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彦军 鲍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接受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的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 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接受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的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例,复杂腹主动脉瘤5例。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随访情况。结果9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中6例接受三开窗,3例接受四开窗,共重建分支动脉血管30条,植入分支支架(BSG)26条。手术成功率为100.0%(9/9),无术中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11~440 min,平均(333.0±70.8)min。住院时间10~33 d,平均(21.8±7.6)d。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11%(1/9),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术后随访时间0.2~1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6±5.2)个月;随访过程无患者死亡,再处理2例(25.00%),1例患者出现左肾动脉分支支架内血栓形成,予以机械抽栓并球囊扩张,1例患者右肾动脉分支支架脱入主体支架内,予以腔内技术取出并补装BSG,其余患者主动脉病变重塑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体外预开窗联合束径技术腔内修复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开窗技术 束径技术 复杂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对比体外预开窗与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疾病辐射剂量
2
作者 薛芳 韩晓峰 +6 位作者 王刚 邵磊 刘光锐 李铁铮 郭曦 邱威 马晓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对比体外预开窗与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体外预开窗(A组)及21例原位开窗(B组)TEVAR治疗的主动脉疾病患者,比较组间透视时间、总参考空气比释动能(AK)、总剂量面积乘积(D... 目的对比体外预开窗与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体外预开窗(A组)及21例原位开窗(B组)TEVAR治疗的主动脉疾病患者,比较组间透视时间、总参考空气比释动能(AK)、总剂量面积乘积(DAP)及TEVAR治疗时间。结果对72例均顺利完成TEVAR。A组透视时间[(21.42±8.04)min vs.(34.57±9.07)min]及总DAP[44315.0(31157.0,56307.5)μGy·m^(2)vs.72153.0(45460.0,82354.0)μGy·m^(2)]均低于B组(P均<0.05),而总AK[2423(1638,3533)mGy vs.3600(1898,3921)mGy]及TEVAR用时[(83.41±22.89)min vs.(81.00±22.13)min]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原位开窗TEVAR,体外预开窗T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所需透视时间及总DAP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辐射剂量 体外预开窗技术 原位技术
下载PDF
皮桥预开窗引流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重福 肖海涛 +3 位作者 马敏 李锋 甘圣红 吴雪雪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皮桥预开窗引流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我院收治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病人620例,根据病人办理入院时随机产生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4例)和对照组(316例)。观察组在对... 目的 探讨皮桥预开窗引流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我院收治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病人620例,根据病人办理入院时随机产生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4例)和对照组(31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手术和药物治疗基础上,参照统一评估标准,依据术中对肛门皮桥评估情况,大部分选择实施皮桥预开窗引流。术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量表评估病人肛门水肿和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病人肛门水肿、肛门疼痛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日均水肿评分分别为0.56分和1.2分,日均疼痛评分分别为0.6分和(1.201+0.289)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天和1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桥预开窗引流可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病人肛门水肿和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桥 预开窗引流法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下载PDF
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
4
作者 姜鹏 李裕 梅菲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21-23,共3页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主动脉疾病患者,尤其是在累及弓部及弓上分支的情况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是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有助于TE...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主动脉疾病患者,尤其是在累及弓部及弓上分支的情况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是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有助于TEVAR术中的准确定位,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本文将详细介绍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详细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部疾病 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 预开窗技术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体外预开窗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益明 刘昭 +4 位作者 吴凡 段宗奎 张云强 王晓君 王忠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体外预开窗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根据CTA影像制作3D打印模型,辅助体外定位预开窗位置...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体外预开窗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根据CTA影像制作3D打印模型,辅助体外定位预开窗位置,并结合支架束径技术完成腔内修复手术。结果患者均定位精准并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和死亡病例。自制支架时间(56.00±12.20)min,手术时长(246.80±47.43)min,血管腔内操作时间(84.80±9.62)min,植入支架(3.80±1.03)个。患者术后无感染、出血、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个月,1例患者失访,其余9例患者支架位置良好,分支通畅,病变重塑良好,无内漏。结论应用3D打印辅助体外预开窗支架可以精准定位,对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的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患者临床获益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预开窗技术 主动脉疾病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疾病: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晔 张雷 +5 位作者 宋超 夏士博 李晓 李海燕 刘莹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展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的22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 目的评估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展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的22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主动脉瘤6例,腔内隔绝术后内漏4例,假性动脉瘤2例,主动脉局限性夹层合并主动脉瘤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重建87支内脏分支动脉,其中采用三开窗5例,四开窗17例。2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1例,再干预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7.0±7.6)个月,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3例患者接受再干预,包括Ⅰb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1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结论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开窗 腔内修复术 胸腹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下载PDF
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TEVAR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庆友 沈振亚 +2 位作者 黄浩岳 余云生 叶文学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术中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2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病人实施TEVAR治疗。采用预开窗技术保留弓... 目的:回顾性分析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术中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2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病人实施TEVAR治疗。采用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动脉。应用3种方法处理:(1)窗口预留导丝法4例;(2)窗口4点标记法6例;(3)主动脉翻转效应结合2点标记法15例。其中单开窗22例,双开窗3例。分析技术成功率、血管通畅率、内漏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近期临床结果。结果: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92.0%(23/25),失败2例改行烟囱支架。术后血管造影示各开窗血管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少量近端内漏2例(8.0%)。手术时间0.5~3 h。无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随访20例(80.0%),随访时间(180.2±6.0)(15~390)d。血管通畅率为100%,无内漏。结论:应用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TEVAR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等优点。需进一步随访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弓病变 预开窗技术
下载PDF
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TEVAR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戴向晨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目前腔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开放手术处理此类病变往往需要停循环、体外循环支持及深低温等处理,创伤大、技术复杂、手术相关病死率高。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目前腔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开放手术处理此类病变往往需要停循环、体外循环支持及深低温等处理,创伤大、技术复杂、手术相关病死率高。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已成为处理锚定区不涉及弓上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开窗技术 弓上分支血管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鑫 张雷 +1 位作者 郭鹏程 舒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为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对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开窗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即开窗TEVAR(fenestrated-TEVAR,f-TEVAR),其中最常用的是体外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均改变了... 目的:为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对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开窗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即开窗TEVAR(fenestrated-TEVAR,f-TEVAR),其中最常用的是体外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均改变了支架的物理结构,可能影响支架的远期稳定性。笔者所在的团队设计了一款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并获得了专利。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这款支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前期数据。方法:对8只健康的拉布拉多犬行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腔内植入术和主动脉弓部的开窗操作,植入支架前后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手术是否成功。术后将8只实验犬分为4周组(饲养4周组)和12周组(饲养12周组)。处死前1天行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大出血发生,无开窗无法释放事件发生。开窗位置移动平滑,支架退出均顺利。4周和12周的主动脉CTA复查结果提示支架无移位。所有弓上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使用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在犬类主动脉植入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为该款支架的进一步优化和涉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人类f-TEVAR植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 主动脉弓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逢时 刘光 +1 位作者 刘晓兵 陆信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fenestrated/branched endovascular repair,f/bEVAR)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的·评价应用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fenestrated/branched endovascular repair,f/bEVAR)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应用3D打印辅助f/bEVAR治疗的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早期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平均年龄(58.3±14.1)岁,其中男性11例(占84.6%)。其中腹主动脉瘤7例,夹层动脉瘤5例,降主动脉瘤1例。内脏分支动脉重建技术成功率94.7%,1例患者右肾动脉被主体支架覆盖,行平行支架技术重建。术后无肾动脉缺血及肠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7.3±4.6)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无靶器官受损相关症状出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显示各分支血管血流通畅。结论·3D打印辅助f/bEVA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预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在近肾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耀 李晓强 +5 位作者 刘凯 吴振东 王重阳 王鑫 梁璐 刘杨阳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预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在近肾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中肾动脉重建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运用医师台上改制支架行开窗治疗的12例近肾型腹主动... 目的探讨预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在近肾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中肾动脉重建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运用医师台上改制支架行开窗治疗的12例近肾型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瘤腔隔绝良好,肾动脉通畅、无肾包膜血肿发生,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7.2±0.8)月,腹主动脉及分支动脉均通畅,肾动脉分支支架位置准确、无狭窄、无折断。结论体外预开窗分支支架技术治疗近肾型腹主动脉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肾动脉 体外预开窗 分支支架技术
下载PDF
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弼偲 朱智 +1 位作者 张鑫鹏 崔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评价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9例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区4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 目的评价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9例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区4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4.3岁,术前均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中无中转。术中和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腹主动脉瘤隔绝确切,无支架内漏,内脏4分支血流通畅,无支架闭塞。平均随访7个月,主动脉CTA复查见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瘤隔绝良好,内脏4分支通畅,无闭塞/狭窄,远端脏器血供良好,未发生死亡、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分支联合体外预开窗技术隔绝腹主动脉瘤并重建内脏4分支技术可行、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内脏分支 血管腔内修复 内分支技术 体外预开窗技术
下载PDF
预开窗保留左锁骨下动脉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勋 王刚 +3 位作者 周榕 杨凯 夏峰 华正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分析预开窗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TEVAR)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病变累及到左锁骨下动脉附近主动脉弓、且升主动脉未受累的主动脉疾病病人21例,均接受TEVAR治疗,在支架植入前预开... 目的分析预开窗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TEVAR)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病变累及到左锁骨下动脉附近主动脉弓、且升主动脉未受累的主动脉疾病病人21例,均接受TEVAR治疗,在支架植入前预开窗以保留左锁骨下动脉血流供应。对病人围手术期、合并症以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00~185分钟,平均(146.67±21.93)分钟;住院9~35天,平均(13.67±6.41)天,随访20例,随访35~746天,平均随访(203.30±189.17)天,发生并发症6例(28.57%),1例病人因夹层逆撕于术后再行孙氏手术治疗,术后30天内死亡0例,截瘫0例。随访CTA结果显示,主动脉及弓上分支血管通畅率100%。结论对于病变累及主动脉弓部且升主动脉未受累的主动脉疾病病人,在主动脉覆膜支架上预开窗,以保留左锁骨下动脉的TEVAR方案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 预开窗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预开窗斜向器泥下坐挂井眼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林 刘占鏖 《中国海洋平台》 2019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充分利用海上生产平台已有井槽资源,继续开发潜在油气层,减少新生产井的投入成本,使用斜向器工具新技术,提高开窗侧钻作业效率,最大化降低投入成本。以渤海某油田调整井使用的20英寸(1英寸=0.025 4m)开窗斜向器为例,对其整体结构在泥... 为充分利用海上生产平台已有井槽资源,继续开发潜在油气层,减少新生产井的投入成本,使用斜向器工具新技术,提高开窗侧钻作业效率,最大化降低投入成本。以渤海某油田调整井使用的20英寸(1英寸=0.025 4m)开窗斜向器为例,对其整体结构在泥下坐挂于原井眼后所受海洋环境载荷以及钻井侧钻所受顶载等外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新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槽 斜向器 预开窗侧钻 泥下坐挂 受力分析
下载PDF
体外预开窗左锁骨下动脉在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菲 黄明魁 《巴楚医学》 2022年第1期4-6,共3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破裂处进入中膜层,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撕裂,形成真假两腔的状态。Dake等[1]在上世纪末报道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AD,开创了AD治疗...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破裂处进入中膜层,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撕裂,形成真假两腔的状态。Dake等[1]在上世纪末报道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AD,开创了AD治疗的新时代。目前,TEVAR治疗A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2]。早期TEVAR主要局限于治疗部分Standford B型AD,其特点是夹层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植入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定位于LSA根部以远的主动脉段,不影响弓上分支血管供血。但是,临床中常见到夹层破口累及LSA根部区域,手术需拓展近端锚定区,即支架近端覆膜段跨越LSA,从而充分覆盖病变,减少内漏发生。同时,需要对被覆盖的LSA进行血运重建,以保障左上肢动脉和左侧椎动脉等重要分支的血供。在传统TEVAR基础上,实施体外LSA预开窗技术,是解决近端锚定区不足和LSA血运重建问题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预开窗技术 左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陈白浪 王赞鑫 +2 位作者 庄贤勉 李刚 魏民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支架有无内漏、移位和3分支显影情况等。结果51例患者,术中对位失败1例(2.0%),围手术期内漏6例(11.8%),死亡1例(2.0%)。术后随访1~20个月,随访期间失访6例(11.8%),死亡1例(2.0%)。患者复查CT血管成像,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LSA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时,PF-TEVAR技术可延长锚定区并保持LSA通畅,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病变 预开窗技术
下载PDF
可控预开窗技术处理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中期疗效
17
作者 李鹏 梁浩 +1 位作者 赵彬 戴向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3-680,共8页
目的评价可控弓上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7例采用腔内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Z1、Z2区)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成功... 目的评价可控弓上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7例采用腔内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Z1、Z2区)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预开窗组技术成功率97.26%,非预开窗组技术成功率95.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开窗组的住院总费用低于非预开窗组(P<0.05)。预开窗组平均随访(63.92±25.23)个月,非预开窗组平均随访(37.63±21.48)个月,在随访期内,两组并发症、再干预情况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台上可控弓上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Z1、Z2区)具备良好的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住院总花费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支架 内漏 预开窗技术
原文传递
体外预开窗联合分支支架技术治疗椎动脉异位起源于主动脉弓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一例
18
作者 葛学慧 邢超然 商晓芬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281-283,共3页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是目前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而备受临床医患青睐[1,2],既往的TEVAR技术主要采用直筒型支架系统处理左锁骨下动脉及以远...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是目前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而备受临床医患青睐[1,2],既往的TEVAR技术主要采用直筒型支架系统处理左锁骨下动脉及以远的病变[3,4,5],部分患者由于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附近导致锚定区不足,可能选择将直筒支架近端覆盖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Z2区,这种将左锁骨下动脉封闭或部分封闭的手术方式可能导致willis环发育不完整的病例出现严重的后循环缺血现象[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开窗技术 Castor分支支架 椎动脉异位起源 Stanford B型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原文传递
预开窗与原位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明尧 范博文 +5 位作者 方坤 薛云飞 赵嘉伟 张瑛 田川 舒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近端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动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18例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近端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动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18例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采用预开窗保留左颈动脉,2例采用预开窗保留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18例均采用原位开窗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本组分支动脉保留成功率100%(38/38)。即时Ⅰ、Ⅱ、Ⅲ、Ⅳ型内漏各为0、4、1、4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因脑出血死亡,1例Ⅲ型内漏患者术后6个月行开胸主动脉弓替换术,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预开窗联合原位开窗的复合术式近期随访结果满意。两种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病例的严格选择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内手术 预开窗 原位 分支动脉
原文传递
预开窗与血管转流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昊 刘小斌 +3 位作者 杜心灵 蒋雄刚 吴龙 董念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8-791,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过程中,分别采取预开窗和血管转流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中心收治的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53例患者的... 目的分析应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过程中,分别采取预开窗和血管转流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中心收治的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预开窗+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为预开窗组:男18例、女5例,年龄(53.6±5.3)岁;30例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为转流组:男24例、女6例,年龄(51.8±3.8)岁。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均无术后30 d和随访死亡。两组术后即刻、1年随访均无内漏。预开窗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短于或少于转流组(P<0.05)。预开窗组术后左上肢血压降低幅度大于转流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左上肢缺血、头晕和声音嘶哑症状。结论两种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方式安全、有效,预开窗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费用,血管转流术可以为左锁骨下动脉提供更好的前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B型主动脉夹层 预开窗 血管转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