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金华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0-25,共6页
本文根据等效荷载原理,建立了直接计算杆系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次弯矩时,所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和直接计算结构总弯矩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统一起来。不论预应力混... 本文根据等效荷载原理,建立了直接计算杆系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次弯矩时,所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和直接计算结构总弯矩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统一起来。不论预应力混凝土杆件中的预应力筋线形如何,本法均适用。本法概念清楚,方法简单,所得出的固端弯矩计算公式简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矩 弯矩 预应力弯矩 等效荷载 混凝土杆件
下载PDF
预应力次弯矩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薛伟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1-635,共5页
针对我国现行唯一的预应力结构专业设计规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 -93)中有关预应力次弯矩条款的局限性 ,对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两类极限状态设计中如何考虑预应力次弯矩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针对我国现行唯一的预应力结构专业设计规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 -93)中有关预应力次弯矩条款的局限性 ,对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两类极限状态设计中如何考虑预应力次弯矩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并基于作者首先提出的“积极、有效地利用预应力次弯矩”的设计思想 ,对预应力束的优化布置方案、预应力束的截面偏心距e和拐点系数α的合理取值、提高预应力束的有效预应力Npe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弯矩 超静定结构 设计 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 有效预应力 预应力次内力
下载PDF
桥梁负弯矩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及油表读数计算的研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瑞定 《四川水泥》 2015年第4期213-213,共1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力度更大,大量的后张法大跨径桥梁兴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准确计算负弯矩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是控制张拉施工质量的基础。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和目前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力度更大,大量的后张法大跨径桥梁兴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准确计算负弯矩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是控制张拉施工质量的基础。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和目前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本文主要介绍桥梁负弯矩预应力筋伸长量准确计算及油表读数的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弯矩预应力 计算
下载PDF
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施工技术
4
作者 马磊 张德保 《商情》 2011年第13期102-102,共1页
箱梁顶板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凸显了诸多优点,不仅节约材料用量,而且劳动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顶板负弯矩预应力 后张法 控制应力 注浆
下载PDF
连续梁桥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后性能评价
5
作者 谢吉安 《福建交通科技》 2012年第3期71-73,共3页
本文针以某连续梁桥负弯矩预应力缺失造成病害为背景,检验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后桥梁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后,补救措施得当的情况下,桥梁的承载能力能够恢复至设计荷载等级要求,但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的... 本文针以某连续梁桥负弯矩预应力缺失造成病害为背景,检验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后桥梁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后,补救措施得当的情况下,桥梁的承载能力能够恢复至设计荷载等级要求,但负弯矩预应力筋错序施工的桥跨结构承载力富余度低于正确施工的桥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弯矩预应力 错序施工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延安体育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敏 王瑞茹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3,共5页
延安体育场东看台与健身广场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健身广场第一跨为27.5m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东看台采用27.28m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使跨河跨路工程解决了市区排洪与交通问题。对梁端负弯矩较大的部位采取竖向加腋或水平... 延安体育场东看台与健身广场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健身广场第一跨为27.5m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东看台采用27.28m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使跨河跨路工程解决了市区排洪与交通问题。对梁端负弯矩较大的部位采取竖向加腋或水平加腋,有效地解决了露天结构中构件不出现裂缝的设计要求。对东看台中间支座梁端负弯矩较大部位,采用一端在梁内固定,另一端在第二跨梁底或梁侧张拉的抛物线布筋方式,避免了因连续布筋过多造成预应力偏心弯矩过大而引起的边柱或悬臂梁受力不合理的现象。给出了结构的特点和节点构造,以及预应力转换梁施工阶段验算结果及预应力筋分段分批张拉的施工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转换梁 预应力弯矩 施工验算 张拉顺序
下载PDF
预应力板-柱结构地下车库的设计探讨及经济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彩凤 董卫东 《江苏建筑》 2020年第6期51-53,70,共4页
文章针对板-柱结构地下车库的预应力设计,将有限元方法并与常用的等代框架法进行对比,探讨了柱帽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作者对考虑柱帽影响的预应力次弯矩与等代框架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板中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的配筋方式及计... 文章针对板-柱结构地下车库的预应力设计,将有限元方法并与常用的等代框架法进行对比,探讨了柱帽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作者对考虑柱帽影响的预应力次弯矩与等代框架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板中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的配筋方式及计算普通钢筋时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预应力筋的分配比例。最后,针对一个工程实例将预应力设计方案与非预应力的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对比,得出在板柱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结构 预应力设计 有限元方法 柱帽 预应力弯矩 预应力筋的分配比例 经济对比
下载PDF
预应力悬灌梁跨冬季间断施工变形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汉敬 《四川建筑》 2004年第6期139-140,共2页
在我国西北方广大地区 ,进行悬灌梁施工要跨过漫长冬季 ,在未合拢前处于一种悬臂状态 ,间断施工期间 ,处于悬臂状态的梁变形趋势如何 ,值有多大 ,是否对梁体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观测 ,得出了结论 ,对类似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预应力悬灌梁 冬季 间断施工 桥梁施工 弯矩预应力
下载PDF
浅析预应力结构设计的若干技术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希成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5年第10期47-48,共2页
通过多个预应力结构工程设计实例,阐明与分析预应力结构设计中若干技术的处理与运用方法,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
关键词 预应力技术 弯矩决定预应力筋曲线 抗温度应力 内力影响分析 结构设计 预应力 技术 设计实例 结构工程 运用方法
下载PDF
非线性阶段预应力次弯矩概念及其在弯矩调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小卒 曾建宇 王磊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8,共8页
非线性阶段次弯矩的演化,以及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是否考虑次弯矩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预应力次弯矩的概念,使其能够适用于非线性阶段。运用变刚度法数值模拟了初始次弯矩(M2)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Me)之比为0.15~0.36... 非线性阶段次弯矩的演化,以及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是否考虑次弯矩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预应力次弯矩的概念,使其能够适用于非线性阶段。运用变刚度法数值模拟了初始次弯矩(M2)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Me)之比为0.15~0.36的15根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基于拓展后的次弯矩概念,提出了以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初始次弯矩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之比为影响参数的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公式。采用已有文献中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35的试验梁比较了所提公式和现有的弯矩调幅公式。设计制作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18的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获取单调加载下支座反力数据,检验了内力重分布程度较大时所提公式的效果。结果表明,给出的弯矩调幅公式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且更接近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连续梁 有黏结预应力 预应力弯矩 弯矩调幅
原文传递
简支转连续梁桥体系转换关键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强兴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5期94-95,共2页
在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体系转换是此类桥型施工的核心过程,施工中不同的施工顺序会对桥梁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五跨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端头混凝土浇筑顺序、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顺序以及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进行分析... 在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体系转换是此类桥型施工的核心过程,施工中不同的施工顺序会对桥梁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五跨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端头混凝土浇筑顺序、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顺序以及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进行分析研究,说明不同施工顺序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得出体系转换过程中合理的施工顺序,以期能为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转连续 端头混凝土 弯矩预应力 临时支座
下载PDF
某工程现浇屋顶坍塌事故分析
12
作者 张青山 《建筑技术开发》 2010年第2期10-11,共2页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责任方都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才能有效杜绝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关键词 预应力空心板安全度验算 荷载取值 预应力空心板上承受的弯矩 剪力
下载PDF
Test analysis o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with steel boxes subjected to torsion and combined flexure and tors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HU ShaoWei CHEN L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302-3310,共9页
While modem prestressed techniques have improved the torsion properti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HSC) composite beams with prestressed steel (PS) boxes, no research has been reported in either the national or in... While modem prestressed techniques have improved the torsion properti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HSC) composite beams with prestressed steel (PS) boxes, no research has been reported in either the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the an- ti-torque and composite torque properties of this type of beam.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 torque properties of these beams,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ten comprehensive tests; three of these were based on stirrup spacings and prestressing levels as the main parameters, while the other seven were based on torsional rates. The tor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re- sults which established several key parameters, including curves of constant torsion, strain curves of steel torsion, strain distri- bution of steel beams and concrete, curves of bending-moment and mid-span deflection, as well as cross strain distribution.The prestressing impact-factor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duce semiempirical equations for cracking torque in such composite beams. Furthermore, this involves the use of the equation of ultimate torque based on tress-model-theory of the distortion an- gl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In summary, this paper offers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of HSC composite beams with PS boxes, and provides both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s employed and a reference point for on-going research on composite beams and related anti-torqu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prestressed steel boxes torsion property cracking torque ultimate torque combined torsion torsion-bending correlation equ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