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5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术后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苏鹏 田子强 +3 位作者 徐延昭 吕会来 李振华 温士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复发为终点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之间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的102例患者中,我们发现,患者年龄(OR=4.009,95%CI:1.209~13.299,P=0.023)、糖尿病(OR=3.515,95%CI:1.045~11.819,P=0.042)、手术时间(OR=1.014,95%CI:1.002~1.026,P=0.020)、术中出血量(OR=1.016,95%CI:1.008~1.025,P<0.001)均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同时,手术时间(OR=1.123,95%CI:1.008~1.252,P=0.036)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无并发症组明显延长(P<0.001)。无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有并发症患者(HR=1.43,95%CI:1.03~1.99,P=0.033),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严重并发症患者(HR=1.61,95%CI:1.15~2.24,P=0.005)。结论:对于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术后并发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并发症 糖尿病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有评估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娜 王丰容 +4 位作者 李俊玉 商娜 刘慧珍 刘小蒙 席修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绘制AGI分级、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结果:192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为38.0%(73/192),AGI的发生率为89.1%(171/192),其中1级患者69例,2级72例,3级26例,4级4例。AGI分级越高,患者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越高(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酸、机械通气(MV)、AGI分级以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GI分级、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均低于APACHEⅡ评分,但两者相结合的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高,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路径式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淑兰 潘姝姝 +3 位作者 苏清青 余丽 郑建敏 罗红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卵巢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路径式... 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卵巢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路径式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疲乏症状[癌症疲乏量表(CF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QLQ-OV28)]。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CFS各项评分、SAS及SDS评分、QLQ-OV28中消化道症状、外在形象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QLQ-C30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护理可改善卵巢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心理状况,缓解癌性疲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式护理 卵巢癌 胃肠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鹏飞 武海博 +2 位作者 张丽 王海洋 包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23-325,共3页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治疗难度大、花费高、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研究显示总体感染率在2%~7%之间,颅脑外伤和脑出血多为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过长.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急诊手术 颅内感染 预后 预后分析 颅脑手术后 分布及耐药性 病原菌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占科 陈凯丽 +5 位作者 应春苗 冯素香 崔伟锋 徐江雁 袁婷婷 李耀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目的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评估和防治DKD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多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及郑... 目的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评估和防治DKD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多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及郑州市人民医院)2010—2021年就诊治疗的DKD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50%、血肌酐(Scr)翻倍、DKD 5期、死亡为结局指标,随访其发生时间及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筛选DKD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4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4.65(4.557~4.746)年,发生复合终点事件305例(15.6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DKD病程≥4年、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eGFR、湿热血瘀证、脾肾气虚兼湿聚血瘀证、脾肾阳虚兼血瘀证、中药熏洗、服用中药患者DKD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R(95%CI)=2.52(1.92,3.30)]、DKD病程[HR(95%CI)=1.62(1.09,2.42)]、吸烟史[HR(95%CI)=1.61(1.13,2.29)]、饮酒史[HR(95%CI)=1.41(1.01,1.95)]、脑血管病[HR(95%CI)=1.33(1.01,1.75)]、糖尿病眼病[HR(95%CI)=1.43(1.13,1.82)]、SUA[HR(95%CI)=1.72(1.26,2.33)]、24 h-UTP[HR(95%CI)=1.48(1.14,1.91)]、脾肾气虚兼湿聚血瘀证[HR(95%CI)=2.22(1.44,3.43)]与DKD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关系密切(P<0.05),服用中药[HR(95%CI)=2.57(2.00,3.31)]能够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年龄、DKD病程、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SUA、24 h-UTP、脾肾气虚兼湿聚血瘀证是影响DK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服用中药治疗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预后 影响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下载PDF
NRG1、HE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潇然 陆巍 +5 位作者 于欣 王永杰 王勇 廉吉虎 李震霄 宋海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NRG1、HER3表达对PC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C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分别为78.13%(75/96)、75.00%(72/96),高于癌旁组织6.25%(6/96)、8.33%(8/96)(χ^(2)/P=101.670/<0.001,87.771/<0.001)。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患者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大于TNM分期Ⅰ~Ⅱ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χ^(2)/P=6.181/0.013,8.533/0.003;7.731/0.005,6.769/0.009;6.508/0.011,7.376/0.007)。NRG1阳性组、HER3阳性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低于NRG1阴性组、HER3阴性组(χ^(2)/P=4.267/0.039,5.499/0.019)。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术前PSA≥20μg/L、NRG1阳性,HER3阳性是影响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48(1.118~1.875),1.401(1.138~1.724),1.353(1.059~1.728),1.338(1.057~1.692),1.293(1.014~1.649)]。结论PC癌组织中NRG1、HER3表达升高,与P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新的评估P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调节蛋白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预后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向波 史博伦 +1 位作者 李艳凤 何发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 目的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不停组,接受停跳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停跳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状况、心功能分级状况、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受损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不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停跳,24 h引流量少于停跳组(P<0.05)。不停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分级优于停跳组(P<0.05),LAEDD、LVEDD小于停跳组,LVEF高于停跳组(P<0.05)。术后7 d不停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预后 心瓣膜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s的胰腺癌预后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菲菲 杨馨奕 +2 位作者 秦振溜 张杰 金约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48-359,共12页
目的研究铜死亡相关lncRNAs在胰腺癌(PAAD)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并进一步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胰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铜死亡相关lncRNAs,先后利用单因... 目的研究铜死亡相关lncRNAs在胰腺癌(PAAD)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并进一步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胰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铜死亡相关lncRNAs,先后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构建预后模型。根据模型的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亚组分析、ROC曲线分析及一致性指数分析评估模型的预后预测价值,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验证模型的独立性。对高、低风险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对高、低风险组患者进行肿瘤突变负荷(TMB)分析、免疫治疗反应预测以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127个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先后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6个铜死亡相关lncRNAs的预后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将PAAD患者队列分成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要长于高风险组(P<0.05)。ROC曲线证明了该模型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良好:1、3、5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753、0.771;基因功能富集分析表明,高、低风险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此外,高风险组患者的TMB值明显大于低风险组,而TIDE评分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最后,通过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不同组的胰腺癌患者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本研究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s成功构建了一个PAAD患者预后模型,可精准预测PAAD患者的预后,并为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选择提供个性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铜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 预后模型 构建与验证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于丹丹 秦海强 +6 位作者 王安心 张晓丽 左颖婷 张亚清 杨波 魏娜 张婧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9-814,共6页
目的探讨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观察发病7 d内首次卒中住院患者的BMI与3个月卒中结局的关系。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和中重度卒中(N... 目的探讨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观察发病7 d内首次卒中住院患者的BMI与3个月卒中结局的关系。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和中重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情况。记录入院时BMI、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及在院期间肺炎等资料,其中BMI按照四分位数分为4层。发病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集mRS评分,以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比较轻度卒中组和中重度卒中组BMI及其他基线指标的差异并探索不同水平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33例患者,其中男性474例(64.7%),女性259例(35.3%)。缺血性卒中552例(75.3%),出血性卒中181例(24.7%)。轻度卒中组526例,中重度卒中组207例。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不同水平BMI对整体患者及轻度卒中患者3个月结局均无显著影响;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中,与BMI最低四分位水平患者相比,最高四分位水平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OR 0.376,95%CI 0.142~0.992,P=0.048)。结论不同BMI水平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不同,其中,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人群中,高BMI水平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体重指数 预后 超重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的宫颈癌免疫基因预后模型构建及预后标志物鉴定
10
作者 林丽娜 何中慧 陈军莹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6期417-426,共10页
目的:构建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的宫颈癌预后模型,寻找宫颈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转录组信息及临床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在宫颈癌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筛选出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免疫基因,KEGG进... 目的:构建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的宫颈癌预后模型,寻找宫颈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转录组信息及临床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在宫颈癌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筛选出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免疫基因,KEGG进行富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构建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通过Cox回归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同时鉴定出与临床参数相关的免疫预后基因,分析它们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在宫颈癌及正常组织中共筛选出556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免疫相关基因339个,Cox分析显示有24个基因与患者预后相关,经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确定12个免疫相关基因(TNF、TFRC、APOBEC3H、CSK、OLR1、PTPN6、SBDS、AGT、TGFA、IL17RD、NRP1、ZAP70)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5。患者的风险评分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年龄、肿瘤分级无相关性(P>0.05)。相关性分析筛选出2个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免疫基因(OLR1和ZAP70)。OLR1和ZAP70基因表达量与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CD4+T细胞、NKT细胞、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具有高度正相关。结论:宫颈癌中有多个免疫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紧密相关,基于免疫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基因 预后模型 预后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志强 赵洲易 白紫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患者85例纳入胃癌组,同时期收集慢性胃炎患者60例纳入慢性胃炎组,体检健康志愿者6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X9蛋白水平。分析SOX9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患者85例纳入胃癌组,同时期收集慢性胃炎患者60例纳入慢性胃炎组,体检健康志愿者6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X9蛋白水平。分析SOX9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血清SOX9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SOX9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慢性胃炎组,而慢性胃炎组SOX9水平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X9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Lauren分型相关(P<0.05),血清SOX9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血清SOX9水平区分胃癌组和对照组的AUC为0.942,95%CI为0.921~0.982,区分胃癌组和慢性胃炎组的AUC为0.842,95%CI为0.782~0.913。将SOX9水平为46.0 ng/mL作为临界值,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88.5%,进一步诊断早期胃癌,AUC为0.755,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0.1%。结论血清SOX9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有关,可用于诊断胃癌,还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9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el-1和IL-17水平变化及与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德泉 江华 +4 位作者 韩玉惠 杨青平 吴义森 欧阳林 李清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5 cm,n=14)、中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5 cm,n=53)和小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 cm,n=59);根据NIHSS评分分为重症组(NIHSS评分≥16分,n=13)、中症组(5分<NIHSS评分<15分,n=58)和轻症组(NIHSS评分≤5分,n=55);根据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45)。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Del-1、IL-1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Del-1、IL-17水平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吸烟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e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Del-1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轻症组血清Del-1水平高于中症组、重症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重症组>中症组>轻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Del-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el-1、IL-17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63、0.747(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血清Del-1水平较低,IL-17水平较高,二者与患者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 白细胞介素-17 梗死面积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清
下载PDF
TER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柳 蔡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93-196,共4页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85%的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较差,与诊断晚、复发风险高、药物耐药等有关。端粒酶是细胞存活的关键酶,它能维...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85%的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较差,与诊断晚、复发风险高、药物耐药等有关。端粒酶是细胞存活的关键酶,它能维持细胞端粒的长度,使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永生化的潜能。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编码)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能激活端粒酶,为细胞提供癌变的可能。TERT启动子突变被证明是激活端粒酶的一种新的遗传机制,并存在于多种人类肿瘤中。端粒酶激活和端粒损伤与人类肺癌的发生有关,且TERT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性及预后有关。本文总结了TERT启动子突变及TERT多态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以及它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及靶向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ERT启动子突变 端粒酶逆转录酶 预后
下载PDF
脑电图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
14
作者 刘刚 高岱佺 +2 位作者 王媛 孙慧芹 张运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评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昏迷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了自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CPR后昏迷患... 目的:评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昏迷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了自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CPR后昏迷患者,所有患者在CPR后48—72h内接受床旁EEG监测。本研究将EEG结果分为6种模式:慢波增多模式(有反应性或无反应性),三相波,爆发抑制模式(癫痫样放电或非癫痫样放电),α/β/θ/δ/纺锤波昏迷,癫痫样放电(局灶性或广泛性)和全面抑制模式。预后随访采用6个月内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CPC),结果分为良好(CPC 1—2)或不良(CPC 3—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例患者,其中女性29例,男性25例,预后良好20例,占37.04%。EEG分级预测CPR后昏迷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 0.675—0.921,P<0.01),其中慢波增多与良好结局相关(P<0.05);爆发抑制(有癫痫样活动),癫痫样放电(局灶性和广泛性)、全面抑制模式与不良结局相关。结论:EEG分级能够客观反映CPR后昏迷患者的脑损伤严重程度并且可能有助于临床早期预测这类重症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心肺复苏 昏迷 预后
下载PDF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7例诊治预后分析
15
作者 郑首学 鲁宏伟 +1 位作者 常斌鸽 李牧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致伤因素和损伤类型、入院后的治疗情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致伤因素和损伤类型、入院后的治疗情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状态良好、轻残、重残为治疗有效,持续植物状态、死亡为治疗无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04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612例(占58.45%),治疗无效435例(占41.55%);存在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无颅内血肿者[53.8%(342/636)比22.6%(93/411)],复合损伤患者的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颅脑损伤者[62.4%(249/399)比28.7%(186/648)],GCS评分为3~5分患者的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GCS评分6~8分者[64.8%(243/375)比28.6%(192/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是否存在颅骨骨折患者治疗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2.2%(294/696)比40.2%(141/351)和37.9%(69/182)比42.3%(366/86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血肿[优势比(OR)=2.266,95%可信区间(95%CI)为1.656~3.103]损伤类型(OR=1.816,95%CI为1.279~2.578)、GCS评分(OR=2.262,95%CI为1.582~3.234)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为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应重视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减少颅内血肿和多发性损伤的发生以及关注CCS评分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预后分析
16
作者 刘松涛 孟庆华 +3 位作者 刘梅 韩亚男 王金环 闾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LF/SAL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ALF/SALF成人患者,参照2015年国际腹水俱乐部制定的标准诊断AKI,应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 目的分析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LF/SAL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ALF/SALF成人患者,参照2015年国际腹水俱乐部制定的标准诊断AKI,应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在纳入的378例患者中,ALF 77例,SALF 301例;91例(24.1%)发生了AKI,其中ALF患者为42.9%,显著高于SALF患者的19.3%(P<0.05);在91例AKI患者中,肾前性氮质血症(PRA)4例(4.4%),肝肾综合征(HRS)54例(59.3%),急性肾小管坏死(ATN)22例(24.2%),其他类型11例(12.1%);未并发AKI的ALF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45.5%和47.7%,显著低于并发AKI的78.8%和90.9%(P<0.05),未并发AKI的SALF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23.0%和26.7%,显著低于并发AKI患者的69.0%和74.1%(P<0.05);经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诊断为ALF、发生AKI和INR高水平与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独立相关。结论ALF患者发生AKI的比例显著高于SALF患者,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下载PDF
ICU谱妄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吴智鑫 吴清玉 +5 位作者 吴曦 黄少娟 魏思源 范文定 苏懿 雷俊娜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探索谵妄患者的临床分型分布及其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收治的谵妄患者共152例。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收集患者的机械通气、妄、IC... 目的探索谵妄患者的临床分型分布及其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收治的谵妄患者共152例。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收集患者的机械通气、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妄患者的临床分型分布,并探讨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152例病例中男84例(55.3%),女68例(44.7%),平均(62.42±11.29)岁。临床分型分布上,活动亢进型(42.8%)>混合型(40.8%)>活动抑制型(16.4%)。活动亢进组、混合组、活动抑制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6.9%、37.1%、40.0%,活动亢进组的死亡率最低,且与其他两个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个分型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亢进组、混合组、活动抑制组总住院时间分别是24.0(3.0,55.5)、39.00(18.75,63.25)、27.00(13.00,48.50)d,活动亢进组的总住院时间比活动抑制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型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亢进组、混合组、活动抑制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7.00(3.00,15.5)、11.00(3.00,20.00)、16.00(8.50,28.00)d,活动亢进组的ICU住院时间比活动抑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型间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亢进组、混合组、活动抑制组谵妄时间分别为3.00(1.00,6.00)、2.50(1.00,4.25)、6.00(4.00,9.00)d,活动抑制组的谵妄时间最长,且与其他两个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个分型间谵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型中活动亢进型谵妄患者最多,活动抑制组和混合组谵妄患者短期预后比活动亢进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临床分型 短期预后
下载PDF
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牛丽丽 李秀芬 +3 位作者 孙太冉 谢小谢 安阳 李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120例,在手术中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根据手术病理检测分为甲状腺癌组和癌旁组。采用qRT-PCR... 目的探讨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120例,在手术中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根据手术病理检测分为甲状腺癌组和癌旁组。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circKIF4A在甲状腺癌组、癌旁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5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circKIF4A相对表达水平相比,甲状腺癌组circKIF4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KIF4A表达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ircKIF4A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circKIF4A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8,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膜侵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circKIF4A表达水平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5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ircKIF4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5年生存情况有关,有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ircKIF4A 预后
下载PDF
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午丽 李炯 +4 位作者 马丽琼 赵春晖 王群 王润 潘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牙38颗)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2~108个月预后情况,将再植牙分为成功、存留和失败。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使用Log-... 目的:分析影响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牙38颗)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2~108个月预后情况,将再植牙分为成功、存留和失败。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性别、年龄、牙齿发育程度、牙齿保存方式、牙髓治疗方式对再植牙生存率的影响。结果:38颗再植牙成功3颗,存留28颗,失败10颗。再植牙9年累积生存率为34.7%。不同性别、年龄、牙齿发育程度、牙齿保存方式组的生存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牙髓治疗方式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现为根管充填组>持续根管换药组>保髓治疗组。结论:延迟再植全脱位恒牙时,保髓治疗的患牙生存预后较差,临床上建议早期进行牙髓摘除,消炎后根管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脱位 延迟再植术 预后 生存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玉凤 李晓莹 冷蓓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KP)分布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KP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170)和感染组(n=56),分析T2DM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收集T2DM合并感染患者KP标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KP)分布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KP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170)和感染组(n=56),分析T2DM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收集T2DM合并感染患者KP标本,记录标本来源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所有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记录预后情况。结果: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为影响T2DM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T2DM合并感染患者体内分离56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在痰液中的占比最高为44.62%,其次为尿液19.64%,血液中占比16.07%,脓液中占比12.5%,其他标本占比7.14%。56株KP总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最低为亚胺培南,痰液标本中KP对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庆大霉素耐药率高于非痰液标本,非痰液标本中KP对头孢他啶高于痰液标本(均P<0.05)。56株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共发现42个ST型,ST-20型、36型、65型、347型、660型各2株,分别占3.57%,23型4株占7.14%,ST-17、25、29、35、37、45、86、189、208、211、218、322、355、412、490、519、557、595、726、776、1049、1092、1103、1319、1569、1916、2059、3014、3140、3536、4023、4194、4262、4412、4857型各1株,分别占1.78%,其他ST型7株占比12.5%。56例T2DM合并KP感染患者预后良好患者52例,预后不良患者4例,预后良好率为92.86%。结论:T2DM合并感染患者KP主要分布在痰液和尿液中,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侵入性操作、ALB、HbA1c、FPG是影响KP感染发生危险因素,T2DM合并KP感染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率 多位点序列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