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整合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参与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sycINFO等...目的·系统整合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参与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sycINFO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有关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内容提取和汇总,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分别提取数据后进行整合,得到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的最终影响因素。并借助理论域框架,将其逐级映射至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bility,opportunity,motivation-behavior,COM-B)模型。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整合归纳出27个影响因素,涉及9个理论域。映射至COMB模型中的因素包括能力因素9个(ACP知识、文化程度、准确了解预后知识、知晓疾病诊断时间、先前经历、主观预期寿命、年龄、肿瘤部位、疾病症状负担)、机会因素13个(性别、婚姻状况、种族/民族、宗教信仰、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居住地点、房屋居住类型、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医患关系、文化适应、是否设立临终关怀服务中心)和动机因素5个(ACP态度、ACP信念、ACP动机、焦虑抑郁、死亡态度)。其中,医患关系、宗教信仰、ACP态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支持、ACP知识、准确了解预后知识、年龄、居住地点、死亡态度、先前经历、种族/民族是对患者ACP参与行为影响较多的因素。结论·基于COM-B模型可全面归纳总结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以上述因素为切入点,基于COM-B模型设计连续化、多方面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实践。展开更多
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和价值观的治疗及护理,提高其临终期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成员决策负担[3]。ACP准备度是个人谈论及倾听ACP相关话题及参与ACP的行为倾向,通过对个体对ACP的动机、态度、信念3个维度来测量,良好的ACP准备度是ACP实施的重要条件[4]。患者具备较高的ACP准备度不仅减少了实施ACP时的问题和矛盾,也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应对能力[5]。本文对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评估工具、ACP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提高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癌症患者ACP的干预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旨在确保丧失自主决策权的患者获得符合其期待和偏好的医疗服务。晚期癌症人群是ACP实施的关键人群,然而目前在中国的实践现状欠佳,亟需高质量的实施证据加强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人群的临床...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旨在确保丧失自主决策权的患者获得符合其期待和偏好的医疗服务。晚期癌症人群是ACP实施的关键人群,然而目前在中国的实践现状欠佳,亟需高质量的实施证据加强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人群的临床实践。现有文献可汇总为干预时间、干预内容、干预人员、干预模式、沟通技巧、结局指标和环境支持7个维度的27条证据,为促进晚期癌症患者ACP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后续研究需结合患者意愿,从传统文化、ACP宣教与培训、健全立法和医疗系统等多层面探索适合中国晚期癌症人群ACP的最佳实施策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整合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参与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sycINFO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有关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内容提取和汇总,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分别提取数据后进行整合,得到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的最终影响因素。并借助理论域框架,将其逐级映射至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bility,opportunity,motivation-behavior,COM-B)模型。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整合归纳出27个影响因素,涉及9个理论域。映射至COMB模型中的因素包括能力因素9个(ACP知识、文化程度、准确了解预后知识、知晓疾病诊断时间、先前经历、主观预期寿命、年龄、肿瘤部位、疾病症状负担)、机会因素13个(性别、婚姻状况、种族/民族、宗教信仰、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居住地点、房屋居住类型、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医患关系、文化适应、是否设立临终关怀服务中心)和动机因素5个(ACP态度、ACP信念、ACP动机、焦虑抑郁、死亡态度)。其中,医患关系、宗教信仰、ACP态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支持、ACP知识、准确了解预后知识、年龄、居住地点、死亡态度、先前经历、种族/民族是对患者ACP参与行为影响较多的因素。结论·基于COM-B模型可全面归纳总结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以上述因素为切入点,基于COM-B模型设计连续化、多方面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实践。
文摘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和价值观的治疗及护理,提高其临终期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成员决策负担[3]。ACP准备度是个人谈论及倾听ACP相关话题及参与ACP的行为倾向,通过对个体对ACP的动机、态度、信念3个维度来测量,良好的ACP准备度是ACP实施的重要条件[4]。患者具备较高的ACP准备度不仅减少了实施ACP时的问题和矛盾,也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应对能力[5]。本文对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评估工具、ACP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提高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癌症患者ACP的干预提供参考。
文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旨在确保丧失自主决策权的患者获得符合其期待和偏好的医疗服务。晚期癌症人群是ACP实施的关键人群,然而目前在中国的实践现状欠佳,亟需高质量的实施证据加强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人群的临床实践。现有文献可汇总为干预时间、干预内容、干预人员、干预模式、沟通技巧、结局指标和环境支持7个维度的27条证据,为促进晚期癌症患者ACP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后续研究需结合患者意愿,从传统文化、ACP宣教与培训、健全立法和医疗系统等多层面探索适合中国晚期癌症人群ACP的最佳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