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大肠癌化疗疗效的分子或基因指标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芳 张弘纲 《癌症进展》 2006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用于治疗大肠癌的药物主要有氟尿嘧啶、卡培他宾、依立替康、奥沙利铂、昔妥单抗、贝伐单抗,使大肠癌的化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病人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大肠癌化疗中原发和获得性耐药现象很普遍。一些分子或基因指标有可能预测大肠患... 用于治疗大肠癌的药物主要有氟尿嘧啶、卡培他宾、依立替康、奥沙利铂、昔妥单抗、贝伐单抗,使大肠癌的化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病人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大肠癌化疗中原发和获得性耐药现象很普遍。一些分子或基因指标有可能预测大肠患者能否从辅助化疗或姑息化疗中获益。这篇综述主要回顾预测大肠癌化疗药物疗效的分子和基因指标,分析其联系,从而指导临床按个体化原则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或基因指标 预测化疗疗效 大肠癌
下载PDF
肿瘤的基因表达与化疗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康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基因表达 化疗疗效预测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宫颈鳞癌放化疗疗效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成龙 关贝 +4 位作者 刘德丰 刘兰祥 石清磊 王浩然 王永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60-3976,共17页
对ⅡB~Ⅳ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来说,放化疗治疗后肿瘤区域可能会出现完全缓解和不完全缓解的情况.根据临床经验可知,如果放化疗后肿瘤区域不能完全缓解,那么患者的生存率很低,而且再采取手术治疗或口服靶向药治疗等其他疗法很难有效.因此,... 对ⅡB~Ⅳ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来说,放化疗治疗后肿瘤区域可能会出现完全缓解和不完全缓解的情况.根据临床经验可知,如果放化疗后肿瘤区域不能完全缓解,那么患者的生存率很低,而且再采取手术治疗或口服靶向药治疗等其他疗法很难有效.因此,在治疗前筛选出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转而探索个性化治疗方案很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将放化疗疗效预测问题视为图像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宫颈鳞癌放化疗疗效预测模型,筛选出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该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和高斯拉普拉斯算子对3D宫颈鳞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进行预处理;其次,利用U-net分割宫颈鳞癌MR图像中肿瘤区域;再次,结合3D宫颈鳞癌MR图像和相应的肿瘤区域分割结果提取宫颈鳞癌病变区域的纹理及形状特征,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筛选,训练随机森林模型.实验数据集由已标记的85位宫颈鳞癌ⅡB~ⅣA期患者治疗前MR图像序列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疗效预测模型预测宫颈鳞癌放化疗疗效AUC值为0.921,优于目前最先进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化疗疗效预测 随机森林 U-net 肿瘤特征提取
下载PDF
晚期NSCLC患者ERCC1、RRM1表达对GP方案化疗疗效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严星 朱晓莉 张姣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3期81-82,85,共3页
目的了解分子标志物ERCC1、RRM1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GP方案化疗的患者中疗效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肺穿刺活检或气管镜检查病理标本是否足量行ERCC1、RRM1免疫组化检测,分为分子标志物指导治疗组(A组)和... 目的了解分子标志物ERCC1、RRM1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GP方案化疗的患者中疗效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肺穿刺活检或气管镜检查病理标本是否足量行ERCC1、RRM1免疫组化检测,分为分子标志物指导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ERCC1、RRM1无表达或低表达患者为A组,未行分子标志物检测的患者归为B组,观察有效率(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入组51例患者,其中A组29例,其余B组22例。A组的RR、PFS分别为58.6%、154 d,B组分别为27.3%、126 d;A组的治疗有效率及PFS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分子标志物ERCC1、RRM1可能对晚期NSCLC患者GP方案化疗疗效有预测作用,ERCC1、RRM1无表达、低表达者对GP方案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子标志物 化疗疗效预测
下载PDF
细胞周期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疗效的前瞻性分析
5
作者 詹扬 王丽红 +6 位作者 钟龙 陆佳 徐海涛 杨达天 陈丹桂 陈非 姚福生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周期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化疗前中高危MDS患者细胞周期;应用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进行16周的化疗,根据IWG疗效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之后,1...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周期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化疗前中高危MDS患者细胞周期;应用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进行16周的化疗,根据IWG疗效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之后,17例患者病情稳定(SD),10例患者病情恶化(PD)。SD组的G0/G1期的比例为(96.349±6.535)%,PD组的G0/G1期的比例为(97.490±1.861)%,P值为0.58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期,SD组的比例为(3.332±5.895)%,PD组为(2.335±1.90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2/M期,SD组的比例为(0.318±0.716)%,PD组为(0.155±0.2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周期与地西他滨化疗疗效之间没有相关性,不能作为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地西他滨 化疗疗效预测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预测与预后评价的分子标志物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媛媛 石远凯 韩晓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2011年WHO公布的2008年全球肺癌发病160万例,死亡140万例。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仍然以化疗药物为主,但肿瘤及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异质...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2011年WHO公布的2008年全球肺癌发病160万例,死亡140万例。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仍然以化疗药物为主,但肿瘤及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导致同一部位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及患者对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差异均很大,有效率仅30%-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疗效预测 分子标志物 预后评价 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 化疗药物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骨肉瘤^(99)TC^m-MIBI显像与化疗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明 于秀淳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0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同位素^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睛(^99TC^m-MIBI)是一种正一价亲脂性阳离子化合物,曾被用在心肌显像,后来偶然发现在肿瘤中聚集,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肿瘤阳性显像剂。目前的基础研究集中在体内药代动力学与肿瘤多药耐药(... 同位素^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睛(^99TC^m-MIBI)是一种正一价亲脂性阳离子化合物,曾被用在心肌显像,后来偶然发现在肿瘤中聚集,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肿瘤阳性显像剂。目前的基础研究集中在体内药代动力学与肿瘤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凋亡、血供、氧饱和度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显像 化疗疗效预测 肿瘤阳性显像剂 骨肉瘤 体内药代动力学 肿瘤多药耐药 氧饱和度 ^99M锝
原文传递
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inEsophageal Cancer 被引量:1
8
作者 RalfMetzger HuanXi +5 位作者 FutoshiMiyazono HiroshiHigashi UteWarnecke-Eberz StephanE.Baldus JanBrabender PaulM.Schneider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4年第4期253-256,共4页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have a dismal prognosis when treated exclu- sively by surgery. This fact prompted many investigators to apply neoadjuvant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an e?ort to improve su...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have a dismal prognosis when treated exclu- sively by surgery. This fact prompted many investigators to apply neoadjuvant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an e?ort to improve survival. Results from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s are encouraging however, they revealed 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 that only patients with major histopathological response will bene?t from treatment. Therefore, predic- tive molecular markers indicating response or non-response to neoadjuvant treatment would be extremely helpful in selecting patient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treatment protocol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ole of the molecular markers ERCC1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 gene) and c-erbB-2 (synonym: HER2/neu) in predicting response to radiochemotherapy and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s (cT2-4, Nx, M0). The results are promising and it appears that we might expect to unequivocally identify with ERCC1 and c-erbB-2 respectively, approximately up to one third of patients who ful?l the criteria for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but will not bene?t from our treatment protocol. Integration of such marker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might prevent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patients from expensive, non-e?ective and potentially harmful therapies, and could lead to a more individualized type of combined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cancer response prediction multimodality therapy neo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 ERCC1 C-ERBB-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