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云玲 胡启良 《湖北体育科技》 2007年第2期183-185,共3页
运动性猝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在体育场上发生的一系列运动性猝死事件震撼了国际体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猝死的大量文献后发现,猝死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下为高峰,死亡原因以心源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在体育场上发生的一系列运动性猝死事件震撼了国际体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猝死的大量文献后发现,猝死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下为高峰,死亡原因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脑源性猝死在运动也时有发生。针对我国运动猝死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猝死 猝死病因 猝死预防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心源性猝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林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0期168-169,共2页
总结了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心源性猝死中的应用,认为加强教育,提高风险意识;最大程度控制患者就医行为所致的风险;持续专业培训等防范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心源性猝死:预防
下载PDF
猝死预防法
3
《医学文选》 1990年第4期3-3,共1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日本东京讲学时,心脏病发作而猝死,人们在惊讶之余不禁要问,是什么病魔如此迅速地夺走了他的生命呢?原来华教授死于“冠心病猝死”,这种病发作时常有剧烈的心绞痛症状。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脏病发作 华罗庚 祖国医学 冠心病猝死 数学家 猝死预防 生命 教授 真心痛
下载PDF
补足血钾以预防室颤的重要性探讨
4
作者 黄刚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10期46-46,共1页
  低血钾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复极,显著降低心肌的稳定性,易致严重心律失常,如恶性室早、严重Q-T延长、室速、室颤等,缺血缺氧或各种中毒受损的心肌尤易发生,这些,现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但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医...   低血钾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复极,显著降低心肌的稳定性,易致严重心律失常,如恶性室早、严重Q-T延长、室速、室颤等,缺血缺氧或各种中毒受损的心肌尤易发生,这些,现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但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医疗环境下,无论从关爱病人生命还是从保护医务人员自己出发,采取尽可能多的方法预防病人猝死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 室颤 补足钾 预防猝死
下载PDF
运动与猝死(综述)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学农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查阅 1982~ 2 0 0 1年有关运动猝死的大量文献发现 ,猝死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 ,30岁以下为高峰 ,死亡原因以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等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 ,脑源性猝死在运动中时有发生 ;猝死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径赛、篮球、排球。
关键词 运动猝死 猝死病因 猝死预防
下载PDF
论运动猝死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伟 杨彦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S1期142-,177,共2页
运动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某些优秀运动员的猝死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给竞技运动和开展全民健身带来了不良的心理影响,着重分析了运动猝死的发生情况、主要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运动猝死 猝死病因 猝死预防
下载PDF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肖玉红 金瑞静 闫旭升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过,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病因及其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体育科技的进步和全民健身运动参与群体的增加,开展对由于超负荷运动引发猝死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无论是对运动医学... 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过,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病因及其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体育科技的进步和全民健身运动参与群体的增加,开展对由于超负荷运动引发猝死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无论是对运动医学临床还是体育运动保健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猝死 猝死病因 猝死预防
下载PDF
运动性猝死研究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林辛 房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动性猝死发生率虽低,但发展迅速,其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多发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运动性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和脑性猝死,其中冠状...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动性猝死发生率虽低,但发展迅速,其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多发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运动性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和脑性猝死,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对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猝死 流行病学 病因学 猝死预防
下载PDF
上海某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的认知度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怡婧 李珊 +3 位作者 秦幸元 周逸雯 范思哲 吴兰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18-22,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某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未来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科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4月7日—6月13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某高校在校学生中抽取24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 目的了解上海某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未来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科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4月7日—6月13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某高校在校学生中抽取24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调查对象中有69人(32.9%)认为自身身体素质尚可,141人(67.14%)认为自身身体素质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睡时间及体育锻炼情况不同的调查对象身体素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对象中有125人(59.5%)对心源性猝死并不了解,85人(40.5%)对心源性猝死有一定了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及不同专业调查对象对心源性猝死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对象中,197人(93.8%)认为当下需要向高校学生普及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其中仅36人(18.3%)有心源性猝死急救能力。针对“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接受心源性猝死科普教育的?”这一多选题,180人(85.7%)选择了学校课堂,123人(58.6%)选择了校外培训机构课堂,116人(55.2%)选择了图书/期刊,162人(77.1%)选择了网络媒体。结论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且部分高校学生亟须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学校应加大对学生进行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科普力度,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心源性猝死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心肺复苏术普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心源性猝死 知晓率 心源性猝死预防 急救措施
下载PDF
安全睡眠健康指导在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慧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5期8801-8801,共1页
目的讨论安全睡眠健康指导在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婴儿家长由护士按照指导流程进行一对一理论知识宣教及实际护理操作指导,纠正传统陪护理念,干预影响婴儿安全睡眠环境、睡姿等因素。结果婴儿家长经过健康指导的... 目的讨论安全睡眠健康指导在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婴儿家长由护士按照指导流程进行一对一理论知识宣教及实际护理操作指导,纠正传统陪护理念,干预影响婴儿安全睡眠环境、睡姿等因素。结果婴儿家长经过健康指导的培训后,均能认识安全睡眠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并能掌握安全睡眠的要素并进行控制和操作,为婴儿出院后家庭护理提供了支持。结论安全睡眠健康指导在婴儿住院期间保障了安全护理,院内有效的护理指导为初为父母的年轻家长提供了心理支持,缓解了心理压力,使其能够从医院护理平稳过渡到家庭护理过程中,使出院简单化,指导作用延续性有效预防了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猝死/预防和控制 健康教育 睡眠 人类 婴儿
原文传递
高龄老人猝死16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惠文 刘召红 +2 位作者 倪小青 贺仙光 杨昌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485-1485,共1页
本文对我科自2001-2010年间院内猝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预防及处理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83.2±5.2)岁。16例均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其中4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5例发生... 本文对我科自2001-2010年间院内猝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预防及处理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83.2±5.2)岁。16例均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其中4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5例发生广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流行病学/预防和控制 人类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浅析被监管人员猝死的预防工作
12
作者 袁银娣 吕宏光 陈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S1期43-43,共1页
1案例资料案例1喻某,2011年某日在某看守所,因冠心病急性发作猝死。相关就医资料记录:喻某有高血压病史,且在押期间一直服用珍菊降压片。法医学尸体解剖:冠状动脉内膜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达IV级。案例2丁某,2012年某日在某监狱,因... 1案例资料案例1喻某,2011年某日在某看守所,因冠心病急性发作猝死。相关就医资料记录:喻某有高血压病史,且在押期间一直服用珍菊降压片。法医学尸体解剖:冠状动脉内膜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达IV级。案例2丁某,2012年某日在某监狱,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猝死预防 被监管人员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猝死4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13
作者 査晶 李莉 史改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678-2678,共1页
我院腹腔镜中心2003-01-2007-12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 042例,其中4例术后恢复期发生猝死,占0.06%。将其猝死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猝死/病因学/预防和控制/护理 手术后期间
原文传递
心律失常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7期57-57,共1页
0124463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和 ICD 装置的猝死预防/Doherty J U//Geriatrics.-2000,55(8).-26~28 医科情0124464 慢性心房纤颤的抗凝治疗/Stem S//JAMA.-2000,283(22).-2901~2903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 抗凝治疗 医科 抗心律失常药 猝死预防 装置 慢性 药物 颈动脉窦按摩
下载PDF
院内心脏性猝死60例分析及防治策略
15
作者 田军 席连英 +2 位作者 熊敏 陈列俊 陆保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5683-5683,共1页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探讨院内SCD防治策略。方法对在房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例SCD的病因、死因及猝死前心电图、电解质和心脏缺血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院内SCD的防治策略。结果冠心病是SCD的主...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探讨院内SCD防治策略。方法对在房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例SCD的病因、死因及猝死前心电图、电解质和心脏缺血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院内SCD的防治策略。结果冠心病是SCD的主要病因,室颤是主要死因。猝死前常有电解质紊乱、心脏缺血事件,心电图表现为室内阻滞、左室肥大和心肌缺血。结论电解质紊乱、心脏缺血事件、心电图提示室内阻滞、左室肥大和心肌缺血是SCD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高危因素可降低院内SC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病因学 猝死 心脏/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