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预聘长聘制适用性实证研究——以艺术类高校为例
1
作者 相洪贵 梁晶晶 +1 位作者 刘净净 赵嘉丽 《中国人事科学》 2023年第11期1-7,共7页
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预聘长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开始实施预聘长聘制。但因为学科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高校开展预聘长聘制是否适用,有待有效的分析检验。通过比较实施预聘长聘制对国内6所艺术类高校教师的学术成果的影响,可... 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预聘长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开始实施预聘长聘制。但因为学科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高校开展预聘长聘制是否适用,有待有效的分析检验。通过比较实施预聘长聘制对国内6所艺术类高校教师的学术成果的影响,可知预聘长聘制对艺术类高校学术成果产出影响显著。这说明,艺术类高校应结合事业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好预聘长聘制的指挥棒作用,扬长避短,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实施预聘长聘制的高校还需关注政策实施对教师的心理影响和防止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艺术类高校 预聘长聘制 考核评价
下载PDF
医院预聘-长聘制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冰玉 隗铁夫 +1 位作者 潘驿炜 宋智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2期75-79,45,共6页
目的 在预聘-长聘制政策实行初期,了解医院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引导和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院专职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科研工作满意度。结果 66名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满意度总体... 目的 在预聘-长聘制政策实行初期,了解医院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引导和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院专职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科研工作满意度。结果 66名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平均为4.14±0.51分,非本校毕业专职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管理体制维度的满意度高于本校毕业人员;近三年科研成果产出有增加者,其科研工作总体满意度和六个维度的平均满意度均高于科研成果产出无明显增加者。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但呈现一定的发展问题,预聘-长聘制政策执行初期,青年专职科研人员科研工作满意度处于良好状态,医院需要深入扶植青年人才,推动政策有效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 - 科研人员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预聘-长聘制”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角色构建: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
3
作者 赵慧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预聘-长聘制”广泛实施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角色受到了经济角色的挑战。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研究从学术角色认同、学术人格的独立性、学术资源感知三个方面论述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角色的构建路径。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论证高校... “预聘-长聘制”广泛实施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角色受到了经济角色的挑战。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研究从学术角色认同、学术人格的独立性、学术资源感知三个方面论述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角色的构建路径。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论证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角色构建路径的影响因素,并由此得到相应的发展策略:增强青年教师的学术信念,强化学术人的角色认同;给予青年教师自主的学术人格,助力学术人的职业资本提升;搭建学术共同体交流平台,筑牢学术角色构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社会角色理论 高校青年教师 进化博弈
下载PDF
高职院校预聘长聘制教师引进、考核机制设计探析
4
作者 刘再起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8期91-93,共3页
随着国家提出推行高校教师编制管理、聘用制度改革,实行预聘长聘(准聘长聘)结合,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步开展了教师预聘长聘制度的实践。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科学的预聘长聘教师引进、考核等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引进、考核工作水平的... 随着国家提出推行高校教师编制管理、聘用制度改革,实行预聘长聘(准聘长聘)结合,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步开展了教师预聘长聘制度的实践。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科学的预聘长聘教师引进、考核等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引进、考核工作水平的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聘长聘制 教师引进 考核 高职院校
下载PDF
高校“预聘—长聘制”实施现状及其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8,共9页
通过搜集“双一流”建设高校W学科教师简历和论文发表数据,分析了“预聘—长聘制”实施现状及其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发现科研产出数据和职称晋升曲线印证了学校设置的预聘期限的合理性。教师被纳入长聘系列管理后,其科研产出呈现出... 通过搜集“双一流”建设高校W学科教师简历和论文发表数据,分析了“预聘—长聘制”实施现状及其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发现科研产出数据和职称晋升曲线印证了学校设置的预聘期限的合理性。教师被纳入长聘系列管理后,其科研产出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长聘系列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高于预聘系列教师和普通系列教师,预聘系列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显著高于普通系列教师。教师聘任级别对科研产出影响显著,长聘高级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为最多。性别、博士后经历、基金支持以及留学经历等都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高校采取不同聘任办法逐渐向“预聘—长聘制”过渡;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产出评价机制;注重对博士后的培养与支持,切实保障女性青年教师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产出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下载PDF
多源流视域下我国高校预聘–长聘制的政策议程设置分析
6
作者 马桐菲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0期8111-8118,共8页
近年来,预聘–长聘制已然成为众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明晰其改革原因和政策议程设置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基于多源流理论,“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问题和现行政策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和高校组成政策共同体进行积... 近年来,预聘–长聘制已然成为众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明晰其改革原因和政策议程设置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基于多源流理论,“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问题和现行政策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和高校组成政策共同体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政策源流,新一届领导班子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政治源流。2018年,“政策之窗”开启,三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预聘–长聘制政策议程得以设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议程设置 多源流理论
下载PDF
“预聘-长聘制”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机制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任羽中 俞蕖 赵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2,共12页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实施了以"预聘-长聘制"为核心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是这一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利用布兰德科研生产力三因素影响模型,从教师个体、组织机构、学术共同体三个层面论证了改革对科...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实施了以"预聘-长聘制"为核心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是这一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利用布兰德科研生产力三因素影响模型,从教师个体、组织机构、学术共同体三个层面论证了改革对科研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以71所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借助改革准实验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实行"预聘-长聘制"后,已改革高校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量和论文影响力指数(CNCI)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二,实行"预聘-长聘制"后,已改革高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并无显著优势,但其论文影响力明显高于未改革高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科研产出 事件分析法 异时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抑制还是激发:“预聘-长聘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戚业国 李丰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303-321,共19页
基于东部四所“双一流”建设高校W学科教师样本,使用负二项回归法从个人和组织层面检验了“预聘-长聘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个人层面,长聘系列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高于普通系列和预聘系列教师,而预聘系列和普通系列... 基于东部四所“双一流”建设高校W学科教师样本,使用负二项回归法从个人和组织层面检验了“预聘-长聘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个人层面,长聘系列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高于普通系列和预聘系列教师,而预聘系列和普通系列教师在科研产出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科研产出质量上,预聘系列教师要明显高于普通系列教师。组织层面,预聘系列教师构成比率对机构科研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但长聘系列教师比率会显著正向影响机构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有助于提升机构科研生产力。为此,高校应细化“预聘-长聘制”的实施细则,在教师聘期考核中突显科研产出价值和学术影响力评价,并完善落聘教师的转出保障工作,从而适度扩大“预聘-长聘制”的实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科研产出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下载PDF
我国高校“预聘-长聘制”绩效工具化及其治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蔡连玉 张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1,共7页
国内高校正在推行的"预聘-长聘制"改革具有西方终身教职的制度渊源,但也体现出重科研激励和行政主义的本土特征。该制度在近二十年的推进中呈现出较强的绩效工具化倾向,体现为重科研绩效促产、考核重量轻质和运行沟通反馈缺... 国内高校正在推行的"预聘-长聘制"改革具有西方终身教职的制度渊源,但也体现出重科研激励和行政主义的本土特征。该制度在近二十年的推进中呈现出较强的绩效工具化倾向,体现为重科研绩效促产、考核重量轻质和运行沟通反馈缺失。预聘-长聘制绩效工具化助推了学术功利主义,遮蔽了基础研究,导致青年教师身份异化。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下的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倾轧、高校内部权力失衡和绩效管理的刚性运转,是预聘-长聘制绩效工具化的诱因。对这一制度异化的治理应凝聚合理的思想共识,坚守学术激励筛选的制度旨趣;制度构建上以期限合理、沟通及时、反馈有效的聘前管理和以发展性为主的聘后考核为着力点;以打造良好学术共同体为基础,实施以代表作制为核心、以同行评议为主要方式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绩效工具化 学术生态 治理路径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基于42所“双一流”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泽维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1年第4期77-82,120,共7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42所“双一流”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现状,总结了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特点,反思了该制度在设计和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42所“双一流”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现状,总结了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特点,反思了该制度在设计和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启发与借鉴,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教师 -
下载PDF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争议与改进——兼论对中国“预聘-长聘制”的反思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晶 胡艳 杨玉宝 《教育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1-67,共7页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system)自确立之初就备受争议,至20世纪90年代,争议变得愈加激烈。进入21世纪,有关该制度的争议更多聚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晋升标准模糊导致教学与科研难以平衡、“非升即走”的晋升规则使...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system)自确立之初就备受争议,至20世纪90年代,争议变得愈加激烈。进入21世纪,有关该制度的争议更多聚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晋升标准模糊导致教学与科研难以平衡、“非升即走”的晋升规则使教师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女性和少数族裔遭受不平等待遇。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预聘-长聘制”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有一定的渊源,该制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出的一些问题也正在我国高校上演。因此,梳理美国终身教职制度自确立以来的一些主要争议以及学者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国“预聘-长聘”制度改革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职 - 争议 非升即走
原文传递
高等学校预聘—长聘制的法学审视
12
作者 彭虹斌 胡中锋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112,共11页
公办高等学校和教师签订的预聘—长聘制合同主要是准行政—劳动合同,准行政意味着部分具备行政合同的性质,形式上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走的是民法的诉讼路径。从这一制度的法理上看,组织逻辑方面,高等学校与教师是雇佣关系;... 公办高等学校和教师签订的预聘—长聘制合同主要是准行政—劳动合同,准行政意味着部分具备行政合同的性质,形式上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走的是民法的诉讼路径。从这一制度的法理上看,组织逻辑方面,高等学校与教师是雇佣关系;学术宗旨方面,在于创新与发展学术;人才建设方面,旨在优胜劣汰留住精英。预聘—长聘制作为“非升即走”制度的本土化产物,亟须在实践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因而,制度设计方面,应意在以业绩鉴别代替末位淘汰;聘任程序方面,要倡导合理协商并建立高等学校与预聘教师的磋商机制;保障救济方面,完善准行政合同的司法救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原文传递
中美高校预聘长聘教职制的比较研究——基于八所高校的制度文本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涛利 蒋凯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0,共8页
起源于美国高校的预聘长聘教职制是我国部分高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聘用机制的一项重要参考制度。从目标范围、准入机制、晋升考核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四个维度对中美两国八所高校的预聘长聘教职制进行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校预聘长... 起源于美国高校的预聘长聘教职制是我国部分高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聘用机制的一项重要参考制度。从目标范围、准入机制、晋升考核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四个维度对中美两国八所高校的预聘长聘教职制进行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校预聘长聘制制度文本大多指出了该制度在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内容涵盖教师聘用、晋升考核和权益保障等教师管理的主要方面,但在具体规定上各有侧重。美国高校比较注重教师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院系有较大的自主权;我国高校则对教师准入与考核标准的明确性和合理性较为关注,突出学校规划的整体性。在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应当注重完善教师聘用机制的程序规范性和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职 教职 高校教师管理 高校教师 教师权益保障
原文传递
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风险研判及破解路径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玉成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4,59,共6页
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高校自发形成的内生型制度,丰富的教职来源、强健的专业保障、完善的学术氛围、畅通的流动机制和宽松的文化环境构成了其繁荣的土壤。我国高校实施预聘-长聘制虽然取得了突出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外... 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高校自发形成的内生型制度,丰富的教职来源、强健的专业保障、完善的学术氛围、畅通的流动机制和宽松的文化环境构成了其繁荣的土壤。我国高校实施预聘-长聘制虽然取得了突出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外生型改革导致利益博弈复杂,制度移植存在水土不服现象;二是"非升即走"中的培养支持不足,教师"走"后的兜底保障不够;三是晋升前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晋升后易成为"保护懒汉"的制度。建议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与动力传导链条,关注政策实施的弹性与灵活性;落实预聘期内的培养支持机制,完善教师"走"后的兜底保障制度;实施适应性与发展性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终身教职 - “非升即走”
原文传递
预聘期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研究——基于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心怡 郭二榕 张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63,共7页
以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案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预聘期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进行研究。探讨该问题有助于"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及一流大学的建设。预聘期青年教师承担着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及... 以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案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预聘期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进行研究。探讨该问题有助于"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及一流大学的建设。预聘期青年教师承担着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及服务管理工作,但"预聘-长聘"制强化了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在此情况下,他们更为投入科研工作,更认同自己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员的身份,对院校较少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但是,他们对不同工作的投入也受到制度中改变较慢的规范性要素与文化-认知性要素的影响,并不会骤然随改变较快的规制性要素而改变,这使其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呈现出复杂的面貌。研究据此提出调整单维教师评价、落实培养支持制度等"预聘-长聘"制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青年教师 组织认同 组织承诺 教师评价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非升即走的制度误用及纠偏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玉成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4-69,共6页
非升即走近年来成为高校争相借鉴并引发学界热议的政策热点,但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制度移植存在耦合障碍,局部借鉴导致不规范的非升即走;合同修订缺少劳资博弈,青年教师议价能力较差;非升即走发挥筛选作用有余,提... 非升即走近年来成为高校争相借鉴并引发学界热议的政策热点,但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制度移植存在耦合障碍,局部借鉴导致不规范的非升即走;合同修订缺少劳资博弈,青年教师议价能力较差;非升即走发挥筛选作用有余,提供支持作用不足;高校重视对教师"进"的管理,忽视对"出"的保障;审计激增引发无边界工作文化,发表还是出局文化蔓延;量化万能挤压共同体评价,国际期刊至上导致主体性失落。对策包括:慎定实施范围,以增量改革平衡老人新人利益;健全劳资博弈,提高教师议价能力;兼顾选优培优,强化资源倾斜与培养支持;筑牢兜底保障,使落聘教师从容他谋;淡化锦标赛特征,健全代表作和同行评议制度;优化评价标准,矫正学术主体性的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预聘长聘制 非升即走 终身教职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创新与实践——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相洪贵 《北京教育(高教)》 2019年第9期34-35,共2页
职称评审机制创新是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服装学院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围绕大学的五项职能全方位评价教师的学术水平,建立起既注重学术综合水平和工作实绩又切合教师自身发展的分类评价... 职称评审机制创新是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服装学院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围绕大学的五项职能全方位评价教师的学术水平,建立起既注重学术综合水平和工作实绩又切合教师自身发展的分类评价机制,实施“岗位聘用制”与“预聘长聘制”相结合的“双轨制”聘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 大学职能 预聘长聘制
原文传递
学术劳动力市场变革及其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沈文钦 谢心怡 郭二榕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82,共13页
博士生教育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分析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变革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预聘—长聘”制度的引入、次级学术劳动力市场... 博士生教育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分析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变革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预聘—长聘”制度的引入、次级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精英学术劳动力市场饱和、海外学术劳动力回流的冲击等变革趋势。以入口—过程—出口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访谈调查资料及各高等学校公开数据分析发现,上述趋势对博士生教育的入口、过程及出口三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博士生生源总量持续上升,但优秀生源向海外流失;在博士生社会化过程中,教学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及可迁移能力培养不足;博士生就业呈现“下沉式”和多元化就业趋势。面对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变革,我国博士生教育须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并加强对博士生教学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劳动力市场 博士生教育 海归博士 可迁移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