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倾软岩高速公路隧道预留变形量研究
1
作者 杨文虎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期223-225,共3页
针对新建分离式高速公路隧道穿越缓倾软弱地层的情况,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缓倾软岩地层隧道Ⅳ级围岩区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缓倾软弱地层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通过数据统计和保证率对九凤山隧道围岩变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九凤山隧... 针对新建分离式高速公路隧道穿越缓倾软弱地层的情况,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缓倾软岩地层隧道Ⅳ级围岩区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缓倾软弱地层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通过数据统计和保证率对九凤山隧道围岩变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九凤山隧道预留变形量的合理取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数据统计和质量保证率对九凤山隧道围岩变形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隧道Ⅳ级围岩段合理预留变形量按3.5~4 cm设置。根据掌子面出水情况,出水量较小时取3.5 cm,经过现场试验段验证,隧道支护材料超耗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预留变形量 保证率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预留变形量设计方法
2
作者 韩常领 徐晨 +2 位作者 夏才初 郑卜豪 应轶微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16-1923,共8页
在弹塑性岩体中开挖隧道,若围岩无明显的流变性,支护施作太早将承受非常大的荷载,但支护结构并非越晚施作越好。如果支护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不足,即使预留了变形空间,隧道仍可能因支护反力不足而发生大变形破坏。为确定合理的支护刚度... 在弹塑性岩体中开挖隧道,若围岩无明显的流变性,支护施作太早将承受非常大的荷载,但支护结构并非越晚施作越好。如果支护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不足,即使预留了变形空间,隧道仍可能因支护反力不足而发生大变形破坏。为确定合理的支护刚度和支护时机,基于GZZ强度准则采用大应变分析理论,考虑隧道扩挖影响,修正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围岩特征曲线。修正后的特征曲线与原始曲线有共同的起点,但随着变形增大逐渐偏离原始曲线;增大开挖半径会使特征曲线更高,这意味着支护结构需要提供更大的反力。因此,在工程设计时需要根据修正后的围岩特征曲线进行支护结构设计,避免因为支护刚度不足而发生大变形破坏。其次,基于初始地应力、围岩强度等参数对修正围岩特征曲线形态的影响,提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最佳预留变形量的设计方法。当地应力较低时,特征曲线有明显的“最低点”,该点对应的支护反力最小,为最佳支护时机;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即使变形很大,围岩特征曲线也仍然未达到最低点,这是因为形变压力占主导,松散压力远小于形变压力。因此,在高地应力条件下,采用应力释放措施是有必要的,可通过特征曲线的曲率寻找最佳预留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岩隧道 变形 预留变形量 修正围岩特征曲线
下载PDF
富水软岩隧道破碎带围岩稳定性及预留变形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洋 于英杰 +2 位作者 杨辉 王广州 赵常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为了掌握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及改善支护参数。首先推导渗流力作用下圆形洞室弹塑性解析表达式,并且引入Caquot公式和Kastner公式,得到考虑渗流力条件下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系,确定围岩特征曲... 为了掌握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及改善支护参数。首先推导渗流力作用下圆形洞室弹塑性解析表达式,并且引入Caquot公式和Kastner公式,得到考虑渗流力条件下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系,确定围岩特征曲线。根据隧道支护方式,得到隧道支护特征曲线。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理论分析正确性,优化破碎带围岩预留变形量值。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渗流力、围岩塑性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共同作用下围岩变形规律与现场监测结果比较接近。考虑渗流力、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求出的围岩压力大于不考虑渗流时得到的结果,考虑渗流力、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时地层与支护结构达到平衡时的变形量比不考虑渗流时大0.15 m。根据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规律曲线,通过曲线交点,得到预留变形量理论值,对比隧道大变形段的监测结果,确定破碎带围岩最优预留变形量为300 mm。研究结果能准确表征渗流效应、围岩形变和松动压力对富水软弱破碎带围岩大变形影响规律,对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优化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力 松动压力 形变压力 围岩特征曲线 支护特征曲线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赵东平 喻渝 +1 位作者 王明年 杨建民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9,共6页
文章统计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量,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合理取值范围。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拱顶、拱脚下沉差异小,隧道开挖后拱部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整体下沉;隧道拱顶下沉量均大于水平收... 文章统计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量,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合理取值范围。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拱顶、拱脚下沉差异小,隧道开挖后拱部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整体下沉;隧道拱顶下沉量均大于水平收敛;初期支护封闭后,隧道周边位移基本上不再发展;当隧道埋深小于40m时,隧道变形量较大且规律不明显;当隧道埋深大于40m时,隧道变形量分布相对集中。经过对现场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在Ⅳ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可取10~15cm;在Ⅴ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可取25~2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黄土隧道 变形规律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不同坡度偏压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金美海 李栋梁 +1 位作者 刘新荣 刘丰铭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由于黄土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偏压隧道特殊的不对称受力形式,使得浅埋偏压黄土隧道的预留变形量不同于一般隧道情况。文章以山西省孙家沟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N... 由于黄土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偏压隧道特殊的不对称受力形式,使得浅埋偏压黄土隧道的预留变形量不同于一般隧道情况。文章以山西省孙家沟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得出了浅埋偏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随偏压坡度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对于偏压坡度为15°~45°的V级围岩浅埋双洞黄土隧道,浅埋侧隧道的预留变形量可取为10-15 cm;而对于深埋侧隧道。当偏压坡度分别约为15°,30°和45°时,可分别预留约20~25 cm,25~30 cm和28~33 cm的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偏压 黄土隧道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预留变形量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小伟 谌文武 +1 位作者 刘高 韩文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7-1214,共8页
引洮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新近系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和TBM卡机等工程地质问题。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室内流变试验等方法,获取了新近系红层软... 引洮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新近系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和TBM卡机等工程地质问题。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室内流变试验等方法,获取了新近系红层软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计算方法(Burgers mode),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红层软岩隧洞的变形特征和最大变形值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TBM掘进预留变形量的问题,提出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TBM掘进预留变形量建议值为9~13cm。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引洮工程,为优化设计提供直接的地质支持,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红层软岩 围岩变形 TBM施工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硬塑-流塑浅埋黄土隧道变形特性及合理预留变形量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2 位作者 朱永全 刘佳 王洪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13-3822,共10页
开展硬塑-流塑浅埋黄土隧道室内大型三维YTLH岩土联合地质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硬塑、软塑、流塑3种状态,12 m和24 m两种埋深下的围岩内部位移、预收敛变形、掌子面挤出位移和径向围岩压力。结果表明:硬塑、软塑和流塑条件下围岩内部位... 开展硬塑-流塑浅埋黄土隧道室内大型三维YTLH岩土联合地质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硬塑、软塑、流塑3种状态,12 m和24 m两种埋深下的围岩内部位移、预收敛变形、掌子面挤出位移和径向围岩压力。结果表明:硬塑、软塑和流塑条件下围岩内部位移差率均呈现出'拱顶极小、两侧边墙极大'的特征,拱顶位移差率小于20%、两侧边墙位移差率大于91%;拱顶设计4.5 m长锚杆抗拉效果甚微,边墙围岩内部位移差利于锚杆抗拉效应的充分发挥;硬塑、软塑、流塑预收敛率分别接近65%、70%、80%,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分别为0.5D、0.6D、0.8D,且呈现出直立型、鼓出型、滑塌型不同失稳破坏模式;应力释放率关系为硬塑<软塑<流塑,软流塑态拱顶应力释放率最大约70%,实际工程应避免软流塑态瞬时应力释放过渡而失稳。双线浅埋黄土隧道合理预留变形量建议取值:硬塑(拱顶55~70 mm、边墙15~20 mm),软塑(拱顶166~180 mm、边墙40~50 mm),流塑(拱顶290~300 mm、边墙125~140 mm),且拱顶和边墙之间按曲线过渡非等量留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塑-流塑 浅埋 黄土隧道 变形特性 预留变形量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铁路黄土隧道施工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曹海静 刘志强 +4 位作者 吴剑 李秀华 师亚龙 郑波 魏星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研究黄土隧道施工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以蒙华铁路双线黄土隧道工程施工为依托,采用现场实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隧道周边位移变形规律,以确定黄土隧道设计预留变形量。双线黄土隧道施工的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开挖时,拱顶下沉和周... 为研究黄土隧道施工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以蒙华铁路双线黄土隧道工程施工为依托,采用现场实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隧道周边位移变形规律,以确定黄土隧道设计预留变形量。双线黄土隧道施工的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开挖时,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发展较快,仰拱封闭后,变形趋于稳定;隧道拱顶下沉大于周边收敛。Ⅳ级围岩黄土隧道下沉速率集中分布在5 mm·d^(-1)以内,部分深埋断面速率大于5 mm·d^(-1)。Ⅴ级围岩黄土隧道深埋时,拱顶下沉较小,速率集中分布在5 mm·d^(-1)以内;浅埋时,部分断面拱顶下沉超出设计预留变形量,速率在15mm·d^(-1)以内;其表现出的特点是:浅埋变形大,速率大。净空变形特征值的均值在浅埋时为4.1,深埋时为2.2。Ⅳ、Ⅴ级围岩黄土隧道设计预留变形量建议值分别是8~10 cm、12~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黄土隧道 拱顶下沉 周边收敛 变形速率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软弱围岩大断面海底隧道预留变形量设置及对钢拱架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菅磊 盖英志 《隧道建设》 200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在软弱围岩中开挖隧道,各断面变形值差异很大,这给预留变形量的确定造成很大困难;按预留变形量加工的钢架,难以与随时变化的断面形式及设计要求的轴线相吻合。就预留变形量不定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大断面 海底隧道 初期支护 预留变形量 钢架周长可调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软岩段变形特征及预留变形量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亮 陈寿根 杨家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6,61,共6页
统计分析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软岩段变形量,研究了超深埋大断面隧洞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及预留变形量合理的取值范围。通过数值模拟、解析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分析,锦屏引水隧洞软岩段预留变形量范围可取40~60cm。研究结果可供... 统计分析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软岩段变形量,研究了超深埋大断面隧洞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及预留变形量合理的取值范围。通过数值模拟、解析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分析,锦屏引水隧洞软岩段预留变形量范围可取40~60cm。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洞 软弱围岩 变性特征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软弱围岩大跨隧道合理预留变形量分析及初期支护刚度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昌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27-231,共5页
针对正在建设的成贵铁路四川段大部分隧道位于红层砂泥岩软弱地层的情况,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10座隧道共407个断面1 213个拱顶沉降及边墙收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红层砂泥岩软弱地层隧道的变形特性及变形量。同时,结合现场实... 针对正在建设的成贵铁路四川段大部分隧道位于红层砂泥岩软弱地层的情况,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10座隧道共407个断面1 213个拱顶沉降及边墙收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红层砂泥岩软弱地层隧道的变形特性及变形量。同时,结合现场实测统计数据,对目前红层砂泥岩软弱地层隧道V级围岩隧道采用的初期支护刚度体系进行多工况数值模拟分析,针对不同的初期支护结构进行变形及应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TB 10003—201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给出的预留变形量参考值偏大,建议红层砂泥岩软弱地层浅埋大跨隧道(V级围岩地段)预留变形量按50~60 mm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泥岩地层 软弱围岩 大跨隧道 预留变形量 初期支护刚度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隧道预留变形量设置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自强 于丽 王明年 《公路隧道》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前隧道预留变形量通常根据工程类比法进行设置,缺乏联系实际的理论指导极易造成资源浪费。针对深埋硬岩隧道的变形特点,以虹梯关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变形同时结合隧道现场实际变形情况进行对比设置了新的预留... 目前隧道预留变形量通常根据工程类比法进行设置,缺乏联系实际的理论指导极易造成资源浪费。针对深埋硬岩隧道的变形特点,以虹梯关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变形同时结合隧道现场实际变形情况进行对比设置了新的预留变形量,通过研究其对超欠挖、出渣量等参数的影响,确定最优方案运用并指导现场施工。结果表明,新的方案能够很好的运用到该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开支,加快了工程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硬岩 预留变形量 有限元
下载PDF
深埋千枚岩隧道群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恩波 昝文博 +1 位作者 唐琨杰 周云鹏 《甘肃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93-98,118,共7页
为系统研究深埋千枚岩隧道变形规律及合理预留变形量,以银百高速安康至岚皋段3座典型千枚岩隧道群为工程依托,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收敛计对隧道全程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并结合实测数据建立相应的变形分析预测模型。结果... 为系统研究深埋千枚岩隧道变形规律及合理预留变形量,以银百高速安康至岚皋段3座典型千枚岩隧道群为工程依托,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收敛计对隧道全程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并结合实测数据建立相应的变形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千枚岩隧道围岩变形总体较大且离散性高,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分别可达95.3 cm和90.1 cm,不同风化程度的千枚岩变形稳定时间为30~120 d;千枚岩隧道变形时程曲线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拟合优度均在0.93以上且预测变形值与实测稳定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5%;深埋千枚岩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时,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以及断层破碎带预留变形量建议取值依次为20~30 cm、30~45 cm、40~60 cm和55~8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千枚岩地层 现场测试 变形规律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二车道黄土公路隧道Ⅴ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荣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得知,黄土隧道Ⅴ级围岩条件下,初期支护沉降变形量和埋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在浅埋地段初期支护变形量易超过规范要求的上限值,二车道黄土公路隧道在浅埋部分地段... 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得知,黄土隧道Ⅴ级围岩条件下,初期支护沉降变形量和埋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在浅埋地段初期支护变形量易超过规范要求的上限值,二车道黄土公路隧道在浅埋部分地段预留变形量可设计至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 预留变形量 回归分析 初期支护 变形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预留变形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海霖 仇文革 +3 位作者 戚幸鑫 万世付 段东亚 程云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7-1614,共8页
目前隧道预留变形量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监控量测数据基于点的分析,很难得到隧道断面整体的变化情况。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隧道预留变形量调整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全断面整体分析优化预留变形量的方... 目前隧道预留变形量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监控量测数据基于点的分析,很难得到隧道断面整体的变化情况。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隧道预留变形量调整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全断面整体分析优化预留变形量的方法。以新安1号隧道为依托,发现试验段最大变形量7.5 cm小于设计预留变形量15 cm,结合质量保证率针对性地提出阶梯状设置预留变形量的优化方法。最终确定在试验段拱顶区域预留变形量设置为7 cm,其余区域预留变形量设置为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三维激光扫描 预留变形量 保证率
下载PDF
崤山隧道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预留变形量预测原理及变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杜鹏毅 郭永忠 +2 位作者 张奇 刘煜 黄明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8-155,共8页
为更加合理地设计隧道开挖预留沉降量,避免造成超挖过多增加衬砌混凝土量或初期支护侵限的问题,依据变位分配控制原理,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时各工序施工对变形的影响程度,确定分步变形控制标准... 为更加合理地设计隧道开挖预留沉降量,避免造成超挖过多增加衬砌混凝土量或初期支护侵限的问题,依据变位分配控制原理,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软弱围岩台阶法施工时各工序施工对变形的影响程度,确定分步变形控制标准,根据分步变形控制标准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工程措施,并依据分步实际变形量预测初期支护的最终变形量,为同一设计围岩等级下隧道预留变形量的动态设计提供指导。在崤山隧道台阶法施工工程中,成功地将初期支护变形控制在预留变形量之内,并动态设计下一循环预留变形量的大小,减少初期支护混凝土用量12.86%,可为隧道多步序开挖预留变形量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隧道 台阶法 预留变形量 变位分配 变形控制技术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时机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中明 杨林松 《现代交通技术》 2020年第1期18-23,共6页
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是制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以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围岩的时空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结果表明:高地应力软... 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是制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以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围岩的时空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结果表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以与时间相关的蠕变变形为主,拱顶下沉蠕变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8%,水平收敛蠕变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1%。拱顶下沉量在15 d后即可达到其总变形量的90%,水平收敛量在12 d后达到其总变形量的90%。按照极限位移准则,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为隧道开挖15 d后;按照变形速率准则,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为隧道开挖25 d后;合理的支护时机应在隧道开挖后15~25 d。基于研究结果,峡口隧道设置的预留变形量设计为35cm,通过对二次衬砌进行长期稳定性分析,验证了该预留变形量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岩隧道 蠕变 支护时机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台阶法施工中下台阶开挖对预留变形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7-1081,共5页
隧道施工中,预留变形量的合理确定能较准确的预计开挖轮廓,既可确保围岩充分变形而减小围岩压力,又可避免侵限的情况发生,对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台阶法施工下隧道的预留变形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通过... 隧道施工中,预留变形量的合理确定能较准确的预计开挖轮廓,既可确保围岩充分变形而减小围岩压力,又可避免侵限的情况发生,对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台阶法施工下隧道的预留变形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通过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结果表明,台阶法开挖中下台阶开挖引起的变形是围岩总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达到总变形量的50%左右。确定预留变形量时必须充分重视下台阶开挖引起的变形。此工作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留变形量 台阶法 下台阶开挖
下载PDF
基于区间估计法的隧道监测数据统计特征分析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庆丰 刘庆志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47,161,共7页
针对玉楚高速公路隧道变形量值分布范围及预留变形量的问题,文章采用区间估计方法,选取了14座隧道471个断面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不同围岩级别、埋深下的规律统计分析。基于监测数据的统计学特征表明:隧道埋深增大时,其变形也增大,Ⅳ级... 针对玉楚高速公路隧道变形量值分布范围及预留变形量的问题,文章采用区间估计方法,选取了14座隧道471个断面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不同围岩级别、埋深下的规律统计分析。基于监测数据的统计学特征表明:隧道埋深增大时,其变形也增大,Ⅳ级围岩隧道较Ⅴ级围岩变形量值要大(与支护强度有关),需重视Ⅳ级围岩的变形与控制;Ⅳ级、Ⅴ级围岩隧道变形在40 d左右时趋于稳定,建议在开挖历时40 d后施作衬砌。同时,对于Ⅳ级围岩隧道,埋深小于50 m时,建议预留变形量为17 cm;埋深50~300 m时,建议首先提高初期支护强度,预留变形量可设为50 cm;对于V级围岩隧道,埋深小于50 m时,建议预留变形量为18 cm;埋深50~300 m时,建议预留变形量为3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预留变形量 统计分析 拱顶下沉 周边收敛 监控
下载PDF
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和预留变形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种玉配 熊炎林 +1 位作者 齐燕军 刘书奎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13,共6页
为了研究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施工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以段家坪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为例,对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监测数据分析和质量保证率等方法对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预留变形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施工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以段家坪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为例,对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监测数据分析和质量保证率等方法对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预留变形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施工变形主要分为开始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过渡变形阶段和稳定变形阶段4个阶段;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Ⅳ级围岩段预留变形量设置在50~60 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砂泥岩 隧道 变形规律 预留变形量 监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