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Rh血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钧 陈方祥 +3 位作者 刘林 刘建忠 袁玲 何静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 了解临床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Rh血型在用血安全方面的意义。方法 用盐水抗 D血清检测Rh血型。结果  6 12 8例预输血患者中Rh阴性患者 18例 ,阴性率为 0 .2 9%。
关键词 RH血型 溶血性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 预输血
下载PDF
WADiana全自动配血系统在预输血患者抗体筛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宋雪冬 刘文国 +1 位作者 郭长义 宋任浩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WADiana全自动配血系统在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本地区预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布特点以及对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9842例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者用谱... 目的:探讨WADiana全自动配血系统在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本地区预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布特点以及对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9842例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者用谱细胞进一步做特异性鉴定。结果:19842例预输血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79例,阳性检出率为0.80%,其中以Rh血型系统和MNSs血型系统多见,分别占41.77%和15.19%。非特异性抗体占25.32%,IgG类占68.35%;2女性患者检出率为1.10%,男性患者检出率为0.54%,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P<0.01)。有输血和(或)妊娠史的患者检出率为1.38%,高于无输血和(或)妊娠史患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2,P<0.01)。结论:预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较高,在输血前对其进行抗体筛查有助于血液选择,对于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输血患者 不规则抗体 筛查 自动配血系统
下载PDF
预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与感染趋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玉昆 杨亚晓 +1 位作者 魏世锦 宋任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了解预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与感染趋势。方法选择河北省柏乡县人民医院2011~2013年22059例预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①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分别为12.72%、1.... 目的了解预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与感染趋势。方法选择河北省柏乡县人民医院2011~2013年22059例预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①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分别为12.72%、1.03%、0.05%和0.93%,抗-HIV和抗-TP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②男性HBsAg、抗-HIV和抗-TP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HBsAg和抗-TP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③输血原因为抗感染的受检患者的感染率最高,高于外科手术、纠正缺氧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因为肿瘤的受检患者的感染率高于血液病、创伤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为职员的感染率高于工人、农民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前患者有一定的感染率,并有上升的趋势。进行输血前检查,对于了解预输血患者的身体感染状况,减少医疗纠纷和提高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输血患者 输血前检测 感染趋势
下载PDF
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林华 李莉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0期1737-1738,共2页
[目的 ]探讨 2 0例颅内肿瘤择期手术病人采用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 ,做好采血量的估计及物品准备 ,术前 1d为病人行肘正中静脉穿刺采集自体血液 ,在血库恒温 4℃下保存 ;术中及术后严密... [目的 ]探讨 2 0例颅内肿瘤择期手术病人采用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 ,做好采血量的估计及物品准备 ,术前 1d为病人行肘正中静脉穿刺采集自体血液 ,在血库恒温 4℃下保存 ;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 ,并做好相应处理。 [结果 ] 2 0例平均预存血量为 45 0mL± 5 0mL ,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均为阴性。 [结论 ]采用预贮式自体输血无溶血反应和免疫反应 ,可以解决稀有血源缺乏的困难 ,减少病人的开支 ,术前 1d采血又能减少术野血液有效成分的丢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式自身输血 采血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燕明 郭文敬 宫济武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分析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5例泌尿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采集血液前、后及输入自体血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 目的分析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5例泌尿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采集血液前、后及输入自体血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等,探讨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预储式自体输血患者采血后比采血前、手术后比手术前的血常规指标均有下降,但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Hb>110g/L、Hct>30%、PLT>150×109/L),因此不会造成组织缺氧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开展预储式自体输血首先可以部分解决择期手术的输血要求,同时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式自体输血 择期手术 输血不良反应 泌尿外科
下载PDF
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骆喜宝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3例病人随机分为预贮式自体输血组 (A组 31例 )和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 (B组32例 )。两组在采血前、术前... 目的 探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3例病人随机分为预贮式自体输血组 (A组 31例 )和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 (B组32例 )。两组在采血前、术前即刻放血前、放血后、回输自体血后、术后第 1天分别测定Hb、Hct、Pt及PT、APTT、FIB ,监测MAP、CVP、SpO2 、HR ,两组出血量、输异体血量。结果 A、B组Hb、Hct术中降低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回输自体血后回升。A、B两组PT、APTT术中延长 ,FIB和Pt未见明显改变。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A组采血量明显少于B组 (P <0 .0 5) ,输异体血量明显多于B组 (P <0 .0 5)。结论 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有明显节血效应 ,对血液生理学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式自体输血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节血效应 血液生理学
下载PDF
预输血患者行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gG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
7
作者 余龙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27-228,共2页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究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gG检测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我院720例预输血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360例,对照组360例。观察组患者全部进行全自...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究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gG检测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我院720例预输血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360例,对照组360例。观察组患者全部进行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gG检测患者不规则抗体,对照组没有进行检测抗体筛查。对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科室分布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60例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28%(1/360),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是5.00%(18/360);对照组360例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是11.11%(11/360),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1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科室分布中,产科2例(11.11%)、感染科2例(11.11%)、儿科1例(5.56%)、消化血液内科4例(22.22%)、肿瘤科6例(33.33%)、ICU中3例(16.67%)。18例患者中,无输血史2例(11.11%),有输血史16例(88.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预输血患者,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gG不规则抗体检测,可降低临床上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提升临床上输血的安全性,对有妊娠和输血史,以及产科、儿科、消化血液、肿瘤、ICU的患者,实施不规格抗体筛查极为关键,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抗体 检测 预输血 IGG
下载PDF
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郝锋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7期24-24,26,共2页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20例患者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在采血后、手术后血常规指标比采血前、手术前均有下降,但PLT、Hct、Hb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LT>150×10...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20例患者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在采血后、手术后血常规指标比采血前、手术前均有下降,但PLT、Hct、Hb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LT>150×109/L、Hct>30%、Hb>110g/L),因此,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结论预储式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输血方式,可解决择期手术的输血要求,输血的不良反应可有效减少,输血的安全性可提高,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式自体输血 泌尿外科 输血不良反应 择期手术
下载PDF
老年患者实施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俊红 杜忠斌 李惠霞 《医学综述》 2015年第9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的老年患者实施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住院的进行择期手术预储式自体输血的老年患者1358例,同时选择3778例未实施择期手术预储式自体输血的老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住院的老年患者实施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住院的进行择期手术预储式自体输血的老年患者1358例,同时选择3778例未实施择期手术预储式自体输血的老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预储式自身输血的老年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而3778例异体输血的老年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46例,均表现为过敏或者发热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为降低老年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输血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采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方式,保证老年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储式自体输血 安全性
下载PDF
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围术期护理
10
作者 赵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85-85,共1页
探讨研究在择期手术的患者中实施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及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实施预贮式自身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整理血液采集方法和护理方法,检测患者血液采集前的以及回输后的血液指标的... 探讨研究在择期手术的患者中实施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及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实施预贮式自身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整理血液采集方法和护理方法,检测患者血液采集前的以及回输后的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60例患者在血液采集前和回输后的血液指标Hb、HCT、PLT等都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再回输血液的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实施预贮式自身输血能够避免手术中及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缓解稀有血源的短缺,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使用费用,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贮式自身输血 围术期
下载PDF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骆喜宝 《华夏医学》 2001年第4期556-558,共3页
自体输血是指采取或回收患者的血液于术中或术后输回患者体内的方法。自体输血主要分为预贮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式。本文就这三种自体输血的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自体输血 临床应用 贮式输血 稀释式输血 回收式输血
下载PDF
自体输血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祝华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
关键词 输血疗法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式自体输血 贮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
下载PDF
待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环 王华玲 郭爱荣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9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待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待输血患者2400例,采用微注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特异鉴定结果,分析阳性患者在性别、输血史... 目的探讨待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待输血患者2400例,采用微注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特异鉴定结果,分析阳性患者在性别、输血史、妊娠史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输血治疗情况。结果2400例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预输血患者中,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6例,阳性率为0.67%。1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12例为Rh血型,其中抗E型6例,抗Cc型2例,抗cE型3例,抗D型1例;MNS血型4例,均为抗M型;阳性不规则抗体患者在性别、有无输血史、有无妊娠史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阳性患者中,11例采取手术延期处理,在术前经筛选配血得到血型匹配血液,手术进展顺利,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2例阳性患者为妊娠期妇女,根据患者特异鉴定结果,选择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相合的红细胞悬液给予输血治疗,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1例为溶血性贫血患者,结果为假阳性,输注洗涤红细胞后无不良反应;另2例患者未找到匹配血型,放弃输血治疗。结论对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为患者选择匹配血液,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不规则抗体筛查 预输血
原文传递
Predictors for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xtra capsular hip fractures treated with cephalo-medullary nailing 被引量:5
14
作者 M, All Fazal Caroline Bagley Parag Garg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predictive factors and requirement for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xtra capsular hip fractures treated with cephalo-medullary device. Methods: Seven...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predictive factors and requirement for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xtra capsular hip fractures treated with cephalo-medullary device. Methods: 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extra capsular hip fractures treated with cephalo-medullary nailing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ge, sex, ASA grade, timing of surgery,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haemoglobi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fracture type, number of units transfused and 30-day mortality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82.3 years. Forty-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a short nail and 32 patients a long nail; 53.4% patients required blood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ly. Transfusion was required in 71,8% of the long nails (p 〈 0.05), 65.8% patients above the age of 80 (p 〈 0.05), 100% of the patients with hemoglobin below 90 g/L and 20 patients with a ASA grade of 3 (p 〈 0.05). 78.5% patients with A2 fracture and 75% of A3 fractures needed blood transfusion (p 〉 0.05).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non-transfusion group was 13 days and in transfusion group was 19 days (p 〈 0.05). 55.1% operated within 36 h and 47,B% operated after 3B h of admission needed transfusion (p 〉 0.05). Thirty-day mortality in patients needing blood transfusion was 5% and in non-transfusion group was 3.7%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 age, ASA grade, preoperative haemoglobin and length of nail are reliable predictors for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extra capsular hip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phalo-medullary nailing and reinforce a selective transfusion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 Cephalo-medullary nailing Blood transfu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