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于高危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侯一心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高危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绕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62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依据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高危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绕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62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依据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31例),两组患者治疗术式均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置入IABP的时机为术中或术后,实验组置入IABP时机则为术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CO、SV、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PBP支持时间、机械通气维持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置IABP应用于高危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预后,在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突出体现,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高危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时机对高危冠心病病人PCI术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李吉旭 孟宪亮 +1 位作者 李伟 梁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2990-299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不同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PCI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IABP置入... 目的: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不同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PCI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IABP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PCI术预后影响的文献,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ABP留置时间[MD=-17.52,95%CI(-33.84,-1.20),P=0.04]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MD=-733.85,95%CI(-1018.06,-449.64),P<0.0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D=9.23,95%CI(7.63,10.82),P<0.00001]、平均心率[MD=3.91,95%CI(2.05,5.77),P<0.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MD=3.81,95%CI(1.36,6.26),P=0.00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术中、术后被动置入IABP相比,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改善冠心病病人PCI术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经皮冠状动脉 时机 有效 安全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自同 沈鑫 +1 位作者 穆叶赛 李国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5期266-270,共5页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121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设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119例冠心病高危患者行常规介入治疗,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恶性心...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121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设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119例冠心病高危患者行常规介入治疗,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猝死的发生率;比较两组30 d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心室收缩功能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心源性猝死、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以及1年后NTpro BNP、左心室收缩功能以及MACE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恶性心律失常(1.7%比7.6%,P=0.010)、急性左心衰竭(1.7%比1.7%,P=0.008)、心源性休克(1.7%比5.0%,P=0.013)、猝死(0.9%比3.4%,P=0,027)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天,A组的NT-pro BNP[(417.8±71.8)μg/L比(461.2±72.3)μg/L,P=0.02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4.3±7.2)mm比(46.5±6.8)mm,P=0.039]均低于B组,A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4.1±8.6)%比(52.8±7.3)%,P=0.046]高于B组;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5.0%比11.7%,P=0.021)、严重心力衰竭(8.2%比16.0%,P=0.032)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术后1年A组的NT-pro BNP[(511.3±78.9)μg/L比(567.2±93.4)μg/L,P=0.001]、LVEDd[(48.4±8.7)mm比(52.1±9.6)mm,P=0.001]均低于B组,A组的LVEF[(46.4±9.2)%比(43.5±10.2)%,P=0.001]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可能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0 d内心源性猝死、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1年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冠心病 主动脉 预防 左心室功能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长时间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抢救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成功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蕴琦 李彤 +3 位作者 袁龙金 元哲 张明 李占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 左主干闭塞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持续疼痛 抢救 院查体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预防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置入病人下肢循环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羽飞 常芸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0期3617-3621,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预防和改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置入病人下肢循环障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IABP并保留鞘管的病人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预防和改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置入病人下肢循环障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IABP并保留鞘管的病人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9)IABP置管侧行踝泵运动,即踝关节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每天上午、中午、下午、睡前共活动4次,每次100圈;观察组(n=37)在踝泵运动的基础上,使用重庆普门医疗仪器公司型号Airpro-600的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设定起始充气压力为40 mmHg,之后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调节压力至80 mmHg^120 mmHg,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min。比较IABP置管第2天、第4天、第7天及拔管后第2天置管侧下肢血液循环综合指标:趾端血氧饱和度(SpO2)、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小腿周径、足背动脉触诊、足背多普勒超声及踝肱指数(ABI)、病人的主观感受。[结果]IABP置管第2天两组病人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第4天两组病人趾端SpO2、下肢温度、小腿周径、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置管第7天两组趾端SpO2、下肢温度、小腿周径、足背动脉触诊、足背动脉多普勒超声、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结合下肢踝泵运动可代替护士协助下的下肢被动运动,减少护理工作量,改善IABP置管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或减少下肢缺血、栓塞等循环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压力泵 踝泵运动 主动脉 下肢循环障碍 预防
下载PDF
左心功能减低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金宏 杨峰 +8 位作者 江春景 郝星 刑智辰 徐博 江瑜 杨晓芳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低射血分数(LVEF≤35%...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低射血分数(LVEF≤35%)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IABP分为预防应用组(P组,n=108)和对照组(C组,n=107),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P组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9%vs.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28.5(18.25,49.75)小时和8(6,11)天,均较C组53(26,99)小时和10(7,14)天有所缩短,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C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8.71±5.31)个月和(17.66±4.67)个月,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左心功能低下的高危患者在OPCABG术前预防应用IABP可以降低术后病死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心功能低下 预防
下载PDF
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标志物和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金宏 杨峰 +6 位作者 江春景 郝星 刑智辰 徐博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分析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患者术后血液心肌标志物及乳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行OPCABG术的高危患者290例,术前预防应用IABP的患者... 目的分析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患者术后血液心肌标志物及乳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行OPCABG术的高危患者290例,术前预防应用IABP的患者138例(IABP组),另外选择对照组患者1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cTnI)及乳酸水平的变化,比较术前预防应用IABP能否影响患者术后的心肌标志物和乳酸变化并探讨IABP能否给患者带来益处。结果 IABP组有4名患者在术后死亡,对照组有15名患者死亡(P<0.05)。IABP组的血液cTnI水平在术后8 h,24 h,48 h,7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CKMB水平在术后8 h,48 h,72 h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乳酸水平在术后12 h,24 h,36 h,48 h,7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制品用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准备行OPCABG的左心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前预防应用IABP可以降低术后心肌标志物及乳酸水平,降低住院死亡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标志物 乳酸 预防
下载PDF
比较不同时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对高危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孟树萍 程兆云 +5 位作者 胡延磊 丁付燕 李晓慧 刘超 王晓航 刘富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315-1317,132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对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成人监护室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6例高危冠...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对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成人监护室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6例高危冠心病行CABG且围术期应用IABP辅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ABP置入时间将其分为:术前置入组(n=48)和术中、术后置入组(n=88),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总花费、住院死亡率等围术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吸烟比例、术前NYHA心功能≥Ⅲ级患者比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术中搭桥的桥血管数目及是否行体外循环患者比例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前IABP置入组患者IABP应用时间[(45.3±22.1)h vs.(76.1±25.3)h]、机械通气时间[(48.8±16.2)h vs.(71.3±29.3)h]及ICU停留时间[(65.2±15.2)h vs.(98.2±19.6)h]均明显短于术中、术后IABP置入组(P<0.05),且术前IABP置入组患者平均住院花费[(13.2±7.8)万元vs.(18.6±9.2)万元]明显低于术中、术后IABP置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置入IABP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术中、术后置入IABP患者(8.3%vs.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拟行CABG,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是安全和有效的,其能够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缩短ICU停留时间,且具有相对较少的住院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冠状动脉搭桥术 时机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的预防性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锋 万彩红 +4 位作者 赵岩岩 邢家林 缪娜 杜中涛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分析本中心2010年至2012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的应用,评价IABP在不同EumSCORE评分患者术前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184例患者,术前预防... 目的分析本中心2010年至2012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的应用,评价IABP在不同EumSCORE评分患者术前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184例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根据EuroSCORE评分分为中低危组(A组,评分小于等于6分)、高危组(B组,评分大于6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三年预防性应用IABP依次为24例、61例和99例。A组122例,B组为66例。与A组比较,B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近期心肌梗死率更高,冠状动脉病变累及三支及左主干病变者更多。B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IABP预防时间及持续时间更长。高危组在机械呼吸辅助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高于A组,但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OP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明显降低高危患者死亡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在EuroSCORE评分指导下对高毹患者早期预防性府用IABP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UROSCORE 预防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高危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晓 牛兆倬 +4 位作者 生伟 乔友进 吴建涛 张文峰 池一凡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在高危左主干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部分高危左主干狭窄冠心病患者,接受CABG手术的病例,手术均采用不停跳CABG手术,术前安装IAB... 目的:探讨在高危左主干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部分高危左主干狭窄冠心病患者,接受CABG手术的病例,手术均采用不停跳CABG手术,术前安装IABP的共有56例。同时统计在我院接受CABG手术围手术期紧迫情况下安装IABP的病例,共有16例。比较这两组病例术中被迫紧急建立体外循环的比例,IABP反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观察术后1 d、术后2 d血浆肌钙蛋白I(c Tn I)。结果:术中紧迫组被迫紧急建立体外循环比例高于术前应用组;IABP反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预防组少于紧迫组;预防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紧迫组。紧迫组术后2d c Tn I高于预防组。结论:在高危左主干病变CABG手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可以改善围术期的管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主动脉内球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昊 吴佳纬 +10 位作者 李丹 余晓凡 李龙伟 余东彪 孔祥勇 华锦胜 周俊岭 陈鸿武 冯克福 余华 马礼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AMI合并CS急诊置入IABP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AMI合并CS急诊置入IABP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9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63例(21.6%)和存活组228例(78.4%),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术中并发症等。结果死亡患者年龄[(75.3±11.6)岁比(67.5±12.2)岁,P<0.001],糖尿病(63.5%比34.6%,P<0.001)、既往PCI史(4.8%比0.4%,P=0.033)、心房颤动(11.1%比0.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74.6%比19.7%,P<0.001)、左主干病变(15.9%比1.3%,P<0.001)、血小板减少(4.8%比0.9%,P=0.017)比例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11.18±3.63)h比(4.74±1.91)h,P<0.00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FMC-to-B时间(OR 2.291,95%CI 1.712~3.067,P<0.001)、LVEF(OR 0.909,95%CI 0.854~0.967,P=0.003)和PCI术后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Ⅱ级(OR28.329,95%CI 6.752~118.864,P<0.001)为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ABP是对AMI合并CS患者目前最常用的机械循环辅助救治手段,PCI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Ⅱ级、LVEF以及FMC-to-B时间是预测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心肌梗死 心原休克 药物支架
下载PDF
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林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究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临床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择32名高危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中16人作为对照组,其余16人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介入治疗,实... 目的:探究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临床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择32名高危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中16人作为对照组,其余16人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介入治疗时预防性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同时给与优质护理,探讨使用两种不同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左室LVEDd和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一年数值显著降低,LVEF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一年数值显著降低,两组间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一个月心源性猝死、一个月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一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一年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同时给与优质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冠心病 预防主动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伟 蒙革 +5 位作者 冯海合 石银华 李宇 杨明华 殷珊珊 王晓洁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99-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HR-PCI)术患者近期(术后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IABP辅助治疗的HR-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ABP置入时机将患者分为A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置入组...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HR-PCI)术患者近期(术后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IABP辅助治疗的HR-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ABP置入时机将患者分为A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置入组]46例和B组(PCI术后置入组)34例。比较两组合并疾病、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部位及合并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发生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支架置入个数、无复流率、IABP辅助时间、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病死率等,分析IABP置入时机对HR-PCI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A组左前降支和左主干病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比例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用比例高于B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IABP辅助时间、再次PCI率、院内病死率及术后30 d病死率均低于或短于B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置入IABP是HR-PCI术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PCI术后置入IABP相比,PCI术前置入IABP可有效地改善HR-PCI术患者的近期预后,PCI术后置入IABP是HR-PCI术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经皮冠状动脉 高危 时机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时机选择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霍永凤 王学锋 +2 位作者 陈林 王咏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情况,以对IABP使用时机的选择进行进一步优化。方法筛选2015-2017年在我科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8例,其中死...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情况,以对IABP使用时机的选择进行进一步优化。方法筛选2015-2017年在我科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8例,其中死亡20例。排除死亡病例后,以IABP置入时机不同,分为术中IABP预防性置入组(n=34)与术后IABP治疗性置入组(n=44),分析两组间术前一般资料和心脏功能、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乳酸(Lac)值、平均动脉压(MAP)、尿量、pH值的差异,评估不同IABP置入时机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置入组术后早期Lac、p H、MAP平稳;与治疗性置入组比较:预防性置入组术前心功能较差[血清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1 172. 18±1 301. 02) vs (727. 54±835. 53) pg/d L,P=0. 014],术后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727. 54±835. 53) vs (85. 18±62. 60) h,P=0. 001]及ICU住院时间[(5. 62±1. 67) vs (8. 05±3. 27) h,P <0. 001]相对较短。本组病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18例(其中恶性心律失常7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有效防治瓣膜手术围手术期出现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对于合并巨大左室、左室射血分数低的瓣膜疾病患者应预防性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心脏瓣膜病 时机
下载PDF
临时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架置入抢救急性心肌梗死1例
15
作者 石刚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4-54,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7岁,于2005年11月17日10:00pm因神志不清30min送急症科。入院时心电监护示心率27次/min,血氧饱和度99%,血压测不到。ECG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5mg静推后,心率120次/min,为...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7岁,于2005年11月17日10:00pm因神志不清30min送急症科。入院时心电监护示心率27次/min,血氧饱和度99%,血压测不到。ECG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5mg静推后,心率120次/min,为室性自主心率,血压120/60mmHg。10:00pm心率32次/min,血压90/30mmHg,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5mg静推后,室性心率为180次/min。10:15pm发生心跳骤停,经多次予肾上腺素、阿托品静推,360J电除颤,持续胸外按压及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心跳恢复,室性心率波动于53~280次/min。10:30pm患者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到77%,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胸外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临时起 主动脉内球 支架
原文传递
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1年内死亡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昊 吴佳纬 +6 位作者 李丹 施超 李龙伟 孔祥勇 周俊岭 陈鸿武 马礼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心原性休克(C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符合入选条件的所有患者298例。根据1年随访时患者生存情... 目的探讨合并心原性休克(C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符合入选条件的所有患者298例。根据1年随访时患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11例(37.2%)和存活组187例(62.8%)。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绘制随访1年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CI术后影响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有意义的死亡预测因素有4个,分别是年龄≥75岁(HR 1.68,95%CI 1.31~2.16,P<0.001),PCI术后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Ⅱ级(HR 3.57,95%CI 2.06~6.18,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40%(HR 0.45,95%CI 0.26~0.78,P=0.004)以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12 h(HR 7.52,95%CI 3.28~17.24,P<0.001)。1年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MI合并CS患者行急诊PCI术后3个月内死亡率高。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AMI合并CS最常用的机械循环辅助救治手段。在众多危险因素中FMC-to-B时间延迟、PCI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Ⅱ级、高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是AMI合并CS患者PCI术后1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心肌梗死 心原休克 支架
下载PDF
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7
作者 房磊 王丕杉 +2 位作者 金琪琳 王坡 孟祥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探讨总结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心脏中心2015~2019年,130例OPCABG患者术前应用IABP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组,即手术... 目的探讨总结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心脏中心2015~2019年,130例OPCABG患者术前应用IABP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组,即手术前置入IABP,n=72),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60~72(65.0±5.2)岁;B组(紧急置入组,即手术中及手术后置入IABP,n=58),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56~73(62.3±7.6)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住院死亡率(4.2%)较B组(12.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IABP使用时间[(40.8±10.3)min vs.(65.3±15.6)min]、机械通气时间[(18.7±6.1)min vs.(48.7±10.5)min]、ICU滞留时间[(48.1±7.8)min vs.(90.2±21.3)min]均短于B组(P<0.05)。A组和B组旁路移植的桥血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2)支vs.(3.8±1.0)支,P=0.387]。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高龄[OR=1.04,95%CI(1.01,1.10),P=0.030]、女性[OR=2.56,95%CI(1.53,6.12),P=0.00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OR=1.05,95%CI(1.01,1.13),P=0.030]。保护因素为术前应用IABP[OR=0.17,95%CI(0.01,0.78),P=0.005]。结论行OPCABG的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可降低住院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 预防应用 疗效
原文传递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62
18
作者 王京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IABP 护理进展 首次 临床应用 预防应用 重症患者 辅助功能 概念 技术
原文传递
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候永刚 王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5期53-53,55,共2页
目的:探究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选作研究对象,其中有15例接受急诊PCI介入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选作研究对象,其中有15例接受急诊PCI介入手术治疗,并在其接受急诊PCI介入手术前后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操作,测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接受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收缩压指标、舒张压指标,以及心率指标。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入院后未接受急诊PCI介入手术治疗,后因救治无效死亡,另外15例接受急诊PCI介入手术治疗,并在其接受急诊PCI介入手术前后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操作,有9例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与缓解,有6例因其他并发症发生临床死亡,其治疗有效率为60.00%(9/15)。治疗后第1d,第2d,第3d,以及第4d,本组患者的CI指标、CO指标、CVP指标以及BNP指标具备持续波动且渐趋稳定特点。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高于治疗前,心率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治疗,效果良好,适宜普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心肌梗死合并心源休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EuroSCORE评分患者OPCABG术前应用IABP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蒙革 吴伟 +5 位作者 冯海合 石银华 李宇 杨明华 殷珊珊 王晓洁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分析不同欧洲心脏手术危险因素评价系统(EuroSCORE)评分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3年1月~2018年6月接受OPCABG 手术、并在术前预防... 分析不同欧洲心脏手术危险因素评价系统(EuroSCORE)评分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3年1月~2018年6月接受OPCABG 手术、并在术前预防性应用 IABP辅助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uroSCORE评分分为低危组(EuroSCORE评分<6分, n =153)和高危组(EuroSCORE评分≥6分, n =83)。收集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两组IABP 预防时间、IABP 运转时间、IABP 相关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死率,检测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65岁、女性、顽固性心绞痛、<30天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3支病变、EuroSCORE评分、LVEF等术前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危组IABP 预防时间、IABP 运转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明显长于低危组( P < 0.05),两组在IABP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1年内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女性、左主干病变、LVEF<40%、急诊、IABP并发症是OPCABG 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在EuroSCORE 指导下高危患者OP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不会增加 IABP 相关并发症,能够降低院内病死率,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防应用 EuroSCORE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