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神话在日本近世的纠葛:当须弥山说遭遇西洋天学
1
作者 高伟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157-183,M0006,共28页
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 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士的批判。随着西洋天学知识的普及,对须弥山说的非难也出现在了儒者、神道家等群体中,他们借助西洋地理观念为批判武器。日本佛教界的应对策略,早期主要从教义本身来捍卫须弥山说,如铃木正三对天主教乃“实有之见”的批判。18世纪初出现了将须弥山世界与西洋地理观念相融合的尝试,如“久修园院地球仪”的制作。到了19世纪早期,圆通等人吸纳西洋天学的部分手法对佛教天文学进行整理。这场所谓的“梵历运动”先后设计出“须弥山仪”“视实等象仪”等器具,用以演示天眼所见须弥界与肉眼所见世界的不同。但这种模仿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借鉴,在实证思维上与近代科学存在巨大差异,因为圆通仍抱持了强烈的宗教目的论和修行境界说。须弥山说最后走入式微,与这种对信仰进行“类科学”化的知识转变存在重要关联。可以看出,在西学流播的背景下,18世纪后日本在知识功用观念上出现了一种新理解。知识从主要为了内在德性或宗教品质的提升,变为需要展示对外部世界的实际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说 西洋天文学 佛教神话 佛教天文学 梵历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