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感质理论的须弥山石窟旅游文创设计应用研究
1
作者 詹秦川 张建华 +1 位作者 王云云 乔小曼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42-452,共11页
目的顺应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潮流,通过感质理论结合KANO-AHP模型创新须弥山旅游文创设计,提升游客感质体验,唤醒对石窟文化的情感共鸣。方法首先,结合实地调研与资料搜集剖析须弥山石窟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问题;其次,从感质产品意象提取... 目的顺应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潮流,通过感质理论结合KANO-AHP模型创新须弥山旅游文创设计,提升游客感质体验,唤醒对石窟文化的情感共鸣。方法首先,结合实地调研与资料搜集剖析须弥山石窟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问题;其次,从感质产品意象提取、感质行为偏好分析、感质体验情感认同三个层次构建感质设计模型;再次,运用KANO模型梳理消费者需求;然后,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对须弥山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感质要素进行重要度排序;最后,文化元素挖掘与产品设计结合完成专项设计实践案例,验证该设计策略的可行性。结论感质理论结合KANO-AHP模型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可以有效挖掘须弥山石窟文化特色、客观精准归纳用户需求属性与量化需求权重,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新的设计视角,以期加深游客对须弥山石窟的文化认同与感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质理论 须弥山石窟 KANO模型 AHP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须弥华藏:莫高窟隋初第302、303窟中心柱形象意涵新探
2
作者 张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I0003,共10页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与观察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302窟303窟形制的重新观察,结合对二者的形象对比与关键细节的梳理,探讨其表现华严思想下华藏世界的形象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302、第303窟 中心柱形象 须弥 华藏世界 华严宗
下载PDF
从须弥圣境到五台模式——佛教理想景观的演化、特征及传播
3
作者 崔陇鹏 王怡铭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须弥山是佛教宇宙观中的圣山,其所包含的须弥山圣境图式是佛教景观中常见的写仿对象。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构建了中国本土最早的“须弥圣境”,是后世五峰、五寺、五台空间格局的原型和范式。本文尝试探索以五台山为主的... 须弥山是佛教宇宙观中的圣山,其所包含的须弥山圣境图式是佛教景观中常见的写仿对象。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构建了中国本土最早的“须弥圣境”,是后世五峰、五寺、五台空间格局的原型和范式。本文尝试探索以五台山为主的五方山岳空间范式,与佛教须弥山宇宙观中所呈现的“须弥圣境”结构体系之间的渊源与演变,分析总结其所体现的地域性特征及文化意象,丰富佛教中国化景观图谱的经典原型,为完善中国传统景观模式体系中佛教“五台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 五台山 佛教 景观模式
下载PDF
外源赤霉素对须弥红豆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文于 杨红 +4 位作者 邢震 柳文杰 吕庆鑫 顾琪 余应鹏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明确喷施外源赤霉素(GA3)对须弥红豆杉生长和生理情况的影响。以5年生须弥红豆杉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喷施0、20、40、60、80、100 mg·L^(-1)的赤霉素,为期2个月。定期测量其株高和地径,并在试验结束时测定叶片叶绿素... 为明确喷施外源赤霉素(GA3)对须弥红豆杉生长和生理情况的影响。以5年生须弥红豆杉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喷施0、20、40、60、80、100 mg·L^(-1)的赤霉素,为期2个月。定期测量其株高和地径,并在试验结束时测定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喷施GA3浓度的升高,须弥红豆杉的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60 mg·L^(-1)处理增长效果最佳;(2)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以60 mg·L^(-1)处理最高,叶绿素b含量以40 mg·L^(-1)处理最高,且叶绿素a含量远高于叶绿素b含量;(3)随着GA3浓度的升高,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60 mg·L^(-1)处理最高,即受到的胁迫最为严重;Pro和SOD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二者均在60 mg·L^(-1)处理最低。综上可知:在须弥红豆杉生长期-休眠期的过渡阶段,喷施外源GA3可促进植株生长和叶绿素的累积,但是浓度过高会对植株生长产生胁迫作用,导致叶片MDA含量升高,Pro和SOD含量降低,即对其造成了胁迫,导致抗逆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红豆杉 赤霉素 丙二醛 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须弥山石窟红砂岩劣化试验研究
5
作者 廖明可 崔德山 +1 位作者 刘煜 杨赫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157,共10页
须弥山石窟处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域,长期的冻融循环条件对岩体造成了很严重的风化损伤。将采自须弥山石窟的红砂岩制备成天然组、60%饱水组和饱水组3组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冻融循环10、20、40和120次时岩样的物理性质参数,研究冻... 须弥山石窟处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域,长期的冻融循环条件对岩体造成了很严重的风化损伤。将采自须弥山石窟的红砂岩制备成天然组、60%饱水组和饱水组3组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冻融循环10、20、40和120次时岩样的物理性质参数,研究冻融循环下砂岩的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岩样在经过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后质量、体积、硬度和波速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其下降的趋势逐渐变得平缓;岩样各物理性质参数的劣化率在冻融循环后逐渐增加,前40次冻融循环周期内物理性质参数劣化速率较快,之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劣化逐渐趋于平缓;在对3组不同含水率的岩样进行相同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后发现,在经过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岩样物理性质参数劣化更加显著;根据砂岩的质量、体积、波速的劣化率定义了砂岩的累积损伤度,建立了累积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非线性模型,揭示了累积损伤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的非线性增长规律。该研究成果能够为须弥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红砂岩 冻融循环 劣化试验 物理性质参数 累积损伤度
下载PDF
清帝陵须弥座营造实践的研究
6
作者 田甜 曹鹏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须弥座传入中国后由佛像座用途推广至台基轮廓及小品装饰,历代记载主要关注于须弥座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在清帝陵中台基、下碱、基座等不同位置设有须弥座,并装饰以不同样式,多样的应用为须弥座营造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清... 须弥座传入中国后由佛像座用途推广至台基轮廓及小品装饰,历代记载主要关注于须弥座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在清帝陵中台基、下碱、基座等不同位置设有须弥座,并装饰以不同样式,多样的应用为须弥座营造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清帝陵须弥座的分布、组成及构件为研究对象,参考文献记载,总结其配合组群关系形成而显现的多样性,营造时内部比例、建造方式展现的适应性,关注须弥座上纹样的变化,探寻其在时间上的流变关系,以及从宏观到微观形成对于清帝陵须弥座营造实践的全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 适应性 多样性 时间性变化
下载PDF
坛模山像——唐关中戒坛设计构成的须弥山空间原型探析
7
作者 陈知行 敖仕恒 赵晓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唐乾封二年(667年),南山律祖道宣于净业寺创立关中戒坛,对东亚地区戒坛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其设计背后的空间原型缺乏深入探究。该文在概述“须弥世界”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以道宣著述为基本依据,对关中戒坛的形制、像设、景观... 唐乾封二年(667年),南山律祖道宣于净业寺创立关中戒坛,对东亚地区戒坛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其设计背后的空间原型缺乏深入探究。该文在概述“须弥世界”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以道宣著述为基本依据,对关中戒坛的形制、像设、景观及装饰中体现的“须弥世界”特征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考论。结论证明,唐关中戒坛是以佛教圣山须弥山作为其基本原型。相关结论推进了对汉传佛寺戒坛建筑空间语义和设计意匠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戒坛 设计构成 须弥 空间原型
下载PDF
佛教神话在日本近世的纠葛:当须弥山说遭遇西洋天学
8
作者 高伟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157-183,M0006,共28页
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 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士的批判。随着西洋天学知识的普及,对须弥山说的非难也出现在了儒者、神道家等群体中,他们借助西洋地理观念为批判武器。日本佛教界的应对策略,早期主要从教义本身来捍卫须弥山说,如铃木正三对天主教乃“实有之见”的批判。18世纪初出现了将须弥山世界与西洋地理观念相融合的尝试,如“久修园院地球仪”的制作。到了19世纪早期,圆通等人吸纳西洋天学的部分手法对佛教天文学进行整理。这场所谓的“梵历运动”先后设计出“须弥山仪”“视实等象仪”等器具,用以演示天眼所见须弥界与肉眼所见世界的不同。但这种模仿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借鉴,在实证思维上与近代科学存在巨大差异,因为圆通仍抱持了强烈的宗教目的论和修行境界说。须弥山说最后走入式微,与这种对信仰进行“类科学”化的知识转变存在重要关联。可以看出,在西学流播的背景下,18世纪后日本在知识功用观念上出现了一种新理解。知识从主要为了内在德性或宗教品质的提升,变为需要展示对外部世界的实际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说 西洋天文学 佛教神话 佛教天文学 梵历运动
下载PDF
电视专题片《须弥山石窟》的文化性和传播路径
9
作者 温皎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7期56-58,共3页
随着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区上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中国”的宁夏样板。以影视艺术为载体,传播宁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 随着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区上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中国”的宁夏样板。以影视艺术为载体,传播宁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电视专题片《须弥山石窟》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讲述了须弥山石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文章主要分析电视专题片《须弥山石窟》所体现出的文化性以及传播文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文化性 传播文化
下载PDF
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须弥世界”空间原型及其组群设计构图比例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知行 赵晓峰 《建筑师》 CSSCI 2023年第2期22-29,共8页
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考溯了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空间原型—佛教“须弥世界”空间体系,解析了其宏观形态所蕴含的构图比例规律。并依据实测图纸和数据,揭示了现存大量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组群的设计构成,均符合... 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考溯了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空间原型—佛教“须弥世界”空间体系,解析了其宏观形态所蕴含的构图比例规律。并依据实测图纸和数据,揭示了现存大量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组群的设计构成,均符合“须弥世界”空间构图比例的量化规律:其中组群平面多符合25或9宫格构图;组群立、剖面设计表现为附属建筑高度等于或不超过中心建筑高度的1/2、整体三角形构图斜边斜率近似等于0.5。相关结论对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组群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园林 藏传佛寺建筑 须弥世界 组群设计 构图比例
下载PDF
北周须弥山石窟艺术与地区信仰
11
作者 谢千帆 叶原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11期75-77,共3页
北周时期是原州须弥山石窟开凿的高峰,相较于前朝“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须弥山石窟艺术呈现了本土文化对萧梁时期主流审美的吸收和交融,凸显汉文化影响下佛教艺术风格的演变。这一现象在佛教信仰进入原州秩序建立、道德维护的过程中... 北周时期是原州须弥山石窟开凿的高峰,相较于前朝“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须弥山石窟艺术呈现了本土文化对萧梁时期主流审美的吸收和交融,凸显汉文化影响下佛教艺术风格的演变。这一现象在佛教信仰进入原州秩序建立、道德维护的过程中尤为突出。在夷汉杂居的背景下,特别是由官员家族参与主持的石窟营造,展现了地区信仰与北周政权的深度结合。可见,北周须弥山石窟的修建具有利用佛教信仰敷导民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北周洞窟 地区信仰
下载PDF
丽江试验区须弥红豆杉幼苗生长特征及紫杉醇含量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磊 张劲峰 +6 位作者 欧晓昆 景跃波 耿云芬 曹建新 史鸿飞 马赛宇 李勇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丽江地区,以同基质露地栽培的方式对一批同源、同龄的须弥红豆杉幼苗开展试验,通过对其生长特征及紫杉醇含量的年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幼苗高生长的旺盛期为6~9月;(2)幼苗存在偏冠现象;(3)幼苗紫杉醇含量在6月达到最高值。
关键词 须弥红豆杉 丽江 生长特征 紫杉醇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须弥红豆杉移栽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袁瑞玲 杨文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滇西北须弥红豆杉的主要天然分布区丽江市,选择生产上广泛使用的腐殖土、红壤土等进行了育苗效果对比试验,并采用综合评分法评价基质对苗木移栽后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幼苗期(育苗盘育苗阶段)使用的不同基质,对移栽后须弥红豆杉... 在滇西北须弥红豆杉的主要天然分布区丽江市,选择生产上广泛使用的腐殖土、红壤土等进行了育苗效果对比试验,并采用综合评分法评价基质对苗木移栽后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幼苗期(育苗盘育苗阶段)使用的不同基质,对移栽后须弥红豆杉苗木的生长仍然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且地径,苗高,地上部分、根鲜质量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对不同育苗基质的响应不一致;结合5个观测指标的综合评分法,得到4种基质对促进须弥红豆杉苗木后期生长由优至劣的顺序为V(红壤土)∶V(腐殖土)=1∶1(4.588)、腐殖土(4.074)、红壤土(2.823)、丹麦泥炭基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红豆杉 育苗基质 苗木培育 综合评分法
下载PDF
须弥红豆杉年龄结构及海拔分布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雪梅 赵银河 李德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共5页
根据居群遗传学原理对须弥红豆杉的广大分布区居群调查,共调查了24个居群,662个个体,调查时记录经纬度及海拔高度,测量每株胸径。须弥红豆杉分布在海拔320-3 050 m的范围内,有两个主要的集中分布范围:320-1 100 m及2 500-3 050 m,前者... 根据居群遗传学原理对须弥红豆杉的广大分布区居群调查,共调查了24个居群,662个个体,调查时记录经纬度及海拔高度,测量每株胸径。须弥红豆杉分布在海拔320-3 050 m的范围内,有两个主要的集中分布范围:320-1 100 m及2 500-3 050 m,前者主要分布着南方红豆杉,后者主要分布着西藏红豆杉。总体来说须弥红豆杉幼树所占的比例较高,树龄越高,在居群中所占的比例越小。原因可能是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使得小生境的恢复,从而使较多的红豆杉种子能萌芽并存活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红豆杉 胸径 年龄结构 分布海拔
下载PDF
须弥红豆杉育苗基质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文忠 赵丽芳 +3 位作者 杨斌 王卫斌 余子哈 杨根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滇西北须弥红豆杉的主要天然分布区丽江市,结合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几种育苗基质,开展了腐殖土、腐殖土+圃地土、圃地土、泥炭基质4种育苗基质对须弥红豆杉实生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苗木培育586天后对其成苗率、全株长度、苗高、... 在滇西北须弥红豆杉的主要天然分布区丽江市,结合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几种育苗基质,开展了腐殖土、腐殖土+圃地土、圃地土、泥炭基质4种育苗基质对须弥红豆杉实生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苗木培育586天后对其成苗率、全株长度、苗高、根系长度及1~3级根数目等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圃地土的育苗效果最佳,单独使用腐殖土作为育苗基质的效果最差;证明了传统认为的泥炭基质、腐殖土育苗效果最好、圃地土效果最差的观念并不正确。研究结果对滇西北地区开展须弥红豆杉壮苗培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其他地区的红豆杉苗木生产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基质 须弥红豆杉 苗木培育 人工林经营
下载PDF
须弥紫菀中黄酮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倩囡 赖鹏翔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514-7515,共2页
[目的]对须弥紫菀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须弥紫菀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二-羟基-2,7,3′,4′-四甲氧基黄酮醇(Ⅰ)... [目的]对须弥紫菀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须弥紫菀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二-羟基-2,7,3′,4′-四甲氧基黄酮醇(Ⅰ)、5,6二-羟基-2,7,4′-三甲氧基黄酮醇(Ⅱ)、Oxyayanin-B(Ⅲ)、木犀草素(luteolin)(Ⅳ)。[结论]这4个黄酮化合物首次从须弥紫菀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紫菀 菊科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须弥葛提取物热裂解产物分析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保江 卢斌斌 +2 位作者 马骥 张文娟 屈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821-17822,17829,共3页
[目的]为天然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研究了须弥葛提取物的热裂解行为,并对该提取物进行嗅香及加入卷烟后的抽吸评价。[结果]须弥葛在一系列裂解温度下检测到醛类、酮... [目的]为天然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研究了须弥葛提取物的热裂解行为,并对该提取物进行嗅香及加入卷烟后的抽吸评价。[结果]须弥葛在一系列裂解温度下检测到醛类、酮类、酯类、吡啶类等致香物质,这些物质是构成卷烟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卷烟抽吸中可以提高香气质、掩盖杂气、改善烟气细腻柔和程度、增加烟气回甜。[结论]结合提取物的嗅香评价及加入卷烟后的感官评价,须弥葛提取物可以改善卷烟感官品质,在卷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 提取物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卷烟感官品质
下载PDF
须弥红豆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磊 张劲峰 +2 位作者 欧晓昆 景跃波 周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2期27-33,共7页
对须弥红豆杉的栽培育种、组织与细胞培养、植物化学、种群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生殖生态学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在不同海拔及气候类型下开展须弥红豆杉幼苗形态可塑性及其他方面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 须弥红豆杉 紫杉醇 生殖生态学 资源保护 形态可塑性
下载PDF
敦煌石窟中的佛座图像研究之一——须弥座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4,120-122,共12页
通过对敦煌石窟几大类佛座的系统整理,看敦煌石窟塑、画的佛座与中原等地的异同及其规律。须弥座等佛座可能是影响我国由席地跽坐变垂足倚坐坐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石窟 佛座 须弥
下载PDF
龟兹石窟与须弥山石窟中的穹窿顶窟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悦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9,共7页
There is a special domed caves in Qiuzi and Xumishan Grottos of Xinjiang and Ningxia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domed shape get into China from Central Asia Thought about the Sogdian’s ac... There is a special domed caves in Qiuzi and Xumishan Grottos of Xinjiang and Ningxia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domed shape get into China from Central Asia Thought about the Sogdian’s acting along "the Silk Road" and their having relation with the Buddist Arts,the paper conjectured that maybe the domed caves were bound up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须弥山石窟 穹窿顶窟 建筑形制 建筑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