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颂体诗新考
1
作者 郑志强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63,共10页
在诗经学史中,"颂"被视为"体"甚早。但时至今日,对《诗经》中的"颂体诗"的文体特色仍缺乏现代文学理论语境中的总结与概括。《诗经》中约有"颂体诗"40首左右,是一种以歌颂先祖为主旨和主要特... 在诗经学史中,"颂"被视为"体"甚早。但时至今日,对《诗经》中的"颂体诗"的文体特色仍缺乏现代文学理论语境中的总结与概括。《诗经》中约有"颂体诗"40首左右,是一种以歌颂先祖为主旨和主要特色的亚诗歌体裁。在题材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天子举行禘袷郊类大祭乐歌之诗;春(禴)、夏(祠)、秋(烝)、冬(尝)四时"宗祀"祭祀乐歌之诗;天子"巡守""告成"之祭的乐歌之诗;农事祭祀活动乐歌之诗。在艺术特色上,除以"四言单章"为代表的主流结构形态外,广泛运用了"形容"修辞格,通过"形容"实现对"神"的赞美;突出运用了报告与祈祷的修辞方式,展示出"与神交易"的功利心态;"镶嵌"与"叠字"的手法交相为用,对诗歌韵律节奏的形成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颂体诗 题材类型 修辞手法
下载PDF
李义府的政治际遇与“颂体诗”风貌
2
作者 李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8期98-100,共3页
人品决定诗品,李义府善于投机钻营,无论是政治顺意还是仕途偃蹇,皆充满阿谀逢迎之姿、投机钻营之态;与其人品相适应,李义府的诗作是其仕途兴衰的"晴雨表",是政治际遇的自画像。政治上投机钻营,在仕途飞升、志得意满之时,文学... 人品决定诗品,李义府善于投机钻营,无论是政治顺意还是仕途偃蹇,皆充满阿谀逢迎之姿、投机钻营之态;与其人品相适应,李义府的诗作是其仕途兴衰的"晴雨表",是政治际遇的自画像。政治上投机钻营,在仕途飞升、志得意满之时,文学上主要表现为对"知遇者"的感恩戴德,诗尾往往"曲终于谀";在仕途不顺、偃蹇受阻之时,文学上主要表现为对朝廷充满希冀与内心的哀愍,诗尾往往"曲终于怜"。李义府的"颂体诗"是龙朔变体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义府 颂体诗 龙朔变体
下载PDF
龙朔时期“颂体诗”考论
3
作者 聂永华 《运城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横贯高宗朝的"龙朔变体"是初唐宫廷诗风的一次重要"新变"。政治格局的激烈变动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微妙转换,使宫廷诗人的人员构成、文化心态及人格特征等发生了与贞观宫廷诗人颇为明显的差异,导致富丽谄媚的"颂... 横贯高宗朝的"龙朔变体"是初唐宫廷诗风的一次重要"新变"。政治格局的激烈变动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微妙转换,使宫廷诗人的人员构成、文化心态及人格特征等发生了与贞观宫廷诗人颇为明显的差异,导致富丽谄媚的"颂体诗"畅行一时。"才优而行薄"的人格嬗变,使贞观宫廷诗人对帝国气象的颂美衍变为对帝王的无原则的阿谀。献媚邀宠、感激恩荣的"欢愉之辞",感情苍白,诗风趋向浮虚夸饰,诗歌语言上就成了繁芜雍密的"浮肿"。由许敬宗、李义府辈开创的"颂体诗"经过他们及其追随者的"自我颠覆",已走到了"绝境",由此引起的不满和反驳也就成了势所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朔变体 颂体诗 富丽夸饰
下载PDF
济慈颂体诗主题浅释 被引量:3
4
作者 翁红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89-93,共5页
本文对济慈五月颂体诗的主题作了阐释和探讨;发掘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美即是真、人生短暂和时光易逝;指出对深刻主题的独特表述、艺术与思想完美统一是这组颂体诗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济慈 颂体诗 主题 真美
下载PDF
颂体诗:虚构现实元素的一种方法--从石才夫的颂体诗说起
5
作者 陈爱中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37,共6页
只有在诗学的意义上实现对现实各种元素的重构,也才称得上是诗学意义上的真实,从而以诗歌的方式构建和特定时代的紧密关系,是按照“可然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按照诗学逻辑的推演,将现实元素综合重组后,以更为深刻或者丰富的方式呈... 只有在诗学的意义上实现对现实各种元素的重构,也才称得上是诗学意义上的真实,从而以诗歌的方式构建和特定时代的紧密关系,是按照“可然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按照诗学逻辑的推演,将现实元素综合重组后,以更为深刻或者丰富的方式呈现出来,“虚构的历史之所以能予人心的一些满足,就是由于它具有一种比在事物本性中所发现者更为丰富的伟大、更为严格的善良、更为绝对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意义 可然律 颂体诗 虚构现实 特定时代 多样性 发现者 紧密关系
原文传递
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变奏——济慈与李商隐创作美学的平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慧 张新军 江黎娥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济慈和李商隐诗歌都呈现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本文通过对济慈的颂体诗与李商隐无题诗进行比较,认为在济慈的诗歌中优美占主导地位,其创作显示外在化的倾向,而李商隐的诗歌则是感伤贯穿始终,显示内在化的倾向。
关键词 优美 感伤 济慈 李商隐 诗歌创作 创作美学 颂体诗 无题诗
下载PDF
“龙朔变体”的诗史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聂永华 《运城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6-40,共5页
横贯高宗朝的“龙朔变体”是初唐宫廷诗风的一次重要“新变”。同时并存的“绮错婉媚”之“上官体”和富丽谄媚之“颂体诗” ,在具有共通的艺术精神的同时 ,在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艺术特色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二者以其同中有异、异... 横贯高宗朝的“龙朔变体”是初唐宫廷诗风的一次重要“新变”。同时并存的“绮错婉媚”之“上官体”和富丽谄媚之“颂体诗” ,在具有共通的艺术精神的同时 ,在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艺术特色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二者以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错落交叠状构成了龙朔宫廷诗坛的实际状况 ,又各以其审美趣味和价值内涵对初唐宫廷诗风的流变乃至一代“唐音”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朔变体 “上官体” 颂体诗 诗史
下载PDF
“龙朔变体”详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祝良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从历史的角度仔细甄辨"龙朔变体"的详细内涵,可以看出"上官体"并非"龙朔变体"的主要内容,而以许敬宗为代表的"颂体诗"才是杨炯要批评的主体,其富丽谄媚的特征正是"龙朔变体"的主要内... 从历史的角度仔细甄辨"龙朔变体"的详细内涵,可以看出"上官体"并非"龙朔变体"的主要内容,而以许敬宗为代表的"颂体诗"才是杨炯要批评的主体,其富丽谄媚的特征正是"龙朔变体"的主要内涵,它是龙朔时期文化氛围转换以及政治格局的变动引发的宫廷诗人人格特征、文化心态蜕变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朔变体 上官体 颂体诗 文化心态
下载PDF
王勃“龙朔变体”再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学界普遍认为高宗龙朔诗坛流行"上官体""颂体诗"两种诗体,因而对王勃所批判的"龙朔变体"内涵的争议,一直围绕"上官体""颂体诗"和两者兼指三种意见展开。实际上,"上官体"&q... 学界普遍认为高宗龙朔诗坛流行"上官体""颂体诗"两种诗体,因而对王勃所批判的"龙朔变体"内涵的争议,一直围绕"上官体""颂体诗"和两者兼指三种意见展开。实际上,"上官体""颂体诗"都产生于贞观时期,其相对于贞观主体诗风而言都是诗坛之"变",王勃对这两种诗风均表不满;但"颂体诗"主要流行于高宗永徽、显庆年间,龙朔诗坛则几乎是"上官体"的天下,故"龙朔变体"只能是指向"上官体"。不过,二者不能等同,"龙朔变体"的具体内涵只限于《王勃集序》中提出的"上官体"之缺陷,至于"上官体"的其它特征则不在王勃批判之列,这也是其攻击"变体"而不直呼"上官体"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朔变体” “上官体” 颂体诗 《王勃集序》
下载PDF
“龙朔变体”说内涵考辨
10
作者 甘生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1-86,共6页
对杨炯提出的“龙朔变体”一说,学界的解释众说纷纭。本文结合其产生语境对诸家观点逐一辨析,认为杨炯所批评的是贞观末至龙朔时期的讲究声律、对仗和堆砌辞藻的创作风气。这种风气的代表,虽然有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但更多的是... 对杨炯提出的“龙朔变体”一说,学界的解释众说纷纭。本文结合其产生语境对诸家观点逐一辨析,认为杨炯所批评的是贞观末至龙朔时期的讲究声律、对仗和堆砌辞藻的创作风气。这种风气的代表,虽然有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但更多的是以许敬宗为代表的“颂体诗”。“上官体”和“颂体诗”虽然有相像之处,但两者有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朔变体 上官体 颂体诗
下载PDF
颂词
11
作者 郭旭升 《作品》 2020年第6期200-202,共3页
推荐语:刘大伟(青海师范大学)颂体诗可追溯至《诗经》,内容以宗庙祭祀为主。后世宗庙颂诗开始流向民间,大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存在,文人诗词中较为少见。自"十七年文学"开始,涌现了许多与时代话语紧密联系的颂诗,但因其艺术性... 推荐语:刘大伟(青海师范大学)颂体诗可追溯至《诗经》,内容以宗庙祭祀为主。后世宗庙颂诗开始流向民间,大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存在,文人诗词中较为少见。自"十七年文学"开始,涌现了许多与时代话语紧密联系的颂诗,但因其艺术性的薄弱而少有人提及。近些年,很多诗人重新开启了颂诗体式,以期呈现"大的主题""深的思考"和"强烈的抒情"。校园诗人郭旭升完成的组诗《颂词》显然具有这样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话语 口耳相传 十七年文学 青海师范大学 《诗经》 颂体诗 宗庙祭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