Fe_(3)O_(4)@SiO_(2)的晶格结构,Fe_(3)O_(4)@SiO_(2)为80~110 nm的不规则颗粒状,SiO_(2)包覆在Fe_(3)O_(4)外部,亲水处理后改善了颗粒的分布均匀性。亲水处理的Fe_(3)O_(4)@SiO_(2)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至20.31 emu/g,具有超顺磁性。以含Cd^(2+)的金属废水为吸附降解对象,表面亲水处理后的Fe_(3)O_(4)@SiO_(2)去除率提高至94.2%,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Fe_(3)O_(4)@SiO_(2)对Cd^(2+)的吸附,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43,拟合效果更好,表明了Fe_(3)O_(4)@SiO_(2)对Cd^(2+)的吸附速率受化学吸附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Fe_(3)O_(4)) 二氧化硅(SiO_(2)) 核壳结构 顺磁性能 镉离子 吸附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靶向癌胚抗原的CAR-T细胞及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
2
作者 何坤高 蒋波 +3 位作者 郭牡丹 王桂玲 张恩 徐豆豆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51-1958,共8页
目的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标记靶向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并进行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标记靶向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并进行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为监测CEA CAR-T细胞的体内回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ferumoxytol、肝素钠和硫酸鱼精蛋白分别以高(ferumoxytol 100μg/mL,肝素钠4 IU/mL,硫酸鱼精蛋白120μg/mL)、中(ferumoxytol 50μg/mL,肝素钠2 IU/mL,硫酸鱼精蛋白60μg/mL)、低(ferumoxytol 25μg/mL,肝素钠1 IU/mL,硫酸鱼精蛋白30μg/mL)剂量混合形成SPIONs复合物FHP(ferumoxytol/heparin/protamine),然后与CEA CAR-T细胞共孵育进行细胞标记。CCK-8、EdU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HP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普鲁士蓝染色检测细胞对FHP的摄入情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定量检测细胞中Fe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FHP标记的CEA 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FHP标记的CEA CAR-T细胞。结果高、中、低剂量的FHP对CEA CAR-T细胞的活力没有明显影响,CCK-8实验显示细胞活性均在100%以上;EdU实验显示各组细胞DNA复制活性均在94.3%以上。普鲁士蓝染色显示CEA CAR-T细胞可摄取FHP,且随FHP浓度的增加,摄取量增大。ICP-MS进一步检测显示胞内Fe含量为(440.23±189.36)ng/mL。肿瘤细胞杀伤实验表明FHP标记的CEA CAR-T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能力良好。MRI扫描显示随着FHP浓度的增高,FHP标记的CEA CAR-T细胞T2WI信号呈明显降低趋势(P<0.01)。结论SPIONs复合物FH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够有效标记CEA CAR-T细胞,可作为CEA CAR-T细胞的磁标记物,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MRI示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顺磁性氧化铁 纳米颗粒 FERUMOXYTOL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MR示踪前的超顺磁性氧化铁最佳标记条件筛选
3
作者 陈梦倩 罕迦尔别克·库锟 +1 位作者 王云玲 贾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38-944,共7页
目的 采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Polylysine coate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PLL-SPIO)纳米颗粒标记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ADSCs),探讨不同SPIO浓度及孵育时间对ADSCs标记率、存活率及细胞增... 目的 采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Polylysine coate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PLL-SPIO)纳米颗粒标记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ADSCs),探讨不同SPIO浓度及孵育时间对ADSCs标记率、存活率及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筛选SPIO标记ADSCs的最优标记条件。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的SPIO(12、25、50μg/mL)培养基培养第3代兔ADSCs,分别孵育不同时间(6、12、24、48 h),孵育完成后,普鲁士蓝染色计算细胞标记率;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筛选细胞存活率较大的6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能力检测,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 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细胞标记率及细胞内蓝染颗粒数量,随着SPIO浓度增大及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在较低SPIO浓度和较短孵育时间下,细胞存活率不受影响,且各组之间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随着SPIO浓度增大及孵育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48 h时细胞存活率下降最明显。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各组细胞增殖率,随SPIO浓度增大及孵育时间延长而降低;且细胞进入快速增长期后,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2μg/mL SPIO-6 h组和25μg/mL SPIO-6 h组细胞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较其他各组小。结论 从细胞内SPIO颗粒含量及细胞标记率、存活率及增殖率几方面综合评价,25μg/mL SPIO孵育6 h,是本研究所选出的PLL-SPIO标记ADSCs的最优标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孵育浓度 孵育时间
下载PDF
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杜庆波 袁利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本实验以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_(3)·6H_(2)O)作为原料,以乙二醇为溶剂,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修饰,使用溶剂热法合成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验的样品进行其形貌和尺寸... 本实验以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_(3)·6H_(2)O)作为原料,以乙二醇为溶剂,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修饰,使用溶剂热法合成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验的样品进行其形貌和尺寸大小的研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实验样品的化学键组成;使用磁学测量系统SQUID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了样品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 磁形态 磁性能
下载PDF
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正国 周四维 +3 位作者 孙凯 鲁雄兵 罗刚 刘继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能获得驱动目的基因高效稳定表达、安全无害、靶向性高、简便的新型非病毒型基因导入和治疗系统,本研究探讨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 背景与目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能获得驱动目的基因高效稳定表达、安全无害、靶向性高、简便的新型非病毒型基因导入和治疗系统,本研究探讨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dextranironoxidenanoparticles,SDION)的制备及其作为体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作SDION,通过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HR色谱和离心法分离SDION,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和磁力计对SDION进行分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C2)质粒为靶基因,通过氧化还原法构建SDION-GFP-C2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者的结合率。以脂质体转染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SDION和脂质体体外转染GFP-C2入膀胱癌细胞BIU-87的转染效率。结果:SDION直径在3~8nm之间,有效粒径为59.2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0.23emu/g。分别经10mmol/L的高碘酸钠氧化、0.5mol/L的硼氢化钠还原作用后的SDION和GFP的结合比例最大,SDION对GFPDNA的转染效率为45%左右,明显高于脂质体的转染效率(30%左右)。结论:SDION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与GFP质粒相连,在体外可将GFP基因成功转染入人膀胱癌BIU-87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转染效率 体外 脂质体 质粒 治疗系统 肿瘤基因治疗 GFP基因 目的基因 顺磁性
下载PDF
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祖黎 杜玉卿 +2 位作者 胡道予 李震 姚凯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0-352,356,共4页
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的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我们通过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红外光谱仪等测量手段研究了样品的形貌、粒径、磁学性能和表面包覆情况,并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动物实验,同时将我们的样品和哈佛医学院分子影... 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的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我们通过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红外光谱仪等测量手段研究了样品的形貌、粒径、磁学性能和表面包覆情况,并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动物实验,同时将我们的样品和哈佛医学院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同类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们所制备样品分散均匀,粒径在10nm以下,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动物成像实验中成像效果优于哈佛医学院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同类样品,表明我们所制备样品可以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型 顺磁性 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郑敏文 宦怡 +6 位作者 徐健 葛雅丽 赵力 程康 尹涛 孙立军 赵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明确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适当浓度和不同标记浓度对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影响,以及经MR成像的特征和可成像的最低标记细胞量等。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兔MSCs,体外不同浓度SPIO标记,荧光显微... 目的明确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适当浓度和不同标记浓度对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影响,以及经MR成像的特征和可成像的最低标记细胞量等。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兔MSCs,体外不同浓度SPIO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铁颗粒在细胞内的位置、不同标记浓度下的最佳孵育时间、不同标记浓度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内铁颗粒的分布及标记率;测量并绘制未标记细胞和标记细胞的MTT生长曲线;选取适当浓度标记量,对不同细胞量组进行标记后MR成像,测量不同扫描序列标记细胞管的信号强度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标记后的铁颗粒均位于细胞质内;20~50μgFe/ml培养液是SPIO标记干细胞的适当浓度阈值,超过50μgFe/ml培养液浓度可使细胞的变形增殖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此浓度阈值标记后孵育18~24h即可有效标记细胞97%~100%;细胞对铁颗粒的吸收与细胞的数量、标记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SPIO标记的MSCs在T2WI尤其是FFE(T2WI)序列信号明显降低;在35μgFe/ml培养液标记浓度下,MR可成像的最低细胞量为5×104;35μgFe/ml培养液浓度时,标记细胞1×105和5×104MR成像可使T2WI、FFE图像信号均降低,而且没有使靶灶扩大的磁敏感伪影。结论SPIO可以简便标记MSCs并且在适当浓度下对MSCs的生物学活性没有影响,MRT2WI和T2WI序列可敏感显像磁性标记的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制及表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世霆 晏媛 +2 位作者 陈志良 张玉忠 金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制备葡聚糖包被的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粒子,并对其主要物理性质和磁学性质进行研究,探讨它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共沉淀法获得SPIO纳米粒子,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光子相关光谱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利用邻苯二氮菲比色法... 目的制备葡聚糖包被的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粒子,并对其主要物理性质和磁学性质进行研究,探讨它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共沉淀法获得SPIO纳米粒子,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光子相关光谱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利用邻苯二氮菲比色法测定铁的浓度,同时用核磁共振仪测定弛豫率等参数。结果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所制备的葡聚糖磁性粒子主要为Fe3O4晶体,粒子体均粒径为85.9 nm,氧化铁核心大小为15 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其弛豫率和质量磁饱和度分别达到0.1567 mmol/ms和80 emu/g Fe。结论所制备的SPIO粒子稳定,其物理性质表明其具有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 葡聚糖 核磁共振造影剂 钠米颗粒
下载PDF
超顺磁性DNA纳米富集器应用于痕量寡聚核苷酸的富集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晓晓 王柯敏 +3 位作者 谭蔚泓 刘斌 李杜 黄杉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The present paper covers a novel technology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target oligonucleotide from the solution.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super-paramagnetic DNA nano-enricher constructed with a sing... The present paper covers a novel technology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target oligonucleotide from the solution.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super-paramagnetic DNA nano-enricher constructed with a single strand DNA probe immobilized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using the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 technique, employing silica as the shell and iron oxide as the core of the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 The silica 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re (40±4) nm in size. And the magnetic nanoparticle is super-paramagnetic. Biotin labeled ssDNA(Biotin-5-(A)10-GAT-TCA-CGA-GGC-CCT-AGT-CG-3) was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silica 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The complementary ssDNA could be enriched effectivel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riched ssDNA have not changed, which will provide a novel technique and measurement for gene transfection, mutation detection, gene diagnosis, gene therapy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 DNA 纳米富集器 富集 纳米颗粒 分离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硅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超顺磁性铁氧体纳米微粒(英文) 被引量:40
10
作者 陈兴 邓兆祥 +1 位作者 李宇鹏 李亚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0-464,共5页
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铁氧体纳米微粒(MFe2O4,M=Zn,Ni,Co,Cu,Mn),用XRD和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产物为纯相、粒径均匀、团聚少的纳米粒子。磁性质测量表明它们具有超顺磁性质。另外,我们还对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对最终产物的影响进... 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铁氧体纳米微粒(MFe2O4,M=Zn,Ni,Co,Cu,Mn),用XRD和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产物为纯相、粒径均匀、团聚少的纳米粒子。磁性质测量表明它们具有超顺磁性质。另外,我们还对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对最终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水热法 顺磁性 纳米微粒 磁性
下载PDF
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顺磁性纳米脂质体在MRI诊断肺癌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粟波 徐清华 +3 位作者 周崧雯 孙希文 吴秋芳 周彩存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构建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的顺磁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对荷瘤裸鼠模型行MRI以观察其在探查微小肿瘤病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靶向多肽-脂肪酸接枝物采用9-芴甲氧羰基(fiuorenylmethoxy carbony,Fmoc)固相合成法获得,薄膜超声... 目的:构建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的顺磁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对荷瘤裸鼠模型行MRI以观察其在探查微小肿瘤病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靶向多肽-脂肪酸接枝物采用9-芴甲氧羰基(fiuorenylmethoxy carbony,Fmoc)固相合成法获得,薄膜超声法制备靶向纳米脂质体,超滤离心法测定钆双胺(Gd—DPTA—BMA)包封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偶氮氯膦Ⅲ比色法测定钆含量;对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行MRI,评价靶向纳米脂质体对肿瘤特异性MRI信号增强作用。结果:分别制备获得以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d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1、VEGFR-2为靶点的及不同连接方式的靶向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55.5%-60.1%;平均粒径为109~128nm,其中以整合素受体αVβ3和VEGFR-2为靶点分子的顺磁性纳米脂质体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肿瘤特异性MRI成像信号增强作用,尤以整合素受体为佳;其中连接臂又以采用疏水性连接臂6-氨基己酸效果最好。MRI T1加权像上肿瘤信号强度明显增强,可达对照的1.8—2.8倍,并清晰显示直径为2—5mm的微小肿瘤病灶;体内生物分布测定表明,肿瘤部位Gd^3+浓度高于心脏、肺、肝脏、肌肉等器官,也略高于脾脏和肾脏。结论:构建的靶向顺磁性纳米脂质体具有肿瘤特异性,肿瘤部位持续时间长,MRI信号强度高。可清晰显示直径2—5mm微小肿瘤病灶,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肿瘤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纳米技术 顺磁性
下载PDF
振荡磁场下超顺磁性链霉素PELA微球体外药物释放特征探索 被引量:12
12
作者 罗聪 安洪 +3 位作者 蒋电明 杨晓兰 朱照静 赖国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硫酸链霉素-聚乳酸-聚乙二醇(PELA)微球(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streptomycin PELA micro-spheres,spCSPM),研究此微球的特性,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硫酸链霉素-聚乳酸-聚乙二醇(PELA)微球(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streptomycin PELA micro-spheres,spCSPM),研究此微球的特性,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Fe304壳聚糖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Fe3O4 nanospheres,spFCN),再用双乳化(W/O/W)溶剂蒸发法制备spCSPM。将spCSPM混合入兔血中形成血凝块,在37℃模拟体液中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用振荡磁场干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硫酸链霉素的释放量。结果振荡磁场能够增加spCSPM血凝块中链霉素释放速率,与非磁性的壳聚糖聚乳酸-聚乙二醇(PELA)微球(chitosan streptomycin PELA microspheres,CSPM)相比,26d时使药物释放量提高3倍左右。结论spCSPM具有药物缓释功能,振荡磁场可重复性增加体系中药物的溶出,此体系药物缓释周期超过三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DL-乳酸-聚乙=醇共聚物(PELA) 顺磁性微球 振荡磁场 控释
下载PDF
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微球骨植入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聪 安洪 +4 位作者 蒋电明 杨晓兰 叶兰 朱照静 何涣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壳聚糖pDsVEGF165Red1-N1质粒明胶微球(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gelatin microsoheres,SPCPGM),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Fe3O4...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壳聚糖pDsVEGF165Red1-N1质粒明胶微球(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gelatin microsoheres,SPCPGM),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Fe3O4壳聚糖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Fe3O4chitosan nanospheres,SPFCN),再与质粒(pDsVEGF165Red1-N1)组装成磁性壳聚糖质粒微粒(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 nanoparticles,SPCPN)。再用交联固化法制备成SPCPGM。将此SPCPGM填入人工多孔骨植入体中,在37℃下,0.01 mol/L PBS中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用振荡磁场干预,测定质粒的释放量。结果:振荡磁场能够增加含SPCPGM多孔骨植入体中质粒释放速率,与非磁性的壳聚糖pDsVEGF165Red1-N1质粒明胶微球(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 gelatin microspheres,CPGM)相比,25 d时使药物释放量提高4倍。结论:SPCPGM具有药物缓释功能,振荡磁场可重复性增加体系中药物的溶出,此体系药物缓释周期超过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微粒 振荡磁场 控释 质粒 植入体
下载PDF
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慧荣 李代禧 +2 位作者 刘珊林 纪兰兰 吴晓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2-35,共4页
探讨了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条件及其性能特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法: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0、[Zn2+]∶[Fe2+]为1∶5、反应时间为75min。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 探讨了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条件及其性能特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法: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0、[Zn2+]∶[Fe2+]为1∶5、反应时间为75min。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进行表征,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7.7nm,大小均匀,比饱和磁强度为65.7563Am2/k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氧体 靶向性 稳定性 顺磁性
下载PDF
空心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文哲 钱雪峰 +1 位作者 印杰 朱子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7-1410,共4页
利用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模板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空心超顺磁性Fe3O4纳米微球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了表征,纳米微球的大小为55-75nm,壳的厚度为7nm左右,颗粒大小均匀、在水溶液中分散良好.
关键词 空心 顺磁性 纳米微球 FE3O4 F127
下载PDF
顺磁性铽玻璃法拉第效应温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底楠 赵建林 +5 位作者 姜亚军 杨德兴 张浩 邹快盛 韩宗虎 陈林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5-1648,共4页
利用具有温度控制的磁光调制倍频法,测量了Tb20顺磁性铽玻璃在293K^343K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本征旋转和费尔德常量的温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铽玻璃具有敏感的温度响应.以此种玻璃制作各种磁光器件,特别是在准确度要求很高的零锁区激... 利用具有温度控制的磁光调制倍频法,测量了Tb20顺磁性铽玻璃在293K^343K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本征旋转和费尔德常量的温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铽玻璃具有敏感的温度响应.以此种玻璃制作各种磁光器件,特别是在准确度要求很高的零锁区激光陀螺中作为法拉第偏频器件时,必须进行温度补偿.最后给出了两种可能的温度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铽玻璃 法拉第效应 本征旋转 费尔德常量 温度响应特性
下载PDF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超顺磁性 被引量:36
17
作者 秦润华 姜炜 +1 位作者 刘宏英 李凤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2-903,907,共3页
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Fe3O4粒子进行了形貌、结构及磁性能表征。其中,红外和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3O4粒子的物态和晶相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制备出的纳米... 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Fe3O4粒子进行了形貌、结构及磁性能表征。其中,红外和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3O4粒子的物态和晶相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制备出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成球性好,且大部分四氧化三铁粒子的粒径在10nm左右;磁化曲线表明制备出的Fe3O4粒子无剩磁和矫顽力,具有超顺磁性。并且,将制备出的纳米Fe3O4粒子和块状Fe3O4的磁性能进行对比,探讨了Fe3O4由块状的亚铁磁性向纳米级的超顺磁性转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顺磁性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对大鼠神经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代广辉 修俊刚 +4 位作者 周振军 陈中灿 徐如祥 姜晓丹 杜谋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1,55,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对细胞活力、增殖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标记浓度。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股骨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诱导成神经干细胞... 目的初步研究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对细胞活力、增殖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标记浓度。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股骨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诱导成神经干细胞,使用不同终浓度的(6.25、12.5、25、37.5、50μg/ml)Ferumoxides(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神经干细胞,采用普鲁士蓝染色、MTT法、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等方法鉴定Ferumoxides标记神经干细胞的效率及对细胞活力、增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Ferumoxides可以高效率标记神经干细胞,标记效率在90%以上。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标记的神经干细胞胞质内存在细小蓝色铁颗粒,细胞呈淡蓝至深蓝色,颜色的深浅与所加Ferumoxides的剂量成正相关。电镜结果显示标记的神经干细胞胞质内含有许多包裹铁颗粒的囊泡,主要集中在胞体上。当Ferumoxides终浓度高于25μg/ml时,Ferumoxides颗粒在细胞内聚集成团块状,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低于25μg/ml时,Ferumoxides颗粒散布于细胞胞质内,并随着浓度的降低,Ferumoxides颗粒在胞质内分布越分散,量越少。MTT及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Ferumoxides终浓度大于25μg/ml时则对细胞活力、增殖、凋亡有一定影响,小于等于25μg/ml时对细胞活力、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利用Ferumoxides在体外标记神经干细胞是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最佳终浓度为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顺磁性氧化铁
下载PDF
超顺磁性介孔纳米颗粒嫁接肟Pd环络合物对Heck反应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彬 王永安 +1 位作者 王志飞 张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0-186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裹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在其表面修饰巯基,并以此为载体通过-SCH2-化学键嫁接长链的肟钯环络合物.利用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2吸附-脱附、X光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裹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在其表面修饰巯基,并以此为载体通过-SCH2-化学键嫁接长链的肟钯环络合物.利用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2吸附-脱附、X光电子能谱(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Heck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颗粒直径约为150nm,比表面积为287.0m2·g-1,且具有大小为3.5nm呈不规则的孔道结构,整个催化剂呈现超顺磁性.对于碘代苯与丙烯酸乙酯之间的Heck反应,2.5h后碘代苯的转化率可达到99%,催化剂在重复使用6次后能保持很高的催化活性(碘代苯转化率为95%).催化剂可稳定分散于反应体系中,并可在外磁场作用下快速与反应体系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顺磁性 介孔材料 肟钯环络合物 负载型催化剂 HECK反应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柏玮 宋琳 +3 位作者 文明 李少林 李必波 彭志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22-925,共4页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并检测其物理和磁学性质,以探讨作为反义基因载体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其结构,用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其...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并检测其物理和磁学性质,以探讨作为反义基因载体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其结构,用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其大小及分布,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检测磁化率等参数。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核心粒径为5nm左右,包被葡聚糖后整体颗粒直径为20~35nm,驰豫率为0.155×106(/mol.s),质量饱和磁场强度为69.42162emu/g Fe。结论:制备的样品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超顺磁性等优点,符合作为磁共振对比剂的要求,可以作为磁共振成像反义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纳米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