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文
许海燕
+1 位作者
邹勇
刘容珍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350-1351,共2页
目的总结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应用的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6月,77例皮瓣与受区缝合后张力过高的创面,不强行拉拢缝线闭合创面,而是预留缝线,加强创面换药,留待创面皮瓣肿胀消退,于术后7 d左右收拢缝线打结闭合残余创面...
目的总结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应用的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6月,77例皮瓣与受区缝合后张力过高的创面,不强行拉拢缝线闭合创面,而是预留缝线,加强创面换药,留待创面皮瓣肿胀消退,于术后7 d左右收拢缝线打结闭合残余创面。结果本组77例皮瓣与受区预留缝线延期打结闭合的创面全部获得随访,创面愈合后未见明显瘢痕,皮瓣成活良好,皮瓣边缘也未见坏死,创面愈合优良率100%。结论预留缝线延期打结法是闭合皮瓣受区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之一,可确保皮瓣成活、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留缝线
延期打结
皮瓣受区
创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溪
王德胜
+5 位作者
曲发军
吕建敏
黄海
王林辉
徐丹枫
崔心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18-121,126,共5页
目的:分析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共12例肾脏肿瘤患者运用预留缝线法在肾动脉无阻断条件下行LPN,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4.75(39~71)岁,肾脏肿瘤位于右侧7例、左侧5...
目的:分析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共12例肾脏肿瘤患者运用预留缝线法在肾动脉无阻断条件下行LPN,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4.75(39~71)岁,肾脏肿瘤位于右侧7例、左侧5例,肿瘤直径1.95(1.5~2.5)cm。术前R.E.N.A.L评分为低危4.7(5~7)分,ASA评分为1.58(1~2)分。经后腹腔入路,采用预留缝线法行肾动脉无阻断下肾部分切除术:在肿瘤边缘1cm左右正常肾实质的位置预缝合一根1-0倒刺线,不收紧缝线,放置一旁备用。剪刀在预留缝线与瘤体之间分离肿瘤,配合使用吸引器边吸边切。若出血较多则对已预留缝线进行牵拉或收紧止血,出血仍无法控制时利用该缝线直接对已切除肿瘤部分暴露出的肾创面进行连续缝合修补至出血可控,重复至肿瘤完整切除;若出血量尚可,则直接完整切除肿瘤,后用预留的线缝进行肾实质的缝合修补。结果:12例患者均利用预留缝线方法完成肾动脉无阻断LPN术,手术全程无肾血供临时阻断,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5.8(70~150)min、术中出血量85.8(40~15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11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1例乳头状细胞癌。术后未见尿漏、切口感染、高热等并发症,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3.5(3~5)d、住院时间5.3(4~7)d。随访6~12个月,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预留缝线法能在不额外增加手术步骤情况下,确保无阻断LPN手术顺利完成,增加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使患者避免热缺血所致肾功能损伤,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留缝线
法
热缺血时间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脏肿瘤
原文传递
3M贴膜改良法封闭胸管拔除后置管口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龚春霞
施博文
+1 位作者
卢琪珏
李春光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胸管拔除后最佳的引流管置管口封闭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对比分析胸管拔除后利用3M贴膜改良法(改良组,100例)与预留缝线法(预留缝线组,100例)封闭置管口的临床效果,观察操作时间、疼痛评分、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目的探讨胸管拔除后最佳的引流管置管口封闭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对比分析胸管拔除后利用3M贴膜改良法(改良组,100例)与预留缝线法(预留缝线组,100例)封闭置管口的临床效果,观察操作时间、疼痛评分、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封闭置管口操作时间[(9.08±2.14)s]、疼痛评分[(1.21±0.67)分]均明显低于预留缝线组[分别为(12.1±2.4)s、(3.82±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舒适度更好。两组患者拔管后局部渗液、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封闭拔胸管后置管口操作时间短、患者舒适度更好,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可常规使用该法封闭胸管拔除后置管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法
预留缝线
胸腔闭式引流置管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文
许海燕
邹勇
刘容珍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骨科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出处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350-1351,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应用的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6月,77例皮瓣与受区缝合后张力过高的创面,不强行拉拢缝线闭合创面,而是预留缝线,加强创面换药,留待创面皮瓣肿胀消退,于术后7 d左右收拢缝线打结闭合残余创面。结果本组77例皮瓣与受区预留缝线延期打结闭合的创面全部获得随访,创面愈合后未见明显瘢痕,皮瓣成活良好,皮瓣边缘也未见坏死,创面愈合优良率100%。结论预留缝线延期打结法是闭合皮瓣受区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之一,可确保皮瓣成活、促进创面愈合。
关键词
预留缝线
延期打结
皮瓣受区
创面
Keywords
beforehand remain stitch
postpone ligature
recipient site of skin flap
raw surface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溪
王德胜
曲发军
吕建敏
黄海
王林辉
徐丹枫
崔心刚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18-121,126,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共12例肾脏肿瘤患者运用预留缝线法在肾动脉无阻断条件下行LPN,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4.75(39~71)岁,肾脏肿瘤位于右侧7例、左侧5例,肿瘤直径1.95(1.5~2.5)cm。术前R.E.N.A.L评分为低危4.7(5~7)分,ASA评分为1.58(1~2)分。经后腹腔入路,采用预留缝线法行肾动脉无阻断下肾部分切除术:在肿瘤边缘1cm左右正常肾实质的位置预缝合一根1-0倒刺线,不收紧缝线,放置一旁备用。剪刀在预留缝线与瘤体之间分离肿瘤,配合使用吸引器边吸边切。若出血较多则对已预留缝线进行牵拉或收紧止血,出血仍无法控制时利用该缝线直接对已切除肿瘤部分暴露出的肾创面进行连续缝合修补至出血可控,重复至肿瘤完整切除;若出血量尚可,则直接完整切除肿瘤,后用预留的线缝进行肾实质的缝合修补。结果:12例患者均利用预留缝线方法完成肾动脉无阻断LPN术,手术全程无肾血供临时阻断,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5.8(70~150)min、术中出血量85.8(40~15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11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1例乳头状细胞癌。术后未见尿漏、切口感染、高热等并发症,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3.5(3~5)d、住院时间5.3(4~7)d。随访6~12个月,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预留缝线法能在不额外增加手术步骤情况下,确保无阻断LPN手术顺利完成,增加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使患者避免热缺血所致肾功能损伤,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获益。
关键词
预留缝线
法
热缺血时间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脏肿瘤
Keywords
preplaced suture technique
warm ischemia time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renal tumor
分类号
R737.1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3M贴膜改良法封闭胸管拔除后置管口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龚春霞
施博文
卢琪珏
李春光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胸外科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166-16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胸管拔除后最佳的引流管置管口封闭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对比分析胸管拔除后利用3M贴膜改良法(改良组,100例)与预留缝线法(预留缝线组,100例)封闭置管口的临床效果,观察操作时间、疼痛评分、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封闭置管口操作时间[(9.08±2.14)s]、疼痛评分[(1.21±0.67)分]均明显低于预留缝线组[分别为(12.1±2.4)s、(3.82±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舒适度更好。两组患者拔管后局部渗液、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封闭拔胸管后置管口操作时间短、患者舒适度更好,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可常规使用该法封闭胸管拔除后置管口。
关键词
改良法
预留缝线
胸腔闭式引流置管口
Keywords
the improving method
reserved suture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incision after chest tube extraction
分类号
R169.42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的应用
邹文
许海燕
邹勇
刘容珍
《安徽医药》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刘溪
王德胜
曲发军
吕建敏
黄海
王林辉
徐丹枫
崔心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
13
原文传递
3
3M贴膜改良法封闭胸管拔除后置管口的临床效果研究
龚春霞
施博文
卢琪珏
李春光
《重庆医学》
CAS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