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混凝土T梁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研究
1
作者 荆松 原山山 陈超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1期97-100,共4页
本文以内荆河节制闸工程为实践背景,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通过详细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效果分析,展示了该技术的优势,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研究表明,这种一体化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本文以内荆河节制闸工程为实践背景,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通过详细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效果分析,展示了该技术的优势,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研究表明,这种一体化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未来,类似工程应继续优化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注重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 施工效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混合壳单元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受力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剑 叶见曙 +1 位作者 张峰 邹黎琼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与评估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利用混合壳单元建立了T梁有限元计算模型,对T梁从完好状态至破坏状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非线性分析。T梁中弯曲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型,应用虚功原理推导了其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 为了准确预测与评估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利用混合壳单元建立了T梁有限元计算模型,对T梁从完好状态至破坏状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非线性分析。T梁中弯曲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型,应用虚功原理推导了其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梁底平直预应力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型;利用Owen双参数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特性,采用双折线本构模型模拟钢筋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壳单元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弹性阶段的T梁刚度折减不明显,非线性阶段刚度发生明显折减,跨中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长幅度最大,因此,混合壳单元法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力学行为分析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t 混合壳单元法 受力性能 非线性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城泉 申永刚 +1 位作者 杨润芳 邹昀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9-2376,共8页
通过对一片跨径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性加载试验,详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弹性阶段经过弹塑性阶段最后达到极限状态过程中的挠度、刚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的变化,并对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平截面假定在预应... 通过对一片跨径2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性加载试验,详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弹性阶段经过弹塑性阶段最后达到极限状态过程中的挠度、刚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的变化,并对其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平截面假定在预应力混凝土T梁整个受力过程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根据混凝土T梁中性轴位置和跨中截面极限应变推测梁承载力的简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受力机理、弹塑性性能及极限承载力等基本受力特性,得到荷载与T梁的挠度、应力、中性轴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预测T梁桥的极限承载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 极限承载力试验 混凝土应变 平截面假定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先雁 冯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了研究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制作了缓粘结预应力筋,即采用增强纤维塑料布缠绕的方式和PVC塑料管灌浆的方式,并对3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了试验梁在荷载... 为了研究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制作了缓粘结预应力筋,即采用增强纤维塑料布缠绕的方式和PVC塑料管灌浆的方式,并对3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了试验梁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和分布规律,以及荷载与最大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试验梁的特性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建立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 试验研究 缓粘结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横向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国钧 夏禾 张楠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既有线跨度 33.5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横向联结薄弱 ,梁体横向振幅超出桥梁检规限值 ,整体工作性能差 ,影响行车安全 ,不适应提速对桥梁的要求 .本文实施一种将主梁中心距由 1 .8m增大为 2 .0m ,将桥面板连接起来 ,并在桥面板下增设 32处... 既有线跨度 33.5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横向联结薄弱 ,梁体横向振幅超出桥梁检规限值 ,整体工作性能差 ,影响行车安全 ,不适应提速对桥梁的要求 .本文实施一种将主梁中心距由 1 .8m增大为 2 .0m ,将桥面板连接起来 ,并在桥面板下增设 32处加强隔板的加固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横向加固 试验研究 取向联结 桥梁 刚度 整体性能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龙 邬晓光 +1 位作者 张柳煜 莫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2,共8页
为准确分析干燥条件及混合配筋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T梁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掌握梁体变形、截面应力及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的梁单元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了T梁截面湿度分布;将预应... 为准确分析干燥条件及混合配筋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T梁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掌握梁体变形、截面应力及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的梁单元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了T梁截面湿度分布;将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具有相似湿度分布规律的区域划分成多个纤维梁单元,采用各纤维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截面非均匀收缩徐变计算进行简化;结合纤维梁单元及微预应力-固结(MPS)理论,引入混合配筋及预应力松弛影响,采用非线性增量格式有限元理论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T梁具有明显非均匀收缩徐变效应,平均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干燥条件对梁体挠度及应力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影响;1000 d时腹板压应力储备低于顶板及马蹄,跨中区域同一截面法向应力差异达到3~4 MPa;T梁跨中区腹板竖向裂纹特征与腹板应力薄弱区一致,是该类裂纹产生的重要原因,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 非均匀收缩徐变 纤维梁单元 MPS理论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横向加固设计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柳伟 华振民 +1 位作者 单传亮 吴继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2,共2页
针对兰新线既有铁路桥梁在列车提速后出现横向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提高24 m双片式简支T梁横向刚度的加固方案:增强两片T梁间的横隔板,增设预应力束加强两片梁的横向联系。并通过加固实例的动载测试和理论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铁路桥 横向加固 预应力混凝土t
下载PDF
京通线23.8m预应力混凝土T梁静载试验及耐久性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林 陈强 魏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对京通线长23.8 m简支T梁进行了抗裂性试验及耐久性测试评估,经检定该种跨度梁的抗裂安全系数及有效预压应力均不能满足现行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梁体混凝土碱含量超出规范要求并有碱—集料反应发生。试验结果为京通铁路的提速改造及养... 对京通线长23.8 m简支T梁进行了抗裂性试验及耐久性测试评估,经检定该种跨度梁的抗裂安全系数及有效预压应力均不能满足现行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梁体混凝土碱含量超出规范要求并有碱—集料反应发生。试验结果为京通铁路的提速改造及养护处理提供了依据,对同期交付使用的其他线路同类桥梁的耐久性评估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抗裂试验 耐久性评估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聂向珍 王敏强 +1 位作者 张文涛 晏思聪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74,共5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等效荷载法,此法能够方便地分析多组曲线预应力筋梁,建立不必按力筋曲线剖分网格的等效模型,用于有限元分析方法中的简化分析.同时给出按力筋曲线形成的有限元索模型和施加预应力的温降法,并将等效模型... 从理论上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等效荷载法,此法能够方便地分析多组曲线预应力筋梁,建立不必按力筋曲线剖分网格的等效模型,用于有限元分析方法中的简化分析.同时给出按力筋曲线形成的有限元索模型和施加预应力的温降法,并将等效模型与索模型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比.还给出某工程50m跨混凝土T形截面梁施加预应力的实测结果,等效模型、索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预应力混凝土t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T梁外观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宁 许长城 张鑫 《公路交通技术》 2008年第S2期70-73,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是高速公路上普遍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预制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蜂窝、麻面、漏浆、气泡、跑模、错台等外观质量问题。针对高速公路上发现的预应力T梁一些共性问题,总结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外观质量 控制措施
下载PDF
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力 王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41,共14页
基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梁、炸药和破片的数值模型,并探究其承受冲击波-破片复合作用时的动态响应及损伤,对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对比验证.分析了冲击波、破片群单独作用及二者复合作用下T形梁损伤和位... 基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梁、炸药和破片的数值模型,并探究其承受冲击波-破片复合作用时的动态响应及损伤,对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对比验证.分析了冲击波、破片群单独作用及二者复合作用下T形梁损伤和位移响应的异同.运用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张拉控制应力、纵筋配筋率、非加密区箍筋配箍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炸药比例距离及爆心位置等因素对T形梁损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张拉控制应力、纵筋配筋率及非加密区箍筋配箍率的增加,T形梁的抗爆性能呈现非线性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对T形梁抗爆性能增强效果不明显;比例距离相同时,炸药质量比爆心到梁表面距离对梁的毁伤效果影响更为突出,炸药质量越大,T形梁毁伤越严重;当爆心偏离T形梁面正上方时,梁跨中底面横桥向上各点位移峰值从靠近爆心一侧向远离爆心一侧,近似呈均匀增加;爆心偏离中心点距离越小,梁跨中底面位移动态响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 冲击波 破片群 复合作用 损伤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声波检测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汝生 李先超 梁嘉彬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7期56-57,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简述了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的基本原理,结合超声波检测结果分析了产生混凝土裂缝成因机制,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以帮助施工企业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梁体质量。
关键词 超声波 裂缝检测 预应力混凝土t
下载PDF
35m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梁调平层的设置与平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湘华 盛洪飞 《东北公路》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于预应力影响 ,会产生反拱 ,导致桥面不平整 ,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困难。T梁在预制、运营及吊装过程中 ,受力复杂 ,有时会发生平弯现象。本文结合具体工程进行力学分析 ,为解决梁体反拱与平弯介绍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 调平层 反拱 平弯 桥梁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少博 《交通世界》 2017年第35期98-99,共2页
针对当前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从模板拼拆作业、钢筋骨架的制作安装、预埋波纹管以及后张法施工四个方面分析了T梁预制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并提出了T梁架设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桥梁工程建设和使... 针对当前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从模板拼拆作业、钢筋骨架的制作安装、预埋波纹管以及后张法施工四个方面分析了T梁预制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并提出了T梁架设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桥梁工程建设和使用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t 后张法
下载PDF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张拉结构连续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春昌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2期I0304-I0304,共1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庆上界立交高架桥3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梁及上部构造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施工的各道工序及其施工技术,并总结了施工效果。
关键词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破坏全过程的双重非线性分析
16
作者 张剑 卢玫珺 +1 位作者 赵新铭 吴高杰 《新技术新工艺》 2012年第12期33-37,共5页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的预应力钢筋配置特点,推导混杂组合单元,建立相应计算模型,并就几何非线性对其力学响应进行研究。基于实体退化单元理论构造混杂组合单元,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层单元模拟,平直和弯曲预应力钢筋分别采用层单元和...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的预应力钢筋配置特点,推导混杂组合单元,建立相应计算模型,并就几何非线性对其力学响应进行研究。基于实体退化单元理论构造混杂组合单元,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层单元模拟,平直和弯曲预应力钢筋分别采用层单元和空间TL单元模拟。根据有黏结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位移协调性,推导了混杂组合单元的整体转换矩阵和钢筋对混杂组合单元整体刚度矩阵的贡献;同时,实现了多组分材料的双重非线性。由算例分析可知,计算结果与试验成果吻合良好;加载初期至屈服荷载阶段,几何非线性影响不到10%,此阶段可只考虑材料非线性;屈服后至破坏阶段,几何非线性影响超过10%,故进行屈服后的受力性能分析应计入几何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 混杂组合单元 双重非线性 刚度矩阵 位移协调
下载PDF
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张拉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慧君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张拉控制施工分张拉准备、张拉施工两个阶段,介绍了在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控制的计算、施工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桥梁 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张拉
下载PDF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施工工艺
18
作者 商纪文 刘永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年第11期102-102,共1页
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主要施工设备、主要材料及半成品、和施工出现主要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 后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汤旺河大桥 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 施工设备 问题处理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变宽拼宽关键技术问题
19
作者 夏樟华 罗志文 《福建建筑》 2010年第12期93-96,共4页
以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一座4×30m预应力连续T梁变宽拓宽为工程背景,计算比较不同新旧桥拼接模式的受力性能,同时,计算预应力引起的单片梁上拱值和自重作用的下挠值,确定存梁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旧桥合理拼接时机。得到的结论为:... 以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一座4×30m预应力连续T梁变宽拓宽为工程背景,计算比较不同新旧桥拼接模式的受力性能,同时,计算预应力引起的单片梁上拱值和自重作用的下挠值,确定存梁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旧桥合理拼接时机。得到的结论为:①新旧桥之间采用全部横隔板连接的模式受力最合理;②90d是一个合理的存梁时间;③新桥建成后6个月,为比较合理的新旧桥拼接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变宽拼宽 拼接模式 存梁时间 拼接时机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及其安装施工技术
20
作者 刘立国 《交通世界》 2014年第35期174-175,共2页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共有桥梁3座,特大桥1005.6m/1座,大桥652m/2座,全段桥梁总长1657.6m,占路线总长的20.81%。其中桥梁为30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引桥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采用预制、吊装的方法施工...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共有桥梁3座,特大桥1005.6m/1座,大桥652m/2座,全段桥梁总长1657.6m,占路线总长的20.81%。其中桥梁为30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引桥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采用预制、吊装的方法施工。T梁预制施工顺序为:首先采取底模安装,然后进行钢筋的安装绑扎工作,预埋好波纹管,再进行安装侧模,以及浇筑梁体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则可以施加预应力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 t梁预制 施工技术 安装 连续t梁桥 混凝土强度 工程概况 现浇箱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