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顽固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1
《医药论坛杂志》 1995年第5期6-6,共1页
大剂量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顽固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芬兰Ssha等报告1例伴肾病综合征的顽固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年轻女患者,在发生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后,接受了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240/1200mg1日... 大剂量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顽固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芬兰Ssha等报告1例伴肾病综合征的顽固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年轻女患者,在发生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后,接受了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240/1200mg1日4次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12天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 系统性红斑狼疮 顽固性 大剂量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肾病综合征 甲氧苄啶 磺胺甲恶唑 完全缓解 中国医学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志娟 包瑛 +6 位作者 黄惠梅 张敏 王莹 牛云鹤 杨楠 索磊 梁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 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SLE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肾脏内科住院的SLE并发糖尿病患儿为糖尿病组,同期住院未合并糖尿病的SLE患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 目的 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SLE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肾脏内科住院的SLE并发糖尿病患儿为糖尿病组,同期住院未合并糖尿病的SLE患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SLE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SLE合并糖尿病患儿15例(7.4%),男5例、女10例。糖尿病中位发病年龄12.0(11.0~13.0)岁,发生糖尿病时SLE中位病程为25.5(11.5~92.5)天,中位空腹血糖为11.3(10.8~13.2)mmol/L。有糖尿病家族史6例。发生糖尿病时10例患儿足量激素(醋酸泼尼松2 mg·kg^(-1)·d^(-1),最大量≤60 mg/d)使用中。对照组纳入SLE患儿151例(男42例、女109例)。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年龄较大,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胆固醇、尿酸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收缩压异常升高,胆固醇、尿酸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降低以及有家族史的患儿比例较高;尿蛋白转阴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尿酸、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是SLE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如SLE患儿年龄偏大,有糖尿病家族史,伴有高水平胆固醇、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及高尿酸血症,需注意监测血糖,警惕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疾病活动度及缓解状况的真实世界研究
3
作者 任立敏 赵楚楚 +13 位作者 赵义 周惠琼 张莉芸 王友莲 沈凌汛 范文强 李洋 厉小梅 王吉波 程永静 彭嘉婧 赵晓珍 邵苗 李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真实世界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国内11家医院1 000例SL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真实世界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国内11家医院1 000例SL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等。采用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upus low disease activity state, LLDAS)和SLE缓解定义(definitions of remission in SLE,DORIS)评价患者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进一步分析符合LLDAS或DORIS缓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LDAS或DORIS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1 000例SLE患者中,207例(20.7%)符合LLDAS标准,104例(10.4%)符合DORIS缓解。与不符合LLDAS或DORIS的患者相比,符合LLDAS或DORIS者高收入比例更高,病程更长,贫血、肌酐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更低。应用羟氯喹>12个月或免疫抑制剂≥6个月的SLE患者缓解比例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C3和C4)、蛋白尿及家庭收入低是不利于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应用羟氯喹>12个月为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的保护因素。结论:SLE患者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状态的比例较低,规范应用羟氯喹和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缓解 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
下载PDF
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性别二态性
4
作者 马茜 周少岚 +2 位作者 党洁 霍正浩 马占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类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二态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已证实包括TLR7、CD40L、IRAK-1、CXCR3、CXorf21等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女性好发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失活X染色体上基因逃逸以及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阐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及调控机理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活X染色体 基因 逃逸 性别二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万磊 刘健 黄传兵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0-283,共4页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如分证论治、分期论治、经典方剂、中成药及自拟方等,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该文采用文献检索,归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系统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如分证论治、分期论治、经典方剂、中成药及自拟方等,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该文采用文献检索,归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系统病变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更好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全身病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中医药疗法 补充疗法 综述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副银屑病1例
6
作者 王彩霞 卢桂玲 石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9-180,共2页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全身水肿伴发热8年,四肢红斑、丘疹、鳞屑1年。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自双下肢开始水肿,逐渐蔓延至全身,面部出现蝶形红斑,日晒后加重,伴长期反复发热、乏力、脱发,1年前四肢出现红斑、丘疹,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 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全身水肿伴发热8年,四肢红斑、丘疹、鳞屑1年。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自双下肢开始水肿,逐渐蔓延至全身,面部出现蝶形红斑,日晒后加重,伴长期反复发热、乏力、脱发,1年前四肢出现红斑、丘疹,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副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副银屑病
下载PDF
利用DXA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
7
作者 李朝霞 欧阳辉 +2 位作者 黎晓萱 徐浩 周毅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03-609,共7页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分析SLE共病肌少症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探讨SLE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114例SLE患者(病例组)和11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分析SLE共病肌少症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探讨SLE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114例SLE患者(病例组)和11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两组的肌肉质量,通过握力和步速分别评估患者的肌力和体能。根据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及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对SLE患者进行肌少症诊断及分期,将SLE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及非肌少症组,比较组间患者的体成分及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分析SLE患者共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SLE患者的平均病程为(79.6±72.8)个月。45.6%(n=52)的SLE患者共病肌少症,其中22.8%(n=26)的患者为肌少症前期,16.7%(n=19)的患者为肌少症期,6.1%(n=7)的患者为严重肌少症期。肌少症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全身瘦组织含量、瘦质量指数、全身去脂体重、去脂体重指数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和对照组。肌少症组的骨矿物质含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OR=0.61,P<0.001,95%CI:0.49~0.75)和职业劳动强度(OR=2.0,P=0.009,95%CI:1.19~3.34)是SLE患者共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SLE患者中约半数共病肌少症,共病肌少症SLE患者的脂肪、肌肉含量和重要部位骨密度下降,其中体质指数和职业劳动强度是SLE患者出现肌少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成分 双能X线吸收法 肌少症 骨密度
下载PDF
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欧阳楚君 卢瑞荣 +3 位作者 韦锋 梁灼源 郭静静 冯明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诱导缓解期3个月内)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SLE患者,两组均使用甲泼尼龙及吗替麦考酚酯作为背景用药。根据患者诱导缓解期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诱导缓解期3个月内)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对激素减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SLE患者,两组均使用甲泼尼龙及吗替麦考酚酯作为背景用药。根据患者诱导缓解期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的时间分为早期组(35例)和对照组(48例)。早期组在诱导缓解期≤3个月时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对照组在诱导缓解期>3个月时开始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肝肾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和血沉(ESR)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激素减量值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评分)及主要器官损害情况。结果早期组治疗24周时的Neut水平(4.39±1.59)×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6±3.09)×10^(9)/L,治疗12周时的Lym水平(1.73±0.49)×10^(9)/L、Hb水平(122.85±15.38)g/L和治疗24周时的Lym水平(1.59±0.49)×10^(9)/L、Hb水平(123.20±16.70)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0.42)×10^(9)/L、(105.89±16.91)g/L和(1.38±0.34)×10^(9)/L、(103.42±25.63)g/L,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治疗24周时的ALB水平(41.20±3.0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0±6.06)g/L,治疗12周时的SCr水平(55.46±16.40)μmol/L和治疗24周时的SCr水平(54.79±16.1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46±24.21)、(69.34±20.95)μmol/L,治疗12周时的ESR水平(24.44±10.63)mm/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7±11.21)mm/h,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治疗12和24周时的IgG和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时的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和24周时的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和24周时,早期组的激素减量值(60.49±27.42)、(68.23±22.12)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0±6.96)、(28.37±7.60)mg,SLEDAI-2000评分(3.77±1.06)、(2.74±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9±1.46)、(2.96±0.40)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种主要器官损害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SLE患者可改善贫血情况、肝肾功能、ESR水平及免疫功能,有利于更快降低激素用量,且不会增加主要器官损害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诱导缓解期 激素减量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9
作者 李朝霞 黎晓萱 +2 位作者 徐春雪 徐宏贵 周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FT,根据EFT是否增厚将SLE患者分为增厚组及不增厚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心脏彩超参数及CVD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EFT的危险因素。结果:SLE组患者的EFT[4.40(2.60)mm]较对照组[3.10(1.60)mm]显著增厚(P<0.001)。病例组患者中EFT增厚者占42.0%(76/131),对照组EFT增厚者仅占9.5%(9/95)。病例组中EFT增厚组与不增厚组比较结果显示,EFT增厚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房直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显著高于不增厚组。EFT与年龄、病程、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AD、RVD、IVST、LVPWT及CIMT等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PWT增加是EF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的EFT增厚与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的改变相关,提示应对EFT增厚及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异常的SLE患者进一步筛查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 心脏彩超参数 细胞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陈琼 方杰 魏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6,共9页
该文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病例进行报道,并复习1974—2021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1例SLE合并PRCA患者的资料,对该52例患者(51+1例)的流行病学特... 该文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病例进行报道,并复习1974—2021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1例SLE合并PRCA患者的资料,对该52例患者(51+1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2例患者多见于亚洲育龄期女性。诊断为SLE和诊断为PRCA时,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1.5岁和36.0岁。先诊断为SLE的患者,诊断为SLE与诊断为PRCA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先诊断为PRCA的患者(P=0.042)。52例患者临床表现多为乏力、关节痛、雷诺现象和皮疹,并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胸腺瘤、甲状腺功能减退、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实验室指标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抗双链DNA(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体阳性、尿蛋白阳性和低补体水平的人数比例均较高。52例患者中,有51例的治疗方案包含糖皮质激素,占比98.08%,其次依次为输血治疗、环孢素A、环磷酰胺、高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在报道了预后的50例病例中,预后好转44例,无效和死亡各3例。该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SLE合并PRCA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从五体痹和五脏痹分层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
作者 黄慧萍 陈薇薇 +1 位作者 朱博玉 刘智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35-938,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五体痹、五脏痹病因、症状角度出发,分层论治SLE各种系统表现。皮肤红斑(皮痹)当以养阴清热为先,血管炎表现(脉痹)重在活血化瘀,筋挛节痛(筋痹)治以祛邪柔肝;肌肉...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五体痹、五脏痹病因、症状角度出发,分层论治SLE各种系统表现。皮肤红斑(皮痹)当以养阴清热为先,血管炎表现(脉痹)重在活血化瘀,筋挛节痛(筋痹)治以祛邪柔肝;肌肉麻木、痿软不利(肌痹)应健脾固本;关节表现(骨痹)重视平补肝肾;肝脏受累(肝痹)需辨虚实,实则疏肝,虚则养肝;心脏受累(心痹)养心同时不忘疏肝;消化系统受累(脾痹)全程注意固护后天之本;肺脏受累(肺痹)应根据不同阶段及临床表现,分别施以祛风散寒、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养阴润肺之法;肾脏受累(肾痹)注意分期辨治,早期清肾益肾,后期补肾填精兼祛痰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痹 五脏痹 分层论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加强随访管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李佩丽 安乐美 +2 位作者 卫向月 张静 王留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强随访管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SLE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12个月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其中加强随访组... 目的 探讨加强随访管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SLE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12个月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其中加强随访组干预内容如下: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建立患者随访登记表,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定期科普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药物及日常护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分析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2000(SLEDAI-2K)评分、复发率、泼尼松使用剂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8例SLE患者,其中常规随访组48例,加强随访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线SLEDAI-2K评分、药物应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常规随访组患者的复诊次数低于加强随访组(P<0.05);加强随访组SLEDAI-2K评分、复发率、泼尼松的使用剂量均低于常规随访组(P<0.05);两组继发感染、药物服用不规范、自行减停药、新发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强随访组均低于常规随访组。结论 加强随访管理可以改善SLE患者疾病控制情况,降低复发率以及泼尼松使用剂量。此外,加强随访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LE患者继发感染、自行减停药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随访管理 疾病复发 激素使用剂量 继发感染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靶向B细胞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文献病例分析
13
作者 姜莉 贾倩 +3 位作者 厉彦山 王莉莉 李红 李尊忠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靶向B淋巴细胞生物制剂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3年5月),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贝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例报...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靶向B淋巴细胞生物制剂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3年5月),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贝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贝利尤单抗或利妥昔单抗用药情况(用法用量、单用或联用、联用方案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临床治疗及转归等,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患者14例,发病年龄(50.71±11.45)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24例,发病年龄(30.67±14.93)岁。纳入有详细病例报道的患者共7例,7例患者均未合并HIV感染、恶性肿瘤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患者均经磁共振检查确诊,均未行脑组织活检。临床表现:癫痫5例,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3例,构音障碍或失语2例,头痛2例,昏迷1例,血压升高4例。最终7例患者中1例死亡。结论应用靶向B细胞治疗后,SLE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多发生在疾病活动期且合并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容易与神经精神狼疮混淆,导致病情延误,提示在使用靶向B细胞生物制剂治疗时,应评估SLE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B细胞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HMGB1中和抗体抑制细胞焦亡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李鸣远 孟岩 武云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4,50,共7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中和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HMGB1中和抗体(anti-HMGB1)组、MRL/...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中和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HMGB1中和抗体(anti-HMGB1)组、MRL/lpr+MCC950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4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三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荧光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及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RL/lpr组小鼠肺组织呈现严重病理损伤症状,胶原纤维沉积面积显著增加(P<0.05),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1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内NLRP3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MRL/lpr组比较,MRL/lpr+anti-HMGB1组和MRL/lpr+MCC950组小鼠肺组织损伤得到明显改善,胶原纤维沉积面积显著减少(P<0.05),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18、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内NLRP3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减小(P<0.05),同时,肺组织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HMGB1中和抗体能够改善SLE模型小鼠肺损伤,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细胞焦亡
下载PDF
2023美国母胎医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咨询建议解读
15
作者 蒲才秀 漆洪波 陈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肾脏、关节和皮肤。SLE患者妊娠后,相关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肾脏、关节和皮肤。SLE患者妊娠后,相关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congenital heart block,CHB)、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死胎等均显著高于非SLE患者,且与非SLE患者比,SLE孕产妇病死率升高超过20倍[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胎儿生长受限 复发性流产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胚胎停育 孕产妇病死率 FETAL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胸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结肿大的评估及其与疾病进程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李静 马芹 路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结肿大的评估价值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胸部CT检查显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将其分为淋巴结肿大组(35例,短径>10... 目的:探讨胸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结肿大的评估价值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胸部CT检查显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将其分为淋巴结肿大组(35例,短径>10 mm)和非淋巴结肿大组(35例,短径<8 mm)。采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并进行对比,将上述指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淋巴结肿大的危险因素,分析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图像。结果:淋巴结肿大组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高于非淋巴结肿大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低于非淋巴结肿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9、4.884,P<0.05);淋巴结肿大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淋巴结肿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0、5.040、5.833,P<0.05),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和C4水平均低于非淋巴结肿大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均高于非淋巴结肿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79、20.791、26.192、16.173、41.142、10.0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3、IgG及SLEDAI评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淋巴结肿大的危险因素(OR=3.034、2.721、1.127,P<0.05),而年龄大、肾损害为保护因素(OR=0.259、0.254,P<0.05)。结论:淋巴结肿大的出现预示着患者的疾病进展的过程中发生多系统损害的风险较大,且病情活动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结肿大 评估 疾病进程
下载PDF
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17
作者 王军辉 夏飞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血清补体C3、C4和C1q抗体水平;分析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与肾功能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肌酐(Scr)(83.61±10.71)μmol/L、尿素氮(BUN)(6.45±1.47)mmol/L、β_(2)-微球蛋白(β_(2)-MG)(6.23±1.4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6±7.39)μmol/L、(3.02±1.25)mmol/L、(1.65±0.58)mg/L,肾小球滤过率(eGFR)(80.56±14.28)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9±15.3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56±0.17)、(0.16±0.0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31)、(0.30±0.12)g/L,抗C1q抗体水平(46.65±11.4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0.6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活动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89±0.23)、(0.25±0.07)g/L均明显高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0.31±0.08)、(0.08±0.02)g/L,抗C1q抗体水平(31.47±6.28)U/ml明显低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59.76±8.7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抗C1q抗体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C4、抗C1q抗体是影响SLE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4、2.14、5.68,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血清补体C3、C4明显下降,抗C1q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现象,多预示患者病情加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补体C4 抗C1Q抗体 病情活动度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晚期鼻咽癌1例
18
作者 郎娟 熊中奎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本文报道2020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1例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EBV抗体阳性的巨大原发灶晚期鼻咽癌青年患者,经诱导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联合奈达铂注射剂)、根治性放疗(PGTV DT=6974cGy/32f/49d,PTV1 DT=6016... 本文报道2020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1例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EBV抗体阳性的巨大原发灶晚期鼻咽癌青年患者,经诱导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联合奈达铂注射剂)、根治性放疗(PGTV DT=6974cGy/32f/49d,PTV1 DT=6016cGy/32f,PTV2 DT=5264cGy/28f)、辅助化疗和维持化疗后疾病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晚期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跨膜蛋白IRE1α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莹莹 邓丹琪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已知该疾病是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集合体,各种免疫细胞、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异常的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然而,现有的研究对其病因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已知该疾病是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集合体,各种免疫细胞、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异常的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然而,现有的研究对其病因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肌醇需要酶1α(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是一种内质网(ER)I型跨膜蛋白,几乎表达于所有哺乳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具有胞质激酶和核糖核酸酶活性,是ER应激的压力感受器,与造成免疫紊乱的多种生理和病理条件有关,多项研究已证明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围绕IRE1α如何参与SLE发生发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需要酶1α 跨膜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郑均燕 袁诗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妊娠合并SLE患者314例,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法按照7∶3的比例,将220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剩余94例作为验证组,根据建模组妊娠合并SLE...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妊娠合并SLE患者314例,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法按照7∶3的比例,将220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剩余94例作为验证组,根据建模组妊娠合并SLE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73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147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妊娠合并SLE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再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L拟合优度检验对已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狼疮性肾炎、子痫前期、雷诺现象、抗SSA抗体+、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低、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为妊娠合并SLE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均<0.05)。以此7项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建模组验证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44~0.930),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区分度良好,H-L检验χ^(2)=8.877,P=0.342;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40~0.901),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L检验结果提示已构建的预测模型与实际结局具有较高一致性(χ^(2)=6.436,P=0.599)。结论狼疮性肾炎、子痫前期、雷诺现象、抗SSA抗体+、SLEDAI低、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为妊娠合并SLE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的7项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妊娠合并SLE患者的妊娠结局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结局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